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北京的食物除了烤鸭和豆汁,你觉得还有什么?

北京乐活族


北京,中国的首都。这座城市每天都有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汇集在此,有人说北京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同样,北京的美食五花八门,但是要想吃到地道的老北京味道,肯定还得下一番功夫。北京最有代表的美食之一,北京卤煮,炸酱面,炒肝,驴打滚等


Lu蜗牛的梦想


能代表北京的食物太多了,简单说几个隔一段时间不吃我就想的小吃吧。炒肝,卤煮,糖油饼,炸灌肠,驴打滚,糖耳朵,稻香村的枣泥酥。

现在不在北京住了,每次回北京,除了炸灌肠和驴打滚,其它肯定都要吃至少一次。炸灌肠和驴打滚之所以不用回北京吃,是因为我会做了,过段时间我会做一些北京小吃拍视频。每次回北京,我都要去一个亲戚在鼓楼大街开的卤煮店吃一碗卤煮,别看就20几平,可全是回头客,因为他做的卤煮特别干净,很多卤煮店里的肥肠都不清里面的肥油,可他家的肥肠里面的肥油都清除掉了,肺头也是洗到没有血水才算好。美美的吃完一碗多加肥肠的卤煮再去旁边一家卖炒肝的店喝上一碗蒜味十足的炒肝,再去一家小店买几个糖耳朵,再去稻香村买上一斤枣泥酥,回头带回包头。糖油饼好解决,家附近的早点店就有卖,糖油饼其实就是白面团加一块糖面团,擀开炸成的油饼,别看普通,可就是多了薄薄一层糖面,让很多北京人对它爱不释口,记得有一次回北京带了包头的朋友去吃早点,我给他推荐了糖油饼,一般一人都吃一张糖油饼,结果我那个朋友,大概A4纸那么大的一张糖油饼,他吃了两张,第二天还主动提出再去吃。

有机会去北京的朋友,一定要好好尝尝北京的各种小吃,真的会让你回味无穷。过段时间我也会专门做一些北京小吃的视频,只是会做的有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幸福的美食


虽然我喝不了豆汁儿,但我也知道喝豆汁要配焦圈和咸菜,作为首都的北京,美食还是很多的,比如卤煮,驴打滚,刷羊肉,庆丰包子,炸酱面,艾窝窝,炒肝,豌豆黄,糖葫芦,爆肚,羊蝎子,我是南方人,我表示尽力了[呲牙]


飞行石头和定律


有网友这样调侃北京人,说是“给北京人一碗芝麻酱,他都能蘸宇宙”。所以在小宝看来,最能代表北京的食物就是“芝麻酱”。

有些人觉得老北京炸酱面是最能代表北京的美食,其实炸酱面已经是百家百味儿了,没有人会傻乎乎的去北京吃一碗炸酱面。包括北京人都是自己在家做炸酱面吃,没人吃外边的炸酱面。除此之外,焦圈、驴打滚、卤煮火烧这类虽然是北京传统小吃,但是它们依然代表不了北京,因为在芝麻酱面前,它们都是“弟弟”。

北京人的夏天离不开一碗麻酱面,还得是把面条过凉水之后,用电风扇吹凉了再吃,这样面条吃着特有嚼劲儿。这碗面的灵魂当然是麻酱了,用自来水将麻酱慢慢澥开,然后放点盐调味,就可以直接拌面了。最后再就着凉滋滋的黄瓜丝,以及大蒜瓣,吸溜吸溜的吃上两大碗,简直再舒服不过。

就算吃个白面馒头,不少北京人也爱蘸着芝麻酱吃。吃法也非常简单,将馒头切片,然后将一面涂上弄弄的芝麻酱,最后再撒点白糖。满满的酱香气,以及那一丝香甜,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面茶是老北京人的传统早饭,也是离不了芝麻酱的。沿着碗边儿吸溜,芝麻酱的香味与面茶的香味完美结合,让人唇齿留香。

芝麻酱烧饼,不论是干吃,还是夹带着酱汁的肉吃,都是老北京的最爱。

芝麻酱糖花卷、芝麻酱糖饼,满满的芝麻酱以及红糖,刚出锅的时候香飘四溢,老北京没有几个人不爱吃。

就连零食威化饼干都少不了麻酱,这也是地道的老北京口味,麻酱威化入口丝甜,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还有凉菜里的扛把子【乾隆白菜】,着名字响亮,其实就是把麻酱、白糖、醋浇在手掰白菜上,此外还有芝麻酱拌豆角、黄瓜、蒜泥等系列凉菜。

当然了,涮羊肉以及爆肚同样离不开灵魂伴侣芝麻酱,再往芝麻酱里放点韭菜花、腐乳、炸辣椒油、香菜,简直是完美至极,也是老北京人的最爱。

综上所述,小宝认为最能代表北京的食物就是芝麻酱,大家觉得呢?

