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嫡長子是雙胞胎怎麼辦?

有條可待


物競天擇,這是人類進化的必然之路。特別是在古代,因為封建制度的始然,什麼“打虎親兄弟”之類的話完全不實用,特別是繼承王位、繼承爵位等事情。哪怕你一母同胞,哪怕你雙胞胎,都必須在嫡長子繼承製面前讓位。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嫡長子是雙胞胎這件事,看看有什麼問題。

嫡長子繼承製瞭解一下,母親身份不同,孩子地位不同,一母同胞,命運照樣不一樣

當然,在瞭解同母同父同時出生的雙胞胎命運之前,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嫡長子繼承製度。因為沒有這一制度的話,他們的命運就會產生不同的結局。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當年嫡長子繼承製度的一項基本原則。它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王位或者是家產的繼承必須是嫡長子繼承,而所謂的嫡長子完全不是說皇帝或者官員所生的第一個兒子,而是必須要來自傳承者正妻,也就是所謂的嫡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

很顯然,這是封建制度的產物,而且早在商末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不過它的定律是始於周初,當時尚處於奴隸制時代,這一制度可有效保護宗祧繼承所包涵的王位、爵位、官位類的繼承權。

這其實也是因為當時男性總是娶多個老婆才引起的一種後果,既然男人要一夫多妻,那他不同老婆所佔的權益就要有不同的體現,其中嫡妻,也就是結髮原配應該享有最高優先權。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製便出現了,這一制度本身就是將人們固定在一定的等級觀念裡,從而避免不同妻子之間因為不同待遇而產生的矛盾。

當年西周的天子就將王位給了自己的嫡長子,但其他兒子也並非沒有繼承權,只不過是要服從於嫡長子的管理,所以他們被分配到自己國度的各地,從而擔任當地之王。

這就意味著嫡長子如果是繼承全天下之權的大王的話,那各位庶子們繼承的便是國家權力的小王。看看,同樣是兒子,有做大王的就得有做小王的,而且必須安守自己的本分。

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制度下的嫡長子繼承製度就更加完善:凡嫡庶子男,除有官廕襲,先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半分;如無別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奸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紹全分。

這是明朝時期的法律,當然,通過這項法律不但看出了嫡長子的優先權之外,更看出了男性高於女性的現實,讓人分外唏噓。

嫡妻長子是首要條件,但如果嫡妻同時生下兩個孩子,這對雙胞胎的地位如何呢?

現在知道了嫡長子的權益之後,就可以來面對同母、同父、同時出生的雙胞胎的不同權益了。可以這樣說,其地位不僅有著嚴格的區分,還會有著非常懸殊的結局。

首先,區分雙胞胎的大小是非常嚴謹的事,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一母孕雙胎,上為大,下為小。但這又有點矛盾,因為在母親肚子裡時,下面的胎兒必然是先出生的,而上面的就要晚出生。這種情況下,你說誰大誰小呢?

不過這個方法並不怎麼靠譜,畢竟那個時候沒有B超,本身想確定上下其實也並不那麼確切,人為操控的結果太過明顯。可是反過來說,又不能按出生時辰分大小,這個矛盾還是蠻難的。

另外,一母孕雙胎對皇家來說未必是什麼好事。現在的人都認為一孕雙胎是好事,可在皇宮卻有時可能會被視為異像。想想也可以理解,如果是未來王位繼承人的話,同時出生兩個,這天下不是意味著要一分為二了嗎?所以,皇家有時對這種雙胞胎並不怎麼喜歡,特別是嫡長子繼承製非常嚴格的時期。

為了讓天下清明,王位確鑿,皇家往往會採取比較的極端的手段,要麼送走一個,要麼弄死一個。一般母親會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將其中一個最有活力,存活率最高的留下來,另外一個偷偷送走。要是皇帝知道此事,通常是百分百死掉一個的。

皇家之殘忍,絕不是說說而已。這種殺一保一是非常環境,非常手段的一種體現,皇位的繼承一向眼中揉不得沙子。好在那些官位、爵位類的繼承就沒有這麼殘酷了。

不過,有時也不排除另外一種情況,比如有的皇帝對什麼正妻、原配的皇后並沒什麼感情,如此一來,對她生的孩子也就有可能不喜歡。比如說當年漢武帝,不就因為寵妃而喜歡幼子劉弗陵,將江山給他了嗎?

