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本次新冠疫情,武汉红会先期物流运作情况及九州通接手后的对比,把应急物流推上了国人视野,成为舆情焦点,本文试以武汉疫情为背景,结合笔者在5.12汶川地震、4.20雅安地震中救灾物资调配的实际经验,从实操角度就应急物流作初步探讨。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应急物流特点及物流要求


应急物流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非常态物流,其特点及对物流的要求为:

一、突发性、急迫性

突发性、急迫性是应急物流最根本的特点,因此它对物流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反应快速,主要的应对方法为:


1、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物流本身讲究高效率,在应急物流中,物流快速反应能力更是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但快速与准确存在二律背反关系,这就需要物流运营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把有限的物流资源投入到对最需要的物流环节。

实操中,应在保障总体流程正确、顺畅的基础上,精简流程、优化设置,按突发事件对物资需求的急迫程度,对物资进行ABC分类管理。


一般来说,除急需且稀缺的超A类物资(如本次武汉急缺的防护服、KN95口罩等)外,对存量较大的A类物资、BC类物资不宜过分强调物流的准确性,以免牺牲快速反应能力。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这里要注意根据物资的紧缺程度及时调整其ABC等级。如5.12地震前期,不少地方水、食物紧缺,那时这些物资就属超A类,到了中后期,水、食物很充裕,就应该降低其等级。

当然,有些物资,如血浆、输入人体的针剂等,事关生命安全,即便不紧缺,也要确保准确。


2、用系统化、表格化解决物流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化

标准化、流程化是效率、准确性的基本保障。能运用物流软件系统的应运用,没有系统应用相应表格代替,这个后面详说。


3、运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设备

应尽量选择类似通用仓库的场地作为应急物流仓库,并尽可能采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的物流容器,配备相应的装卸搬运设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二、特定性

应急事情本身的特点及其主要需求物资的特性会产生相应的物流作业需求,这就要求应急物流具备针对性与专业性。


从事件本身的特点看,如果洪涝,一片泽国,运输方式可能只有靠舟船甚至空投,也只有拥有这些运输资源的单位才能承担运输任务;如果地震,断壁残垣,往往一段街道就充作仓库。本次疫情,各项基础设施没受影响,其物流条件在应急物流中是相当理想的。


从主要需求物资的特性看,本次急需的是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器械,专业性很强,因此选择九州通这一医药企业作为物流运营方是明智的。

很多人认为,应急物流事发突然,没有专业的物流运营方正常,现实中也往往如此。但不专业的物流体系是低效、混乱、甚至致命的。


武汉红会前期的操作,非但没能让物资快速配送到急需的一线,还造成了物资管理的混乱,举国沸腾、教训惨痛,九州通接手后,清理这些物资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



三、缺乏计划性

除政府有序调拨外,应急物资绝大部分来货方、来货品类、数量、来货时间、下游需求均难以预测、调控,毫无计划性可言,打破了正常的物流节奏,上下游环节往往信息不清、沟通不畅,容易导致混乱,这是应急物流的技术难点。


为应对这一特点,物流体系要有强大的把控、调度、协调能力,在充分认识事件本身特点及其对主要需求物资特性的基础上,厘清物流环节、优化物流流程、实现各物流环节的无缝连接及相对程式化、模块化操作,同时用高度的灵活性处理实际问题,具体方法是:


1、固化指令传达体系,保持物流体系各环节沟通协调渠道畅通、高效

这是保障物流体系号令统一、指令畅通、步调一致、正常运作、各环节无缝连接,并能在出现异常时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的保障和前提,是合理调配有限的物流资源、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

在多单位共同参与的物流体系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令出多门、各自为政,整个物流体系势必乱成一锅粥。


2、按物资急需的ABC程度制定相应的相对固化的操作流程框架

这是保障物流体系高效、模块化运作的基础。要注意的是,相对固化的是流程的主体框架,而非执于每个具体细节。应急物流情况千变万化,如果拘泥于细碎化的非关键环节,因循刻板,就会丧失应变的灵活性。


