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醜書“?

無心齋手稿研究


“醜書” 的湧現與氾濫及其惡劣影響

“醜書”的湧現與氾濫是中國書法藝術文明的悲哀,其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誤導書法大眾化傾向,是對中國書法藝術文明的嚴重摧殘!

“醜書” 的本質非書法藝術,顧名思義,醜書就是很醜很難看的書法。如同醜女一樣,醜女是很醜很難看的女人。但醜女雖難看醜陋,但終歸還是女人。而醜書既醜又難看根本就不是書法,充其量只可稱為字,即醜字。因為書法是有基本的可觀形體和筆畫美感的,而醜書一點也沒有,有的醜書連稱為醜字也稱不上,因為有的醜書寫的字就象鬼畫符,誰也認不出是什麼字。這就是說,醜書的本質並非書法。

為什麼中國書法界居然把醜書列為書法(醜的書法)?把醜書列為書法是對中國傳統書法藝書的侵略和屠殺。中國優秀的漢文化傳統書法藝術,是有著五千多年奠定深厚基礎的基本標準的,稱得上書法的毛筆字皆是好看美觀的毛筆書體字,講究筆畫美結構美形體美和氣勢力度美,字數少的書法如此,字數多的書法也如此,字數多的書法還講究整體排列有序錯落有致,形成群體書幅美。而今天書法界居然將醜書列為“書法藝術”,這實在是中國五千多年書法藝術文明的的悲哀。中國書法藝術本是世界文化藝術最具有個性和影響力的獨特藝術,也是世界最高最負盛名的藝術品牌,今天為何淪落致此境地?好醜不分?這主要是由於有的官人或踞佔書法藝術部門要職者因為寫不好字,也不懂書法,但竊踞了書法藝術部門的要職,為了趕書法時髦,也為了私利,不懂裝懂地寫點醜書,就把醜書當作書法來看待。而官員們手握大權,一些獻媚取寵的書法家為討其歡心,謀取私利,於是違心地把他們寫的醜書視為書法。又有善拍馬屁精者為討書法藝術官員們歡心,違心地說這醜書很美。此歪風邪氣一長,日久形成常事,久而久之,漸成一股跟風潮,於是醜書被奉為書法而大行其道。

醜書湧現,在書壇大行其道,實在是書法界的悲哀和恥辱,其能延伸至今,與醜書者及承認醜書者的醜惡的內心世界密切相關,這是他們自己對自己的書法藝術不懂裝懂的放縱表現,好醜不分,醜作美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實在是一種作惡舞弊的表現。若在書法藝術界立法,這些倡導醜書承從醜書或為醜書從中興風作浪者,理應繩之以法。因為他們破壞了五千多年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根基,顛倒了書法美醜不分的基本標準,實質是對中國書法藝朮的摧殘與破壞。

更可悲的是,醜書居然到處氾濫,意味著這個時代的墮落和沉淪。

這個時代,在物質快速走向豐滿和文明的今天,精神文明卻在走向墮落和淪陷。社會自身的肥胖雍腫,產生了無數的疾病和隱患,於是道德墮落了,精神淪喪了,文明陷落了,高尚的行動被視為愚蠢,如扶起跌倒的老人,反被誣告勒索錢財,還居然得到法律的支持。如某醜女羅xx,本身醜得不堪入目,卻公開宣稱世界上沒有男子能配得上她,公開高標準徵婚要博士高學歷以上1.8米的富豪男俊為夫。而這種荒唐可笑的舉動不但沒引起社會輿論的批評,反而讓社會為之好奇,媒體網絡居然為之推波助瀾,這種態勢之下,醜女羅xx竟然因此一舉成名,本是一個社會下層連普通男子見了也不想娶的平民醜女子,卻因此胡鬧一番變成了網絡紅人,名揚四海,獲得了高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還居然靠此舉移民了美國。從這種社會的逆反狀態來看,可以窺見我們這個時代的病態面貌。

