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一了,越来越叛逆了,怎么办?

已经装饰了别人的梦


高中孩子叛逆一般是属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呢,我们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着急,他就如我们女人到更年期一样,都是正常的一种心理表现。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常做高中生心理咨询。根据我这些年的咨询经验。作为女孩子,高一这个阶段呢,出现了叛逆,如果要追溯的话,可能是他小时候我们作为家长的我们由于种种原因给他她的这个关爱不够多,这个时候她的思想开始独立了,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开始来讨债了。还有另一种可能是我们早期的时候说的太多了,这个孩子也太过于听话了,而我们作为父母的太强势了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爆发了。因此这个时候你最好什么也不要说,说多了都是错,什么也不要做。要做的话就是给她足够的爱就ok了,不去埋怨,要去指责,因为这样只能激化矛盾。这个时期你对孩子不断的说教是毫无作用的,我们要以平常心去对待,静等花开就好。我的几点建议如下~

首先,我们作为家长要保持冷静,多与孩子沟通,不要高高在上的样子,尤其是要平等的沟通交流。因为作为高中生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再做决定的时候,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样的想法,家长都要认真的去倾听,即使我们孩子有些想法是不对的,我们也要耐心地去倾听孩子,听他讲完,然后呢?我们再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听与不听,那是她的选择,我们只要给到他就ok了。我们不要把我们的思想强加给孩子。特别是关系到孩子自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去倾听,俯下身子去倾听。

其次,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们还要允许孩子犯错。高中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他在不断的摸索尝试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谁还没有犯过错呀?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犯过错是吧?所以我们作为父母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自己去做选择,自己去体验这份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因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再次,鼓励和尊重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因为孩子在刚步入高中的时候,他也会有一些心理落差,各种不适应啊,都会接踵而来,这个时候我们要多与孩子去谈谈心,多去鼓励鼓励孩子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一样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而不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要学会缓解孩子的压力。如果我们还是帮不到孩子的时候,必要的话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帮助孩子平稳安全的度过叛逆期。心理咨询师会根据孩子的表述来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疏导,这样孩子可能会更快的来接受自己,接受父母还有周围的这种环境带来的压力。因为毕竟专业的事情,我们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不是吗?

以 上是我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每天一画


昨天,我又哭了,极其委屈难受,哭完就开始反思自己。我和父母到底怎么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不再信任他们,我不知道该这样和他们交流,我也不愿意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他们。我觉得我离父母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减少了对他们的爱,开始反思这一段亲情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作为独生女,从小长在父母身边,我比同龄的孩子要幸福太多。很多孩子都被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养在农村,极少数和我一样跟着父母,在他们打工的地方读书长大。小时候,我真的对爸爸妈妈很依赖很信任,家里面只有爸爸在工作,妈妈一直专心在家里带我,记忆里她好像只有过数次上班的经历,后来因为大概因为我而放弃,成为了家庭主妇。

独生女也并没有其他人说的那样好,所有的宠爱在一身,没有人抢东西,爸爸妈妈从小溺爱到大。我小时候,最向往的时候就是上学了,因为学校里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起玩,因为学校里不用一直写作业,还有课间十分钟。每次临近周末,我就很想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周末意味着我要早早地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再去做妈妈布置的作业,抄写语文课文,基本上都是十遍起步,从三年级开始抄写英语单词,中英文各十遍。这些抄完还要背诵,妈妈从来不管语文课文是不是要求要背的,只要是课文就必须会背,英语单词也要会背,从头到尾会背了再反过来也要会背。

我承认这样严格的教育方法确实让我有了比较好的成绩,不会变成老师眼中的“差生”,加上我性格乖巧很是听话,老师们都还挺喜欢我的。只是我也会很难过,为什么我不可以出去玩呢?为什么我要去背不用背的语文课文,为什么英语单词还要反着会背,当我开始有意识提出反抗时,妈妈总是严厉地告诉我,如果我不好好读书,我就会和爸爸一样打工赚钱,以后的人生就会无比悲惨。我隐隐约约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了我读书的意义。可我还是很羡慕,房东女儿那样精彩的童年,有玩具有朋友,还有永远不会无聊的周末。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只能玩废旧的轮胎,只能看着广场上的儿童乐园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想尽很多办法才能够在早上吃一碗米线,每次逛超市都不敢去拿自己想吃的糖果。所以我现在19岁了,还是想要去儿童乐园玩一玩,还是想要买那些好看的芭比娃娃,还是喜欢那些只有小孩子才喜欢的东西。很多朋友都说我好幼稚呀,我只是从来没有体验过,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越来越羡慕那些玩得开心的小孩子,他们脸上的笑容真的很幸福呀。可,我到现在也没有吃过小时候想吃的那个糖果,一开始是没有找到,后来在超市里看到了却不敢再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我可能不配吃它了。