3、对非主要问题进行权变处理

这是保障物流体系灵活性的重要手段。

如,按GSP要求,药品、器械等都应三证齐全,供方要有相应资质,但实际到达的物资达不到相应要求,如果生硬执行规定,估计现在很多物资还在等待合规文件。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要以高度的魄力和责任心对此权变处理。本次武汉以质量监督局确认物资是否合格,卫健委也在现场,很好地体现了权变性,也保障了基本的质量安全。



四、作业量不均衡

应急物流作业量难以均衡,且往往会某一时段出现巨量物流需求,为应对这一特性,物流体系就要保持相应的弹性。

提高物流弹性主要是利用物流资源的可扩充性更有效地突破物流瓶颈或扩大瓶颈口,比较好的应对方法是:


1、明确各物流环节岗位职责

各环节分工明确、有序操作,才能哪里是最重要的物流瓶颈,从而把有限的物流资源合理调配到相应环节,突破瓶颈。

要注意的是,明确的是岗位职责,而不应机械地认为某人干了这个岗就不能干那个岗,可以兼职兼岗嘛。


2、使用更具延展性的物流设施设备

太过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虽然效率高、用人少,但设备刚性太强,延展性不足。比如立体库,达到最大作业值时就没办法再增加作业量。而普通通用型仓库,虽然作业方式简单,但在可增加作业场地、人手及地牛、叉车等简单易得的物流设备时,其作业量可以增加,更具弹性。

本次武汉仓选址非常理想,国博中心每个展厅8224㎡,6厅相连最大可达6.5万㎡,目前仅启用了2个展厅作为仓库,其主要运用的设备也是地牛、堆高车,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3、人是物流弹性的最后保障

在应急物流情况下,往往各项物流设施设备都较为缺乏,只有人手才是唯一可增加的物流资源,而且就算人手有限,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可以激发的。



五、作业条件不理想

应急物流的场所、设备、人员等往往达不到正常物流要求,这就要求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靠性,主要的应对方法是:


1、保持作业场地及物流设施设备稳定

地震、洪涝及断网断电风险高时,对系统依赖大、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自动化仓库及自动化设备难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物流体系要有极端条件下依靠人工操作,维持稳定运转的能力。


2、保持作业人员稳定

应急物流情况下,物流作业人员往往难以成建制的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核心环节由熟悉业务的骨干人员操作,在此基础上,对新补充的一般操作人员应通过简单、标准化的岗位流程培训,使其快速上手。


3、保持系统整体稳定

这里首先是各项指令系统的稳定,其次是主要流程框架的稳定,这很好理解。实操中比较重要的是,如果运用了物流软件系统,该系统应具备在系统设置策略、基础数据不完整甚至脱机情况下正常稳定运行的能力。


有些WMS软件,虽然功能强大,但系统各环节之间逻辑关系太严密,在初设系统时如系统策略(包括库区定义、货位定义、物资属性定义、存储策略、补货策略、人员角色定义等诸多方面)某一环节出错,整个系统难以正确运行。普通的购销存软件勾稽关系简单,在这种情况下更能满足实际需求。

如果存在较大的断网断电风险,或系统难以脱机运行,用简单的EXCEL表或规范的纸质表格代替软件系统也是现实的选择。

综上所述,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对物流要求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各种特点彼此交织、相互作用,这也决定了我们应从整体高度、系统全面地解决各项问题。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物流关系方分析


厘清物流体系中各方关系,是保证物流体系指令畅通、流程顺畅的前提。


一、来货方

物资调入方(包括物资捐赠单位、个人)可视为来货方。


二、货主

发出物资出库指令的即可视为货主,或者说是代行货主职能。

实际中可能存在多个部门就其所属或管理的物资发出指令的情况,这种多指令体系容易出现混乱,最好避免,但如果出现了也能解决,可视为多货主,这种情况下,物流运营方更应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分清楚那些物资归哪个货主,该听哪个货主指令。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定向捐赠,该定向捐赠明细只能视为出库明细,而非出库指令,并且该明细还未发出具体出库时间,是待处理状态。从整合物流资源、统一运力角度讲,应由该物资具体归口管理的部门代行货主职能,下达具体的出库时间,将该明细由待处理状态转为处理状态,成为真正的出库指令。

