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2020年新春之际,首先祝各位艺术爱好者新春快乐,阖家幸福!鉴于当前疫情的严峻态势,为避免人员聚集,导致传染的风险,江苏省美术馆为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特推出微信展厅系列,让广大艺术爱好者

“今年春节不出门,在家也能看展览”

生 命 的 力 量

——历史上的经典“抗灾”主题系列展

2020的庚子春节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所有人变得沉重和焦虑。我们每个人都已置身于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之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医疗科研人员、军人、医务工作者们携手奋战在一线,他们的果断与坚毅、责任与担当托起了我们与这场疫情较量的必胜信心;他们用生命的守护让我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暖与春暖花开的希望。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值得倾听,每一个无私的付出值得敬仰!

人类文明进程中总会伴随一些灾难,从庞贝古城,欧洲鼠疫,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海啸,汶川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以及当下的新冠状病毒,每当灾难来临后,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对于生存的危机感,也激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盼。无论天灾还是人祸,每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艺术总能释放能量,激发斗志,燃起希望,我们用艺术作品来呼唤心灵与生命同行,这些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建构,以至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灾难文艺与灾难美学的传统,留下了许多堪称经典的伟大作品。

在中国的美术史上,对于灾难题材的作品表现不是很多,二十世纪中下叶因为战争所付出的沉痛代价才衍生了相关的作品,在灾难面前艺术的救助更多是在精神层面,刺激我们麻木、单一的意识,使我们对社会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透过表相去挖掘背后更深层的东西。因此在灾难面前艺术是向死而生的,在邻近绝望和死亡的那一刻,让人洞彻生命的可贵与尊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针对近期疫情形势,江苏省美术馆推出了“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网上展厅系列活动。本期微信推送《生命的力量》专题,我们概括梳理了那些曾经留在人类史上所面对过的灾难而与之关联的艺术作品,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在现场”与“爱与希望”,其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些作品来更多地对生命、因果及相关本质的追问与思考,进而来阐述艺术存在的价值以及它对生命力量的释放!

第一章节

“在现场”

第一章节“在现场”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死神的胜利》彼得·勃鲁盖尔(荷兰)板面油画

117×162cm 1561年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

在这幅作品中,作者用大批掠夺地球的骷髅军队所象征的死亡战胜了世间平凡的事物。红褐色调投射了整个作品,烘托了灾难般的氛围。背景是一片荒芜的风景,夹杂着破坏的场面。画面中有些人试图与自己的黑暗命运作斗争,而另一些人则屈从于命运。右下角只有一对弹琴对视着的恋人仍在灾难之外,不过他们也不得不即将面临残酷现实。这幅画描绘了中世纪文学中的一个惯常主题:死亡之舞,这是欧洲北方艺术家经常使用的。勃鲁盖尔通过绘画将他对社会上狂妄、贪婪与残忍行为的谴责,发展成为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使他更多地在作品中融入一些幻想和虚构的手段。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圣弗朗索瓦·德·波吉亚和垂死者》戈雅(西班牙)

布面油画 350×300cm 1788年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教堂藏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32×57cm 1800年 私人收藏

作品导览:

戈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家,被认为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最重要的西班牙艺术家。1788年他创作了《圣弗朗索瓦•德•波吉亚和垂死者》在垂死者周围展现了一群乱纷纷的、表情怪诞的魔鬼,这是奇幻人物在戈雅作品里的第一次出现。戈雅善于用作品标示出某种难以言明的不安的事物,这幅作品他将重点放在模特身上,让模特笼罩上一层魅力的“光圈”。戈雅对黑暗的揭示在作品中创造了一大批具有生命的野兽,将生命的色彩掺杂到阴影中,以此来反思生命深度的源泉。他的作品的现代性在于他的坚定,他敢于直面历史时刻的痛苦,调动全部的个人感性和艺术才能。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罗马的鸟嘴医生》 保罗·佛斯特 铜版画 1656年

作品导览:

这幅《鸟嘴医生》中的鸟嘴面具成为了很多当下流行文化的取材元素,但对于作者及相关信息仅仅来自画面上文字的记载,它意义在于记录了一段特殊的历史现象。作品中看似怪异的外表,在那个年代却是拥有大无畏精神的白衣天使!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这则是当时的“防护隔离服”样式,他们深深地相信这样的装备可以保护自己免於黑死病的感染。鸟嘴医生的造型虽然特异,但是他们正是赶赴距离死亡最近地方的那批人,这份精神始终值得敬佩。今日的鸟嘴面具只是娱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享受这份悠闲的同时,应该庆幸那个时代的远去。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梅杜萨之筏》 泰奥多尔·籍里柯(法国) 布面油画

491×716cm 1819年 法国巴黎罗浮宫藏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梅杜萨之筏》 局部

作品导览:

籍里柯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于1819年创作的《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作品源于一次法国的沉船事件,画面描绘了在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风鼓起床单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在不停地颠簸。筏上的难民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还在眺望远方。被簇举在高处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红、白色布巾,不断地向远方呼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所有的逝者均为男性,而女性均活了下来等待救援,这种艺术的取材也暗藏着籍里柯对于灾难面前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跟态度,更是表达对于逝者伟大精神的尊重与颂歌。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格尔尼卡》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布面油画

349.3×776.6cm 1937年

西班牙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出痛苦与受难。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毕加索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这幅作品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与“战争”主题紧紧捆绑的争议之作。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纳粹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反映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维苏威火山爆发》 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法国) 布面油彩190×303cm 1881年 法国第戎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