當審美成了一種沒有衡量基本標準的時候,於是,社會個體開始把醜惡當做一種玩物去欣賞,於是跟風者眾,醜惡居然成了美的興奮點。

醜女羅xx現象,就是最好的說明。而醜書,正是如同醜女羅xx現象一樣,這實在是時代的空虛和精神世界淪陷的表現。

書法藝術與繪畫藝術都是一樣的高雅藝術,屬於陽春白雪藝術,藝術的本質在於對事物美好的審視而產生出一種令人愉悅舒適的情感,獲得心靈的快慰與喜悅。所以,美善是書法藝術的特徵,也是書法藝術的靈魂。醜書連下里巴人也稱不上,更沒有這種特徵和靈魂,所以醜書就不是書法藝術。而哪些偽君子們把醜書捧為所謂“書法藝術”,實質就是對書法藝術的摧殘與殺伐,也是對勞動大眾的愚弄與欺騙。這是中華民族文化文明絕不能容忍的現象,全國真正的藝術家們,都應行動起來,對醜書及其吹捧者進行批判與揭露!人人行動起來,抵制和拋棄“醜書”行為,使之在中國五千多年文明聖潔的書壇上無容身之地,無隱藏之所。

此外,令人應高度警惕的是,醜書為何盛行?極可能與中書協的一幫別有用心的偽君子暗中做推手有重要的關係,若非如此,何會在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國書壇颳起“醜書”這股歪風?這班偽君子們自稱為“書法家”,居心不良不學無朮,但卻居高位掌握著話語權,為了其私心利益,不辯是非美醜不分,倡導醜書美之名曰“藝術創新”,致使中國澄明透亮的書壇天空颳起這股烏黑灰沉的“醜書”妖風,汙染了中國書法環境和聖殿,更誤導了青少年一代書家。

“醜書”妖風害人不淺,不少一知半解不知書法藝術真諦的觀眾在圍觀的同時也跟風為“醜書”及其作者喝彩,真令人作嘔,又令人深感悲哀。時至科技文化和藝術發展至今天這個信息化時代,中國書法藝術居然淪喪到如此境地!豈不被洋人恥笑?

金猴奮起千鈞捧,玉宇澄清萬里埃!建議權威的國家藝術主管部門支持正義,有正義感的全國書法家都應對醜書進行批駁,揭露。筆者堅信,在全國書法藝界有識之士的共同批判中,書法藝術天空的烏雲必最終散盡,必將迎來豔陽旭日萬里晴空!醜書上演的鬧劇最後必將以失敗告終,“醜書家”及其作品和吹捧者,必將會被廣大人民群眾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柯博元


為什麼會有醜書?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先講一個外國笑話,也許不太對路,意思差不多。

一個老頭子第一次來到酒吧,看到一位姑娘穿著肩膀裸露的低胸連衣裙,他覺得很好奇,就上前問姑娘:“為什麼你的裙子不會掉下去呢?”姑娘鬼笑了一下,說道:“僅僅因為您的年齡!”

這是什麼筆?

醜書為什麼會出現,僅僅是因為互聯網這塊肥沃的土壤。

古代人為什麼不寫醜書?想必也會有人某一天情緒很糟糕,任性亂寫一通,放飛自我一把,滿地亂滾,可是周邊的人會覺得這人一定是瘋了。既然沒有人買帳,古代紙張筆墨也都不便宜,有被人罵,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難以滋生,更不可能蔓延。

頭髮書法大師

如今可就不同了,完全不同了。你的書法水平好不一定出名,因為比你好的人太多了,多的數不清。可是你寫醜書,跟別人比看誰更醜、看誰更髒、看誰更出格,有互聯網助威造勢,這就很容易,因為寫醜書的人比寫正書的人少多了,對手也就少多了,你很容易就會擁有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不論書法好壞,只要有流量,就有錢進賬。這樣的事情聽上去又簡單又好賺錢,當然有人會幹!前提是你得豁得出去,大臉咱們就先不要了。

我的作品

如今寫醜書逐漸成風,寫醜書的人往往說自己的書法追求古拙,追求原始的美,追求童稚之氣,許多人甚至因為醜書獲得博士、教授頭銜,堂而皇之走進藝術最高殿堂,甚至有人還登臺宣講,開門授課。

中國書法是傳統藝術,是我國獨有的文化瑰寶,看著讓這些人肆意糟踐,許多人都很心疼,我呼籲中書協重視醜書現象,因為醜書不是文化爭鳴,而是噁心人!


永書101


提起這個話題,我就生氣!可是,生氣傷身,還是不生氣的好。仔細想想,我生啥子氣嘛,人家寫醜書大把大把地撈銀子,活得有滋有味的,自己生氣,還傷身體,何必呢!