我是小宝侃美食,挑逗味蕾,不管饱!


小宝侃美食


1.驴打滚

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叫人百吃不厌。

2.艾窝窝

历史悠久的老北京风味小吃,主要食材是糯米粉、面粉做外皮,其内包的馅料富有变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色泽雪白,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3.豌豆黄

老北京传统小吃,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浅黄色,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成筒状,一口咬下去,香、酥、嫩同时涌心间。

4.炸酱面

老北京富有特色的美食,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

5.卤煮

最有北京味道的小吃,土生土长,比京剧还要纯粹。火烧切井字头,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再来点蒜泥,豆腐乳,辣椒,韭菜花,热腾腾的一碗上来,火烧、肺头、豆腐吸足了汤汁,火烧透而不腻,肉烂而不糟。

6.爆肚儿

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把鲜牛肚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不糟。

7.炒肝儿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









asdg111


您好,我是澜馋食记,美食领域青云计划获得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说起老北京小吃,可能马上就能引起一大片吐槽。说北京“美食荒漠”的,说“下水浆糊”的,说“馊了吧唧”的,更有形容老北京吃饭讲究的段子“头拔粪”的,持这几种观点的网上大有人在。似乎在很多人眼里,北京的食物都是难以下咽的。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起在北京吃饭最大的噩梦,那就是大街上买个几样好小吃,个个都离不开麻酱…想想也是,涮羊肉和爆肚少不了麻酱,就连做烧饼,拌凉面,做凉皮,都有麻酱的存在。它的味道过于浓厚,只任何食物只要沾上它都会被它的粘稠和浓香所包裹,而原本的味道便荡然无存。



所以地道的老北京小吃一定是重口的。卷着面酱和葱丝吃的烤鸭如是,酸鲜无比却又泛着一股浓厚的泔水味的豆汁也是如此。那么还有哪些可以代表老北京浓厚味道的小吃呢?

第1样,卤煮火烧。



每次到了北京,只要不是深夜12点,一定事先找卤煮店过一把瘾。各种内脏,五花肉加上豆腐干,死面烧饼汇成一碗,唏哩呼噜的吃下去,说不出的满足感。

卤煮爱他的人爱死,恨他的人恨死,就是因为它过于重口,甚至有些黑暗料理的意味。比如我老婆就认为卤煮火烧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内脏的骚臭味。这也是为何她在洛阳总也喝不惯臭杂肝的原因。

像我这种吃惯内脏的人,最爱的就是这种脏器的浑气味。除了有些微微担心胆固醇嘌呤超标以外,什么骚臭?什么香料味儿过重?这都根本不是事儿。

第2样,炒肝。



其实炒肝和卤煮属于一个体系。都是旧社会穷人吃不起饭,用下脚料煮到一起,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美食。吃惯胡辣汤的我对于炒肝没有任何抵触,都是稠乎乎的一碗。沿着碗边儿这么一嘬,浓烈的蒜味儿特别的提香。

炒肝的味道比卤煮稍微轻口一些,但依然属于黑暗料理。它没有那么重的香料味,但粘稠的质地,更像是喝一碗酱油味的内脏羹汤。喝炒肝的时候再搭配二两包子,真是说不出的舒坦。

第3样,爆肚。



别看是一盘水汆羊肚。其实内有乾坤,大有门道。每个部位汆烫的时间和方式都不同,只有手上有功夫拿捏的准了,才能吃出最好的口感味道。

但是爆肚这个东西,我到北京都不会多吃。主要原因是他既不能像涮羊肉那样越吃越暖和,还能饱肚,又不像别的北京小吃那样价格亲民,太贵了…动辄一盘几十块,两个人吃个几百块跟玩儿一样…

第4样,炸酱面。



如果你问一个北京人,谁家的炸酱面最好吃,他永远回答你是自己家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交一个北京的朋友,好到可以把你领回家吃炸酱面的那种。而外面卖的炸酱面真的是不值一提。

