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廣西一位車間班長復工後的一天

特寫:廣西一位車間班長復工後的一天

在公司大門口,員工上班前都需進行體溫檢測。新華社記者楊馳 攝

新華社南寧2月12日電(記者黃耀滕 楊馳)復工第一天,韋新徵早上起床的時間比以往稍遲。根據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定,他的上班時間從8點調整到8點半,以避免出現人員扎堆聚集。

出門之前,韋新徵要先通過手機APP在公司系統上如實填報當日的身體狀況,包括是否有發熱、咳嗽症狀,所在小區是否有確診病例等信息。

“如果有意隱瞞,將會面臨公司的嚴厲處罰。”韋新徵說。

韋新徵是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齒輪車間熱前班班長,今年44歲的他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了23年。出門時,韋新徵不忘戴上口罩,疫情發生後,這成了他自覺的習慣。

特写:广西一位车间班长复工后的一天

車間會議時,每位參會人之間都保持一定的距離。新華社記者楊馳 攝

廣西柳工所在的柳州市是廣西工業大市,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工業重鎮,汽車、鋼鐵、機械是這個城市的三大支柱產業,2019年柳州產銷汽車超過250萬輛,約佔中國的十分之一。

韋新徵住的小區離公司不算遠,騎行電動車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隨著各企業陸續開工,街道上的車輛與行人明顯比春節假期多,這個工業城市,開始恢復昔日的活力。

將近8時,韋新徵抵達公司大門口。門外已用警戒線隔出7條通道,一些員工已經戴著口罩在通道內排隊,等待測量體溫後進入公司。

特写:广西一位车间班长复工后的一天

在操作車間,員工都必須佩戴口罩和護目鏡,確保安全。新華社記者楊馳 攝

車間區域內,一些車間已經傳來機器的轟鳴聲,車間外道路上裝配好的裝載機不時從身旁駛過,工人們戴著口罩有條不紊地各司其職。“部分車間是7點半上班,錯開上下班時間可以避免人員擁堵。”韋新徵說。

進入車間前,韋新徵要用洗手液洗一次手,然後再接受一次體溫測量。車間內,熱前班25名工人已基本到齊。“我們班組共有29人,有4人因為從外地回來,還在居家隔離。”韋新徵說,目前到位人數已經可以保證車間正常運行。

按慣例,每星期一、三、五,整個齒輪工段100多名工人要集合開會,但疫情時期,為減少聚集,開會細分到以班組為單位,韋新徵負責熱前班。

車間內空間足夠大,韋新徵要求班組人員相隔一定距離站好,會議才正式開始。即便是復工第一天,工作計劃也不是會議的首項議題,韋新徵先了解了工人們的身體狀況,然後講解防控注意事項。

“疫情防控是復工後的首要任務,防控做得好才能保證車間正常運轉,不影響公司生產計劃。”韋新徵說,齒輪車間加工的大多數是變速箱內的零部件,變速箱是機械車輛的核心,而保證大家健康,則是他目前工作的核心。

韋新徵介紹,車間內有休息區,車間的三個班組上下午各有15分鐘休息時間,但現在三個班組的休息時間要錯開,休息區也只允許3個人同時進去,違反規定會受到處罰。

12點,午飯時間,韋新徵帶著一名工人到飯堂。飯堂公共區域已經關閉,各車間班組派代表取回盒飯,在車間內吃。

午飯後,韋新徵在車間內的一處地方午休。沒過多久,他忍不住拿出手機開始瀏覽疫情相關的新聞。他告訴記者:“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吧,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得這場戰‘疫’。”

13點30分是上班時間,韋新徵再一次在手機上填報健康信息,然後再測一次體溫。他說:“防疫措施比較嚴格,大家也有點緊張情緒,但公司生產也在平穩有序進行。”

18時,一天的工作即將結束,韋新徵和同事相繼收工離開公司。往常他要去離公司不遠的市場買菜,但現在他選擇直接回家。“家裡囤了菜,還是響應疫情防控要求,減少外出吧。”他說。

在小區門口,韋新徵再次接受體溫測量。一天下來,他檢測了4次體溫,跟公司上報了2次身體狀況信息,但他臉上沒有絲毫不耐煩的表情。

“做好自身防護,配合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可以像往常一樣正常上班,沒有必要恐慌和擔心,我相信摘下口罩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韋新徵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