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人解答,“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如何理解?

蹦跳的闲鱼


《道德经》第40章鞭策//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压力乃动力之源,激励可调动潜能。人拥有无限潜质却易生自满和气绥,必要时需压力亦需安抚,需要激励亦需要鞭策。

(荐读品)


55e4680


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含义?

答:要理解道德经里面的句子,首先要有扎实的古文功夫,对老子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对自然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对人类及社会发展有广泛的观察和人生经验。只要有某一方面的短板,都会偏离而误读。许多国学专家,变成胡说八道专家,都是由此而有头无脑。

我虽无才,简单一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就开心了:

反者道之动。重在反字。在古文里,反常作返。有返回,往返多解。又有反复,循环,起落等多义。其次,是那个动字。不要当做动词解,在这里,样子,体现才是它的真义。

那么,“反者道之动”,就可以理解为:事物从生长到消亡,好好坏坏的反复,如四季的来来回回循环反复,那就是道的体现,道的样子呀!

弱者道之用。这半句中,重中之重,是弱字。许多人读错老子,就都因为这个字。弱当微小力薄,那是古文盲了的键盘侠。弱当是水,是见物不见性。弱当是无为,那是半神经了。弱,不是当示弱解,当随波逐流解,而是当顺应,顺从解。用字,在这里是懂得,按照指引的意思。

那么“弱者道之用”,就可以理解为:能顺从,顺应(承接上一句话)道的这个体现,这个样子去处世处事,就是真正懂得道的人,是按照道的指引去处世的人了。


黄三的风水之窗qzwsss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此句话乃老子的至理名言。若想完整理解其含义,我以为应整段解读。

在老子《道德经》中,此段话原文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在《老子略谈·逼近本原》一书中,对老子的此段话,大义直解如下:

所以尊贵需要低贱支撑,高大得有低下保障。高级领导对从属常自贬身段,体现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大家还不明白吗!车子房子,只会越买越上瘾。珠宝美玉,如无占有欲望,不过是石头一块。反向或对立面的存在,才是宇宙(道)运行的终极动力;最微小的物质内部,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时空之中的万物,是从无中创生而来,但无,并非"空无",因为即便是真空之中,一样充斥着最微小的物质、信息和能量。

以上理解,纯属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刘怯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原文,博大精深。究竟是在说什么?下面尽努力,提个个人思路,具体如下。

这两句话,首先能确定的是“动”与“弱”是在说明“道”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反者道之动。是在说明道的变化状态,比如:阴阳变化。日往月来,可以清楚看到:由白天变成了黑夜。可以清醒地意识到:白天成为黑夜的变化。因此!可以更进一步意识到:白天成为黑夜,存在着“变”的关系。变是什么?根据白天变成黑夜的现象,可以证明,变就是:动。进一步证实:是白天的运动达到了极限,但是运动不停,白天的太阳,必然运动往另一面,阳光被地球遮挡。得出结论:运动的白天(太阳)被地球遮挡,白天发生可变化,白变化成黑夜。结论精要:是运动白天,遮挡,变化成黑夜。得出规律:运动产生变化。

反:是讲一种状态与性质通过运动变化成另一种状态与性质的不同变化,变化的结果与前提相比,两者对比截然不同,是呈现相反性质的,称之为反。两种不同状态与性质的象征,可归纳为有代表性的,比如:阴阳,矛盾称。

最终解释: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讲:道的运动必须促成矛盾(阴阳)的变化或互变。

弱者道之用:弱是相对动而言的,动,代表着变化,那么!相对来讲,弱,就应该是代表着道在变化之后,从始至终的一个稳定状态。人或其它生灵,可以利用道这个实用的稳定状态,做该做的事,体现了道之用。


A小雅29


这句话出自通行版《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陈鼓应先生翻译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这样说来,其实陈老先生对第二句并没有翻译,大概其中的道理,大概大家都比较清楚。即使不能清楚的表述出来,也都能理解。所以其实难点就在第一句,而第一句的难点在前半句,前半句的难点则在“反”这个字。