武汉红会在这的身份很尴尬,它不具备发出指令的资格,并非货主,但实际很多物资的收货人为红会,可把它视为仓库收货地址,不作为物流关系方。



三、物流运营方

根据物流指令从事具体仓储、装卸搬运、运输等物流环节的即是物流运营方。

不同物流环节可由不同物流运营方承担,比如武汉现在是九州通负责仓储,公运负责运输;但同一物流环节不宜出现多个物流运营方,如果出现,应明确该环节具体由哪个单位牵头负责。


多物流运营方的实操难点主要是作业环节的衔接。这里应以仓储环节的运作方(或系统软件的操作方)为整体流程的作业核心,其余环节的物流运营方听从它的指挥调度,确保物流体系畅通。


四、收货方(客户)

实操里涉及收货方的主要是明确收货方配送优先级,这对保障重点需求非常重要;此外,应根据收货方的地址设计运输线路,在多配送地点时,合理规划配送线路则整合运力的基础。


五、运输方

这里重要的是建立来货运输方的沟通渠道,使其可提前告知物流运营方大致的到货时间、来货品种、数量等信息,以便提前准备相应的人力、设备,甚至明确相应的作业模式。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应急仓库设置流程


一、选址

选址是应急仓库设置的第一步,应根据现实条件选择。最理想的是依托大型物流企业,尤其是医药、商超类物流企业的仓库;其次是类似通用仓库的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极端情况下有块平整的空地也是现实的选择。


二、环境搭建

这里的环境指物流运作的软环境,包括:


1、系统软件的运用—系统化

软件系统是现代物流的大脑,是决定物流效率高低的基础前提。不同软件系统对物流效率的作用差别巨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具备三方物流平台的WMS系统最具优势,它与一般WMS最大的区别是可支持多货主就自有物资的入、出库,调整货品状态(合格、不合格,暂停出库、退回、销毁等)在三方平台交互信息、下达各项指令,查询物资库存明细、出入库流水、交付状态等等;此外也支持仓储、搬运、运输等各环节由不同物流运营方运作。但由于其要求各项基础策略设置准确,对系统操作人员要求很高,故适用场景受限,本次九州通使用的九州云仓就是该类系统。


次之是不具备三方物流平台的WMS系统或普通的购销存系统。但是哪怕是最简单的购销存系统,各物流环节也是清晰的。

只要有系统,均至少应新建合格品、退货、不合格品等3个保管帐,实现账目清晰;同时预先在系统中按实际场地情况,明确货位编码原则、设置货位;此外物资应尽可能建立ID,便于系统操作。

对于定捐物资,系统根据定捐明细勾稽相应收货方、收货品种、数量即可。


2、无系统情况下的指令系统—表格化

如果没有系统,但可计算机脱机运行,可用Excel表,把进出库及结余情况勾稽清楚。较为完备的Excel表可参照如下格式: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图表1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图表2


单据号应是基于年月日等日期信息的流水号,流水号可视出库单据多少,采用多位编码按序列排,3位编码就能支持1000单的发货,绝大部分情况足够了。单据存档时按日期装订,便于日后统计查验。


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等有严格效期要求的,本应记录批号、失效期。实操中,如情况紧急,可在验收环节初步判断是否过期或近效期(一般半年内到期即为近效期),只对近效期物资录入失效期;过期物资直接入不合格品库,日后清理。对效期没有要求或实际意义不大的物资,不记录批号、失效期。


如没有电脑,以上表格可用纸质代替,但这只能保证账务基本清楚,效率不高。本次红会在自行操作时,居然采取非表格化的纸质文档记录出入库情况,这是很不专业的表现,也是导致其低效、混乱的重要原因。


最极端的情况,连纸张都没有(4.20雅安地震时,笔者在芦山遇到过),那就只能把物资简单按属性,如药械、食品、日用品等分个大类,靠共产主义信仰来运作了…


没系统时难以建立ID,可用品名、生产厂家、规格等信息区别SKU(单品)。要注意的是,即便同一SKU,也应以来货方、来货时间的不同区分不同批次,视为不同细目、分别记录进销存关系,以免账目混乱。


定捐物资应根据定捐明细,在《物资进出货明细表》标注每次的定向物资接收方即可,同时备注“定捐”字段以便查询。《物资交接记录表》应视每个定捐细目为一个独立的交接记录。



