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国企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线总人员150人而办公室文员加管理层有300人,合理吗?

老赵观察


这个要理性去看,并非办公室人员都是管理人员,其中大部分也是一线工作人员,只是他们的工作场地不在车间。

生产企业除了车间员工以外,你得有物料采购部门吧,确保生产材料及时供应。你得有技术部门吧,图纸得他们来画,交给车间制作,光技术部门又要分很多专业,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设计,工艺设计等等。你的有质保部吧,车间生产的成品率得有人检验,确保合格出厂。你得有售后部门,产品卖出以后就会有售后问题需要处理。你得有市场部吧,负责把产品卖出去。你得有行政部吧,厂区安保,保洁,办公用品,劳保用品。你得有人资部,关于员工招聘解聘,薪酬待遇,绩效考核等。

所以,看似车间150人,办公室300人,可不要以为车间150人养着那300人,互相缺了哪个部门,工厂都很难正常运转下去,不存在谁养谁的问题。

如果办公室的300人职能重叠严重,机构臃肿,那的确是有问题,这是厂长考虑的事情,即便是国企,现在也不太可能养闲人,只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制度问题,减员增效阻力比较大罢了。


Soaringyong


想起很久以前听说过的一个小笑话。

村民集资建了一座桥,从此村里与外界的连接天堑变通途。村民们很是珍惜,于是又集资了点钱雇了两个人,白天黑夜的在桥头站岗守护小桥。

没过多久为了更好的守护小桥,于是大家又聘请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负责监督、考核那两个守桥人。

又过了几天村民们决定再雇一个厨师负责三个人的午餐与晚餐,同时配备一挂马车与车夫,负责买菜以及桥梁的维修与养护。

现在护桥已经有了五个专职人员,因为牵涉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管理与人员薪资考核分配,于是又配备了专职会计与出纳。

因为组织的健全,又配备了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文员……

很快护桥基金用光了,村民们发现费用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大家又坐在一起研究了三天三夜。最终决定,为了节约经费把守桥人的两个名额改为一个,同时为了保证整个护桥机构能够正常运转,其他编制不变继续维持现状。



最爱那片大连海


说说我现在的公司:原材料类型的制造业公司,纯私营。年产值8亿左右。人员配置:老板,生产副总,销售副总,技术副总。财务室4人,销售部27人,行政部2人,技术开发部加售后服务15人,检验部加实验室6人,采购加物流部4人,仓库管理4人。以上合计67人,算非生产人员。一线车间共八条生产线,每条线需要一人,三班倒共计24人,门卫2人,食堂2人,保洁1人。以上统算生产工人,合计29人。你觉得私营老板也是搞的人浮于事吗?


天晴下雨有阳光


国企就是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产品,管理出成绩!工人只是个执行者,管理者才是企业的一切生产力来源,我们这以前700人,生产人员500,现在一线工人退休了大约二百多,管理层加了200多,要求就是必须硕士研究生才能进厂子,大学生学历太低不收。


用户3224027860


合资公司,总管理五人,各项分管理三十人,维修工十人,生产线工人一百七十二人。刨除各项基本开支不计入资产减值的情况下这217人年净利润一亿七千一百万元。人均年收入三十六万元合理吗?[大笑]我亲眼见过国企改革后,国企工人指着鼻子骂处长!中心思想是都是长期合同你凭啥年底奖金五十万我们才六万,何德何能?你处长能干的我都能干,不服咱两个换换!字字看似有理,处长哑口无言[大笑]该国企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


是非对错错对是非


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很正常啊,我单位是阿里巴巴的合作企业,主要是为阿里所有办公场所安装安全设施,我们公司很小,只有30多个人,但是实际安装只有3人,全国到处跑,管理人员,业务部,行政部,狗屁部一大堆,我们一年公司产值还2个亿呢,我就是赶脚阿里巴巴的的钱真好骗。



电动木几


不知道,这是老板的事,我不懂管理,更不懂人员配置。

只要每个月的工资按时发到手就可以


灰太郎8958


我们台资企业,1000人左右!生产一线员工50%!办公室人员50%!合理吗???办公室的人员比产线人员的工资最少高出来1000~2000元!


859126


分什么企业,现代化企业,自动化高,生产线并不需要更多的人!反而研发、销售、管理更需要人!一个产品要推向市场,需要很多人去维护渠道,如果产品市场大,每个区域都需要人员去做衔接!物流仓储离不开人具体管理!现代社会,生产不再是最重要的,销售,品牌推广、宣传、研发才是企业发现的硬指标!


GB东篱


看哪个行业和企业规模吧!

以传统成规模的制造业为例,车间的情况,一线二线工人岗位比例1比1,这里说的二线只是生产辅助工人,如果算上领导和一般管理人员,应该在1比1.5。

如果再加上公司的高层、行政管理、销售等等,那就相当于100人干活养300个人吧。这个其实很正常,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谁也离不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