韶光相错,红颜蹉跎,你依旧是我一生的执着

故事:微小说 | 韶光相错,红颜蹉跎,你依旧是我一生的执着

引:

“你豆蔻年华时遇见了我,便一生都是我。”他斜倚桃花树,和煦的阳光、静谧的时光,温柔佳人陪在身旁,幸福徜徉。

然而,她低头凝望湖水中的倒影,鬓发上闪现一星银白,唇畔的笑容微微一滞。

是啊,豆蔻年华遇见他,孩提时候的他——

*

今天的故事,写的是明宪宗与宠妃万贞儿,这对历史上让人连连称奇的爱侣。

明宪宗即位时年仅十八岁,却册封三十五岁的宫女万贞儿为贵妃,且不宠爱青春貌美的皇后与其它嫔妃,而是一直对万贞儿挚爱如初。万贞儿一介宫女,在徐娘半老之年,竟一举夺宠,荣冠后宫,长达二十三年之久。她病逝后,宪宗悲叹:“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并于同年去世。

由于这段爱情太过离奇,自然惹得众说纷纭,在清朝重新编纂的史书中,更是把万贞儿描绘成了妖妃恶女,让人厌恶唾弃,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光阴流转,拂去五百多年前的朦胧月光,照在了朱红的宫墙上——

“咔嚓。”万贞儿锁上库房的铜锁,一天也随之结束。她四岁进宫,如今已有十五个年头,在红寿宫的差事早就游刃有余,不过也仅此而已,熟悉与喜欢本就是两种心境。

回宫人房的途中,万贞儿绕了道,她想去太后的寝宫看看。皇上御驾亲征,却被瓦剌所掳,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后此时定焦头烂额、忧心忡忡。自己在宫中微若尘埃,当然不可能帮上什么忙,只是尽感恩之心罢了。

“贞儿,果然是你!”谁知,竟有女官候在角门:“太后料定你会来,让我给你引路。”

万贞儿很是诧异,此时已近深夜,她前来也只是预备找熟识的宫女询问太后的情况,并未想过能面见太后,怎料太后竟会派人在此等她。

女官将万贞儿一路引到太后的内寝,万贞儿愈觉气氛紧张沉重,直到幼童咿呀儿语的声音传来,才让她放松些许。

“贞儿,你今夜过来是因为担心我吧。你自幼乖巧伶俐、懂事贴心,我果然没有错看你。如今国.难当头,我正有要事相托,也属意于你,你便来了。”孙太后唇角的淡笑凝重又犯愁,示意身旁的女官把未满两周的小皇子送到万贞儿怀里。

万贞儿小心翼翼地抱起皇子,可她此前并未抱过任何孩童,动作十分生疏,但小皇子却没有丝毫不乐意,天真懵懂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她,她下意识地露出笑容,温柔疼爱,暖暖花开。

“贞儿,皇上被瓦剌所掳,为了稳定朝纲,哀家已下懿旨让郕王(皇上的弟弟、太后的庶子)监国,虽立濬儿(皇上的长子,就是现在万贞儿手上抱着的小皇子)为太子,可这终究是一步险棋,等郕王坐稳了皇位,难保他不生异心,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储,濬儿前程堪忧,哀家希望有个一心一意侍奉他的人。”

“可贞儿一介小宫女,只怕担不起、”她话未说完,怀中的小皇子却挥动着小手,抓住她腕上系着的钥匙绳,胡乱揪扯了几下,居然被他解开了。

钥匙落在绵厚的宫锦上,只一声轻微的声响,却仿佛开启了什么,她在繁华深冷的皇城里关闭的心门,被他稚嫩的小手推开了。

“濬儿很聪明啊。”太后宽心一笑:“他这是告诉你,此后,他才是你的钥匙。”

她一直唤他“濬儿”,尽管他后来改了两次名,从太子废为王爷、从王爷重回太子之位、登基为天下之君,她依然这般唤他,就如他喊她“贞姐姐”一般,从初见到永远。

故事:微小说 | 韶光相错,红颜蹉跎,你依旧是我一生的执着

他忆不起两人初见时的景象,只知道她一直都陪在自己身旁,温柔的眉眼、和婉的笑容,牵着他的手走过玉砌雕梁,也走过幽冷长廊,不论是锦上添花的荣华,还是雪上加霜的欺压,她始终是他的春光如画。

他的命劫在五岁那年,叔父将父皇接回京城后,便幽禁于南宫,经过许久的谋划,终于废了他的太子之位,降为沂王。

“这些都是太子专用之物,你们也敢带走?”他清楚地记得,传旨内官轻蔑的眼神。

随从他的宫女太监知道大势已去,纷纷垂头丧气,唯她依旧温柔娴婉,牵起他的小手:“没事的,只是要我们换个地方住。”

其实,一切早有征兆。叔父为了能改立太子,暗中各种设法,甚至贿赂朝臣,最后更是废了执意反对易储的汪皇后。只是,这些阴霾都被挡在她纤细的背影之后,她给他的,永远都是温暖安心的笑容。

他们被迁到一座偏僻的宫院,侍从大多更换裁减,而且四处都藏着窥视的眼。她依旧从从容容,未露丝毫烦闷忧愁,给他布置出幽雅的书房、美丽的花圃。

“贞姐姐,新太子薨了,叔父会不会迁怒于我?”

