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江海法院線上庭審“不打烊”2月份安排30餘案件開庭


疫情之下,江海法院線上庭審“不打烊”2月份安排30餘案件開庭

面對當前疫情,“宅在家,不出門”依然是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第二個十四天的重要措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江門市江海法院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當事人因訴訟產生的人員流動和傳染風險,在相繼推出網上立案、網上訴訟保全等保障措施後,2月11日,再次推出網上開庭的舉措,藉助廣東訴訟服務網及微信小程序“粵公正”平臺進行網上開庭,切實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的訴訟權益。

疫情打亂庭審計劃,一拍即合網上開庭

據悉,節前,江海法院立案庭的區素瑩法官審判團隊安排了30多個案件打算在2月份開庭。眼看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團隊成員只好提前到崗,與案件當事人溝通,提前摸查當事人應訴及健康情況。2月5日下午,書記員電話響起,原告江門市永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代理律師主動致電報備了其居住在中山,周邊新型肺炎確診病例較多,且在春節期間有到外省旅遊的經歷,提出對如期到法院現場開庭可能存在感染風險的擔憂。區法官團隊考慮到代理律師要是前來法院開庭,會產生一定感染的風險,如果更改開庭時間,該案又是公告案件,重新公告需要耗費的時間和司法資源過大,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區法官立即與當事人溝通,雙方一拍即合,決定通過網上開庭的方式如期開庭。

小細節大用心,“網上開庭+無人記錄+庭審直播”三合一進行

為最低限度減少人口密集的情況,決定庭審採用“網上開庭+無人記錄+庭審直播”三合一的形式進行。由於江海法院首次嘗試網上開庭並且需要兼顧庭審直播,為此,法官助理及書記員馬上學習關於網上開庭的教程,通過微信和電話指導當事人註冊登錄、熟悉網上開庭程序、注意事項,提前讓當事人在微信確認同意錄音錄像替代法庭筆錄等,再通過網絡溝通和現場調試確保網上庭審可以順利開展。

2月11日下午4時,原告代理律師早早就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穿好律師袍做好開庭準備,書記員透過視頻核實其身份。隨後,隨著主審法官法槌敲響,庭審正式開始。法庭調查、證據原件核對、法庭詢問……所有的庭審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短短30分鐘不到,這場同步錄音錄像、網上直播、無人記錄的網上庭審順利結束。

據江海法院立案庭負責人介紹,為自覺擔負起保護當事人身體健康與實現人民群眾糾紛化解的雙重責任,江海法院藉助網上平臺開展訴訟“雲服務”,2月3日至2月11日期間,江海法院審核通過網上立案93件,通過微信、電話聯絡等方式接待案件當事人和指引網上立案61次,收到郵寄立案材料33件,網上送達訴訟資料47份,成功電話、微信和網上調解案件13件,網上辦理訴訟費繳納7件,網上開庭2件。

採寫:新快報記者 李紅雲 通訊員 盧玉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