三、场地设置

通用型仓库设置较为简单,主要步骤为:


1、库区、分区划分

(1)库区应划分为入库待验区、出库待运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以明确相应作业范围。


(2)合格品区应进一步划分分区:

A作业模式分区——整零分存

由于大宗物资与小整件、零散物资验收、收货繁杂程度、存储方式及分拣作业模式不同,可按物资来货数量先划分为大宗物资区、小整件、散件区。

一次性来货1件且该来货为非原装整件、拼件物资定义为散件,来货原装整件1件以上10件(含)以下的定义为小整件,10件(不含)以上的为大宗物资,分区存放。


散件物资1个托盘位可对应多个(一般不超过20个为宜)SKU,在节约托盘位也不至难以拣选;小整件区1个托盘位对应2-4个SKU为宜,以便快速拣选;大宗物资区1个托盘位对应1个SKU以便直接托盘叉取、加快作业进程。

如一个SKU一次性来货既包括原装整件又包括散件的(这种情况很极端),以原装整件数量判定其存放于那个分区。

实操中这三个区域的实际大小难以即刻确定,可将大宗物资区居中设置,物资入库时从中往两侧摆放,其余两区从左右两侧端头位置往中摆放。


B物资品类分区

按作业模式分区后,应按物资属性及急需程度ABC分类进行货位

分区。应急物流分区不宜太细,但如不分区或分得太粗,现场会很混乱,难以快速查找所需物资。从武汉情况看,可分:

器消区:包括合乎医用的正规“械”、“消”字号物资,及初步判

定可医用的类似“械”、“消”字号物资(如雨鞋),可定义为A类,其中急需的防护服、护目镜、KN95口罩等还可进一步定义为超A类,选择靠出库待运区的最佳位置存放,方便快速出货。

药品区:可定义为B类。当然,如有部分药品是疫情所需的,也应定义为A类或超A类,在其所属货位区域的最佳位置存放。

食杂区:可定要为C类,包括食品、已判断不可用于医用的口罩、日用百货等。

其他区:这主要是难以马上确认其属性的物资及已判定无关疫情的物资,如玩具等,定义为D类,存放在离出库待运区最远货位,基本不参与拣选、配送。


2、物流通道设置

通用仓库托盘存放,如采用地牛,主物流通道宽度不低于3m,次通道不低于1.5m。如全靠人搬运,主物流通道宽度不低于1.8m,次通道不低于0.8m。叉车、堆高车则视其作业宽度要求而定。


3、货位设置及货位编码

(1)货位设置

按货位存放物资是保证作业快速、准确的基本要求,分区后即可按场地设置货位。

留足作业通道后,托盘按排、列规则摆放。

从武汉仓看,合格品区最好两块托盘并排放置(1.2+1.2m),托盘1m宽处垂直出货口,便于叉取。

实操中如难以细化到单个托盘位管理,可适当设置大货位。大宗物资,每个SKU按实际堆码区域设置1个大货位。小整件及散件最好还是管理到单个托盘位;如扩大货位,只能在其所属分区中划定,其宽长不宜超过2.4*10m,以便拣选。

入库待验区只需设几个大待验货位,从武汉仓情况看,一个货位2*12m较合适;出库待运区货位设置类似,出库时同一运输线路的物资堆码在一个待运货位以便集货。

与储存区托盘1m宽处垂直出货口不同,待验、待运区存放托盘时其1m宽处应与出口平行,以便减少托盘90度转向时间,加快入出库效率。


(2)货位编码

货位设置完毕后,即可编制货位编码。

货位编码应根据库区划分及分区的情况定,一般用大写字母代表库区、分区,用一定的位数的数字流水号代表排号,用一定位数的数字流水号代表列号。

物资存放在具体货位后应及时在系统、表格中记录相应货位号,具体的货位号也应张贴在相应货位的地板上,查找时排列交织、准确快速。

这里有个技巧,就是设置一些虚拟货位,作为系统虚拟入出库的货位使用,这在实操中非常有用。



四、配备适宜的物流设施设备

应急物流很难配备理想的物流设施设备,但如有条件,应该配备充足的托盘,这是物流模块化运作、提升效率的基础。

搬运工具中,最常用也最易获得的是地牛;叉车、堆高车等能配备尽量配备,但在具备地牛的情况下,应只将其用于装卸举升作业,以节约物流通道面积,发挥其最大功用。


五、固化指令体系、搭建流程框架

本节内容,前面已有较详细阐述,在此略过。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武汉仓条件下的物流快速化操作