可見,嫡長子制度在後來的社會發展中是受到了一定衝擊的。但這也在無形中拯救了那個沒有出世便被處死的雙胞胎“次子”,是一件好事。

歷史上有沒有雙胞胎同為皇家嫡長子的案例?他們的結果怎麼樣?恐怕說出結果來你會有點遺憾

說了半天,不僅有人要問了:歷史上哪位皇帝生下了雙胞胎繼承人呢?他們是真的被處死還是流落江湖了?

出於好奇,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當時社會,當時女性生育雙胞胎的機率。其實這個說來還是蠻可悲的,那樣的時代生個雙胞胎真心不容易,但結局還讓人如此心塞。

我們先看一看古代女性的分娩現實:那種時候有個說法,女性生一次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趟,什麼無痛分娩、剖宮產的,那都是夢呀。

而且,不管是在什麼人家,只要孕婦產子遇到意外,要保的肯定是孩子,沒有人會選擇保母親。這是皇家的無情,也是社會的無情,重男輕女太嚴重了。

在這種情況下,生雙胞胎的風險有多大可想而知,弄不好就得將命送掉。與此同時,古代也沒什麼產檢類的說法,頂多就是聽個脈,知道孩子還活著與否。

如此,雙胞胎的生存意願相同的話,有可能同時活下來,如果一個稍有點不及的地方,就會出現一個存活,一個夭折。

可見,雙胞胎在那個時代本身就是一種風險,生不生得下來是一回事,生下來又是另一回事。所以生胞胎的機率就被無形中降低了。

而皇帝生雙胞胎的機率呢?又面臨著全新的格局,因為皇帝本身嗜色多,其傳承能力會有所降低,再加之工作壓力,就更減少了生育能力。而皇宮女子太多,受孕機率又相對降低。為什麼那麼多皇宮女子會不孕,不是沒能力,是得不到“雨露均霑”的機會。

不過,也不是說皇帝就生不出雙胞胎,比如南北朝的北齊神武皇帝高歡,他的兒子就是雙胞胎,只不過是龍鳳胎,但人家高歡本人非皇位承傳者,他的皇帝之名是拜兒子所賜。

另外,還有皇帝生過雙胞胎,比如楚恭王。但生下雙胞胎的是個妃子,這與嫡長子就沒什麼衝突了,既沒有繼承難題,也就不存在生存憂慮了。

反正從古至今,皇家嫡皇后同時生下雙胎嫡長子的記錄著實少的可憐,可能就算有也早已經被皇家處理過了,在資料中是很難找到後果的。

看到這裡,想來人們都有點感慨了,還好自己生在現代,沒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度的煩惱,家裡更沒什麼皇位呀、礦呀的繼承。不然,這種事放自己身上,還真不好弄,明明添人進口是件高興的事,何苦非要折騰到這樣你死我活的地步呢,古人的腦子可真複雜。


汗青正浩


歷史上生出雙胞胎的話,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有點大。比如古代的皇室繼承問題,基本都是按“嫡長子繼承製”來繼承皇位的,也就是說皇后生下來的第一個男孩,才有資格繼承皇位。

但是雙胞胎的問題,可不是皇帝或皇后想怎麼生就可以得,這是靠運氣。所以,一旦生了雙胞胎,誰才算是嫡長子,繼承皇位呢?當然,古人也有著自己的做法。

野史記載

“君權天授”這種說法是古人一直認可的,所以天子,就是上天的兒子,而誰能做皇帝也是上天的旨意。

但是如果生出雙胞胎來,皇室的人可不會認為這是吉兆,相反的他們反而認為這是大凶之兆。因為兩個同時出生的繼承人,無法確定誰是嫡長子,那麼日後就會發生為了皇權而爭奪江山的流血事件,這就意味著天下會動盪不安。

於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皇室中人便會下狠心來弄死一個,這也是歷史上從沒有記錄哪個皇后生了雙胞胎的緣故。

當然,這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時候,所以皇帝只能下這樣的覺心,而民間的百姓或大家族並不會這麼的殘忍,反而是家族興旺的吉兆。

南宋李清照的親戚當時就生了雙胞胎,她和你開心就寫了一封信祝賀,信中這麼說:

