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怎样把地基做牢固?

快乐乡情


早几年建过一幢房子,地基是请人设计的。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来定。我们是做的二级基础。首先把场地清理好,再用水泥沙石浇筑垫层,然后在垫层上铺设钢筋,钢筋架子下宽上窄,就是二级基础,浇筑好了也是下宽上窄,上面正好是二十四墙的宽度。

这样的基础,当地人说,建五六层都没有问题。我家是三层,几年了也没见墙体开裂。我家是湖南衡阳的。请参考一下!


素人美


小时候住在一个老院子里面,那时候院子都非常陈旧,不过孩子们挺多挺好玩了。邻居也是一家挨一家,大多都是兄弟或从兄弟,或者隔几代的血亲的关系。到后来,人口渐渐的增多,每家都有三四个甚至五六个小孩子。于是过去的老房子就不够住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纷纷搬离老院子,修起了单家独户的小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兴起一股造房热。那时候的水泥钢材都还没有普及,农民修房子大多都是石头砌地基,木头也非常少,农民大多都烧制火砖,加上石头,来做柱子。下墙壁大多用泥土砌筑,上墙壁用蔑竹编制外面涂上泥,房顶上搁好檩子、钉上桷子、盖上瓦,房子就修成了。这样的房子,当然比较简陋一些,一是经受不了大的自然灾害,还有刮风下雨,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居住的舒适度就显得要差一些。

随着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不断地改善,建筑材料的不断丰富,农村建房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或两千年初期,农村很多地方开始用钢筋水泥,建造楼房。特别是建房基础,在汶川大地震后,农村的房子抗震也显得特别重要。



农村建房选址很关键,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选址也就是跟地下的整个结构层有很大关系。在农村很多人家都选择老屋基,为什么要选择选择老屋基呢?因为老屋基,都经过了多年的夯实,地下结构层相当稳定。那么你要找一个新的地方,可能它的地下土层就没有那么结实。因为你不管用石头砌筑基础还是用钢筋混凝土做基础,那么大的一个地下结构层稳定也是非常关键的。

当然还有一个选址就是地下层有很大很厚的岩层,结构相当稳定,那完全是可以作为新址使用,这样就不担心基础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在我们村里有好几家都是搬迁新址的时候,选择地下面积很大岩层很厚的地方作为新址来建造房子。这样的新址如果泥层很浅,就只须挖掉泥,见到地下岩层浇筑好地圈梁就可以开始砌筑房屋了。

如果是老屋基,土层比较厚,农村一般在下地基之前,还需要进行人工夯筑土层,或者现在用机器夯筑,再铺上条石。如果是没有现成的条石,就只有增加钢筋混凝土地圈梁的厚度,而且整个屋基要打成一个整体,才有抗震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现在有一部分人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面,加多钢筋,加大钢筋,认为非常好,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


钢筋混泥土,作为一种房子的建筑材料,无论水泥沙子石子的比例,对混凝土的结构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还是钢筋,过粗过密,或者过稀过少,都对整个混凝土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要么脆性太大,没有韧性,要么没有承受力。

要建造一座好房子,又坚固又结实,最好还是要请专业人士给出专业的建议和参考。


土哥在乡村


我们家早在十年前,父亲就在老家建了一层自己的房子,当时我还没有工作就和家里的亲朋好友一起建房,下面是我们家自建房地基处理方法。

原来的老房子离山边太近,拿了一些地和亲戚换了一块在村口边的地。

当时家里面也没多少钱,和我大叔借了叁万元,家里面也有点。好了话不多话开始建房的关键,地基。

平整场地,根据自己的要求在地上用石灰画线,没有勾机,每天就我们几个人挖,手起泡是一定的了,你想一下宽一米深一米,天吖,当时有点生气,现在才知道,大叔用心良苦,深点宽点地基扎实,做房子是大事,不能马虎,挖了好久才搞定,接下来就是石头,下面用30Ox300的青石和水泥倒下去,而且当时来了好多朋友一起帮忙,整整一天才搞完。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房子到现在还好好的。以上是本人亲身经历的,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谢谢。


油茶传承者


农村自建房怎么把地基做牢固?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没有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还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但是这又是很多在农村自建房的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还是从大致的几个方面,跟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

在农村自建房中,经常听到大家说板面或者墙体开裂漏水,这种情况通常的原因就是因为基础不均匀的沉降导致的,也就是问题所说的基础不够牢固。个人觉得要想避免基础不均匀沉降,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农村自建房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基础形式。

现在的农村自建房基础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形式,如果按照构造形式来区分的话,一起分为四种,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在自建房的时候,只有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基础形式,才能确保有基础足够的承载能力。