一、武汉仓总体情况

1、物理条件

根据相关资料,武汉红会现有仓库为武汉国博中心,该中心总体布局如下: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全馆平面图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单馆平面图


资料显示,目前仓库为A2、A3展馆,单个展馆具体情况如下:

该场地可类比通用型仓库,条件非常理想。就单个库区看,72*117m的库区面积很好划分:可以用72*17m,共1224㎡作为入库待验区、出库待运区,72*100共7200㎡作为合格品存储区。


按本文前述的货位陈列方法,合格品存储区可放3000多个标准托盘,按每托盘平均堆码30件计算,可存放约10万件物资。


2、系统环境

武汉仓具备网络,九州通接手后在第一时间搭建了系统环境,运用了九州云仓系统。不过其目前还是用A4纸单发货,这应与现场还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不能运用RF以及部分物资未建立ID有关,但最好采用医药行业通用的三联打印纸打印单据,便于各方存档。


绝大部分国产的药品、器械、消毒用品,九州通系统里应有相应ID及条码记录,其他物资如条件允许,也应建立ID,发挥系统作用。


3、物流设施设备

九州通接手后,第一时间了配备了大量托盘,这是很专业的表现。现场配备了地牛和堆高车,能满足作业需求。


4、指令体系、流程框架

在运用系统软件的情况下,流程框架是固化、明确的。

值得说的是,现场确了由谁负责发出指令,质量合格性验收、出库复核均有明确的政府部门负责,那些单位具体负责那块物流环节,指令明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整体效率高。


5、作业量分析

从目前资料看,武汉仓日来货量在1.5万件左右,由于来的物资有部分不适合本次疫情使用,估计日出货量不超过1万件。总体物资进出总量目标可初步设定3万件/日,其中整件进出总量2万件/日、散件2万件/日。九州通配备了40名物流人员从事仓储环节操作,能满足作业量需求。



二、加快物流作业的方法

九州通目前能实现紧急物资2小时内完成整个入出库流程,效率很高,但如采用一些方法,该时间尚可进一步压缩。


1、来货在途环节

该环节主要是要建立来货运输方与仓储方信息对接平台或机制,让仓储方及时获知大致的到货时间、品种、数量等信息,以便作进一步的作业安排:如决定是否采取就车直拨(见后述)等作业方式,并可提前安排月台、作业人员,还可根据物资需要程度安排卸车顺序,决定是否先卸或等待卸货,甚至有些无用的物资还可提前拒收。这其实是获得了一个作业的提前量,增强了作业的计划性。


2、验收、收货环节

收发货环节可采用以下方法:

(1)配备移动收货台车,采用笔记本电脑验收、收货

移动收货台车(也可用笔记本电脑+带轮子的椅子、小柜子代替)在很多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均有运用,直接月台验收、收货,效率非常高。

这需要相应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但这对于九州通这样信息部门很强的公司而言很好解决。


(2)就车直拨

紧急物资,无需走实际的验收、收货流程,采用就车直拨、虚拟系统操作可大大减少流程时间。


运输车未到前或到达之时,了解车载物资品种、数量后,立即决策其接受单位及接收数量,物资不入库直运或现场分车转运,甚至还可让车辆直接开往最需要的收货方现场。


直运时派验收、复核人员带上纸质的空白发货单到收货方现场清点后发货,填写单据,以签字的纸质单据回来补录系统,虚拟进出货流程。

转运时具体哪个车转了那些物资、多少物资,现场清点,系统及时录入,虚拟出货流程即可。

该模式节省了卸车、码盘、出库、复核、装车等物流动作,验收、入库等操作也可后续补录、甚至还减少了转运时间,整个流程极为简洁,几乎可算是0时配送甚至提前配送,而且账目规范清楚,实操中很有用处。


(3)整散分验、分收

散件物资,仅从外包装很难区分到底是什么、有多少,收货开箱检查、点数很费时间,同一组熟练工(验收、收货各1人),在不计码盘量时,整件验收、入库效率基本是散件的15倍以上。