“無午未二時之分,有伯仲兩楷之侶。既係臂而系足,實難弟而難兄。玉刻雙璋,錦挑對褓。”—《賀人孿生啟》

信中意思是說,你生了雙胞胎,這是閤家興旺、人丁興盛的吉兆,他們兩兄弟日後必定互相尊敬,關係融洽。

古人的醫療條件落後,婦女生孩子就像過鬼門關一趟,生個雙胞胎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在一些大家族中,能夠多生一個男孩出來,是整個家族的大事,高興還來不及,斷不會為了繼承家業問題而殺死孩子的。

正史做法

為了能夠保持人丁興旺,不讓雙胞胎因為繼承家業而反目成仇,古人對於雙胞胎嫡長子的歸屬也有自己的有趣做法。

首先來說,嫡長子的繼承製度是不會改變的,因為這是經歷幾百上千的傳統。經驗告訴古人,把繼承資格放在一個相對狹窄的範圍,可以杜絕其他人的覬覦心裡,從而穩定一個王朝或家族。

我們知道嫡長子的繼承製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嫡;二是長子。

嫡,其意就是繼承人只能是嫡出不能是庶出,也就是說繼承人只能是皇后所生,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長子,就是說誰是第一個生出來的,這裡就關係到雙胞胎嫡長子的問題了。

對於皇后所生的嫡子,很好確認,但是雙胞胎的嫡子中,哪個給他算長子,這才是個問題,而古人也對此有過專門的討論。

秦漢時期的人認為,“以後生者為長”,他們認為後面出生的是大哥,因為古人覺得老大先著床,所以出來的時間比較晚。當然,秦漢也有段時間,有人認為“以先生者為長”,理由就是誰先來到這個世界,誰就是兄長。

到了宋朝事情,儒家思想大行其道,他們覺得“以後生者為長”,所有的儒家弟子尊重先生的想法,於是後生者為長成了當時的準則。既然大家都這麼覺得,那就按這套準則來辦事了。

而這裡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雙胞胎長大後,怎麼知道誰先生,誰後生,他們不服怎麼辦?

其實,為了穩定皇室的統治穩定和江山的統一,一旦有雙胞胎出生,這件事就會成為國家的最高機密,別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而雙胞胎兄弟也會到死不了解真相。

古代的哺乳和養育制度一直以來都是生和養分開的,皇后和妃子們只負責生,孩子來到世間後,他們就會被奶媽接走,有專門的人進行餵養、教育、照顧。即便是皇后生當場生出孩子,她自己也不知道哪個才是老大(因為都長得一樣),而孩子長大後,皇后也不知道她到底先生的哪個。

當然,孩子出生的時間會有專門的人員在旁邊記錄,以保證哪個孩子先出生的準確性,然後給皇帝過目,皇帝確定誰為繼承人。

這樣的做法就可以完全避免了,雙胞胎長大以後為了權力而互相殘殺,這樣的繼承製度也讓雙胞胎的另一個沒了爭奪皇位的野心。

當然,除了以上這種做法,歷史上還有另外一個標準,比如:先出為左、後出為右,若三胞,左中右是也。

古代,左的等級高於右邊,所以先出的為嫡長子,為老大,歷史上有左公子、右公子的記載,如:姬洩、姬職。


大國布衣


在歷史上,假如一家主母所生的第一胎孩子是雙胞胎的話,一般會有三種解決方法。

  • 一,順其自然

雖然主母所生的孩子是雙胞胎,但也會有先後之分,按照現在的觀念來看,縱使只有幾秒之差,先出生的孩子也必定是長子。那麼在古代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或者是國家規定,先出生的孩子便被定義為哥哥,即擁有家產繼承的權利,那麼自然,後出生的弟弟便無緣繼承人的身份。


不過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皇帝或者某個王爺的孩子是雙胞胎,但就清朝來看,清宮劇《甄嬛傳》中甄嬛因為誕下龍鳳胎而被雍正皇帝嘉獎的情況來看,清朝對於雙胞胎或是龍鳳胎的處理還是比較寬泛的,所以上面提到的這種處理方法也十分恰當。

  • 二,順其自然但又略有遺憾

其實在古代,也有朝代認為生下雙胞胎是吉祥之兆,像北魏時期。據部分史料記載,北魏時期的大臣元湛,他的妻子薛氏也曾誕下了一對雙胞胎。後來薛氏在死後,經人發現她的墓碑上寫著“神熊雙誕,瑞璋兩曜”,兩句話,意思就是生下了雙胞胎兒子,所以吉祥,安康的福光照耀整個家族。在此後北魏的人就開始認為生雙胞胎是非常吉利的事。但縱使這樣,雙胞胎孩子還面臨著一個缺憾。