但是,該說的話,我還是要說的。

多年來,有些人披著創新和時代審美的外衣,不好好寫字,把歪、扭、斜、醜,視為美,竭力摒棄傳統的東西,糟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是不能容忍的!

在道內,就有那麼幾個人,引領著醜書的興起。這些人,連繼承都沒做好,就大講特講創新和發展,殊不知,沒有繼承,何來創新?依我看,他們就是心急氣躁,追求虛名,追求利益,還想在歷史上留點兒什麼的。他們的這種理念引領和誤導了多少人啊!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這個有著正能量的倡議提了有幾年了吧?但有些人還是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繼續寫著他們認為很美的“醜書”。

當下,道內的話語權仍然掌握在他們手中,各類書展的作品,青一色的,都得學他們的字,反之,若想入展,沒門!

目前,道內就是這樣的現狀!這種現狀,又有誰能改變得了呢 ?

秋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中州耕牛堂主


如果走的太快,靈魂就會跟不上!

醜書如同一顆種子,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思潮的交織影響,在社會不良風氣的惡意助長下發芽、成長,但這顆種子不是良種,是罌粟!它披著“求變、求怪、求風格”的美麗外衣,毒蝕著中國人民大眾、侵害著中國傳統書法傳承、踐踏著中華優秀文化。所以針對它的興起,我談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是浮躁之氣作祟。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物資得到了極大豐富,但幸福並沒有伴隨著物質一起到來,票子嫌少、房子嫌小、妻子嫌老、孩子嫌成績不好。除了埋怨、就是抱怨,浮躁之氣油然而起,瀰漫蒼穹。原本修心的書法界也未能倖免,搞書法的如果靜不下心來,耐不住寂寞,就會讓書法脫離本質,醜態百出!

二是功利主義使然。醜書興起,就像某些選秀一樣,人人都想一夜成名掙大錢,名義上是揮灑個性,實際上是功利主義使然。醜書跟書法完全不沾邊,它是急於求成的,就是一個炒作,一個噱頭,是一種商業行為,一種可能掙錢的捷徑!比如有些明星,字都寫不好,都敢寫書法,並且一副“作品”還好多錢!

三是不正之風助長。由於利用醜書為名利的越來越多,某些書法權威機構就不按原則、不按規則、不分黑白,幫助認證、協助辦書展,甚至醜書的某些代表人物就高居在內,成為醜書興起的助推器!

四是審美標準失衡。由於受西方一些錯誤思想的影響,一些人老喜歡用外國的標準來衡量中國的事情,崇洋媚外、標新立異、美醜不分、譁眾取寵,對醜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是皇帝新裝心理。《皇帝的新裝》這個童話故事,大家都清楚,每個人讀過還會嘲笑故事中的人。孰不知,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就是故事中的人,明明心裡知道醜書不好看,但別人都說好,如果自己說不好,顯得沒水平,就隨聲附和了!

以上僅一家之言,如果有你認同的地方,就請點個讚唄!

感謝你的閱讀!


哥道可道


首先是中書協一味倡導創新力推流行書風,其次是人心浮躁不願下功夫臨習古人碑帖,再者是創新無門走上斜馬歪道誤以為吼亂盲射歪就是創新[大笑][大笑][大笑]

鄙人以為書法應該是在傳承基礎上自然出新,不可拋開傳承自行創新。








墨客在途0化旭


醜書也要分類。就象同是臭豆腐,有些是良性發酵後,本質還是好的,有些事通過化學原料勾兌醃製的,還有更不行的,乾脆就是發黴壞了的黴臭垃圾食品。害人害己。


出現醜書也是應運而生的,要追溯到清朝的碑派興起,那時追求碑刻的拙澀之氣,以對抗那時讓人膩味反感秀媚的館閣體。那個時候書法大家如康有為,伊秉綬,何紹基,金農,鄭板橋都是文史詩考據大家,又有深厚的筆力和功力。他們已經把真書正楷寫得相當熟練,俊美了,然後汲取魏碑漢隸,還有摩崖石刻的自然渾厚的風格,正像《書譜》所書"先求平正"之後"務追險絕",是藝高人膽大的突破傳統書法束縛,大膽創意,但總體來說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奇正之變後高超書法藝術表現。


