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正式員工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錢?

我知道為什麼


銀行正式員工工資多少?

因工作需要,天天與銀行接觸,我指的是正編員工。銀行是我目前見過最苦的工作,沒有之一。當著國企的員工,做最辛苦的銷售,扛著壞賬的風險,伴隨著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想著哪一天銀行裁員自己失業了該怎麼辦。

銀行一般分為銀行網點,二級支行和分行,總行。

本科櫃員

一般的本科校招進入銀行從櫃員做起,保底2年,看個人業務的能力和熟練度,拉資產,賣產品,還要看網點的客戶群體,好的地理位置,或者有優秀的行長引進企業資源,年收入可達6至8萬,晚上經常加班,週末有的網點開門的也要上班。很多人從學校離開後進入銀行堅持不到半年便辭職,有的2年辭職,平庸的櫃員很多一坐就是20年,一般女孩子追求穩定的收入和工作環境,會做的比較久,也不求升職加薪,畢竟可以滿足基本生活。

研究生理財崗

優秀的研究生畢業校招進銀行一般是理財崗位,理財需要接待客戶銷售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但是前期也會去櫃檯練習業務,熟悉銀行的各種流程規章制度,非常繁瑣,開始工資不會很高,會進行輪崗,各個網點之間調動,甚至出差。工資和櫃員差不多,如果網點績效好提成會高一點。

對公和個貸

一般在銀行做的比較開心的位置是對公和個貸。對公接觸各類企業客戶,會成為你廣泛的人脈資源,無論以後做行長還是辭職自己開公司,資源就是資本,當然收入會伴隨著資源的積累會越來越高。個貸需要看國家的政策,如果比較寬鬆,資金流動充裕,企業的資金需求能得到滿足,無論是工資還是額外收入都會比較高,甚至年收入達百萬,但是這個得看個人業務能力和情商,談生意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

行長

在外面人看來是光鮮無比的職位,事實上作為一個銀行網點負責人,瑣事大堆,事必躬親,同時還得跑企業,拉資源,否則銀行沒有活水進入,各個業務會非常難開展。

行長意味著腰上綁著40顆手雷,只要一顆炸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就結束了,風險的管控,常年會形成精神壓力,因此行長一般採用任期制,由對公客戶經理輪流擔任。收入方面行長有底薪,客戶經理底薪忽略不計,拿純提成,收入多少取決於業務能力,一般的工資是年薪20萬,前提是能做出來。如果晉升到二級支行,行政機關部門,都是非常舒服的養老位置,同時下面如果網點空缺,可能會被安排下來管理網點,奔赴前線。總行的行長一般屬於黨政機關,公務員待遇,經常有銀行行長到證監會當主席,或者調任政府的其他部門,有央行的工作背景,這個門檻非常高,一般是國考從基礎做起。

總結,銀行,穩定收入隨著資源的積累和經驗的增加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不過這個得看自己所在的城市和地理位置,有能力的人收入不會很低,很辛苦。隨著年齡的增長,基礎工資會越來越低,公積金社保按照最高比例交,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人就比較自由,不必在網點守著,可以出去自由展業。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行業必將洗牌,包括最近的政策,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也是推進改革試點的重要舉措。現在沒有那麼安逸的環境享受,人不進則退,選擇去櫃檯上混日子的人或許在未來某一天被機器人給取代,失業後一無是處。從銀行離職必須維護好客戶資源,出來會成為行業競爭力的資本,立足社會的關鍵,畢竟銀行的業務流程和操作熟練度對社會來說價值不大。

每天多去思考,如果離開了這個崗位,你該怎麼辦;離開了這個公司,你該怎麼辦;離開了這個行業,你該怎麼辦。


常論股事


我剛入銀行的時候是勞務派遣,兩年之後轉為正式員工。我經歷了勞務派遣時的低工資,也享受過正式員工的好待遇。

要講銀行正式員工的工資,需要先對正式員工進行分類。

  • 按工作崗位分,有櫃員、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風險經理等。
  • 按職位級別分,有基層員工、支行長、部門總經理等。
  • 按員工等級分,有初級、中級、高級、專家等。