情况紧急、人手紧张时,应优先收整件,将散件大致按类别堆码在入库待验区(从外包装难以区分类别的归为其它类),或转运到散件区特定货位,系统中标注“待验”,待有余力时收货、清点。


某一散件物资清点完毕后,应及时归入其应属分区货位,并在在外包装显眼处用记号笔标注其品名、数量,以减少发货、复核时的相应工作。


3、入库、储存环节

九州通按物资属性设置药品区、医疗器械区(该区还设置了紧急医疗物资区)、非药区,此外还设置了定向捐赠区、个人捐赠区。


该设置方法比较简单有效,但还是应按作业类型先分整散分区。而判断是否急用应以需求为准,定向捐赠及个人捐赠也可能有急用的物资,故该设置方式在逻辑维度上还是存在交叉。


个人捐赠物资通常零散,该区其实类似散件区,但如个人捐赠的物资量大,还是应将其归入大宗物资区或小整件区。


急用的定向捐赠物资可直接按配送线路存放在待运区,减少周转时间;不急用的,只要储存货位清楚,并在系统中备注了接收单位,也不用单独划区。


紧急医疗物资区类似超A区,但紧急物资,除就车直拨外,也可直接按配送线路存放在待运区,不用存入库区,尽可能缩短作业时间。


4、出库复核装车环节

(1)集货待运

如情况紧急,出库物资可不在发货待运区集货,而以该线路的配送车直接装车集货,就车复核,虚拟出库流程。


(2)装车

时间紧迫时,可采取带托盘运输方式,出库物资连同承载的托盘直接叉入运输车辆,大大减少装车搬运时间。


该方法除要求有托盘外,还需拥有叉车、堆高车等提升设备,或具备满足车厢高度要求的月台、升降平台,并且运力充足,以武汉仓现有条件可以实施。



三、原有物资清理

九州通中途接手,红会原经手的剩余物资还需清理。相关资讯显示,这些物资账目不清、堆码混乱,清理时得重新验收、收货、堆码、入库,会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媒体报道说九州通两小时搞定了红会多日的混乱其实是一种误解,超10万件杂乱堆码的物资,30个熟手24小时连轴转也得两、三天的时间。

清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加速进程:


1、分类码盘

清理的难点在于验收、收货环节。杂乱堆放的物资,特别是难以从外包装区分的散件最令人头疼。


清理时可采用多托盘分类码盘方法,有多少库区、分区就用多少空托盘,1个空托盘对应1个库区、分区。各清理组每清理出1件物资,就按其整散属性、物资分类属性即刻堆码在所对应的托盘,1个托盘堆码完毕即刻拉入其应属货位,并补充入空托盘,流水作业。


难以从外包装区分的散件也可按前面“整散分验、分收”所述方法后续处理。


2、即清即发

清理出的急需物资,无需入库,直接装车,相应流程系统虚拟走一遍即可。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应急物流系统的宏观建设


本次新冠疫情,显示出应急物流系统在宏观层面建设上任重道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路、建议:


一、统一归口管理、分级响应

目前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其职责偏重于处理地震、洪涝、火灾、矿难灾害,对于这种大范围疫情、公共卫生的应急管理还没有明确的归口部门。


本次新冠,有的地方是卫健委牵头、有的是经信委,国家应从组织架构上确定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归口管理部门及协同配合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理清流程,按情况严重程度分级设置不同相应等级及其对应的响应措施。


二、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

国家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并指派有公信力的部门管理,发布应急情况所涉的各项信息。从物流、物资角度讲,这个信息发布平台应包括以下功能:

1、系统对接、信息整合

平台应通过统一、友好的接口,连接应急物资的需求端,整合汇总其物资需求信息,并以统一的格式及时向社会发布;社会供应端(捐赠方)的供应信息也可通过该平台上传、汇总,实时更新。


2、规范发布、信息传输

为应对应急物流缺乏计划性、信息杂乱的特点,平台发布、收集信息时应规范统一,其实质是把物流的验收、收货工作前置化、标准化。比较完善的需求端的物资需求信息应包括: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图标3


