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縣白馬灘鎮:“臨時工”走上“疫”線不臨時

本網訊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衛生院的職工宿舍裡,記者看到46歲的冀偉鋒趴在辦公桌前狼吞虎嚥著一碗米飯, “餓死我了,終於吃上今天的第一頓飯了……今天的米飯真香,好吃……”吃的太急,差點噎著自己。這個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已經一整天沒有吃飯了,四處奔忙了一天之後,飢腸轆轆的他對著一碗米飯也直喊著“香,真香”。

黄龙县白马滩镇:“临时工”走上“疫”线不临时

今天輪班,不用去疫情排查點執勤,他要在衛生院開展日常工作。早上8點多,接到鎮政府電話:和派出所、政府幹部一起入村檢查。這樣的走村入戶在疫情防控戰中他已經參加了很多次,所以,帶上體溫計、登記冊,穿好防護服,他便急匆匆出了門。從靈火村到柏裕社區,從這家到那戶,對鎮上要求的重點對象,他挨個測體溫作登記,確定體溫沒有異常也不敢有絲毫馬虎,又和其他人一起開啟了“碎碎念”模式,叮囑人家注意飲食、勤洗手、保持衛生、隨時戴口罩、減少出行……

黄龙县白马滩镇:“临时工”走上“疫”线不临时

下午3時,接到黃龍縣疾控中心領取醫療物資的通知,沒來得及喝口水的他又馬不停蹄地返回院裡,駕上車便趕往黃龍。在縣疾控中心倉庫,他仔細地對著清單把一件件物品清點好裝好車,不敢多停留片刻,他便又驅車返回:今天還要把柏裕社區的醫療物資送過去呢,路上還要經過3個檢查點,他怕時間來不及了。

黄龙县白马滩镇:“临时工”走上“疫”线不临时

“救護車現在院裡就我一個人開,一叫救護車就得隨叫隨到,這人命關天呢!累是累的很,又沒有個點,要麼是沒吃飯,要麼是大半夜,要麼就是大清早,不管啥時候,不管你幹啥,只要一打急救,我肯定是要第一時間趕過去。平常還好,最近防疫這麼嚴峻,私家車不能跑,誰家只要有個異常肯定是打電話送到縣醫院。這不,昨天大晚上就送上去一個”冀偉鋒一邊開車一邊告訴記者。

黄龙县白马滩镇:“临时工”走上“疫”线不临时

1993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27年,醫學專業畢業的冀偉鋒早就成了人人皆知的白馬灘衛生院的“老人手”了,只是這個“老人手”仍然是個臨時工。別看他是個臨時工,但他可是個樣樣在行的“萬金油”呢,什麼藥房、出納、後勤、公共衛生服務,還有急診、救護,衛生院的日常工作他樣樣都能做,件件做得好。

黄龙县白马滩镇:“临时工”走上“疫”线不临时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這個“臨時工”和其他人一樣,毫不猶豫地站在了防疫第一線:入戶走訪做宣傳,重點人群跟蹤監測,在疫情排查點值守,給過往人員測體溫,給點上進行衛生消殺,有發熱或其他異常病人及時送往縣醫院…… “03年非典的時候也是這樣值班,沒有啥辛苦的。比起那些在武漢隔離病房的醫生,我們已經很幸福了……大女兒冀靜衛校剛畢業,現在在寶雞一家醫院工作,希望她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以後也能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在前面……”冀偉鋒談話間竟有些淚目。

我只是個臨時工,但走上防疫一線,我的工作絕不臨時;我不是黨員,但我是一名醫生,站在防疫一線,我的使命絕不臨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