“贞姐姐,我们是不是一辈子都要被关在这里?”

“贞姐姐,人越来越少了,你是不是也会离我而去?”

“濬儿,贞姐姐只是个卑微又没见识的宫女,朝中之事回答不了你。”她俯下身,轻轻擦拭他的泪痕,牵起他的手与他小指相勾:“我唯一能肯定的是,我会一直在。”

别怕,我会一直在——

在漫长的阴暗与恐惧中,这句话是唯一的温暖和安慰。

睡不着时,他依在她肩头看星星,透过云雾般的窗纸,看着夜空中或明或昧的星辰,好似他被阴霾遮挡的前程。

“贞姐姐,我都被关在这了,也不可能逃出去,那些人为何还要监视我?”他郁闷地在她掌心写着字,她教给他的《千字文》,连安排来的太师也不敢放心授业,启蒙的学识几乎靠她。

“应是怕你有理想和抱负,以后会构成对他们的威胁。”她轻声答道:“不过人都是有理想的,不是监视着、欺压着,就能抹杀掉。”

“那贞姐姐的理想是什么?”他侧头看她的眼睛,滟滟秋水中,有让他安心的暖意,也有岁月叹息的暗影。

“我的理想、”她浅笑娟娟,低头吻他皱着的眉宇:“就是你啊。”

“即使我被幽禁在这里,即使我永远是个落魄王爷吗?”

“嗯。”她郑重点头:“只要濬儿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论结局怎样,我都不会失望。”

她拍着他的肩,轻哄他入睡:“贞姐姐从前是红寿宫的掌事宫女,手腕上成日系着库房的钥匙,好似拷着一条锁链,我以为一生都要这样日复一日地乏味度过。直到濬儿的出现,你扯断了锁链、推开了心门,那些逝去的青春和时光,全都回来了……濬儿有这种能力,所以不要担心。”

终于,熬过了五年幽禁岁月,父皇夺回皇位,他重新被立为太子,萧瑟秋日变成了春暖花开,一片锦绣从眼前展开。

他迁回东宫,一切繁华而喧闹,侍从们逢迎讨巧,将他奉成尊贵太子。可不知为何,他竟有些许惧意,说话时常因忐忑而口吃,当然,是与她之外的其他人。

母妃似乎听闻他对万宫女过分依赖,相继送了几位姿容俏丽的宫娥到东宫侍奉。她并未觉察出什么危机,闲闲安排她们伏侍事宜,开始不再长伴他左右。

故事:微小说 | 韶光相错,红颜蹉跎,你依旧是我一生的执着

“贞姐姐,你难道要和我生疏了吗?”深夜,佯装入睡的他忽然睁开眼睛,握住她为自己掖被角的手:“你不是说你会一直在吗?”

她吃了一惊,手中的灯台一歪,蜡油倾洒,她慌忙伸手护住他,点点绯红落在手背上,似片片桃花。

他用眼神驱走跟来巡夜的宫娥,吹着她被烫的手背,等着答案。

“是一直都在啊,在身边、在身后,反正都在。”她浅笑着,伸手抚平他紧蹙的眉头。

幽暗的光线中,只有四目相对的缱绻温柔,他深望着她:“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贞姐姐,我读这句诗时,最先想到的是你,也只有你。”

“不要退到我身后,永远站在我身边,好不好?”

*

十八岁那年,他即位为帝,下朝给两位太后请安时(明宪宗的母亲为周贵妃,宪宗即位后尊为太后),已有一排精挑细选出的女子,等着他的钦点。

他的人生,由不得自己做主。

“后妃之事,由两位太后定夺吧,只是朕在东宫有一位心仪的宫女,想纳她为嫔。”他趁母亲周太后犹豫时,向钱太后说道。

钱太后素来仁慈宽厚,点头应允。他心下一喜,却又伴着沉沉的失落,之后的路还很长,作为你的理想,我要怎样才能不让你心伤?