每一个北京人都有一本杂酱面的秘籍。酱怎么配?肉怎么切?配什么料?用什么火?葱什么时候放?吃什么菜码?家家不同,又家家有特色。炸酱面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他的家常,他的亲民。看似乌漆抹黑的一碗小碗干炸,拌在锅挑的手擀面里,一口就吃出了人间烟火。

第5样,涮羊肉。



我最爱吃的火锅品种就是涮羊肉。因为它清淡又不寡淡,香的纯粹,鲜的自然。原本就是一锅白开水,先丢两块羊尾油进去开个锅。然后开始烫羊肉吃。

鲜切的羊肉,只需要稍微一汆烫就熟了。吃到嘴里细嫩鲜美到无与伦比。所以我吃涮羊肉的第1盘,一定都是空口吃绝不占调料。从第2盘开始,烫好的羊肉裹上浓浓的芝麻酱蘸料,转眼就吃的精光。

吃到最后了,开水也变成了羊肉汤。这时候下点挂面什么的收一个尾,摇摇晃晃的回家睡一觉,真是再舒坦不过的事情了。

有人说,北京的美食全靠清真食品来维护着最后的面子。细想之下也不无道理。因为北京的小吃有些过于粗糙,平民化。所以相对精细的回民菜则更能吸引眼球和舌尖。



而北京也正是因为浓郁的饮食地域化,让大家争论不休。其实在我看来,“汝之蜜糖,我之砒霜”。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小吃都迁就于外地人的口味,那么这个城市也就太没有个性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澜馋食记


麻酱!

不管是标准麻酱还是二八麻酱

又或者是超市卖的花生芝麻酱。

麻酱!是必不可少的!

主食:麻酱烧饼,麻将烧饼加上酱肘子!那滋味啧啧啧~一口酥酥脆脆然后舌尖就触碰到软软糯糯,咀嚼在咬到Q弹最后再到丝丝分明肉丝,当你觉得满足时候麻酱那种香香的味道在次出现。

主食:麻酱凉面,酸酸甜甜,清脆可口,吸溜吸溜的顺滑口感,带上浓密的芝麻浓香,em~夏季开胃必不可少!老板再来一份是你夏日的满足!

凉菜:麻酱凉拌白菜又叫乾隆白菜,要求这白菜都得挂上麻酱,咔呲咔呲,清脆甘甜又带着芝麻香,你是配着喝粥还是下饭都不会让你失望。

吃火锅:必备麻酱,少了这个会觉得吃的不是滋味。这里必须是二八酱,实在不行替代花生芝麻酱也行,但得自己调。那滋味的美好,咬舌头。先不说羊肉片裹上麻酱的滋味,也不说菜叶子的口感,就是红薯土豆山药加上麻酱那都是享受~啊,你吃香菜和葱花不?韭菜花呢?

值得一提的是,爆肚,黄喉配上麻酱那嘎吱嘎吱的后感,连耳朵听到都是舒服的~

说到这,您觉得麻酱还不能代表北京么?






小阿鹿miumiu


还有好多如下:

1、北京炸酱面

2、北京卤煮

3、芝麻酱烧饼

4、老北京铜锅涮

5、芝麻酱拌凉菜

6、老北京爆肚

7、驴打滚

8、老北京蜜饯

9、炒肝儿


孙大脸说美食


1.炒肝儿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

2、驴打滚

承德地区盛产黍米,承德叫黄米,性粘。“驴打滚”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

“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3、豌豆黄

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豌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宫里吃的时候通常装在精致的盒子里,还点缀以金糕。红黄相间。豌豆黄颜色浅黄,细腻凉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





二胖的分享


作为北漂4年的我,还真有很多值得推荐的

  • 老北京传统小吃驴打滚:香糯、甜口、黏黏的,浓郁的黄豆香味儿,百吃不厌


  • 老北京涮羊肉:特点是铜锅碳火,人工切片,对刀功要求也非常严格,薄厚均匀。清汤涮锅,肉质鲜嫩,口感鲜美,配上老北京独有的蘸料,倍爽儿

北京承载很多代人的回忆和历程,还有很多传统和代表性的食物,有卤煮、豌豆黄、炒肝、炸酱面、爆肚等等等,就不一一介绍啦,有机会大家去北京挨个尝尝吧。


感谢观看,对你有帮助的望采纳,记得点赞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