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性来说,《兰亭序》是捧出来的,还是真的美轮美奂?

千千千里马


经常听到有朋友对书法作品的疑问,讲自己不懂某件作品优秀的原因。或者讲,为什么“xxx”作名气这么大,究竟好在哪?在很多地方,甚至将矛头指向千古名作,无论《祭侄稿》亦或是《寒食帖》,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最近在关于兰亭序的文章下偶然看到的质疑声——兰亭序哪里好,为啥是天下第一行书,我看赵孟頫的字或者XXX的字比兰亭序好看呀,是不是皇帝的新装?

凡是种种,我都把它归为“为什么说一件书法作品写的好”,或者说“一件书法作品如何欣赏”,乃至于“某书家作品为什么格调比较高”上面去。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透露出的信息中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一般来讲提问者对书法作品中基本的审美是不甚明了的,也就是说,存在对书法有着“欣赏不来”、“不知哪里好”这种类似的想法。

实际上,如果我们抛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作品创作的理念去谈王羲之的兰亭序,说他写二十几个不重样的“之”也好,还是他醉酒以后随性的书写也罢,都是人云亦云的泛讲,还是不能说明一件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哪里,只不过是不通审美的人神话了王羲之本人,寥增谈资罢了。

你知道怎么判断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吗?从书法中阴阳关系谈起

在问答回答的这篇文章里,我较为详细的解读了书法基本派生概念,即阴阳关系的统一,也是分析一个帖的基本方式,具体方法我就不再赘述,直接看兰亭序中关于其中单字关系的阐释。

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他的笔法,只关注单字的笔画方向,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青”的部分,上三横分别是“仰、平、俯”三种,这三横无论如何组合,就是在做“开”的字势,即横间紧结,外部有挤压之势。而下部分的月字是做“合”势,而争的部分中间做“开”势,在感觉上比较紧密,上下较为舒朗,如果我们对比二王系统的其他字例,可以发现,其中关系都离不开以上阐述的各种关系。

我们可以基本发现一个关系——只要是学习二王在这个字处理上采用的手段无非这么几种,开合处理上,“青、争”抱圆的部分基本为“合”,方折的部分基本为开,在左右部分对应的位置,如果左合右开,那么这两个部分就存在着一定距离,而左合右合,如图二,那么就较为紧密。

基本了解这么一种规律以后,我们基本上可以通过分析王字单字再对历史书家做对比的时候,明白该书家对王字继承的地方在哪里了。当然了,王羲之不单单创立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

在二谢帖中,左半部分的上部分三横向笔画,分别形成三组关系,即“开、合、合”,以合为主,下半部分马上处理做开势,在右半部分除了反其道而行之外,右半部分的疏朗与点画的纤细与左半部分笔画的凝实厚重形成了鲜明的疏密,错落感更为强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王羲之在字形方面的“因字赋形”的能力堪称可怖,要知道兰亭序只是一篇草稿,王羲之在单字上的细腻处理几乎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后来人学习的时候在字形上不过模仿而已,已经很少有随字形、体势的变化去自由组织一套字内关系了,纯粹的套作!

我们学习书法的都知道,有时候看一些字要极为关注换方向的地方,就是关注调锋的地方,调锋的地方处理越是丰富,这字调锋的处理方式越多,这个字在用笔上的笔法就高级。而调锋的方法无非1直接转过来2直接转的时候折笔3翻笔 在兰亭序中,这些关系几乎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一个字中就是这样!

历来临兰亭的本子,如果我们以“下真迹一等”的冯承素摹本做对比,或多或少的会发现,我们上面提到的关系所有的书家都略有缺陷,在临摹上没有尽善尽美。

其中赵孟頫更是将方圆、转折、翻或折这样的用笔颠倒处理,如果从技法上去理解,赵孟頫临兰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单字结构准确的一种意临,但是并不违背兰亭本来透露出来的信息,所以赵孟頫的兰亭序显得高级!