大概很多的中国人很不待见,或者说很害怕这个“反”字,大概总能想到“造反”“谋反”一类,所以,老子在这里说个“反者”,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就造成了理解上的一个很大困难。

其实这里的“反”是个通假字,通“返”,往返,循环的意思。与后一句的“有生无,无生有”就对上了。而老子的“道”指的是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他揭示了最朴素的唯物的,事物发展运动的原则。至于第一句后半句的“弱”,并不是说“弱小”,而是说“柔弱”,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万物在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中,“道”这种内在推力,是柔弱的,几乎察觉不到了的。


安意如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40章,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观点。它揭示的是事物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客观规律和表现形式:“反(返)”是事物内部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规律;“弱”,是事物外部形态的表现形式。

反即是“返”,弱就是柔弱。“动”指的是道的循环往复的“运动状态”,这个运动状态即是“反”。

事物的动、静都是相对的、互为转化的。“反”即两个对立面恒久地在自己的对立面中间往返来回。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是相对而存在的,“有”是可感觉的实物,但是天地间一切“有”,就是那些可感觉的实物,无不取决于不可见的自然规律的运动变化,并由此运动变化产生出“有”。

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物壮则老”,盛极必衰,这就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含义:不停地循环,不同地运动,不停地派生,最终回归于道。

弱,幼小的,柔弱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弱”,是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不是接近垂暮的“壮”,因为壮则老,老则衰。故云“弱者道之用”,即柔弱的道是生万物、且生生不息的根源。道若是不能保持这种柔弱状态,则老,则衰,生息不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重点在于说明本胜于华,弱胜于强,虚胜于盈,旨在教人返本复初、守柔处弱,与道相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哲学观,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困难时,要相信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弱至强的过程,毛主席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日本投降前夕,毛主席又敦敦教导全党“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这个理论也是中庸之道的理论来源,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分和赶不上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太过比不及还差,不做比做得过火还好。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存在着适得其反的危险。


问道黄老


一、“弱者,道之用。”弱猫化狂躁。有凶恶焦虑狂躁之狱中众悍徒,警察以被人虐伤病之流浪病猫进狱中,众犯见猫顿生慈悲爱心而全力照顾猫,监狱顿生一片祥和:人猫双赢!天下太平矣!可为“弱者,道之用”之诠释。

二、“反者,道之动。”当众人一窝蜂头脑发热赶时髦流行,不妨冷静反向而动:

闹中悟静,静中悟动……

焦灼、急功求利,不妨放下平和无求……

大战之前指挥员在下棋、打蓝球。而不是紧张恐惧慌乱。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之天性,好逸恶劳,道家云,顺则凡,逆则仙,躺沙发、吹空调,睡懒觉,海吃喝,是不可能拿赛场冠军、创业成功、学业进步的,而修炼功法必枯燥艰苦、“先苦后甜”方可入道。顺者,大众平凡。逆反者,超凡脱俗。没有说,吃喝玩乐享受而能得道,故唐僧受取经历难之劫方成佛,八戒贪图舒服~“顺者”,只能成为平凡吃货:净坛使者。

而孟子云“天欲降大任于斯人者,必苦其心志,饿其肌肤,空乏其身……”

诸葛亮《诫外甥书》云:“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这都是诠释“道者,反之动。”

以吃苦耐劳、克服惰性而有为于某领域,科研及各领域,无不是探索、艰辛而进,故“道之动”~当寻求突破、创新而为、不安于现状,大胆作为,勇闯新路~逆反思维角度,思考问题。

有老名中医云“养生就是吃你不喜欢、不习惯吃的”,也是“反之动”~多数人喜欢吃自己习惯的大鱼大肉、只讲吃得一时舒服,易失营养均衡,适度逆反,以补偏执。

从市场来讲“逢俏莫赶,逢滞莫丢,”