古代的《西京雜記》中提到,判定雙胞胎孩子大小是由方位決定的,在母親肚子上面的嬰兒是哥哥,但這樣來說的話,哥哥便是後出生的那個,這樣似乎又不太符合邏輯。所以,這便引來了爭議,一時之間又無法確定哪個為嫡長子,因此關於家族繼承權的問題,便無法確定。

對於古代皇帝來說更是如此,無法準確的確定哪個為嫡長子,那麼就不能立太子了,也就導致雙胞胎都無法繼承皇位。再者,如果真的將其中一個孩子立為太子,那麼另一個孩子肯定會有所不滿,這樣皇位的繼承只會讓雙胞胎兄弟手足相殘,而好的解決方法便是他們兩個都無緣皇位,所以雙胞胎還面臨著家族繼承權的遺憾。



  • 三,殺一保一

相比於上面兩種方法,這個方法相對來說是比較殘酷的,那就是在雙胞胎降生之後,殺掉其中一個孩子,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關於誰長誰幼的爭議,對於皇位繼承上的問題也是毫無疑問。雖然說古代有的朝代會認為雙胞胎是吉祥的,但更多的朝代則是認為雙胞胎是災禍,會影響國運。萬一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他們只會想辦法將這個消息隱瞞,然後再偷偷的留下其中一個孩子,因為對於孩子的母親來說,相比喪子之痛,他們更清楚自己如今所面臨的境況,所以會避輕為之,選擇對自己有利的。



其實不管是哪種方式,對於雙胞胎來說都不是特別的公平,當然,這都源自於古代萬惡的制度,人一生下來便定好了,一切根本就容不得選擇,而如果在現在的話,父母肯定會綜合兩個孩子情況再做出選擇,再不濟,他們也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去闖下一番事業,所以還是現代更好一些。


小姐姐講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然而不得不說題主多慮了。

嫡長子宗法制始創於西周建立初期,由周公旦一手創立,就是說君王應傳位於嫡長子。何謂嫡長子?天子或諸侯正妻所生的長子。當然,這個正妻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正妻的品行不端或是嫡長子不受國君待見,那麼,國君往往會廢掉原來的正妻,而另立其他所寵的嬪妃或所寵皇子的母親為正妻。如此,後來正妻的大兒子將被立為嫡長子。例如,漢景帝廢慄姬而另立王夫人,劉徹為太子。

那麼,從古到今,有哪些朝代使用嫡長子宗法制來立儲呢?

周朝的分封制使得周天子與數百諸侯並存,尤其是春秋以來的禮崩樂壞,使得嫡長子宗法繼承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庶子奪位層出不窮,那是一個強者定章程的時代,所以不多討論了。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自稱皇帝開始,到最後一任皇帝溥儀,前後大約2000年的時間裡,中國大概出了400多位皇帝。但是,並非所有的皇朝都按嫡長子宗法制來立儲,可以說能遵循該制度的基本是漢人皇朝。

清朝採用秘密立儲制度,而元朝初期仍採用由宗親、貴戚和勳臣參加的庫裡臺大會選舉制度,後來也曾融入了漢人的嫡長子宗法制。除此之外,佔據皇帝人數半壁江山的五代十六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雖然其中也不乏採用嫡長子宗法制來立儲,然而可惜的是,那些皇帝多數屁股還沒坐熱,就被人砍了或攆下臺了,立儲對他們而言,其實意義不大。金遼兼具朝代時間不長且非漢人皇朝,也沒有談論的意義。然而,西夏卻是個例外,其政體制度大致參考宋朝,因此立儲倒是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

綜上所述,除掉秦隋兩個短命王朝,真正採用嫡長子宗法制度的朝代大致只需考慮漢、三國、晉、唐、宋、西夏、明等朝代罷了,期間皇帝大概100餘人。

那麼,這100餘位皇帝,又有幾人能生雙胞胎呢?