尽管这样,可是那个时候的我,对父母还是绝对信任,可是随着我上了中学,尤其到了高中,慢慢的,我变得不再信任他们了。也许是从完成了考试目标却没有拿到曾经许诺的奖励开始,也许是在亲戚面前虚伪的说辞开始,又也许是高考成绩出来时的虚荣态度开始,我惊恐的发现,妈妈好像说了很多很多的谎言,现在回忆起,她在小学时还告诉我高考的时候,每一个学生一间教室,警察叔叔就在你的旁边看着你考试,还说宋祖英是她的同学,那时候唱歌很厉害,随便就能编出歌来……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个现实,只是内心开始了失望和难受。

后来的一些事情,让我更加不信任她了,不知道该怎样判断她说的是真是假。快高考的时候,我的成绩突然很不稳定,从前十到班上中偏下的水平,我很着急,我的成绩怎么才能考上一本。当我告诉妈妈我的成绩时,她立马就生气了,断定我在学校里没有认真复习,只知道和闺蜜玩闹,断定我上课没有好好听课,她很早之前就告诉过我,如果考不上一本就不会送我读书,那种坚决的语气毋庸置疑。她也说过叫我不要着急的话,只是在我被训出眼泪之后才缓和的语气。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我偷偷哭过多少回,质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用心读书,要是没有考上怎么办,压力真的很大很大。好在老师们从来没有质疑过我,我仍然记得那次数学老师在走廊上告诉我,他们都觉得我可以,不要想那么多,文科生成绩有时候不稳定很正常,按老师的复习进度来考上一本完全没有问题。结果是好的,虽然我没有考上985,211,但是好在考上了一本,看到短信的时候我心里松了一大口气。

当时妈妈在旁边和一群亲戚们打牌,我故作镇定的告诉她成绩,告诉她可以上一本时,她只是说“我本来只希望你考上二本的,考上二本我就谢天谢地了 没想到还上了一本。”旁边的亲戚们都在开心的祝贺我,夸奖我,只有我觉得心里凉透了,觉得一阵恶心。我想起那段时间巨大的压力,想起她严厉的语气,想起她坚决地说,看不上一本绝对不会送你读书的。谁也不知道我后来偷偷找了个地方默默哭泣,只是委屈,也只有委屈。或许你们觉得这只是妈妈激励孩子的一种方式,或许你们会觉得我小题大做了,但感受是我自己的,委屈是我自己的,只有我才知道当时有多难受,那是我永远忘不了的记忆。

紧接着,因为填志愿又开始闹矛盾。高二分科时,我就和班主任聊过,不想读书了想去学播音主持,走艺术这条路。班主任客观地和我分析了学校的状况,要我考虑父母的经济水平,等考上了大学再去学习,现在还是专心学文科的好。后来我也和妈妈说了,她也赞同班主任的观点,结果在填志愿的时候却反悔了。告诉我家庭条件完全负担不起我去学习播音主持,要我去填定向师范,免学费免住宿还能包分配。我知道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播音主持,但是我接受不了定向师范毕业之后要回偏远地区教书六年,我没有那么无私的精神,也不喜欢教书的职业,所以我和他们吵架冷战,坚决不填定向师范专业。

虽然这一战我打赢了,但是后来的事,妈妈彻底触及了的底线,我对她彻底失去了信任。我不知道她从哪里得知贫困毕业生可以拿到五千的补助金,她瞒着我去联系学校的主任,恰好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知道我们家庭条件是没有资格拿到补助的,所以我一直拒绝去学校见老师,后来我发现妈妈想要作假的医院证明,只是为了那五千块钱。当时的姑姑患有乳腺癌早期,等待治疗,妈妈抓住了这一点,换了名字去拿到资格。当我知道时,我内心有什么东西崩塌了,我拒绝去学校签字去办手续,她一直在骂我我也无动于衷。我把事情告诉了姑姑,希望她知道以后能够组织妈妈,但是姑姑只是说如果这样做的话能让我拿到钱那她也无所谓。我知道那是她们对我的爱,只是我真的觉得这样的爱我承受不起,太肮脏太不堪。我对妈妈态度很冷,讽刺她做假证明。她还对着我吼,告诉我她自己身体也不好,凭什么不能去拿那个钱。你看,她总有理由去圆她的谎,她总是是最理直气壮的那一个。

我最后输了,我去了学校办手续签字。语文老师说妈妈告诉他我一直在家里哭,因为高考成绩不好,觉得不配见他,一直在家里气自己没有发挥好所以才不去学校。我除了说没有之外也无能为力,听着老师安慰我,考上一本已经可以了,录取我的学校还不错,不要太伤心。我的心里就很难受很丢脸。那是我的妈妈呀,怎么会这样呢?