有可能同一個崗位的人,乾的工作一樣工資就有差別。也有可能同一級別的員工,因為不同崗位工資也有差別。銀行的工資體系還是比較複雜的,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我儘量通過個人的經歷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派遣員工的時候,每月工資3000元左右,談不上年薪。

後來成為正式員工,做客戶經理。工資不固定,基本上年薪能平均到9萬左右。與我同一支行的客戶經理,有能拿到15萬的。工資高低全由業績決定。

再後來我進入總行,做產品經理。工資基本固定下來了,年薪每年在15萬左右。同在總行的還有需求經理,系統經理,風險經理,這些人的工資更高,年薪有20萬,25萬,30萬等。

從支行到分行,後來又進總行。見識了很多領導的升遷,聽聞了很多領導的工資。支行長的工資有能達到100萬的,但大部分在20-30萬。部門總經理的工資大致在30萬上下,分行行長50萬上下,總行長一般是百萬起。

不得不說的一點是,以上所說的所有工資數額僅是一家之言,也都是我聽說的,並沒有工資表作為佐證。與你的認知不符請理解。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有任何疑問或觀點隨時交流!


銀行研究僧


本人是從業26年的銀行員工,大學畢業,中級職稱。一般科員,2019年9月份,工資3923元。

我們是老牌國有銀行,區域經濟環境差。年底績效工資很少,全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在我們單位想要工資提高,就是做管理層,科級工資過萬。員工三年普調一級168元,還沒有退休職工漲得快呢!

十年,我的職位沒變,工資上漲500元。收入讓我當老師同學,把我遠遠拋開了。後悔當初沒去當老師!

看到上面的表格,真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如果我再年輕十歲,我可能會離開銀行,離開體制內的工作。

(本人94年大學畢業,經濟專業,自認工作能力可以。)


木雨森林


銀行正式員工看哪個地方,什麼崗位。像我們這裡一般是15到20萬一年。

以前家長總會說銀行工作很好,穩定,說出去也好聽。可能銀行在以前大家眼裡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現在來看,可能並不一定是這樣。我自己就是銀行的,所以親身體驗過。

因為銀行也是分很多工種。正式與非正式。正式裡面也是分很多崗位,然後每個崗位也分很多等級,每一個等級的基本工資都是不一樣的,等級越高,工資就越高。然後崗位不一樣,拿到的工資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櫃員,那可能就是基本工資加一點其他的。如果是客戶經理,那工資的組成就是基本工資加上績效。績效根據完成的業績來計算,如果業績完成不了,那所有的績效是會打折的,按照百分之多少的比例發放。

所以在銀行工作是壓力非常大,時間也是比較長。沒什麼自己的生活時間。

【對基金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們這個頭條】


投資社論


你這個問題問的有點籠統了,這個得分地區,分崗位了吧,本人畢業就進銀行,七年銀行人。

中部省地級市,畢業通過校招進入國有四大行之一,一直在基層網點,櫃員年收入大概在6—8萬,不同網點業績好壞,可能同崗位的人員一年會差2萬左右。後來跳槽至本地的城商行,城商行工資水平在當地比較高,和在四大行時比基本翻了一番,同樣的業績壓力也是巨大的!

在銀行幹,如果你有人脈有資源有能力,業績可以做上來,收入確實很可觀,到如果業績做不好,天天各種考核會讓你很痛苦的!

再補充一點,在銀行幹,業績壓力大但會逼著你快速成長的,身邊的同事有依靠家裡父輩的資源業績漂亮的,但也有很多人是依靠自己的方法和堅持一點點把業績做起來的,關鍵是個人要有這股拼勁和能力!


一蓑煙雨任平生81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就會聯想到類似的:中石油員工一年收入大概多少錢,國家電網員工一年收入多少錢.......