1、古代君王平均壽命不長

本來開國皇帝畢生忙於攻城略地,相對那些坐享其成的子孫們來說,應該是壽命短、兒子少。然而,事實恰好相反,劉邦、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人均活過了60歲,兒子也不少。另外,就數風流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和宋徽宗趙佶了,此二人愛江山更愛美人,後宮女子不計其數,兒子均超過了30個。漢武帝劉徹和明成祖朱棣在他們的朝代算是長壽之帝,然而,他倆忙著開疆拓土,雖然壽命較長,然而所出無幾。

其實,古代皇帝雖然錦衣玉食,然而平均壽命不長。就以明朝為例,也許是朱高熾基因不好,除了朱厚熜,其他幾任皇帝幾乎沒有超過40歲的。如此短命,別說雙胞胎了,想多生個兒子都頭痛。

2、當然,有些皇帝壽命長、身體健康,後宮三千,還是有機會生下雙胞胎。然而,據統計,能否生雙胞胎其實主要取決於母親。
  • 1)如果母親本身為雙胞胎,那麼下一代為雙胞胎的概率為1.7%。
  • 2)母親年齡達到40歲,或產次達到7次以上,那麼生雙胞胎的機會較大。
  • 3)女性多吃番薯有助於生雙胞胎。

如此看來,幾乎沒有哪位皇后能滿足以上任意一個條件。

  • 首先,未有任何資料顯示哪位皇后為雙胞胎。

  • 其次,第二個條件更是苛刻,古代女子年滿40歲,早已是人老珠黃,皇帝哪裡還會臨幸,因此,也很難生育7次以上。據我所知,古往今來,那麼多皇后,也只有武則天和婁昭君是個例外,她們憑藉著美貌與手段,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確實子嗣眾多,且產子年齡均超過了40歲。坊間也曾傳說她們都誕下龍鳳雙胞胎,然而卻無史料記載。

  • 最後,第三個條件幾乎不必考慮了,皇后怎麼可能以番薯為食呢?

綜上所述,即便還有一些皇帝身體康健,然而能否生育雙胞胎幾乎由皇后說了算,而有助於生育雙胞胎的條件極為苛刻,幾乎沒有哪位皇后可以達到,因此,古代皇帝根本就很難生出雙胞胎。

那麼,回到題目本身,假如哪位皇后有幸誕下雙胞胎,如何立儲呢?

古代的醫療條件落後,女子生育都靠自然分娩,而且雙胞胎幾乎都是早產兒,雖然皇宮有奶孃,然而雙胞胎都能存活的幾率並不高。如果其中一個比較強壯,另一個因為先天不足而夭折的可能性就比較高。太子並非孩子一出生就直接冊立,因此,界時只需冊立存活者為太子即可。

另外,如果是雙卵雙胞胎,那麼兩個孩子長相併非完全一樣,還是容易分辨,這樣,只要記住那個孩子先出生,那個就是嫡長子。

如果是單卵雙胞胎且都存活下來了,這就比較棘手。因為兩者外形幾乎完全相同,常人根本無法分辨。那怎麼辦呢?真的掐死一個嗎?虎毒都不食子,別說古代帝王也沒有遇上這樣的煩惱,即便有,未必也真的下得去手。要是我,選擇兩者中身體好的那個冊立為太子,另一個暗暗養在宮中。太子即位之前作為太子儲備人,萬一太子還沒即位就病重要掛了,就暗立另一個為太子。如果太子順利即位,那麼雙胞胎兄弟可以成為替身,關鍵之時,還能代受宮變等禍端呢。


讀春秋思無忌


我是歷史也好玩,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一片篇文章,叫《古代皇帝為什麼沒有生雙胞胎的》,解釋了了這個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孩子傳遞香火是所有人都重視的大事,尤其是皇家,為了開枝散葉,皇帝會選很多妃子進宮,為皇家生兒育女。皇帝號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按理說,生下雙胞胎的可能性很高。那為什麼我們翻遍史料,也找不到皇帝生雙胞胎的記錄呢?