象那時傅山所說"寧醜勿媚,寧拙勿巧"的書法理論。他們這些大家都是有正書功底,然後舉起反館閣體的的大旗,追求拙樸高古的"醜"。是正書底子上的"醜和拙"。所以怎麼看都是有韻味,有格調的另一種大美。

就像上面說的傳統臭豆腐,是良性正統書法下的醜拙。

但隨著時代書風的延續,直到當代,書法家的文史功底越來越弱,甚至就僅僅是書家,越來越多的匠氣,沒有了文化底蘊得支撐,天馬行空,成了群魔亂舞,愛咋寫就咋寫,不但沒有文化底蘊,甚至書法正書功底還沒練好,就急功近利開始所謂自由書寫的創新書法,也許他們認為自己的書法是千古風流名篇,但別人一看就叫醜書。

事物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也不能一概否定當代書法家的創新書法的成就,比如許多的著名書法家,他們都是學者教授,而且在改革開放之初前幾次全國書法比賽都獲得過大獎。而且有正書功底。他們的書法應該是還可以的。

這裡也要分兩種情況,就是有部分的確年青時寫得很好,但書法和文學作品一樣,有生命力的。你年輕時寫得好不一定代表你年齡大了也寫得好。"人書俱老"是一種大家境界,但不是誰都能達到,許多人由於各種原因退步很大,就遠不如年輕時的書法水平。有種江郎才盡的無奈。但是又心有不甘,就像有些電影明星,快成奶奶級別了,還要不甘寂寞愣要通過"整容醜聞"等辦法,讓自己藝術魅力長盛不衰,引起大眾關注。


書法也一個道理,才華橫溢時期已過,心不甘就"醜書多作怪",寫出別人看不懂,覺得怪怪的書法作品引起別人的關注,起到"大丈夫不能揚名幾代,也要遺醜四海"的潛意識來創作,也就同樣進入了醜書的大軍,當然也不能排除他們"衰年之變"。不斷探索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對這種不斷超越自我,鳳凰涅槃的精神我們還是應該肯定和尊重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藝術就是一個異彩紛呈的大花園。要百花齊放才是春,各種個性風格字體有各自的抒發和表現才是符合藝術的發展規律。

那些不符合書法藝術規律的醜書。不用爭論他們經過自然淘汰就會自生自滅。那些極少數書法家的的創新探索的高水平高質量的作品。也會逐步被世人所接受,流傳。


張勁逸


首先,“搞書法”的人太多,要想出人頭地不容易,於是亂寫胡鬧吸引眼球。

其次,想錢想瘋了。有些人“搞書法”的目的既不是追求藝術,也不是陶冶性情,是直奔金錢,當然怎樣能夠出名怎樣能夠賣錢就怎樣寫。

第三,也許有人是出於對藝術的追求。

“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但對於“醜”的理解未免簡單化。

一些“醜書”已經脫離了書法的本質,不是通過筆法結體章法墨法來表現書寫的藝術表現文化內涵和個性修養,而是搞類似行為藝術的表演,與博大精深內斂含蓄的中國文化南轅北轍。

說白了書法離開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臨池和刻苦練習中不斷的頓悟,離開了繼承搞些脫離根本的“創新”,急功近利,會離高雅脫俗的書法藝術越來越遠。

藝術創新的成功,永遠只屬於那些耐得住寂寞的人們,那些真正獻身書法藝術的人們。

有人會說,商品經濟你說這些豈不迂腐!

沒辦法,商品經濟和書法掛鉤,醜書就跑出來了。


大悔憶智冰


我第一次看到醜書,是在一次日本人舉辦的書法展上。說實在的,日本人寫的很多條幅也是漢字,但是我就是看不明白,顛覆了我原來的審美。後來才知道,這叫現代書法,很多寫法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醜書。

過去中國人寫書法還都是老老實實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書法是被日本人帶壞的。中國自古以來也有醜書。但是現代以來的醜書是不是起源於日本書法,我沒有考證,不敢妄言。但是那次觀展對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此之後中國的醜書就大行其道了。



所謂現代書法,就是區別於傳統的書法,那就要對傳統書法進行顛覆性改造。傳統書法不是循規蹈矩,按照漢字的規矩寫得一本正經嗎?那麼現代書法就要顛覆這一切,就是要寫得迤邐歪斜,就是讓你看不明白,就是把傳統的美感給顛覆掉。