並非是要譏諷和嘲笑提問者的無知,我只是想說,像銀行、中石油等這樣擁有百萬以上員工超大企業和機構,分公司,分行遍佈全國各地,員工的收入都是不相同的。


且不說銀行分國有銀行,外資銀行,股份銀行等很多種,就算是同一個銀行,也因為地域的差別,而收入不同。比如,我妻子的建設銀行的,在東北某小城;我有個親戚,在上海的建設銀行,她們同樣都是普通的正式員工,但親戚的收入就遠遠高於我的妻子。

即便是在同一個城市,也是有差距的。有的分行效益好,員工績效獎金就高,分行效益差的,績效獎就很低。


另外,銀行員工按照崗位區分(不是級別),也是不一樣的。


總體來說,股份制銀行,合資銀行的員工收入都會稍高於國有銀行,經濟發達地區的銀行員工,高於經濟一般的銀行員工。


清顏2017


在銀行工作8年的我來告訴你,銀行員工的收入究竟是怎麼樣的。

我記得去年19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了銀行員工的工資,招行人均薪酬57萬,平安51萬,中信44萬,最次的無錫銀行也有20多萬……看的眾人大呼羨慕嫉妒恨!但是大家別忘了,有一個詞叫做“被平均”!

銀行員工的收入差距很大,有人每月3000元,也有人真的能拿到年薪百萬。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距呢?主要是崗位和工作性質不同。

這裡我們不討論高管,只討論銀行一般的員工。銀行崗位從體系上分為三種:後臺管理崗、營銷崗和操作崗。

①後臺管理崗:也就是中臺管理人員,比如產品經理、會計結算部、法律合規等部門,這類崗位的工資構成是工資+績效+年終獎。這類員工的工資相對穩定,基金工資的定級漲幅也比較小,績效一般是全行平均水平。領導不知道,以我所在的二線城市股份制銀行來看,基本上每月不過萬,年終獎可能有幾萬,加上各種福利,年薪差不多15萬左右。

②操作崗:以櫃員為主。據我所知,現在櫃員的工資降幅較大。前幾年的時候銀行日子好乾,櫃員年薪也能達到十幾萬,但是現在也就不到10萬了。櫃員的基本工資很低,績效根據每個季度的考核而定,原來年終獎是個大頭,現在年終獎少了很多。而且櫃檯一直在精簡,對櫃員的需求量也變小了很多。

③營銷崗:這類的崗位涵蓋了很多,比如理財經理、客戶經理甚至支行長等,也是工資浮動最大,收入差距最大的崗位。銀行的營銷崗一切以業績為主,好的對公客戶經理和個人貸款經理,年薪百萬不是夢,但是業績剛剛達標的客戶經理,基本上年薪也就在10萬左右。理財經理相對穩定,但是工資浮動比例也比較大,因為一般都是一個季度一考核。我見過做得好的理財經理,一個月三四萬,做的不好的,一個月幾百塊錢的都有。

這兩年以工資高著名的股份制銀行日子也不好乾,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高薪,反而很苦逼。不過除了工資外,銀行的福利也是隱形的收入。比如公積金交的多,年薪20萬左右的員工,公積金每年差不多也有三四萬。

我是田小導,CFP國際金融理財師,銀行從業8年,專注解答關於銀行和職場的問題,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

<strong>


田小導


在大家的認識當中,在銀行工作的人收入都是比較高的,很多人年薪幾十萬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如果從平均的角度去理解的話,銀行工作人員年薪幾十萬確實沒有錯,目前絕大部分銀行平均年薪都能達到20萬以上。

但是平均終究是平均,銀行是一個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地方,有錢的人非常有錢,而沒錢的人也是窮的響叮噹。所以你要問銀行正式員工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錢,沒法給你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不同的銀行,同一個銀行不同的崗位,甚至同一個崗位在不同的城市其收入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不同銀行的平均年薪。

下圖是2018年一些主要上市銀行的員工薪酬排名。

2018年平均薪酬最高的是平安銀行,其平均薪酬達到了64.03萬元,而招商銀行和浙商銀行的員工平均薪酬也達到50萬以上,連人均薪酬最低的郵儲銀行都達到23.05萬。