书法爱好者通常欣赏书法会从结字是否平均处看,但是在王羲之这里,基本不会出现四平八稳的结字方式,必定是有着攲侧、大小的微妙变化。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就是这样的道理。

实际上在把玩一件作品时,先从细节处入手最能得古人巧妙处,如果闲暇有空,不妨拿起古人名帖,只关注一字起笔之处是否有同样形态,转折处是否只用一种方式,单字是否字内笔画位置均等,这是古人写字最得意处,书法妙迹与俗品的区别也就在这里体现。

王羲之讲:“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实是写字态度郑重,于字内做各种变化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关注到这一步,就好比抛媚眼给瞎子,没有丝毫用处。

限于篇幅,不能就兰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做详细解析,以后文章再为解析,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由一金堂原创发布,谢绝其他平台与公众号的转载,欢迎转发。对于本文观点,您有什么看法,还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相互交流印证,方能长足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一金堂


光靠吹捧行吗?没有真功夫,能流传千古吗?数冯承素临的最好,他是用细线勾勒法,最接近原帖。不管是书法家,爱好者,临他的兰亭序是一种享受。





田宗连


有很多人都质疑《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从质疑的角度大概可分为三种人。

专业人士:兰亭无真迹

其实早在上世纪到今天,就有很多专业的学者,书评家,鉴赏家等等质疑《兰亭序》第一的位置。

当然,此类人士质疑绝对会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统一的出发点就是“兰亭非真迹”,都是摹本临本,即使再精妙,也不可能还原原作。

此类质疑者,不怀疑《兰亭》是第一,但是质疑现在流传的《兰亭》是第一,以其非真迹原本。

这个出发点是可靠的,因为在唐朝李世民开始,当朝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等,对此帖都下过很大的功夫,可见这本帖在唐朝当时的“专业圈”也是非常受肯定的。

但是传言李世民带真迹入土了,所以传世的都是一些摹本。

唐朝的兰亭,有多珍贵呢?

真迹当然是国宝,李世民恨不能抱着睡。但是能见证兰亭珍贵的是另一件事。

李世民把兰亭的临摹本作为“国礼”送给异族番邦,送给王公贵族,送给有功大臣。

所以在当时来说,临摹本还是不少的。就比如褚遂良虞世南,二人临的兰亭序,非常神似,用功颇深,所以二人临习次数非常多,但是每人只流传下一本,这就证明,这两本很大可能是最好的那本,流传有序的那本。

但是到《兰亭》无论是名声,还是实力,都是一流名帖。


再回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一般认为在颜真卿《祭侄稿》之后,《兰亭》无真迹的情况下,二者排位有待商榷。

普遍认为:《兰亭》真迹应为第一,《祭侄稿》为第二,《兰亭》临摹本为第三。

当然,这个只是学术界争论,但是从一定情况上,无论是古,还是今,都足以证明兰亭的珍贵性并不在“名”上,而是本身可学习的价值就非常高。


初学者质疑:为何兰亭第一?

初学者也会质疑兰亭,但是他们的质疑比较有意思。

他们接触的字帖,书家比较多,自然认为《兰亭》并非不可一世,其余书家真迹,都可与之一夺。

这个质疑的情况,是正常的。

《兰亭》的 奥妙,是通过自身水平的提升而发现越多的。

被历代书家称为“神品”的字帖,怎么可能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就能看出来好在哪?

如果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一个初学者,都能看出其“神品”在何处,那书法岂不是太不值钱?历代“评者”岂不是太小儿科?

这就好比一个只吃家常菜的人,如何让他去品评八大菜系优劣好坏?这要是当上评委,还不把厨子气的给他油炸了?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都想不通。

都以为书法是接地气的,是人人都可以看懂的,只有人人都可以看懂的字才是好字!


这并不是一个错误的理论,相反,这是一个正确的二百五理论。

从众心理:《兰亭》第一,或《兰亭》只是李世民眼力的第一!

剩下一部分人,就是不学书法的人。

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相信历史的考量,认为《兰亭》是第一一定是有其原因,绝非浪得虚名。

这类人是比较理智的一部分人,他们知道历史上任何一种事物都不会凭空得名,也绝不可能受着质疑,还能领头一千年。

一种就是只会固执的质疑:《兰亭》是因为李世民捧,王羲之也是因为李世民捧才火的!《兰亭》做不了第一,王羲之也不配当书圣!

这类人典型的有智商,但是缺根弦。

一本字帖流传千年,难道只有你这么聪明才懂得质疑吗?李世民都死了一千多年了,难道就没人翻案?

往往很多人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千多年,大唐都结束了一千年,这一千年的时间为何只有你这么聪明呢?

难道您的质疑是来自天才的思考吗?看来应该好好把这种人供起来,简直千年一遇的奇才。


简单总结

其实《兰亭》是不是第一这件事,根本不用拿专业角度去品评。

只需要一个人,有简单的辩证思想,就会很容易看清一件事。

历史是有淘汰选择性的,没有一个会有名不副实的人或事能保持千年不变。

学诗词要学唐诗宋词,并非唐没有词,宋没有诗。也并非明清诗词就不可入目!

