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一方面,某些重要企業復工急如星火,但另一面,復工門檻高高在上。


除了抗疫情,就是要確保生產,這樣才能行之長遠。忽視疫情,忽視經濟,兩手都軟,行之不遠。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滿足復工復產條件的 儘快復工復產


2月11日,國新辦就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舉行發佈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在這裡明確和大家說,我們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在防控期間,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很嚴格的限制人員進出措施。比如,有的地方對企業的復工復產採取了報備制度,有的設置了前置審批條件,甚至有個別地方出現了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的情況。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中央精神的。


“我們不能簡單化地通過設置審批條件、提高開復工門檻等辦法,來達到防護目的,而是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導、關心、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和開復工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切實解除企業和員工的後顧之憂。”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在發佈會上表示,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前線,主要任務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另一條線”就是經濟發展前線,主要任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要為抗擊疫情前線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彈藥”。這“兩條線”都很重要,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叢亮在發佈會上表示,“雖然復工復產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但是,如果不復工復產,短期內將影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供應,長期來看各類生活物資也面臨短缺風險。這樣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達到戰勝疫情的目標,最終受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這就是兩手都要硬的表態。


在零食市場,已經出現一斤肉30多塊錢,一個番茄5塊錢的情況,高不高攀的物價會影響人心倒逼生產,而生產又馬上會倒逼企業生存和居民存款。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最近一些讓人好氣好笑又心酸的消息,說明一些人多麼迫切想回第一線。


躲在後備箱裡逃避檢查的,各個地方都有。


2020年2月5日16時,陝西韓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法制督察中隊檢查一輛車,在打開後備箱時,發現藏了一個人。這個人從合陽到韓城,準備去礦上上班,路上被防疫檢查站檢查人員勸返,所以躲進了後備箱,最後又被交警勸返了。


還有一個案例在寧波。每戶家庭每兩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員外出採購物資,其他家庭成員除必須的工作外,不得外出。1月29號,24歲的小畢,從吉林老家自駕回寧波。2月6號,家裡沒菜了,為躲避門衛檢查,把女友藏在後備廂裡。結果,被寧波的朝陽群眾舉報。交警調看了視頻,發現有,一人罰了一百塊,回家。


這樣的案例,蘇州有,上海有,很多地方都有。從2月8號開始,我們家小區進門,必須打開後備箱。


看到這樣的案例,又有好笑又是辛酸,從什麼時候開始,回家、上門、買菜要躲後備箱了?諸位,考慮到疫情,大家還是在家裡蹲。


但那個礦上的人,之所以躲後備箱,用腳丫子想想也清楚,背後有個嗷嗷待哺的家,有個沒有工人生產線停頓的礦,有個發愁的礦主。

(想把握核心投資機會,365天,每天多賺一點,歡迎加入財經女俠的投資圈!)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普通企業到底能撐多久?


沒有現金流,滿盤皆輸。一般中小企業,半年不到。


有一篇“我為國言吳海”寫的文章,題目叫做《哎,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裡面說到了自己企業的情況,按現在的政策,我們能活兩個月。這個吳海原來開桔子酒店,現在開KTV。


能活到哪一天是個簡單的數學題:


你每個月不開業的開銷是多少?你手上還有多少錢?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這是12月財務固定支出數字(不含研發支出),估計費用組成和其他線下中小微企業差不多。


我們賬上還有1200萬左右。我們能活的時間:


=1200萬➗5,515,411.07

=2.176月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我們不營業沒收入能撐兩個月。也就是說4月份我們會死翹翹,除非投資人接著投錢。


如果死掉的話,失業的不只是公司200多號人的問題,因為我算的只是直營店和總部。“魅KTV”實際有100家店,50多家營業,剩下在籌建階段,已經是全國最大的中高端KTV品牌。


如果我們破產,實際失業的人數有1500人左右,總的投資損失約4億元。


有人會問,為什麼前期大哭大嚷的西貝貌似又活過來了呢?