我开始怀疑起她说的每一句话,她告诉我的每一件事情,到底几句真话,又有多少谎话。我开始怀疑,我是否一直活在谎言里。到了大学,她总是说自己身上没有钱,推延我的生活费,还总说生活费是她从别人那里借来的,每一次要生活费时我都充满了罪恶感,我无比地希望自己可以经济独立。我周末和室友出去看个电影,她骂我以后是社会上的垃圾,我想在大二考个驾照,她说我是虚荣攀比,我发个出去吃饭的朋友圈,她说我一天天的只知道吃喝玩乐,我告诉她我有点抑郁症了,她说那只是我自己心里想的多而已。其实我真的很委屈很委屈,可是当爸爸当亲戚们从她嘴里得知时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孝顺惹得妈妈生气。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无一例外。

今年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决定出来打寒假工。一个人跟着同校一起打寒假工的人来到了苏州,结果碰上疫情,很久没有上班了,也没有收入。来的时候身上的钱买了很多生活用品,七七八八的也都花的差不多了。从来苏州到现在,家里只给了我两百块钱,一次除夕夜,一次元宵节。当疫情爆发不能上班时,她只关心我没有收入,没有关心我的身体,当我说我天天只能吃泡面时,他们觉得伙食还不错。他们一直在埋怨我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在质问我为什么不回家过年。每一次视频每一次聊天都说回家过年就不会这样了,每一次都问我上班了没有,没有上班就回去吧。我每一次都说交通封了回不去,疫情严重不能上班,但是每一次他们都像是没有听见一样,不厌其烦的问同一个问题,好像除了这些就无话可聊了一样。昨天,我最后一次鼓起勇气问爸爸要点生活费,又是打视频一顿埋怨,然后妈妈说我微信里只有三百块钱,爸爸微信里没有钱,说她把微信里的所有钱都给我吧。当时就很难受,说了句我不要挂了电话,给我转的三百块钱也退回去了。我怎么敢要,都已经明确告诉我了,她只有三百块钱,给了我就证明他们在家里没有钱花了,所以我哪里有资格拿那个钱,我又凭什么拿那个钱呢?拿了钱之后,之后家里的日子不好过就都是我的错了。

我看开了,就这样吧,我就算找别人借钱也不会找家里拿钱了,他们总是有各种借口让我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是我的错是我不对。以后得生活费也不会要了,无所谓了,毕竟我都19了,养不活自己是我自己能力不够,就这样吧。

只是心里很难受很失望,仅此而已。


纳墨轩


“孩子到叛逆期了,没办法,只能慢慢熬”,这个观点大是非常错误的。“叛逆”是成人看到的表现,对孩子来说,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同其他阶段相比没有任何不同,反而因为其重要性而应当特别重视。

“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表现,绝对不能用“熬”的心态,消极被动的等待时间自然过去,反而应当积极参与,帮助和引导孩子,使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学到更多,成长更快。比如易怒、情绪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状态,但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了。因此,当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发生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接着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理解不等于不立规矩,不过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对于那些他始终很抗拒的规定,我不再不由分说地“强制执行”,而是找出孩子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其次给情绪找个宣泄口。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时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鉴于此,果果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不再责骂或体罚他。

同时要寻找孩子的良好表现。表扬能间接地让孩子明白是非,所以我更留心果果的一些良好表现,及时地提出表扬。

还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然孩子处于逆反期,有些事我就不再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果果享受民主权利。

最后不处处约束。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你的标准来处处约束他,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晗萌


保持自己的头脑冷静

孩子叛逆,父母一般会不满,一般会用自己的权力来压制孩子。其实,此时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去进行沟通。孩子叛逆时,言语和行为会犹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应该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

切勿过分保护孩子

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父母也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信任孩子

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隐藏教育目的千万别翻旧账

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家长切忌直接说“不”。比如孩子说要买高档衣服,如果你说“不行,没门”,只能引发孩子的反抗心理,觉得父母无法沟通,不理解自己。而应开启沟通的大门,好好与孩子交流。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教育孩子不情绪化、不翻旧账、不侮辱人格尊严,以提问的方式疏导孩子,而非威严地提出要求。


Hi繁花


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单纯的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或者不应该怎么做,尝试着问问孩子有没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爸爸妈妈帮忙拿主意或者提供些建议的。现在的孩子都早熟,平时我们说的大道理,如果换作他们来说应该比我们做家长的说的还多,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意识里,试着去了解他们的世界,改变一下沟通方式,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耶]。朋友间的相处才能无障碍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加油!


邢台馨馨七彩


孩子叛逆期,真的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沟通真的很重要,什么事都要顺着她,慢慢沟通,,希望孩子可以越来越好,可能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乱发脾气



牛一诺的妈妈



用户5230736721866


叛离是成长的附属品,放下权威,心平气和的沟通,任何事不要采取“你死我活”“非赢即输”的方法,而是多找几种解决方案,集思广益,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放学之后


适当引导,不能过度干预,否则会适得其反


cxkgd


孩子青春期会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不愿意按照家长想法是很正常的,需要科学沟通,耐心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