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而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5名“白衣戰士”赴黃岡

逆風而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5名“白衣戰士”赴黃岡

逆風而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5名“白衣戰士”赴黃岡
逆風而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5名“白衣戰士”赴黃岡逆風而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5名“白衣戰士”赴黃岡

2 月 11 日上午 9 點 40 分,郴州市衛生健康委接到《關於緊急組建新冠肺炎防治醫療隊支援湖北省黃岡市的通知》,本次郴州醫療隊需要醫務人員 39 名,支援湖北省黃岡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郴州援黃岡救治醫療隊的命令一經發布,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立即響應。當天下午 3 時許,醫院 15 名隊員乘坐高鐵急速趕往長沙與湖南隊匯合,當日到達黃岡。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到命令,此次緊急組派醫療隊需要 6 名重症醫學、呼吸內科醫生以及 8 名重症學、呼吸內科護士和 1 名感染科醫生。召集信息發出,不到一小時就收到來自醫院各崗位的百名醫務人員的請戰。最終確定由北院執行院長李雲峰任組長,危重醫學科胡青、戴新貴、鄺代斌,呼吸內科羅慶凱、劉俊勇、感染科李松林,危重醫學科和呼吸內科護士盧禮齊、蒙振波、曾拓業、蔣小軍、李晗、陳毓、劉玉桃、樊柯麟 15 名醫護人員組成醫療隊。

李雲峰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院長,本次擔任郴州醫療隊組長。他女兒今年高考,有 23 年急危重病工作經驗。自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以來,一直帶領北院(兒童醫院)的同事們並肩堅守在 " 抗疫 " 的第一線,關注著武漢疫情的發展。聽到醫院要派人,他就主動請戰。當接到出征黃岡通知的時候,李雲峰正在醫院 ICU 三區對一名新冠重症肺炎患者進行會診,無法馬上離開崗位準備東西。他的妻子全力支持,在家細心地為他準備一切。

曾拓業是兩孩媽媽,本次擔任郴州醫療隊聯絡員,她說:"15 年的工作歷練,讓我具備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及業務技能。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全國各地醫療隊馳援湖北,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祖國和人民需要,我輩醫者,義不容辭。因此我主動請戰,光榮地成為這個團隊中的一分子,願不負醫院及護理部對我們的培養。雖然不清楚前線的具體情況,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雖然任務既艱鉅又有風險,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願逆風而行,只要能盡我的一份微薄之力,此行無憾!"

胡青曾是一名援疆隊員,參與抗擊非典、禽流感、甲流等多個疫情戰役。" 我在危重醫學科工作已經 25 個年頭了,這次的新冠告訴自己必須衝在前面。用我的所學、我的經驗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現在是和平年代,和病毒做鬥爭其實也是一場戰爭。這次抗擊新冠疫情的工作,搶救危重病人主要是危重醫學的工作,只有我們能做,別人代替不了,我們必須去。" 我的妻子是市委一名公務員,她特別理解我。"

戴新貴是危急重醫學博士,2003 年非典時,他還是一名實習學生,如今已成長為臨床一線的中堅力量。戴新貴有豐富的重症醫學救治經驗。大年初三就自動報名請戰參加援助湖北醫療隊。接到通知後,他的愛人一直默默地準備出行的物品,兩個兒子通過微信視頻對他說:" 爸爸,您放心去救那些需要你的人,我會照顧好自己,爸爸你要注意安全,我等著你回家!"

鄺代斌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危重醫學科醫生。他說出徵前自己每日密切關注疫情,已經做好去前線的準備。2003 年非典時期,還在讀高中的他,目睹了白衣戰士的勇敢和無畏,他們是我青春時期最深刻的記憶。也許就因如此,鄺代斌選擇成為一名醫生。

" 黃岡疫情重、人手缺,我理當站出來,義不容辭!我最想感謝我的妻子,當我和她說要去黃岡時,她說她會照顧好孩子的,讓我安心。我抱了抱她,她是我最大的依靠。" 鄺代斌說。

羅慶凱是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從疫情開始,就一直在參與整個防控流程設計和全院培訓,包括親自去門診和病房。這一次,又是主動報名。當羅慶凱自己去支援黃岡的消息告訴家人的時候,他們雖然擔心,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 我太太跟我孩子說,現在黃岡那邊的情況比較緊急,很多人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爸爸是呼吸內科醫生,這個時候他要去幫助他們。" 羅慶凱說," 孩子還在讀小學,有些事情他其實也明白了,他對我說,讓我一定要注意防護,注意安全,早點平安回來!"