不是活過來了,是輸了血,暫時不死了。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此前說:“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三個月。”西貝在全國擁有400多家門店,2萬多名員工。正常營收是2000萬元/天,當下營業只能依靠外賣,直接縮水到200萬元/天。每月工資發放1.5億元。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西貝現在還活著,有幾個原因:


一是大哭之後,浦發行提供了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已經打到了集團賬上,至少可以再多撐一個月。二是靠外賣和賣食材有了一丁點現金流。三是跟大受追捧的線上公司合作。


線上送菜平臺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每天午夜搶單,訂單需求激增,卸貨、入庫、上架、打包、配送,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春節期間很多平臺只保留了70%左右的員工在崗,壓力主要體現在人手的短缺上。


生鮮零售平臺除了挖人,開始跟傳統餐飲企業合作。目前,雲海餚部分員工已經在盒馬上崗,賈國龍通過媒體表示,“將有1000多名上海員工支援盒馬工作,站上他們臨時的工作崗位。”


當然,這些不是治本之術,如果3月份還不能恢復正常,大型線下服務企業很大一部分會完蛋。


畢竟,像西貝這樣,這麼快得到流動資金貸款的幸運兒是極少數。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哪些政策有用 哪些徒有其表?


這兩天問了房東,是否可以享受房租優惠?管理人員態度很好地說,還沒政策啊。再問,還是不行。打電話給有關部門,線路不通。


我們這個園區是國有的,這幢樓是民企的,所以呢,不能享受國有物業的優惠。


還是引用中小微企業的那篇文章,因為分析得挺到位。政府倒是出政策了:租國有物業的免租金;租私有物業的協商減免,政府給補貼。


老實說,這是政府真的掏錢了,除了補貼之外,國企物業虧了政府也要管。但是,這個規定幫不上多數中小民企的忙,只會給不該掙錢的人送錢。


1. 國有物業:


能租到國有物業的基本上是兩類企業:已經不算國企的三產; 還有就是有關係的人。


國有的物業被這些人租到之後,他們就做二道販子,接著他們轉租出去給我們。國家給他們免了房租,你認為他們會給我們免房租嗎?


2. 私有物業:


私有物業誰會給你免房租?他們會到政府去要補貼,賺了補貼錢,至於給不給租戶補貼,兩說。


現在的租金補貼政策出發點好,有關部門花了錢,但沒有應補盡補,不算公平。


真正有遠見的是萬達這些物業,他們知道企業不行交不起房租,乾脆給免,因為企業破產了物業就會空置,現在經濟這樣不好招租,就算招租來新租戶還要給免租期,並且經濟不好租金比以前的還低,所以,乾脆還不讓免租金,幫企業活下去。


還有的基層政府,隔離是要隔離的,但證明是不給的,他們怕承擔企業的那部分責任。真想罵句娘,你又不給員工工資,企業也不可能找你們要補貼,開個證明會死星人啊。


按照人社部等部門的意見,在受疫情影響的延遲復工或未返崗期間,對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指導企業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職工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按有關規定發放生活費。


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鼓勵企業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對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要引導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延期支付,幫助企業減輕資金週轉壓力。


誰來引導?如何引導?總而言之,企業的成本是剛性的,尤其是五險一金和稅費優惠,只有延遲支付,沒有簡潔可操作的減免辦法,到時候申請優惠的時候,一堆麻煩事。


稅費社保延緩,不是還要交嗎。貸款免三個月,其他月息不是還要付嗎?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這樣的共同災害,是不是讓大家共同分擔,用簡潔的辦法實現優惠。地方政府和區委會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儘量從防疫和經濟兩方面權衡找到最佳平衡點,否則,從卸責的方面考慮,越嚴越好,4月復工才好呢。問題是,誰來填飽這十幾億的嘴呢?