1,独立基础或者墙下条形基础。在地基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中,持力层深度在3米左右,而且农村自建房的楼层不高的条件下,可以考虑独立基础或者墙下条形基础。这两种基础都属于浅基础,工程量相对来说比较少,适合大多数农村自建房基础。

2,筏板基础和桩基础。在地基条件非常不稳定,持力层比较深,或者地基承载力不均匀的地基条件中,可以选择筏板基础或者桩基础。在农村自建房中桩基础比筏板基础的采用率要高很多,因为同条件下的桩基础成本相对比较低。

2,农村自建房的基础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深度。

1,基础的最低埋深。一般来说基础的最低埋深不能低于50公分,事实上这么浅的埋深真的后患无穷。见过很多推山建房的例子,因为地基条件非常好,所以基础埋深都是在不到1米的深度,但是经过长期的雨淋水浸,照样会出现基础不正常沉降,所以个人建议基础埋深最低1米以上。

2,基础在持力层的埋深。这点是农村自建房基础施工的通病,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挖到持力层就够了,事实上刚刚挖到持力层是完全不够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进入持力层必须达到30公分以上,桩基础进入持力层必须有1.5~2倍桩直径的深度,才能确保有足够承载能力。

3,农村自建房基础施工的容易出现的几个现象。

1,基坑有水施工。这是农村自建房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施工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有很多人都是半坑水直接混凝土倒下去,这样不但会造成混凝土离析,造成混凝土大量蜂窝,而且会严重降低混凝土标号,这种做法根本没办法保证基础的质量。

处理方法。在农村自建房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基坑有水进入的情况下,一定要进行降水处理,具体方法就是在基础的外围挖一个或者几个更深的坑,用于收集并集中用电泵排水,方便基坑施工。

2,钢筋搭接。这同样是农村自建房的基础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点。很多农村自建房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基础梁的搭接非常随意,跟楼层的承重梁搭接完全一样,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同样会影响基础的承载力。

正确做法。基础梁的钢筋因为受力不同,所以搭接的位置也跟其他梁完全不同。正确的基础梁钢筋搭接,上部钢筋搭接位置在支座的1/4处,下部钢筋的搭接在跨中1/3处,而且同一个搭接区的搭接数量不能超过一半。

总结,怎么样才能把农村自建房的基础做的更加牢固,这个问题确实太宽泛,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只是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最常用的和最常见的几个点,尽可能的能够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图片来自网络)


农民也优雅


乡村黑嫂为您回答。

我个人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因为我16年盖房时对于这个地基的事深有感触。农村自建房地基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对地基的重要性并没有多少的认知。

题主问怎么样把地基做牢固,黑嫂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以供题主参考。

一、如果是新宅基地怎么做地基

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这些年批宅基地是很难的,于是有的人就开始想办法,就是把村里原本的大坑拉土给垫起来在上面盖房子。这属于新地基,而且下面原本是个坑,这样的地基是最难做结实的。

那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呢?有人说垫一层就用压路机压,就用夯来砸实。而事实上,就算是十公分二十公分一层土就压一遍,就打一遍夯,这个地基仍然做不结实。就是当时看着结实了,但事实上里面的土层里有非常多的空隙。等到你盖起房子了,上面压力加大,下面土层中的空隙就会压缩,然后出现房子出现裂纹的情况。

这种地基怎么做才能结实?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水,而且需要的时间大约是两到三年。也就是说,你想马上垫起来就盖是不可能做结实的,只能是把土拉好后用水渗透的方法让土向下挤压,最后形成里面没人干土也没有空隙的一个完整地基。只有水能让这些土彻底的结实,而且一次还不行,就是反复的用水去浇,让水向下渗。有时候可以直接让雨水淋,有时候就需要自己特意抽水。也就是说,假如在一个大坑上盖房子,提前两三年就应该下手做地基了。

二、老宅基地怎么做地基

假如是老宅基地,那就好办也容易多了。黑嫂当时就是想在一个坑里盖,家里老地基不想用了。但那个坑垫起来后说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去渗水,最终放弃了,还是在老地基上盖的房子。老地基因为以前就已经完全结实了,所以不存在需要渗水的情况。

挖地基槽子,深度自己来决定,挖好后把土弄松,然后上面撒白石灰后用夯砸,形成三七土后开始放角和铺砖,铺好砖后就开始支模或者直接用砖磊起个槽子,这是做地梁。地梁最后采取立梁,不要用卧粱,因为立梁的承受力比卧梁要多。我们常说的立木顶千斤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地梁就是围绕整个建筑一圈,有墙的地方都有这个,然后在四角和中间放柱子,地梁的钢筋和柱子的钢筋绑在一起咬死,使之形成拉手之势,完全是一个整体。