母亲定了吴氏为后,其它几位女子也封了贤妃、德妃,她一介嫔姬,只能安排一座小宫苑。

“宫苑大小新旧都无妨,选离皇上近一些的就行了。”内官让她挑选时,她只说了这个要求。

从未分开过的两人,都在各自的寝宫难以入眠,即便是花烛高照的大婚之夜。他看着绚目绮丽的红色,只觉一颗心茫茫无主。

钟鼓相贺,大婚之仪,凤冠霞帔,金杯合卺,这一切本该归你,却全被一个陌生女子享有,只因她年轻。

只因这俗世需要所谓的相配。

他牵起唇角,嘲讽而哀伤的笑。吴氏羞赧地低着头,模样端丽优雅,他倒也不反感,只要温柔岁月不被打扰,彼此安好。

可他忘了,后宫是有阶.级的,青春貌美的皇后留不住皇上,反让皇上频频宠幸半老徐娘的嫔妾,吴氏不论颜面还是内心,都无法接受。

“皇上,臣妾究竟哪里不好?”吴氏音声楚楚,惹人怜惜。

“朕已经有贞姐姐了,你若好的话,我们就相安无事吧。”他叹了口气,他和万贞儿的情,也不望旁人能理解。

然而,吴氏总归年轻,嫉妒与委屈燃成了愤怒之火,她传万贞儿到寝宫,杖责了她。风声传得很快,他知道后即刻赶到万贞儿的宫苑,见她反躺在榻上,床幔遮得很紧,仍掩不住浓浓的药味。

她的神情不痛苦也不怨恨,只是哀然地拈着一束头发,里面隐约闪现一丝银白。距离从来都在,只是沉浸于温情时光的我们,忘了思虑这恶意重重的将来。

“朕要废后。”他到太后宫中,看着掩面而泣的吴氏,肃声说道。

“皇儿,皇后只是惩戒妃嫔,这是她身为六宫之主的权利。”周太后觉得成婚一个月就废后太不妥,更何况是为了那么个有损颜面的嫔妾。

“她不是嫔妃,是我相依为命的姐姐。”他郑重地看着母亲,势必要她成全。

周太后实在不解,想不通儿子为何会深恋韶华已逝的女人:“后宫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

“可她们,无一能让我安心。”

故事:微小说 | 韶光相错,红颜蹉跎,你依旧是我一生的执着

他换了个好说话的皇后,后宫嫔妃也知悉他对万贞儿的心意,温情款款的时光得以继续。

次年,万贞儿诞下皇长子,他如愿封她为贵妃,宠冠后宫。可惜,皇子未满周岁便薨了,他心痛如绞,她强颜安慰:“想必上天知道,濬儿是我的唯一,我没有心力,再疼爱他了……便让他早些回去。”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恨君生迟,君恨我生早。

化蝶去寻花,夜夜惜芳草。

她念这首诗的时候,并未流露伤怀之色,依旧浅笑婉然:“我不遗憾濬儿来的晚了,那时候遇见正好,我可以照顾你、安慰你。”

你陪伴我长大,我守护你到老。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城飘起漫天飞雪,她让宫女推开窗看雪景,记挂着去郊祭的他别感了风寒。

“定不要紧的,皇上不是最喜欢冬天吗?”宫女看着她鬓角的银白,眼底一丝捉弄的笑。

她下令责罚宫女,本就抱恙的身体愈加不适,只觉一股郁气涌上心口,堵得难受。

“娘娘、娘娘……快,快传太医、差人禀报皇上!”宫娥急忙喊道。

她已难受得说不出话,只挣扎着摇手,她护了他一世,怎忍让他目睹自己痛苦离世。

心口倏然一阵闷痛,他跌坐在龙椅上:“贞姐姐走了吗,那我也要走了……”

同年七月,他将几位幼子封王,处理了最后事宜,于次月病逝。

不知后世会怎样叙这段情,俗世的距离也不会让我们葬在一起,可这些又有什么干系,我们的爱情只属于我们自己——

【历史小记】

其实对于万贞儿的认识,青铜也是从她被“妖女化”的故事入门的,说她嫉妒成性,宫中女子一旦有孕就千方百计命人下药,使其堕.胎,也将明孝宗在冷宫出生的事归罪在她身上。

但再翻看一下其它记录,就会发现又是一桩“冤.案”。因为明宪宗除了万贞儿所生的皇长子外,还有十三位皇子、六位公主。如果万贞儿真是妖妃恶女,后宫嫔妃哪能平安诞下这么多孩子。

然而故事流传得太广,妖女形象已经定性,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尽管看客们惊叹称奇、唾弃鄙夷,倒是没有怀疑他们的爱情。

^_^下面几篇是和历史疑案有关的文,感.兴趣的亲可以看看

故事:微小说 | 韶光相错,红颜蹉跎,你依旧是我一生的执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