如难以确定厂家、条码等信息或对其没有特定要求,这些信息项可以缺省,但如具备条码,整个物流相关操作会非常简单快捷。


对于医疗用品这类专业性很强的物资,可利用各地药交平台(该平台囊括了所有的医院和从事医院经营的医药经营企业),直接由需求方(如医院、药监、卫健部门)在该平台提交数据,再将数据链接到统一的应急平台,需求准确、数据提取汇集方便,切合实际需要。


有了准确的需求,平台可及时向社会供应端发布,并根据获得物资的情况,不断更新数据,让供应端明确需要什么物资、还需要多少。

如果个人难以提供合乎要求的物资,或者物资单价较高,难以承担,可采取众筹凑单形式,认购一定数量的该物资即可。


3、物流跟踪、信息反馈

平台可以按统一格式,发布可网上填报及下载打印(填写)的供应(捐赠)物资信息清单。


网上填报时,可运用手机扫码功能,由供应方采集物资的条形码并上传(这类似商超里面的自助扫码付款功能,开发很简单),再填写数量、是否定向捐赠、捐赠接收方等各项信息。


信息采集确认后,平台应形成一条类似订单号的物流序列码,以便物流运营方、需求方、供应方实时跟踪物资物流状态。更重要的是,物流运营方可根据该码,在物资入库前获知其各项物流信息,届时只需现场核验即可快速入库。


4、厘清需求、保障重点

本次新冠,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捐赠物资,但由于不清楚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以及普通民众对医疗用品不熟悉,很多捐赠物品(如普通防尘口罩)达不到医用要求,甚至还有捐零食、土特产、罗汉果、玩具的,就是很多医药企业捐赠的药品实际上也药不对症,对疫情无益。


这些物资虽显爱心,但实际无用,占用了宝贵的应急物流资源。事件平息后,处理这些无用物资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舆论矛盾。


平台应建立物资需求挑剔性标准,厘清真正的物资需求,对于不需要的物资从源头上给予拒绝,确保有限的应急物流资源有效利用。



三、建立预备的应急物流体系

从物流角度讲,这里主要包括应急物流仓库场地、物流运营方。


可以县为单位,类比地震应急场所,划定应急物流仓库备选场地,将辖区内的一些重点物流企业作为应急物流预备运营方,实现系统、流程对接。


医药物流企业对医疗用品、药品的专业性、处理能力,绝非其他物流企业能比拟。受国家GSP政策影响,几乎所有县级以上的医药物流企业,都具有仓储管理系统或者购销存系统,相当部分的大中型医药物流企业还具备了一定的自动化物流装备,能管理数万个SKU,流程操作规范、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而且本身也往往承担当地医药物资的战略储备任务,尤其充当公共卫生方面的应急物流运营方是可靠的选择。


当然,其他性质的应急物流运营方可以选择当地的物流龙头企业,但同等规模情况下,除了油料、化危等特殊物资需要更专业的业内企业管理外,医药、商超类物流企业由于系统能力较强、流程较为通用、管理的SKU数较多,较其他行业的物流企业更具优势。



四、完善医疗用品战略储备制度

国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制度,用于保障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也要求承担储存任务的医药企业储备的物资的动态库存要保持在不低于计划总量70%的水平,但实际这个动态库存量不好把控,量也时常达不到70%的要求,即便达到了,储存的物资品类、总量也难以应对各种复杂、尤其是需求量激增时的应急需求。


比较可行的方法一是进一步明确不同的应急情况下需要哪些大类的重要物资,运用系统链接,掌握这些重要物资的重点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库存情况,遇到突发状况时对相应物资快速征调,解燃眉之急。


更宏观、更根本的方法是国家对某些涉及应急物资生产的重点企业,实行多级响应制度,掌握其产能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启动相应等级的企业响应,在最快的时间保障生产、保证供应。


本次疫情,带给了国人诸多思考,我国应急物流建设还在路上,希望本文的浅见或有裨益,能起到为业内人士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作者

姜弢先生,现为太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部副部长、重庆桐君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高级物流师。桐君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波次科科长姜利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提了有益的思路,并承担了部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此给予感谢。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Soo56立场

有需求,找方案?点击了解更多,即刻加入我们!


从新冠疫情的物流运作来看应急物流,来自一位物流实操者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