但是一定是先从唐宋开始学是最好的,因为发展到了顶峰,精华比较多。

历史总是会把最好的,最合适的流传下去。

书法至高于魏晋,此时真行草隶篆已经发展完备,这就是后代书法的起点,所以从根开始学,一定是最有利迈入整体的。

晋后之时,以王羲之书最为流行(南方),王羲之为代表的琅琊王氏家族的书法,都有可学之处,但是以王羲之最盛。

这句话并非我所说,一定你会有事实根据,从晋书,到梁武帝萧衍书论,到颜真卿老祖宗颜之推《颜氏家训》中都有记载,王羲之的字就是当时最为可贵的学习范本。


到初唐,李世民开始网罗王氏书法,难道是李世民慧眼识英雄吗?是书法界的伯乐吗?

一定是王氏名声在外,李世民确实喜欢王字,才开始收集。

尤其《兰亭》世代秘传之家宝,智永的字就是得兰亭真传,细观智永千文的章法,上下左右字形变化非常之丰富,用笔肥瘦藏露布白变化均是精妙,这就是取了兰亭中的一点臻至化境而来的。


兰亭到底好在哪?

都说兰亭好,到底好在哪呢?

曾经我写过关于兰亭的文章,并未深入,只是从表皮的起行收笔的变化说了说,结果还是有大部分人看不懂,甚至还在说“人家就随便一写,哪有你想的这么多”“这些变化有什么用吗”?

其实对于这些评论,就可知道书法水平如何,一个还不重视起收笔的人,书法水平一定是未入门的人。

所以说什么都可以理解,后来也就释然,并没有什么解释能让他们了解《兰亭》高妙之处。

后来索性把历代兰亭评论和跋尾贴上去,依然还会有人说“李世民捧的,人云亦云罢了”

所以注定,有一些“愚人”是没法跟他们解释的。

说兰亭好,今日不细说,就但从几个角度来说。

章法

先说章法,章法是最可学的了,是每个书家都需要学的。

世称兰亭章法第一,以其神韵气质通透自然,后世杨凝式得其章法,自然书写《韭花帖》,后世称为“小兰亭”。

章法,一个通透自然,让书法充满神韵气质的技巧,是每个书家都应该学的。

世人摹兰亭,几乎不都取“形”也不会都刻意取“笔”,但是对于章法布置很看重。

比如褚遂良虞世南,临本来看,外形跟冯承素摹本(真正的下真迹一等)有很大不同,无论是用笔,还是部分字的处理,在外形上都有些不同。

但是,看章法,二人临作章法几乎与原贴无差,所以营造的通篇神韵气息,与兰亭真迹非常相似。

再者就是看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王铎等等,他们临兰亭,也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处理字形的方式,对于章法,大多数都保留原贴风格。

如文征明赵孟頫用格子纸,但是字距间隔气息的掌控深得兰亭真传。

这就是为何兰亭受世人追捧。

《兰亭》章法,布白,字距,气息,神韵,都是在兰亭还没出来时,世上绝无仅有的。

出来之后,就成王氏家族的学习范本,后被李世民发扬光大,称为天下学习范本。

古人法帖,密不外传,是李世民让人钩摹给世人看,才把精品的东西变得让大众都有机会学习。


试想,如果《兰亭》还保存在一个家族手里,那么这个家族的书法一定代代相传,辈出名家。

但是兰亭也永远不会成为“第一”。


只要好的东西,被一个恰有传播能力的人传播,才能成为“第一”。

显然李世民具备这个条件。

如不是皇帝之位,世人也只不过能听到《兰亭》的传说罢了,谁有见过兰亭呢?谁又有机会学兰亭呢?

连学都没得学,兰亭又凭什么成为书家心目中的第一呢?他们又学不到,那以什么样的对比评兰亭为第一呢?

这是环环相扣的。

历代名家法帖,一定有一个广泛的“粉丝”,也就是有一堆不错的追随者,才能名世。

一本不可学的字帖,即使字再好,也不能成为当世的佼佼者。


历史上的一流书家 和二流书家,大多区别就在此。一流的人法度完备而且风格独特,便于学习。

二流书家有地域名甚至当世名,但是在风格或是法度上没有一流完备,所以只能名一时,名不了万世。

兰亭的第一地位不可撼动,是因为他是每个人,每个写字的人都应该去学的。

就拿章法来说,历史上,在兰亭之前,有没有类似兰亭的章法?

在兰亭之后,这种章法普及了,但有没有一本字帖在神韵气息上超过兰亭?