首先,是因為古代醫療條件很差,很多雙胞胎在剛生下來的時候,總有一個健康狀況較差,於其留下來活受罪,還得花大價錢治病,還不如直接解決掉,很是殘忍。這種情況在古代非常常見。而且在古代帝王家,認為偶數是不吉利的,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陰氣重的話,對皇家不利,所以有雙胞胎出生之後,會挑選一個健康狀況較差的處死,只留一個健壯的孩子。

而且還有一種說法,古代有文化的富家貴族,認為雙生子是不祥之兆,本來只有一個孩子,因為妖怪附身才多生了一個,必須殺掉一個,來保護家族平安。

其實最重要的是因為皇權的爭奪,因為太子只可能是一個人,生下來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那該怎麼區分呢?再者說,以後即位之後,還有一個跟皇帝長的模一樣的人,可能還會天下大亂,皇帝是絕對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既然皇家不喜歡雙胞胎,那萬一生了該怎麼辦呢?一般會讓太醫來判斷哪個孩子比較健壯,哪個孩子生命力比較弱,然後處死生命力較弱的孩子,只留下一個生命力強的。被處死的那個孩子,可真是太可憐了,才出生的孩子還沒有見到過第二天的朝陽,就沒有了生命。為了傳承皇權,而要殺掉自己的親生骨肉,皇家就是這麼冷酷無情,也許皇帝內心裡也有很多的無奈,只是他無從選擇。

退一步說,如果生下的雙胞胎沒有被處死,那麼這兩個孩子的繼承權也會被剝奪,沒有登上皇位的希望了,只能做一輩子的閒散王爺。

所以說,古代的生育觀念比較落後,封建迷信又多,面對雙胞胎,他們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欣喜若狂。不過也有例外,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齊神武皇帝高歡的妻子婁昭君曾生下一對龍鳳胎,這對雙胞胎就是後來的北齊文宣帝高洋和東魏孝敬皇后,但是高歡是因為自己兒子做了皇帝,才追封他做皇帝的,這對雙胞胎並不是他當皇帝的時候所生的。另外明史當中也有記載,楚恭王就有個妃子胡氏,生了個雙胞胎,之所以會被留下來,是因為這兩個孩子在被封為王以後,其地位也只能止步於此,而且兩個人都沒有爭奪皇位的心思,所以才得以保存下來,所以說他們的結局已經是非常好了。

也許歷史上的某個皇帝,在出生時有過孿生兄弟,而幸運之神選中了他,而另外一個還沒來得及睜眼看一眼這個世界,就已經墜入了黑暗的地獄。

想想古代無知愚昧真是可怕,如果放到現在,誰家要是生了雙胞胎都高興的不得了,要是生了一兒一女龍鳳胎,更是令人羨慕,因為龍鳳呈祥嘛。現在很多女子都希望生龍鳳胎,但是放在古代封建社會,龍鳳胎、雙胞胎的命運都是如此悲慘,實在讓人嘆息!


歷史也好玩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但不管是不是嫡長子,只要是雙胞胎,哪怕是一前一後出生,也有大小。一般常理,大的就是大,小的就是小。這個是不會混淆的,無論他們再相像,其父母親還是分得出來的。分娩的那一刻,嫡長子就是嫡長子,次子就是次子,名分就已經確定了,這是不該懷疑的事。

但有趣的是,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再加上週朝近千年的歷史,在近三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的歷史中,出現了五百左右的帝王,西周十二位天子,春秋十四位,戰國十二位,共計三十八位天子,其後宮佳麗眾多,不要說嫡長子沒有雙胞胎的記載,就是其他妃嬪也沒有此記載。

如果再算上數不清的諸侯王的情況,也沒有見到雙胞胎的記載。

在《甄嬛傳》中,甄嬛因為產下了雙胞胎,而更加受到了寵愛,但在正史中卻沒有這個記載。

這個情況絕對是不正常的,作為嫡長子是雙胞胎的情況,的確概率較小,但幾千年的歷史中沒有出現一例,就奇怪了。

瑞典一家醫學機構研究認為,女性服用葉酸懷上雙胞胎的幾率,比沒有服用的女性高出一倍。1994年,該機構研究分析的數據表明,2569名服用葉酸的女性,每100名中就有2.8人生育了雙胞胎,而沒有服用葉酸的女性,這一比例為1.5.

也有資料介紹,懷上雙胞胎的基因主要在母親這邊,母親是雙胞胎,再次生育雙胞胎的概率是1.7%。而父親是雙胞胎,再次生育雙胞胎的幾率就小很多。

這些都是局部的,不是普遍的統計數字,但至少說明了雙胞胎出現的大致概率。

但在幾千的歷史中,居然沒有一例記載,這不免讓人懷疑。

要說清這個問題,恐怕要說到古代的習俗。

在古時候,雙胞胎被認為是不吉祥的。兩個孩子在腹中就開始搶奪養分,生下來之後,還不繼續爭搶食物、財物嗎?

