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至26歲的在讀研究生父母應給什麼教育?

魅力女人80730347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做父母的,真是希望在每個階段都給到孩子最好的支持。

但是對於一個已經讀研究生,年齡在20以上的人來說,絕對已經是成人了,應該把他當成人看待,而非再當孩子看待,否則,會給孩子過多的保護,以至於孩子沒辦法獨立。

養孩子的過程,最大的坑,莫過於:父母覺得是在給孩子支持,可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控制自己。

養孩子,父母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的是:孩子只有獨立了,才是做父母的最大成功。所有的愛都是指向團聚的,只有親子之愛是指向分離的。

當然,對於一個已經讀了研究生“孩子”,如果這時候做父母的,還想給她一些支持的話,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這孩子鬱悶的時候,願意聆聽他。

很多父母總喜歡說,總喜歡拿過去的經驗教給孩子。但時代在變化,關鍵孩子有他的自我思考能力,有些事情孩子沒有經歷過,我們即便告訴他怎麼做,因為跟他想法不一致,他也做不好。

而每一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做父母的願意做聆聽他的那個人,這個孩子就會感受到他是背後有“靠山”,無論困難有多大,他都會想辦法去解決。

第二,無比的相信他,並把這種相信傳遞給他。

在一個人讀研究生的階段,其實是內心有各種波動的階段,感情的,工作的,社會的事,對於他來說都是新的,需要探索的領域。他甚至會在某些方面覺得自己搞不定,會懷疑自己。

這時候,父母不需要教給他方法、經驗。父母只要無比相信自己的孩子,啟發孩子自己動腦筋,面對問題,孩子的思路打開了,他又比父母年輕,頭腦靈活,一定有辦法解決他的問題。


第三,當孩子求助的時候,盡力去幫助孩子,但前提是不要為難自己。

如果孩子很信任你,遇到問題向你求助的時候,儘可能的去協助他。但前提是,量力而行。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否則,孩子的力量不會生根。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家裡的絕對中心,但到社會上,他會發現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他並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有一個原則,對於18歲以後的孩子,孩子不找你,你絕不去找他。養他18年,以後的日子叫“他的日子”。

第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樂觀面對自己的生活,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這時候已經成人,在外面也有他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他的煩惱,家長不要跟著瞎擔心,把自己的生活活的開心,豐富了,不讓孩子操心,就是對孩子的最大支持。

一個樂觀的,遇到事情想辦法的父母,不用去教育孩子,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樂觀面對。你說呢?


總之,孩子成人之後,一定要分清和他的界限。他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自己的生活,作為父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柱。這時候如果想為他做些什麼,那就是聆聽他、相信他、支持他,還有最關鍵的,不給他添麻煩,過好自己的生活。你說呢?

我是 ,歡迎關注並轉發,也請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輕鬆教養孩子!


親子故事蓮君說


已經是成年人了,還需要父母的教育嗎?


用戶1487985555855


給什麼教育!?已經是成年人了!!!


腐朽的虛偽


雖然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們接受的知識比父母多,但是永遠是父母的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還是有必要的,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生活、學習、工作上的建議,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讓孩子自己選擇、判斷,應該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