現在復工的門檻比較高,有關方面提出批評。


11日上午,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得很清楚,在防控期間,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很嚴格的限制人員進出措施。


比如,有的地方還對企業的復工復產採取了報備制度,有的設置了前置審批條件,甚至還有個別地方出現了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的情況。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中央精神的。此風不可漲。我們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強調一下,有能力、有理想的企業主是稀缺資源。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長時間?


為什麼富士康和比亞迪、中石化等企業要做口罩?


就一句話,口罩太稀缺,一“罩”難求。


企業要為職工配發口罩等防護用品,就算從外地千辛萬苦回來,也要隔離,現在上百人的企業去買口罩、消毒液試試,太難買到了。我們是通過檀香拿到的。在這裡,真是要謝謝檀香,謝謝堅守工作陣地、願意同甘共苦的戰友。即使這樣,還有一半人沒有回來。


口罩企業滿負荷運轉,還是不夠。我找了一份張瑜寫的文章,裡面說,我國二三產就業人口總計5.3億人,假設每人每天一隻,需要5.3億隻口罩/天。在極端情況下,僅二產+醫療工作人員+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需要2.38億隻。


醫用口罩的生產涉及原材料、設備、廠房、資金、人力、准入許可、生產週期七大要素,

容易解決的是原材料、人力、准入許可及資金,難的是生產設備,和潔淨要求,時間規定。


首先,生產週期不可能變短,滅菌後7-10天靜置解析期是硬性約束!第二,設備短缺,製作口罩的設備本身緊缺,短期無法快速供應,第三是生產口罩對環境潔淨度要求高。


不完全統計,到月底,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爹地寶貝、三槍、威尼科技五家企業新增產能合計達每天820萬隻左右,深圳市政府與贏合科技達成了100臺的採購協議,中國石化也在全力尋找口罩機以新增口罩產能,廣汽與延安必康在論證方案中。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上述投產口罩企業大致分兩類,或者是轉起來比較容易的,比如原先是做紙尿褲的,紙尿褲的生產,是在30萬級別的淨化車間裡進行的,生產口罩的淨化需要在10萬級淨化車間完成,提升一下就可以。或者是大企業,購買設備、獲得許可比較容易。


不考慮新建生產線,因為新口罩企業在1到2周內無法形成有效供應,口罩製作好後需要靜置除菌解析7-10天,就算實現四大舉措:


存量產能24小時工作(6000萬隻/天)

增加進口(2000萬隻/天)

推動小企業復產(1000萬隻/天)

安排輕紡企業縫製口罩(1000萬隻/天)


樂觀估計,每天可以供應1億隻口罩。


滿負荷每天供給1億隻口罩,對應2.38億的需求,遠遠不夠。考慮生產週期7-10天的剛性約束,到月底時間相對充足,口罩產能可以達到多少?2月底可能每天供應量接近2億隻。


沒有口罩的企業,怎麼復工?像富士康這樣,一個鄭州分部動輒十幾萬人,想要恢復蘋果產業鏈的供應,沒有口罩和消毒設備,臣妾做不到啊。


葉檀:幾億人要吃飯 最快全面復工要多久?


我們可以計算復工率,未來一週,二產全面復工的難度較高,復工率僅達30%。按照短期內日供1億隻口罩的估算,扣除交運、醫療兩大剛需行業,留給其他行業人員的口罩數量可能在每天6000萬隻左右,對應當前二產2億就業人口,只能滿足其中的30%。


到2月底,二產有效復工可達80%。隨著新產線的投產,有望日供2億隻口罩。扣除交運、醫療兩大剛需行業,留給其他行業的口罩數量可能在每天16000萬隻左右,能夠滿足二產80%的就業。工業生產與建築業基本恢復正常。


大家知道,富士康為什麼要生產口罩了吧,一為生存,二為復工,三為支援一線。


類似於富士康、航空公司、大型快遞、大型車企、大型零配件企業這樣具有全球重要性的企業,2月10號復工,其他企業,該補貼就補貼,在這個時候,大家共舟共濟。


全部復工,估計要到3月了。口罩、消毒液產能跟上了,天熱了,病毒也緩解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