作品描绘的是1879年的维苏威火山爆发的瞬间,维苏威火山位于意大利西南部的一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喷发,最具灾难性的一次是在公元79年的大规模喷发,灼热的火山熔流和碎屑毁灭了当时极为繁华的拥有2万多人口的庞贝古城,其它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把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那些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完好的保存着,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描绘远处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表情与神态。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波拿巴视察雅法的瘟疫患者》 格罗(法国)布面油画

532×643cm 1804年 法国巴黎罗浮宫藏

作品导览:

作品为格罗浪漫主义历史画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回巴黎以后回想热那亚的那次鼠疫而构思成的。画家目睹这场瘟疫的惨象,激昂地用彩笔画下鼠疫患者各种痛苦场面。画稿上的背景也充满着“地方色彩”。格罗的历史画总是笼罩着一股征战的烟尘,在这里,他以一种富有东方格调的伊斯兰建筑为背景,来代替过去习惯的作战场景:拿破仑的出现就象一个魔术师那样,患者报以一种惊愕的目光。显然,拿破仑形象是带有传奇性姿态的,他精神振奋地来探望那些赤身裸体的无望的病患者,而这些临近死亡的鼠疫病人期望从这位“常胜将军”的口中说出一点生存的光明,画面色彩是那样绚丽、奇突,响亮的色调中充满雾化的气氛。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暴风雪》 威廉·透纳(英国) 布面油画

91.4×121.5cm 1842年 英国泰特美术馆藏

作品导览: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的汽船、弥漫在海面上的暴风和大雾,在天空中形成一个漩涡,狂澜的暴风雪宛如要把船毁掉一般,这就是透纳冒着生命危险所完成的名作《暴风雪》。他将自己绑在船桅上,经过四小时的观察,冒着生命危险终于画出这幅作品。在《暴风雪》这幅画里,虽然描画的是在漩涡风暴中航行的船,但是所呈现的却是船只与风暴融为一体的画面。由于透纳大胆地以抽象手法表现船的形式,所以他可以自由运用色彩,成功的表现出风暴中的危难气息。

第二章节

“爱于希望”

第二章节“爱与希望”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难民船》 小野洋子 装置艺术 2018年展于日本森美术馆

作品导览:

1961年,小野洋子首次发表了“增添色彩的彩绘系列”作品,她在画廊展示了白色画布和一个地球仪,观众可以在上面自己添加想表达的色彩与文字。这件作品依然取材于61年那件作品的系列,创作思路来自于日本地震海啸难民危机,观众可以用蜡笔在他们希望的任何地方写下他们对于和平的愿望,从墙壁到展览空间的地板。作者艺术生涯的早期一直试图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今天仍然以前卫与直接的方式呼吁爱与和平。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纸教堂」模型 坂茂 装置艺术 2018年展于日本森美术馆

作品导览:

作品来自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的跨界艺术作品《纸教堂》。对他而言社会责任意味着使用一些建筑材料,像硬纸管、竹子、泥砖和橡胶树。这些材料不仅容易得到,而且便宜,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在建筑界,坂茂也以敢大胆使用最廉价、最脆弱的材料而闻名。2006年,他用中国竹编帽子设计的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从其他153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日本神户大地震时,他仅用一天时间,为失去家园的灾民盖起了一座纸筒教堂;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也参加了中国的灾后重建。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Smile》 井上雄彦 数码作品

2011年 作者发布于网络社交平台

作品导览:

这组作品节选自日本著名漫画家井上雄彦,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后,井上雄彦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接连发表速写系列漫画《smile(微笑)》,鼓励日本民众打起精神并为灾民祈福。并将其做成明信片,出售后所有的收益全部捐献给灾区。在这些漫画中,我们不但能看到《灌篮高手》中熟悉的”安西”教练,还能看到井上雄彦用自己的妙手将日本受灾之县拟人化,成为其笔下的篮球运动员,传递了为灾区加油打气的讯息。井上雄彦的《Smile》系列,并不是要修复创痛的心灵,他起到的作用是给在暗黑中孤立无助的灾民一盏可以看到细微希望的安慰。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何处惹尘埃》 徐冰 装置艺术 2011年

作品导览:

2001年的“9∙11”事件震惊世界,3000多个生命逝去,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也被认为是冷战结束后对国际格局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徐冰把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尘埃吹到展厅中,作品配合照片告诉了观众他的制作方式,又是如何将收集到的灰尘带上飞机,经过24小时落定后,展厅的地面上,由灰白色的粉尘显示出两行中国七世纪的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展厅被一层像霜一样均匀且薄的粉尘覆盖,有宁静、肃穆之美,但这宁静给人一种很深的剌痛与紧张之感;哪怕是一阵轻风吹过,"现状"都会改变。

这件作品令人思考的点有很多,这也正是当代艺术令人着迷的地方,尘埃本身具有无限的内容,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最恒定的物质状态,不能再改变什么了。为什么世贸大厦瞬间夷为平地,似乎也回到了物质最本质的状态。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马格瑞特》 安塞姆·基弗 综合材料 1981年

作品导览:

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充满张力,令人震撼,渗透着对历史文化的反思。这幅马格瑞特来自犹太诗人的一首诗歌的段落“马格瑞特金色的头发,苏拉密特灰色的头发,我们在空气中挖造了一个沟堑,那只不过是我们还没有拥抱的空隙”。基佛用灰白的枯草上闪烁的灼热的蜡烛隐喻雅利安女人,与苏拉密特的犹太女性特征形成对比。这里基佛再次以德国山野景色和其饱含的草芥和麦秸暗喻着勃发希望的民族。

供 稿:丁雅力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周万越(实习)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凭身份证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凭票参观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40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