更何況是帝王之家,為了帝位,豈不爭奪的更加厲害呢?

在民間普通百姓之家,一般遇到這個情況,為了避免非議,往往是把一個孩子送人,或者送到寺廟,甚至是仍到路邊,讓他自生自滅。

民間尚且如此,何況是皇宮呢?

如果妃嬪生下雙胞胎之後,不僅不會像《甄嬛傳》中那樣,更加得到寵幸,反而是一個禍害。如果是皇后生下了雙胞胎,恐怕也會處理掉一個,不會全部留著。

因此,也就不存在嫡長子是雙胞胎的情況。這恐怕也是漫長的歷史中,沒有雙胞胎記載的原因吧。

沒有史書記載,一切都是在猜測,但的確是個有趣的問題。


豹眼看歷史


中國是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限於我國古代的醫療情況,一般很難有雙胞胎存活下來;但是根據古希臘的史書,記載曾經有某個地方出現了王后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的說法,王后死心是想讓兩個兒子都當國王,所以有人問他哪個是哥哥,王后一直不說。

大臣們議論很久,覺得不能兩個人同時當國王;他們就想出一個很巧妙的辦法:買通王后身邊的丫鬟,讓她觀察王后每次是先給哪個孩子餵奶,如果每次的順序都不一樣,那就沒有辦法了,如果每次先後順序都一樣,那說明先餵奶的就是長子。

結果,果然是,王后每次都給其中的哥哥先餵奶,大臣們也就明白了誰才應該繼承王位;所以,你看,即使雙胞胎,也是有先後,那就應該先出生的繼承皇位;雖然,也許他只是先出生了幾分鐘而已!


說文與物


雙胞胎就無長次之分嗎?真不知還是假不懂呢?第一個出世自然為長嘛。


風在紅塵別自己


在古代,如果嫡長子是雙胞胎,因為受嫡長子繼承製的影響,通常會秘密處死其中一個,如果處死一個,那也會同時剝奪這兩個孩子繼承的權利。

嫡長子和長子不是一個概念:

嫡,即第一個的意思,就是原配;不僅僅代表是正室,而且也是第一位正夫人的意思,古代男人的第一個夫人。即使後來這位夫人被廢或者被休,她仍然是原配;後來的正室雖然也算是正妻,但只能稱作續絃。

關於古代雙胞胎的問題,首先如果妃嬪為帝王生出來的孩子是雙胞胎的話,那麼這被稱為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國家的命運問題。所以為了保護國運,如果出現雙胞胎皇子,他們要麼被迫分離,更多的則是秘密處死其中一個。

如果這兩個孩子非要留下來的話,那麼這兩個孩子到底哪個為長子哪個為次子,如果說這一對雙胞胎不是嫡子、長子或者不是兩個男孩子的話,那這兩個孩子還是比較幸運的,如果兩個都是男孩的話,那麼命運就非常悲慘了,因為古代皇位皇位的繼承者是嫡長子繼承製,因為根本弄不清楚這兩個孩子排序,所以很容易出錯,到底皇位給誰,這就比較難分了,而對於嬪妃來說,她所生的孩子就相當於她後半輩生的依靠,所以必須要處死其一個。

既然生下了雙胞胎,只能是送走或者處死其中一個。如果被送走的話,那麼這兩個孩子的繼承權肯定會被剝奪,也就是再也沒有登上皇位的那一天了,也可能一輩子只能當一個閒散的王爺了。

但是被送走的情況非常少,很多嬪妃為了自己後半生的依仗,她們根本就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沒有地位,一輩子無所作為,所以,很多嬪妃都會選擇著撫養其一個孩子,而另一個孩子則會被秘密的處死。這也充分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皇家是多麼的無知愚昧。


公元前


先點個贊!再回答問題。這個問題提的太有意思了。

皇帝的嫡長子是順位繼承人。

雙胞胎怎麼辦?不能出現倆皇帝啊!

這個好辦,民間有很多雙胞胎,有同卵雙胞胎,有異卵雙胞胎。誰先從娘肚子出來,就為大,後出來的為小。

就因為差那麼幾十秒,頭出來的就是皇帝,晚出來的就是王爺。呵呵呵,有意思吧。

歷史上有雙胞胎嫡長子嗎?真還沒聽說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