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经济有多大影响,你受影响了吗?你怎么看?

爱玲森


首先,要看疫情结束的时间,如果2月能遏制新增,减少存量,那么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只是涉及旅游、餐饮、交通等少部分行业;反之,拖的越久影响越大,涉及各行各业。其次,要关注国家政策调整,目前已对企业釆取减税降费政策,更有减免房租等灵活细化政策,相信随着情况的变化,后续还会有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最后,要坚定信心,相信党和国家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正在逐步扭转初期防控工作的被动局面,稳扎稳打,一定能破解当前困局,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我们走在大路上2019


一问:经济基本盘能稳住吗?

短期干扰不影响中长期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属于短期外部冲击,对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影响不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表示,一般而言,一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必然会对短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不会对中长期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待冲击平息后,经济社会活动将一切回归正常。

专家分析认为,从产业来讲,短期内对2月份、3月份的服务业影响较大,其中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和航空业受影响最大;由于快递畅通性下降,包括网购在内的商业零售业会受到较大影响。对于工业和建筑业来说,一季度稍有影响,主要体现在2月份,3月份可恢复正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立强表示,“封城”、限制人员流动、企业停产停工等举措会使我国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冲击,但这些举措有利于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将在疫情过后集中反弹,带动经济回升,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逐渐回暖。从中长期看,疫情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

“此次疫情可视为一个短期的经济冲击,使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有一个短期平移。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冲击将逐渐减弱,经济增长终究还是要回到原有的轨迹。因此,长期内不影响经济向好的根本趋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琛伟说。

二问:中小企业能撑住吗?

中小企业将承受较大压力

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受限、各地延迟复工,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消费需求短期内下滑,已给不少地区的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造成明显影响。专家普遍认为,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正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杨立强认为,消费需求下滑可能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因缺少订单出现现金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人员流动受限还直接或间接导致全国物流成本上升,在短期内推高物价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部分企业供应链和节后返工受其影响,抬升企业生产成本。王小广则认为,一些小微服务型企业或因难以承受短期冲击,可能出现倒闭的情况。

此外,疫情期间的外贸出口和投资活动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王琛伟表示,客观来讲,一些国家可能会因限制疫情传播,在一段时期内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限制条件。与此同时,投资活动可能会放缓步伐,由于近期很多经济活动都会受到限制,投资项目前期报建手续可能推迟,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进度。

重点帮扶困难中小企业

“在当前经济承压下行的大背景下,政府亟需出台一些针对性的举措,尤其是需要对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在税费、金融和社保等方面给予支持性政策,帮助特定企业、行业、地区、人群渡过难关,以减小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王小广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盛朝迅认为,一方面,银行要让利给实体经济,通过降息降利减少企业财务成本。无论对于个人贷款还是企业贷款,都要给与一个特殊时期的延期,避免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或个人破产倒闭潮。另一方面,不要饮鸩止渴。坚持“房住不炒”政策不动摇。

杨立强表示,疫情结束后,建议采取减税、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刺激消费,扶持和帮助受影响的服务业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疏解就业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措施,扶持受影响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和外贸企业。

三问:如何在疫情中化危为机?

应看到其中潜在的积极因素

虽然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但不能过分夸大其负面影响,我们应当看到其中潜在的积极因素,比如一些行业正在努力化危为机。

“在疫情影响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居家办公、虚拟会务/商务、线上教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杨立强认为,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向大众生活、企业经营、政府管理、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渗透和扩展。他指出,疫情结束后疫病防控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疫情过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早在2003年防控SARS阻击战中,就有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不少企业为了‘活命’被迫自我进化,最后冲破困境化茧成蝶。”王琛伟表示,疫情在给一些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未必不是行业整合、升级的一个时机。“只要这些企业没有在疫情中倒下去,那么疫情过后一些‘憋了很久’的经济活动将集中暴发。疫情过后也会有较强经济反弹。”

专家还认为,通过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政府治理能力将有较大提升,有利于中长期内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对中方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从疫情防护到病患救治,直至宣传教育,这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恰恰是对政府部门的一次‘大考’和锻炼,政府治理能力将由此得到提升。”杨立强说。

精准施策应对影响

“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是减少疫情对经济影响最有效的措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盛朝讯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控制住疫情,加大国际疫情通报和信息共享,加强国际病毒、疫苗、试剂的联合攻关,及早推出疫苗,更早控制疫情,让大家集中精力回到经济主战场。

杨立强建议,在疫情期间,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降低物流受冲击的程度,在保障群众生活需要的同时保证企业供应链的有效运转。同时,可以采取措施允许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异地虚拟商务,如虚拟会议、居家办公等,提升电子政务便利化水平。

“当前,迫切需要通过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引导公众预期,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经济平稳发展。”杨立强说。

我认为,有必要强化特殊时期的经济监测预警工作。及时跟踪分析疫情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疫情给经济带来的新变化、新情况,针对特殊情况、紧急情况,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切实做好应对工作。


我是一名党员


经济影响比较大,毕竟一个月没上班了。如果有房贷和车贷的,恐怕要吃土了。就算上班了,好多企业一下子还是恢复不过来。因为收到经济重创,好多人手头没钱。那些消费大众的可能会收到很大冲击。经济好转应该等到疫情过去两个月左右。

2019年实体经济不太好,2020年肯定会接着受影响。等着中小企业合并和破产过后,整体经济可能会回暖。现阶段国内需求趋于饱和。一带一路才是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经济应该努力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