也是告诫人们以逆反思维去发现商机,识破陷阱。

有东北小伙,全力投资种植有机大米,不停投钱,其间遭其父强烈反对,认为儿子“违背当地常规种植习惯”、投资太大冒险是必败“败家子。”儿子坚决不听其父意见,坚定心中信念而为,种出有机优质大米,可当地人又嫌贵,不相信有机米,米卖不出高价,现实逼迫小伙不断克服困难,这都是“道者,反之动”,自找难受。创先进产品、突破旧产品,打破用农药化肥种粮旧习惯,这都是与当下流行种粮“反之动”,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突破战胜了一系列困难,方可得成功之道。

又如人习惯坐真皮沙发舒适为先,而修炼者,自觉将功法融入生活“坐如钟、卧如弓、站如松、行如风”,而不会顺从图舒适天性,久之,收获健康振奋精气神的气质。

舒服安乐,平凡普通。

积极有为,超凡入圣。


启心武道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道本来无所谓动或者不动,反或者不反。但是我们毕竟是人,人是有主观、有立场的。所以我们现在,是站在 人的立场来做学问,而不是为学问而学问。中国人的学问都是为 人生而学问,为人要生活,为人要生存发展,为人的站天地而来 做学问,老子就站在人的立场来看自然。 我们都认为死就是生的反,但是会有人会讲,生是死的反, 会吗?大概不会吧?生就叫来,死就叫去,因为那是不同的空 间。所以我们一般人的正反,他有一个,大家不约而同的,共同的认知,死就是生的反,祸是福的反,无就是有的反,从生到死,从福到祸,从有到无,都是一个反字。

我们要知道反,其实有三个意思,第一,就是返回原点, 返回;第二,是发展到反面,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到了反 面;第三,相辅相成,你看车轮,上面是向前,下面是向后,向 前向后是同时发生,同时作用的。 动就是运行,所以反者道之动。我们可以解释说,道的动 变是自然循环,是返本归源,一下子回到本源,一下子又回到根 源,然后又继续向外面发展,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才能够做到生生不息。

反者道之动,我们可以从现实面来看,人越来越老, 东西越来越旧,事情越来越糟,这是事实。但是这个还是我们很难 去了解的东西,所以老子再加上另外一句话,叫做弱者道之用。 就是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自处柔 弱,是道的动变,这是最有效的运用。 直的是无法直接变成弯的。你看钢铁直直 的,怎么弯都弯不了,所以你要把它加 热,让它柔软,这样它就很容易按照你所 需要的形状去弯曲。同样,你很刚强的时 候,是改变不了的,你要让它柔弱,它才 容易按照你所需要的形状,去做改变。反 过来说,一个人如果始终站在刚强那一面,不自处以柔弱,就无 法循环往复。从道的作用来看,道没有自己,道是虚的,道是柔的,道是弱的,所以它才能够生万有,天地不自生,所以天地生 万物,这就叫做弱者道之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曾仕强微信公众号!


曾仕强留声机


《道德经》第四十章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无不遵循物极必反、对立统一的规律,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发展到极点,这些性质一定会向它们的反面转化。

这与《周易》中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含义是一致的。

再比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这正是祸福相生、相互转化的典型例证。

《道德经》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能带来便利,而“无”才能使“有”得以发挥作用。

我们说,老子正是从现实世界中的车毂、陶器、房屋门窗等器物“无之以为用”的现象出发,才引申出其重要的哲学观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也就是说,天下万物生而有之,而“有”皆因“无”以为用,离开了“无”,“有”也就不能发挥什么作用了。

因此,这里的“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有”离不开“无”,离开了“无”,“有”也就不能发挥什么作用了;“无”也离不开“有”,离开了“有”,就更谈不上什么用处了。

这里,“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也从一个侧面,有力的诠释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深刻内涵。

总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宇宙自然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


紫天云


《道德经》《老子》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综合诠释

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而柔弱则是“道"的作用。认为这些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存在,必须相互依赖生存,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比较深刻的认识到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规律。总的概括为"反者道之动,逆者道之用”。

总体来说,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例如:凡天下大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月盈必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