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V直播」武汉街头,有一个正能量爆棚的湖南人郑能量

这些天,很多人被一个“90后”湖南小伙的“逆行”义举深深打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27岁的长沙伢子郑能量说服家人和女友,在朋友圈立下“生死状”,大年初一毅然驾车前往已经封城的武汉当志愿者,“志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


「芒果V直播」武汉街头,有一个正能量爆棚的湖南人郑能量


每天驾驶“湘A”牌照的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义务运送医疗物资,甚至协助运送死亡的患者;每天凌晨四五点入睡,早上9点出发,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常常吃着饭就接到求助电话,一接到电话立马出发……至今,郑能量已经在疫区奔波了19天。


战争年代,著名作家魏巍写下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事迹,影响了一代代人。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一个个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保护人民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战场上,郑能量和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逆风而行英勇不屈团结互助。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芒果V直播」武汉街头,有一个正能量爆棚的湖南人郑能量

(图为郑能量接送医护人员)


从郑能量身上,看到湖南人的大义。


一衣带水,同江同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郑能量不是武汉人,未在武汉念过书,也没有亲人在武汉,却选择“逆行”武汉。“我只是想来报恩”,郑能量的回答简单而真挚。

郑能量自小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母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一度无法继续学业,是政府和社区源源不断的关怀给了他鼓舞。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考上了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考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毕业后曾在一所女子专修学院任教,2018年12月,进入湖南建工集团华东工程局安徽分公司安吉项目部工作。

“像我这样穷苦出身的孩子,没有党的恩惠,没有政府的关怀,没有社会好心人的支持,没有学校师生的情义,不可能完成学业,不可能在绝望中重生。”“太多太多的温暖和真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危难时刻,我应该站出来。”郑能量说。

郑能量奋不顾身的举动,是为报恩,更彰显大义。在疫区的日日夜夜,郑能量每天接送需要帮助的人,奋战十七八个小时,跑四五百公里路,饿了就吃碗泡面,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深更半夜把车开到桥洞下,裹一条毯子倒头就睡。脚不旋踵,车不结辙,为寒冬中的武汉增添了一份珍贵的温暖。而郑能量却说,“我不愿以恩人的姿态去面对任何我曾经帮助过的人。忘记郑能量,记住正能量。忘记我这个人,记住温暖的感觉并传递,就是我此行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2月10日凌晨4点,郑能量从武汉发回视频报平安。来源:三湘都市报)


从郑能量身上,看到湖南人的担当。


“知道此行凶险,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郑能量在朋友圈立下的“生死状”令无数人泪目,他在疫区冒着生命危险用行动践行诺言,更不能不令人对这位90后肃然起敬。


这就是湖南人的血性与担当!湘人自古多血性,“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回望历史,心忧天下的情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熔铸成了湖南人独特的担当精神。今天,以郑能量为代表的“90后”接过接力棒,续写着湖湘儿女的热血担当。正如郑能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此次来武汉的所作所为,我从未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重视。我自认是一个读书人,有义务做这些事情,这也是我湖南人的性格使然。”


(2月12日凌晨,郑能量从武汉发回视频。来源:三湘都市报)


大三时,郑能量将自己原来的名字“郑郑”改为“郑能量”,希望自己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千金一诺,他做到了。


受郑能量帮助的人也带给了他满满的正能量:有的医务人员担心他的安全,坐车的时候给他带出来一瓶医用消毒酒精;还有医务人员把自己的熟鸡蛋硬塞给他,让他补补身体;有人悄悄地在他车上放了一个红包;志愿者车队见他没有地方睡,想方设法开了间房,但是他睡了两天就把房退掉了,“特殊时期,不要浪费资源”……这两天,在一位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住进了健身房,睡在跑步机上,终于解决了住宿问题。


有湖南老乡私信他,在武汉是否会感觉到恐惧和害怕?郑能量说:“没有感觉到害怕,反倒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因为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冲在前线;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物资涌向武汉,我能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团结、温暖,充满力量,相信我们一定行,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大疫当前,众志成城。一个逆行的郑能量背后,有千千万万个逆行的“正能量”,他们的身影逆行在抗疫一线,书写着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力、彰显着中国的伟力!


祝愿郑能量有“正能量”护体,平安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