劉俊永,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80 後醫生。除夕那天就寫下請戰書,時刻準備奔赴抗疫前線。" 事實上報了名之後有點慌有點緊張,特別是提到家人和孩子,心裡會有一些難受。但我內心是認為一定要去的,這是我的使命、職責所在。即使我不去,也會有其他同事去 ……" 劉俊永說。

李松林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控科一名醫生,由於醫術精湛,經驗豐富,一直都是科室的頂樑柱。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後,李松林和科裡的幾名醫生一直堅守在醫院一線,面對每天幾百餘人的發熱患者,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過,沒有一個人請過一次假,都是連續 24 小時地堅守在工作陣地。

"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華夏大地的時候,我自願申請去黃岡,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全部力量。我將竭盡所能,把所學回報給人民,打贏這場戰役!" 李松林說。

男護盧禮齊接到支援黃岡的緊急通知時,他正和同事在魏患者的翻身。疫情發生以來,盧禮齊一直堅守崗位,未曾休過假。" 我體力上肯定優於女護士,工作上會主動承擔更多一點,我已經準備好了,勇於擔當,不辱使命,堅決完成任務!" 盧禮齊說。

蒙振波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危重醫學科的一名男護士。除夕夜他就向醫院護理部提交了請戰書,他的妻子也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作為同行,非常理解丈夫,也支持他的決定。" 我要求組織把我安排到最危險的疫情前線,服從組織安排,為國家、為搶救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生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蒙振波在請戰書上這樣寫道。

90 後帥氣小夥兒蔣小軍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男護士,有著近 6 年重症護理經驗的他早早就主動請纓參加馳援武漢的醫療隊。

" 今天終於可以如願到前線支援,我沒有結婚,沒有家庭負擔,更能衝上前線。面對疫情,保衛國家和人民,我們責無旁貸!" 蔣小軍表示。

李晗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此次醫療隊中最小的一名隊員,今年 27 歲,也是一名男護士,有 4 年的重症護理經驗。10 多年前,李晗陪著身患重病的爺爺來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了手術治療並痊癒,那一刻,李晗就立下誓言:我也想成為像他們那樣能為百姓健康做點貢獻的人。

此次報名參加馳援黃岡的醫療隊,也是李晗這段時間 " 魂牽夢繞 " 的心願。" 大家都覺得我們 90 後還小,其實我們早已經長大,尤其作為醫護人員,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有所擔當!"

陳毓是一名入職 13 年的老護士了。剛剛得知疫情時,她就時刻關注。" 除夕夜我們一起看電視,他看到白巖松朗誦時,就哭了,她特別希望自己能幫上忙。" 陳毓的丈夫說。此次一接到醫院通知,她馬上報了名,臨行前陳毓的丈夫和孩子都到醫院為她送行。

" 雖然我的孩子還小,但是我有非常支持我工作的親人。我的丈夫、我的公公婆婆一直都非常支持我,把孩子照顧得特別好,雖然我心裡也會有愧疚,但是等疫情過去,我會加倍補償給孩子的!" 陳毓說。

劉玉桃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孩子分別 7 歲與 4 歲,當她第一時間將奔赴湖北的消息告訴父母與愛人時,他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臨行前,她抱著兩個女兒說:" 媽媽要去一個很遠的城市,那個城市有病人需要媽媽救治,你們要聽爸爸的話,等著媽媽完成任務回來。" 兩個女兒很聽話,邊哭邊點頭,劉玉桃放下兩個就出了門。

劉玉桃說這次出征,是代表著郴州的形象、代表著醫院的形象,因為時間緊迫,有一點兒擔心、也有一點緊張,但是有父母親人們的支持和鼓勵,有醫院這個溫暖大家庭做堅強的後盾,自己一定會不辱使命,與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並肩作戰,打敗病毒取得勝利。

樊珂麟是北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護理護師,90 後,是這次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最年輕的女醫護人員。她說,自從疫情在媒體上曝光以來,看到很多武漢醫護同仁治病救人的消息,當時她就想,如果有機會,就要報名。" 事實上報了名之後有點慌有點緊張,特別是提到家人和孩子,心裡會有一些難受。雖然我也捨不得自己的家庭,但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病患戰勝疾病 ……"

3 時 10 分,由郴州西站 G840 次列車載著由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李雲峰為組長的郴州醫療隊 39 名隊員急速趕往長沙。2 月 12 日 16 時 30 分,郴州醫療隊在高鐵長沙南站與湖南隊會合,當日到達武漢。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劉振 吳蕾 圖 / 李湘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