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疫情防控期,暫養滯銷河蟹需做好這五項減損管護措施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還有少量暫養的河蟹滯銷。暫養在網箱的河蟹隨著暫養時間的延長以及氣溫的不斷升高,河蟹傷殘率和死亡率也將隨之增加,為此建議河蟹暫養戶此後一段時期做好以下管護工作,儘可能降低河蟹傷殘率和死亡率、減少經濟損失。

乾貨!疫情防控期,暫養滯銷河蟹需做好這五項減損管護措施


一、少部分尚未起捕的河蟹,抓緊起捕進網箱

河蟹養殖多為雌雄混養,隨著氣溫升高,達到一定溫度閥值性腺成熟的蟹會交配,交配後大多數便會死亡。因此池內尚未起捕的蟹,在水溫回升到10℃前儘早起捕,利用網箱將雌雄蟹分開暫養。


乾貨!疫情防控期,暫養滯銷河蟹需做好這五項減損管護措施


二、做好網箱暫養河蟹池塘的水質管理


1. 一定要做好肥水工作。水質保持一定的肥度,一是可營造良好的水體微生態環境,可以穩定水體各項理化指標,減少河蟹因理化指標大幅度變化產生的應激;二是水體餌料生物和微量營養元素可為河蟹補充一定的營養;三是可防止青苔的滋生。


2. 保持暫養池塘穩定的水位。保持池塘水位不低於1m,無特殊情況儘量不注新水或換水。如確需補水,一次補水量最好保持池塘水位變化不超過5cm。如氣溫不斷升高,水溫超過10℃,可選擇晴天中午逐步少量加水。忌24h不間斷注入地下井水,防止河蟹產生應激造成蟹腿脫落。


乾貨!疫情防控期,暫養滯銷河蟹需做好這五項減損管護措施


三、根據河蟹成熟度,合理投餵


暫養過程中是否需要定期投餵,主要取決於河蟹的成熟程度(肥滿度)。成熟度過好的河蟹不適宜長期暫養。暫養的蟹如偏肥,暫養期間不宜投餵。如肥度中等偏瘦的蟹,可適當投餵。餌料種類最好為螺螄,但因螺螄目前不易獲取,可採用玉米投餵。建議玉米投餵選擇晴好天氣投餵,每3-5日投餵1次,投餵量不超過河蟹重量的1%,控制在2日之內吃完。例如暫養量為50-60 kg/箱,雄蟹每次每網箱投餵生玉米不超過0.5kg,雌蟹每次每網箱投餵生玉米不超過0.3kg,2日內未吃完的剩餘玉米需及時撈出網箱。


乾貨!疫情防控期,暫養滯銷河蟹需做好這五項減損管護措施


四、及時分箱,降低單個網箱內的河蟹暫養數量


一般冬季暫養時每個網箱暫養量在75-100kg。但進入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河蟹活動量增加,為減少相互殘殺需及時分箱,稀疏網箱內密度。具體每箱暫養量根據暫養池塘水質情況決定。建議規格為2×3m的網箱,春季每箱暫養量最好不超過65kg。如水質肥度維持較好無青苔的每箱暫養量可不超過50kg;若肥水困難、水質偏清瘦易滋生青苔的池塘每箱暫養量60-65kg,可減少或避免青苔固著於蟹體和網箱。


乾貨!疫情防控期,暫養滯銷河蟹需做好這五項減損管護措施


五、加強日常管理


1. 加強巡塘,及時打撈網箱內殘肢、死蟹、瀕死蟹、殘餌等。


2. 防止特殊天氣時河蟹缺氧。如大霧、連續陰雨等天氣,如有增氧設備需及時開啟防止河蟹缺氧死亡。無微孔管增氧設備的暫養池塘,可配備安裝水車式增氧機備用。


3. 特別應加強春節前發出去卻因疫情暴發被市場退回返回網箱繼續暫養蟹的管理,需勤觀察,多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