地梁打好后就可以向上起墙了。

写在最后:当然了,这只是我们这边的方法。但不管什么地方,这个地梁的柱子,还有下层的做法我想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家盖房子时,我全程参与,并且一直问东问西,因为我对这些手艺什么的感兴趣,所以就了解了这么一些。肯定也有说不到的地方,还望题主一定学会分辨,也希望广大朋友们指正。

乡村黑嫂为您说些农村事儿。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乡村黑嫂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我家正在干房子。

一个人要想走的稳,必须要有一双正常的双脚,这就是我们盖房子说的地基了。地基就是房子的根,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地基那么房子就会出现倾斜、塌陷、裂痕、或者坍塌的问题,危及我们的住房和人身安全。由此可见盖房子地基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说一下我们这里是怎么打地基的吧。

第一这个我们要看建房处土层是什么性质的,不同的土层承载力是不同的,砾石承载强,泥炭土差,要根据情况定。

第二看周边环境,看是不是有河道、建筑、沟壑等,有河流的话会清淘土层,造成地基塌陷,影响房子稳定性。或者是有高大建筑,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也会容易造成建筑沉降不均。

第三在地基土层确定后,在选择房屋的基础形式,建筑房子地基主要有六种: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井格基础 片筏基础 箱形基础和桩基础。这个要根据地方情况选择不同的地基形式。

第四在农村盖房子一般都是七层以内,如果土层为粘土,建议采用比较经济的是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如果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结构比较好的满堂基础,不建议使用毛石基础和砖基础,因为这两种抗震性比较差。





乡村静静的云


在农村有这样一句话“基础牢,房不摇”,基础是咱们房屋的建筑之根,是房屋建筑之源。

如果做基础时回填土方时没做好,会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地面凹陷,从而使房屋产生沉降、墙体产生裂缝,非常危险。那么,回填土方怎样做才能使基础更牢呢?

首先土方回填有3种办法:人工填土法、机械填土法(推土机填土)和汽车填土法。压实土方也有3种方法:碾压法、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碾压法和振动压实法适用于大工程,咱们农村一般采用夯实法。

施工:

1.基底清理:填土之前先将基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都清理干净;

2.检验土质:土料的含水率不能大于10%,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浇水润湿等措施;

3.分层铺土:铺土厚度的平整度可用于小皮树干进行控制,每10~20m设置一处。对铺土厚度检查时,可用插针来进行。

4.碾压密实:填土分层铺土的厚度和压实遍数,应结合压实机具,参照表上进行;

5.找平验收: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进行拉线找平,对于超高的应铲除,不足的应填补夯实。

注意:

1.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先将基底碾压密实后再进行回填;

2.基底为软土时,可采用换土或抛石挤淤等方法,或者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应采用砂垫层进行加固;

3.回填土建议用房屋周围同类土来回填,不能采用含有生活垃圾和腐蚀性成分、含水量很大的土回填;

4.填好的土如遇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土的含水量(不能大于10%)符合要求再进行压实施工;

5.在冬季回填土方时,每层铺设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粒径不能大于150mm,并不得有冻土块;

咱们建房时只要把回填土方处理好了,就为牢固的基础做好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沈悦爱情


桩形地基

当建房的土地很软时,会用到这种地基。桩型地基的承载力很强,还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通常用于高层建筑的地基。同时桩型地基施工方便,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工期也比较短。




宅基地要牢固先要看是什么样的地基,因地制宜。古人先辈们很有智慧,像福建永定的土楼就是我国的造房杰作,听说那里土楼的宅基以前是沼泽地,先辈们在下面打上木桩,然后再在上面做好宅基建楼。不过现在我们一般不会去选这种地建房,就我家的宅基地是先把地挖到硬层实地,然后在上面垒上方石再浇水泥钢筋地梁,这样的宅基一般建个几层安全性不成问题。


福建达哥


我来回答一下吧

我们先看是平原还是山区!

首先要看一下地基位置,是不是跟前后左右房屋的水平高度持平的状态,如果地基高于或低于其他房屋的地基,需要挖平或填土填平地基跟前后左右的地基高度一致。选择打好地基有几种方式:以前原始的方式是挖深坑,然后填大石头把地基堆结实,然后中间倒水泥。还有一种方式是挖深坑,然后地下铺砖埋钢筋再到水泥把地基打扎实。现在通常用的就是打桩下钢筋倒水泥凝固,想要牢固可以选择多用一些钢筋固定,这样倒出来的地基比较牢固。最好还是钢筋水泥浇筑,成框架以后,就结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