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权力大,实则工作很难开展的三个基层单位,你在其中吗?

大家都知道,在体制内其实越往下,工作越具体、越细化,工作越难开展,因为往往会存在权力和工作不匹配的情况,所以有时候基层体制内很多看起来高大上、权力应该很大的单位,实工作是非常难开展的,权力没有大家想象的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哪些单位属于这种情况。

看起来权力大,实则工作很难开展的三个基层单位,你在其中吗?

第一个是扶贫办。

扶贫工作可以说是作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政治工作,很多地方都把它作为统揽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来推进。扶贫工作有包括方方面面,涉及经济发展、群众征收、项目建设、利益联结、精神文明、移风易俗、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大家可能认为,扶贫办作为统筹这项工作的部门,权力应该非常大,因为这些工作他都要统筹起来开展,需要整合相关的资金、项目,共同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但实际上,扶贫办只是一个综合协调的部门,具体的这些工作是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去实施的。比如教育扶贫就需要教育部门负责,基础设施扶贫可能就需要交通水利负责,产业扶贫可能就需要农业农村局负责。在工作中要统筹这些部门把工作开展好是非常难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要求,甚至有自己的法律规定,要把它融合成一个整体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实际上是非常难的。

看起来权力大,实则工作很难开展的三个基层单位,你在其中吗?

第二个是商务局。

以前叫做经济贸易局,看起来像是负责经济和贸易工作,负责商务流通,在基层还负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看起来权力很大,非常好高大上吧!但实际上很多工作商务局根本插不上手,现在属于市场经济时代,很多行为都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商务局的监管和统筹其实是非常难的。在工业发展方面,按说他是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但实际上近两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工业,相继成立了很多的经济开发区,主要就是用来发展工业的,这些经济开发区的级别往往都比商务局还高,他怎么能管理到这些单位呢?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商务局其实比较难开展,连统计相关的数据可能都要求爹爹告奶奶的才能完成。在贸易方面,特别是对外的贸易,县级商务局基本上贸易什么权力,所以商务局在基层权力不大,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看起来权力大,实则工作很难开展的三个基层单位,你在其中吗?

第三个是发改局。

说到发改局,大家可能不信会是这样的单位,发改委(局)可是号称各级的小政府,负责相关经济发展的规划、重大项目的编制申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工作,怎么可能权力小?但实际上,发改局在基层的权力真的不算大,也只算一个综合的协调部门。这些所谓的高大上的规划往往都是要依靠其他职能部门来共同进行的,而且在这些规划的制定上,这些专门的职能部门的话语权其实非常大,往往都是按照他们的意见来进行。在相关项目的编制申报上,发改局也是起着一个统筹的作用,基层职能部门都分别在向自己的上级业务部门申报有关项目,比如交通申报的项目,主要还是要看上级交通部门能不能把它列进去,而不是看本级的发改部门的意见。对于上级来的项目,分配的权限也很小,何况各个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定、自己的规则,发改局也是很难统筹的。

看起来权力大,实则工作很难开展的三个基层单位,你在其中吗?

总的来看,在基层特别是县级,上述三个部门都属于那种看起来权力很大,实际上工作开展比较难的三个单位,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