没有

《韭花帖》学到了,是小兰亭。米芾也学到了,是《蜀素帖》。虽在前十,但均不能成为前三。

论祭侄稿章法,乱中和谐,气息上给人一种愤怒感。

在说《祭侄稿》,之前有类似作品吗?之后明清大草多学于此,但是有在这种悲愤上超过祭侄稿的吗?

就不一一推举《寒食帖》了,寒食帖章法给人一种“郁”气,大家自行体会就好了。


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历史上不会记住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当然,这还只是章法而言,是每个书家都可取的,可学习的部分。


结字笔法

结字笔法千变万化,其中起收,向背,奇正,疏密等等,这正是王羲之最擅长的处理技巧,在《圣教》《手札》中均有体现。

但是在《兰亭》中,唯一的差别就是“下笔如有神助”,变化比平时更为丰富自然。

这是一种酒后忘情之作,下意识而为。

学是没有人能学好的,即使褚遂良虞世南,在字形上也未必都把握的准,就看二人临本和冯承素摹本,笔法字形处理上都是有异同的。

这些变化,看都看不懂,如何谈好坏学习?

还是那句话,只吃家常菜的人,甚至连食材都认不全,如何去给大厨当评委?

每个人都会写字不假,每个人都会看字不假,但是否能以一个“书法”的角度去看呢?

最简单的,看书法,知道什么是“法”吗?


当这些都不具备还想多品评两句,自觉很有欣赏能力的时候,往往都会说一句“字是写给人看的,让普通人都能看懂是好字,才是真正的好字”(“不劳而获”怎么就那么应该?)


兰亭可学处很多,但是未必是一定的学的字帖。

不学兰亭不影响成为书法家,但是看不懂兰亭,一定说明自身基础还差得远。


换句话说,历史上哪个名家大家说过兰亭有问题?

质疑兰亭的人,可以说我们这种没啥名气没啥水平的人胡编乱造,但是也要说古今大家评兰亭好,第一,也属于胡编乱造吗?


其实很多事,都不需要细想,单纯一个简单的辩证法就能看明白。根本不需要去分析兰亭,没什么用,懂的自然懂,有些思考能力的自然会慢慢懂,一些愚人如何解释也不会懂。


正如郭德纲所说:人家从小说相声说了五十年,你坐着就听了一天相声就给别人提意见,凭什么呀?

这本字帖流传了千年都没啥问题,而且懂得人一直都不少,凭什么你才活几十年,更没写过几天字就去否定一本字帖的价值呢?

如果你是潜心研究了几十年,能从一点上说《兰亭》有问题,这也是受别人尊重,有价值的。

时间没绝对的事,兰亭是被封为第一,但也不是绝对的哪里都好。

可是,你觉得一个连几个正经字都写不出来的人去品评兰亭的优劣,有可能吗?


人家种了一辈子地,你这刚吃了五谷杂粮就跟人家探讨如何种地,还夸夸其谈,你这不对,你那样太费事,你到底会不会种地?

人家怎么不一镐柄拍死你呢?


话虽糙,理绝对是这个理。

品评名家之前,一定要先有一定的水平,再有角度,其次是立场。

说一人好,就要有好的道理,说他差也不能就光来两句国骂就完事。

如果这样都管用,那古人造反何必揭竿而起呢?动嘴骂娘就推翻旧王朝了!

还是得有点实力才行。


今日也就简单说一下兰亭哪好,并没有图解和详细说明,真没有必要。

以前这样做过多次了,也没什么效果。如有兴趣,去翻我前文就好了。


汝学诗应在诗外,讲兰亭好估计也不能从技术层面讲,没什么用。

技术未必人人都看得懂,也未必谁都当回事,毕竟动笔的人少,看客多。

还是讲道理容易一些。


好比爹妈在那做饭,做了一辈子饭,你天天只会张嘴吃,也不动手,最后跟他们来一句“你们做饭太难吃了”

你觉得会是一种什么后果?

我觉得应该反手就是一大耳帖子!


你要真是一三星米其林大厨,或者八大菜系名厨,来一句你们做饭太难吃了,估计还有人信。

但你想过没有:等你当上大厨之后,还会随随便便说人家这不好那不好吗?是显得你很有能力还是特有自信?