不過從這個薪酬排名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銀行薪酬差距是非常大的。比如第1名的平安銀行比郵儲銀行多出了將近41萬,相當於平安銀行員工的平均薪酬是郵儲銀行的3倍左右。

而在這個排名當中,薪酬最高的都是一些股份制銀行,工農中建交郵儲這6大國有銀行的薪酬都是比較低的,在六大國有銀行當中,薪酬最高的交通銀行也只不過是33萬左右。

當然除了國有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這些大銀行之外,目前有一些小銀行的薪資也是很高的,比如無錫銀行,江陰銀行,南京銀行這種地方性銀行的人均薪酬也達到30萬以上。

再來看一下不同崗位的平均年薪。

上面我們所列出的不同銀行的平均薪酬終究是平均,很多人有可能是年薪幾百萬,但有的人可能只有幾萬塊錢,一平均然後就年薪五六十萬了,但在實際當中不同的崗位薪酬差距是比較大的。

比如銀行的高管年薪一般都是幾百萬,下圖是2018年招商銀行的一些高管的薪水:

下圖是2018年平安銀行的一些高管的薪水。

可以看出有不少銀行高管的年薪都達到300萬以上,如果把他們其他獎勵以及持股計算在內,這些人一年收入達到上千萬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銀行的高管畢竟是少數人,並不能代表銀行真實的收入水平。但即便不是高管,普通的崗位其實薪酬差距也比較大,比如下圖是收入相對比較高的一些崗位排名:

可以看出目前貿易融資、資產管理、內審、投行業務、同業業務、產品經理、財務分析、法務、商務拓展、合規等這些崗位的薪水是比較高的,很多崗位基礎薪水都可以達到1.3萬以上。

相對來說目前銀行的客服、櫃員、大堂經理、信用卡銷售等崗位的收入是相對比較低的。比如是2018年全國各大銀行平均收入最低的一些崗位收入情況:

可以看出目前銀行薪水最低的是大堂經理,平均工資水平只有4500塊錢左右,另外客服全國平均只有6000塊錢左右,櫃員的平均收入也只有7200塊錢。

目前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都是被平均的,有些人一個月拿三四千塊錢也是很普遍。

上面我們所列舉的銀行收入水平,不論是不同銀行的平均工資,還是不同崗位的平均工資,對於很多在銀行工作的人來說都算是比較高的,但是大部分人都達不到平均工資的水平。我們以櫃員這個崗位為例,目前在深圳這種一線城市櫃員的基礎工資大概是6000塊錢到7000塊錢之間,加上獎金等其他收入之後,一個月的綜合收入大概是9000塊錢到12000塊錢之間。

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比如三四線城市,類似工農中建交郵儲這些銀行的普通櫃員一個月基本工資也就三四千塊錢左右,再加上績效工資,總的收入也就4000塊錢到6000塊錢之間,如果把社保公積金等其他費用扣除之後,實際拿到手的也就3000~5000塊錢之間。

由此可見,在銀行工作的人收入差距是非常大的。


貸款教授



圖一是2019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平均工資,圖二是2017年上市銀行高管工資(2019年只會比2017年高,我們暫且以2017年為例),後續為了方面計算,取整數。

我們以民生銀行為例,圖二顯示民生銀行兩位高管董事長和行長的薪酬合計為900萬元,2019年人均工資為23萬元,但就兩位高管的工資就超出平均工資880萬元,再加上總行的其它行級領導,可想工資是怎麼被平均下來的。

說總行級別的領導可能扯得有點遠,那就以各家分行的工資水平為例。像民生、招商、平安這種股份制銀行,分行級別領導一年拿個300萬左右不為過,而且是可以實現。這又平均了一大部分人。尤其是各個省會城市一級分行的封疆大大員,高薪是分分鐘的事,在下轄到地級市的二級分行領導每年拿到百十來萬也是司空見慣。這些又被平均到了一大半。所以說上述的平均工資,銀行員工能有三成以上拿到平均工資以上,那麼恭喜你,你跑在了平均工資的前面。