而且有的人在傳統書法上無法超越前人,就想起了怪招,運用醜書來吸引眼球,達到快速出名的目的。近些年,更是愈演愈烈,什麼射書、指書、匕首書、氣功書法,雙手書法之類,林林總總、絡繹不絕,寫法也是五花八門,總之以讓人看不明白為美,這些都不是書法的正門。

這幾年寫書法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本來是好事,因為書法本來門檻就很低,有一支毛筆、一張紙,就能寫起來了,而很多老百姓不懂書法,不知道哪些書法是好的、美的,這就給那些沽名釣譽之徒提供了空間,各種歪門邪道的書法都冒了出來,各種吸引眼球的寫法也都層出不窮,醜書大行其道也就不奇怪了。作為懂得一點書法的人,我們還是要追求審美、抵制醜書的。


迷樓


隔行如隔山。

書法很難,就連內行的人也難講的清楚,何況外行人。

我習書數十年,現在專攻左筆書法,算是行內人,應該有點發言權。就是這樣,還是擔心說錯話了。

所謂醜書,不代表就是不好的書法。

書法千變萬化,以王羲之為代表的傳統書法美侖美奐,佔據主導地位。

到了當下,社會變化太快,一幫人不願跟著王羲之後邊一步一趨,想尋找新的突破,也就出現了以破壞書法結構,增加多元素的書風出現,就是所謂的“醜書。”

這是正常現象,要允許書家去嘗試。當清朝盛行男人留辮子的時候,第一個剪掉辮子的人可能被殺頭,但潮流擋不住,現在哪個男人留辮子呢?當女子以裹腳為美時,人們都嘲笑天足女子,現在呢?

這比喻也許不恰當,但可以說明問題,面對醜書的盛行,不能一棍子打死,實際上也無法阻擋,這是歷史的必然。

醜書是書風的一種,自古以來就存在,不必大驚小怪。


左筆書法錢詩貴


醜書的定義,違書法之規,與書法欣賞性背道而馳。

其同義詞,醜陋,難看,或是給人憎惡之感。

比如筆畫結體有其美學支撐,醜陋書違背美學欣賞。

首先醜書沒有韻味,沒有生機盎然,且生僻怪異。寫的字扭扭捏捏,誇張或畏縮,不講究中鋒側鋒絞鋒。直接荒率且模仿稚嫩。

誕生於九十年代末期,原因或許是走了一條獨特風格的書路,探索另類書墨欣賞觀。而今很多人追捧。且有效尤之趨勢。

對於醜書,現在因為無法界定,故對於書法創作,又亂扣帽子之嫌疑。比如有人無法識讀的草書,也有人稱作醜類。同時也有把篆隸魏碑書體的樸拙也稱作醜書。這都是不明白何為醜書。

再定義,醜書,為不符合書法因素,而亂書一氣,憑藉意氣而遠在書法邊緣,甚至有的背棄了漢字的載體。更有者憑籍筆畫而亂結體而構架漢字。

有的屬於荒率,排除了韻律,線條本身具有園轉之美,而成為草木打窩,或起筆手筆都是直來直去,有的實用筆的根部託筆,或者摔打筆,接觸筆與宣紙的摩擦而龍蛇轉象,總之遠離了筆毫鋒杪的絞鋒,及中鋒的圓潤與偏鋒的妍美。

用筆上屬於遠離筆法。一切丟棄了傳統的筆法技巧。拼接搭建,一如蓋房子一樣。

醜字,難以理解其意味,讓人無法言喻堪賞,醜字,讓人傷神,令人彆扭。

而今時代,有望開始低落醜書的市場。算是少數人之圈子,在自娛,在高深莫測中理解。實際也無子醜乙卯。

正中一切半吊子“書法家”之懷,藉助自己的知名度,達到與眾不同之目的,花樣之醜,處處皆是。

至於哪些書法知名前一二者,皆為醜書之列,自己名之曰“個性風格”走了一條曾經有傳統筆功後的迴歸古意稚嫩與荒率,證明自己有了昇華,有資格有自由,亂寫。名曰真實不虛 ――醜貌。

其實,欺世,蠻荒之書境。遑論。找了大堆理由。

真理,醜即醜,美即美,無以調和。再言醜是拙樸,實際彌蓋欲彰之醜書託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