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陳健 李黎 馬雁琴)闔家團圓似乎是新春佳節的最佳儀式感,每一位身在外鄉的遊子都要趕在除夕前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今年的除夕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更顯不同尋常。正值春節前夕,異地返鄉高峰如期而至。武漢,這個繁華的大都市,聚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務工人員,其中不乏許多來自山西的遊子。湖北--山西,武漢--晉中,面對著已經返鄉的人群,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院,提前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1月22日,院領導迅速召開緊急動員會議,除應急小組成員外,號召各科室在第一時間派出梯隊成員隨時準備投入抗“疫”戰鬥。1月23日,各梯隊成員迅速支援發熱門診,迅速有序開展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組織成員培訓、補充急需醫用物資、明確工作流程、整理病區等,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1月24日除夕,發熱門診全體人員已正式進入戰鬥狀態,陳健、馬雁琴堅持連續值守24小時,李黎大夫值守12小時。

一位是經歷過“非典”疫情,擁有手足口病、禽流感等防控救治工作經驗,已經年過半百的N4護士陳健;一位是有著14年黨齡,參加工作九年的主治醫生李黎;一位是2019年新進護士長馬雁琴。三個人,搭起了支援發熱門診的第一個醫療護理班子。在日常工作中沒有交集的三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聚在了一起,為了“將普通的發熱患者與因新冠肺炎發熱的患者嚴格區分出來,讓需要救治的患者能夠第一時間對症治療”等共同目標而不懈奮鬥著。雖然是臨時組建的團隊,但經過簡單的磨合後配合默契度便越來越高。最初,因為對救治細節不確定,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安。但當我們穿上白大褂,醫者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面對疫情,我們迎難而上,絕不後退。

發熱門診,與日常門診不同。為了節省防護用品,需要的不僅僅是八個小時以上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更要面對前來就診患者的不確定性,以及患者情緒的不穩定性,焦慮、煩躁、害怕……在接診時,不僅要進行診斷,還要避免交叉感染,做好自身與患者,患者與患者之間的防護工作……雖然就診患者越來越多,但發熱門診各項工作依然緊張有序地進行著,三個人的默契,在此時完美的展現出來。李黎負責診斷,馬雁琴負責測量體溫、提前詢問流行病學史、採血、聯繫檢查檢驗相關科室和人員,陳健負責患者的咽試子採樣、陪患者做CT檢查。防護服,雙層口罩,雙層手套以及護目鏡,影響了行動的靈活性,卻不影響對患者的診斷及三人之間的配合。有時僅僅需要一個眼神,大家就明白下一步需要做什麼。而三個人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安撫患者的緊張焦躁情緒,讓患者安心等待檢查檢驗結果。深夜,發熱門診難得地“安靜”下來,三個人終於有時間可以休息一下。在短暫的聊天中,大家道不盡的是對醫務工作的無限熱愛,訴不盡的是對家人的思念與虧欠。

“李黎,你難道就不想回家多陪陪愛人和孩子嗎?”面對同事的關心,李黎這樣說“我是一名有著14年黨齡的老黨員,在昨天接到支援通知時,我對家人的確有諸多不捨,但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們今天的努力,正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平安健康地與家人在一起。愛人在家照顧孩子我很放心,等疫情結束,我們再一起慶功”。“陳老師,我實習的時候,您就是我的帶教老師,現在我來咱們醫院都上班14年了,您也年過半百,怎麼還這麼拼啊?”

面對學生的關心,陳健這樣說“我經歷過非典,參加過手足口病和禽流感的防控救治工作,在防護方面我有經驗,我又是N4護士,經驗比較豐富。我多做一些,年輕孩子們就能輕鬆一些。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反倒是你,雁琴,沒想到第一天你就很快進入角色,不僅能吃苦,還很樂觀。操作依然規範利索,還把發現的問題都記錄了下來。”

面對前輩的誇獎,馬雁琴這樣說“我是新進護士長,本就應該起到帶頭表率作用,更重要的是,燕尾帽的使命感讓我沒有退縮的理由。當年抗擊非典時,因為我還沒有畢業,沒能上一線,這一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疫’不容辭。咱們剛開始運行,在運行中發現問題很正常,及時發現及時完善,這樣後續的工作就可以順當,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簡短的聊天與休整後,又有新的患者前來就診……大家又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去。從來沒有想過要做英雄,卻在第一時間奔赴抗疫一線;沒有豪言壯語和感人事蹟,卻在用平凡詮釋著不平凡。加油,每一位勇敢逆行的抗疫戰士!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