在說說這些拖後腿的,最近幾年,像國有大行,聽到這個月工資只開了幾百塊錢的聲音是越來越多,假設這些都是個案。那麼舉一個真是的例子。

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工資最低標準是稅前1500左右,最低一級的內勤員工最低標準是2000左右。這些都是銀行的正式員工,不是什麼外包,也不是什麼派遣工,是與銀行簽了合同的正式員工。

所以說銀行員工的工資水平差距很大,薪資體系也很繁瑣,也不是幾句話能說明白的,銀行的大部分員工元沒有達到平均工資標準。只有你爬到了部門總級別時候,可能才會到了所謂的平均薪資的及格線。


若按照銀行性質來講,筆者認為工資最高的應該屬於股份制銀行梯隊,工資最穩定的應該屬於城商行農商行梯度,工資最低的應該屬於國有大型銀行梯度。

一家之言,望指正。

<strong>


阿爾卑斯讀金融


中國銀行

1.行內正式員工超28萬,薪資體系分13級,分級定薪。

2.薪資構成:

  • 工資及獎金:本科約4000元/月(三級學歷,依次遞增,幅度1000元左右)+績效獎金
  • 法定福利+額外福利(六險一金)
  • 現金福利:租房補貼(約1000餘/月)+交通補貼(約700餘/月)+餐補(約400餘/月)+防暑降溫補助+過節費(幾千不等)+通訊補助(約200左右)

中國建設銀行

1.行內正式員工超35萬,薪資體系分12級,分級定薪。(總行負責人年薪約200萬,一級分行行長年薪約100-150萬)

2.福利待遇:

  • 新入職員工工資(1500元/月-2500元/月)
  • 從全國來看,中國建設銀行員工轉正之後,工資一般高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如在省分、市分做櫃檯業務,第一年到手工資平均為10萬起,一些員工第一年平均5萬起(全國)
  • 六險一金+交通補貼+餐補+防暑降溫補助+過節費+通訊補助+帶薪年假+體檢+書報費

中國工商銀行

1.中國工商銀行是是中國五大銀行之首,中國最大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2.薪資構成

  • 基礎工資:薪酬體系分為25級,基礎工資因級別而異,一般第一年的基礎工資是2000-5000不等,如果銀行經營業績好,基礎工資每年會有5%左右的漲幅。
  • 六險一金+住房補貼(約1000餘/月)+交通補貼(約500~2000)+餐補(約300~1000)+防暑降溫補助+過節費(幾千不等)+通訊補助(約100~500)+企業年金+體檢+帶薪休假
  • 績效獎金+年終獎(幾萬不等)+季度獎(幾千不等)

中國農業銀行

1.作為國有五大行之一,在同等薪酬的條件下,農行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相對較低。

2.薪資構成

  • 基礎工資:因級別而異,初入職的櫃員,月薪3000元起,升至大堂經理後,月薪為5000元左右;升職至二級支行行長時,月薪為7000元左右;升任至一級支行行長時,月薪為8000元左;升任至分行行長時,月薪10000元左右;總行工作人員平均月薪5800元左右
  • 住房補貼(約1500~1800非普遍)+六險一金+交通補貼+餐補+防暑降溫補助+過節費(約500~3000)+通訊補助+帶薪年假+體檢+書報費
  • 績效獎金+年終獎(櫃員2萬~3萬)+季度獎(7~8千)

中國交通銀行

1.交通銀行正式員工,薪資體系共分為10個級別,因級別而異,因學歷等級而異(差距少則200-500元,多則可達千元以上)

2.薪資構成

  • 基本工資(月均薪資約3700餘元)+五險一金+銷售提成+過節費(幾百~幾千不等)+各項補助+體檢+帶薪休假+年度旅遊
  • 績效獎金+年終獎(幾萬不等)+季度獎(幾千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