如果你们见我哪天说一个人字差,我一定特有自信说他差,以前也说过几次。

但是这种情况没太多,毕竟我面对的大多都是名家大家,少有二把刀。天天看二把刀也烦,有那时间看看古帖更长见识。


梁宇航


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有人对《兰亭序》提出过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兰亭序》的真伪问题,第二个就是关于《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的问题。

一、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最近很少有人在讨论了,因为《兰亭序》是真的已经被广泛认可,历代主流书法界也都认为《兰亭序》是真的,如果认定出《兰亭序》是假的,那么整个书法史或许都要改写。

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兰亭序》是伪作,认为当时的人还写不出如此成熟的行书来,并且《兰亭序》的风格和王羲之其它的书法作品风格不同,并且还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辩论,史称“兰亭论辩”。

当时大部分文人支持郭沫若,包括启功先生在内,唯有南京的高二适先生坚持认为《兰亭序》是真的,虽然高二适先生势单力薄,《兰亭序》是真的这一观点也没有被推翻,反而再一次为《兰亭序》证明。

郭沫若的失误在于,他以民间书法风格去考量文人书法,没有考虑到魏晋时期民间书法的滞后性,当时王羲之能够写出如此成熟的行书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以此为依据,那么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廿九日帖》、王询的《伯远帖》也都有可能是伪作。

第二、关于《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的问题

认定它是天下第一行书,首先要承认它是真的,这样才能讨论它的价值,若果这件作品是王羲之所作,在当时能够写出如此作品,被称为第一是名副其实的。

因为《兰亭序》的书写风格代表了中国书法行书的完全成熟,以后的行书即使水平再高,也是在兰亭序的基础上的发展,《兰亭序》开创了一种新的书体形式,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的完全成熟,可能还要再晚几年。

王羲之本人的书法在当世便已经非常的出名,他的水平不仅体现在《兰亭序》里,他的《丧乱帖》、《快雪时晴帖》、《二谢帖》都是大师级的作品。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他的书法也是理所当然,把他的《兰亭序》奉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l


不二斋


《兰亭序》的出名,始于射杀兄长而君临天下的李世民,他对王羲之推崇之至,据说他收集了王帖一千余件,而《兰亭序》更是他派一位大臣从辩才那偷来的。

那么,是不是说,《兰亭序》江湖老大的地位是老李同学一手炮制的呢?

也不尽然,话说机会从不降临给毫无准备的人。老李要抬《兰亭》,《兰亭》自身的质量还是关键啊。

《兰亭序》能居天下第一行书,第一得益于“兰亭雅集”这一盛会,这一流传千古的文坛第一雅事,本身就是传奇。

其次得益于《兰序集序》这一文章,有一文坛盛事,再有一文记载,想不流传千古都难。

再次,才是老王先生的这一支笔,书就了《兰序集序》这一书法作品。前面说的盛事和美文,老王也许想到了会流传后世,但这一书法作品能影响深远,也许是他没想到的。

也许有人说,如果没有唐太宗这一书坛最大吹鼓手,《兰亭》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一点也许是对的,毕竟以当时的资迅,听说过《兰亭》的都不多,见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从他翻刻兰序这件事来看,他是有很大贡献的。

当然,老王的其他字也都很好。

更多交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兰亭集序》,是专业高级同业捧出来的!因为,真正好东西,必被推介,必被捧扬!

《兰亭集序》中国书法用笔的巅峰之作,中国书法艺术的顶级存在!瀚海碧波,古今书法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为什么偏偏《兰亭集序》让人心悦诚服地去推捧?!

《兰亭集序》,神级的存在,它自身所展示的冠领超群的书法魅力,划破时空,光芒透射于书法艺术之域!

《兰亭集序》,是在用实力说话,至于它的作者是谁,是阿猫阿狗不管,都注定在书林好汉vip坐席上,地位超然的居中独尊!而恰好,他是王羲之,于是,书圣只能是他了!

《兰亭集序》,说天下第一行书委屈它了,是书中的皇极至尊。兰亭笔法,深浅莫测!于是,就是刚刚跑步进来的书法爱好者也对兰亭帖不以为然,噜~噜~~,天下没人了,怎么兰亭序可以是第一呢?字都写不正,瞅着就不顺眼,奇哉怪也不服啊!英雄少年请留步,你的不服是对的啊,你忠于内心,跟着感觉走,做真实的自己呵呵^_^^_^《兰亭序集》,笔法适意而动,笔触时而飞跃恰好又顿然,情韵生动,妙极顾盼,超然不羁,此中奥妙,非高手不可参悟领略,这里真没有故作神化,书法是精微技术高敏体验,一般学功不深的书者,无从知晓,这也是很多人对王羲之兰亭序不以为然的原因!巅峰用笔的兰亭序,笔画的推进施行有着初学者不能体察的因果奥妙!

《兰亭集序》,现在看到的虽然不是原作真迹,但得助于冯承素的高超复制技术,神笔游走的笔迹得以纤毫毕现的重现,仔细看放大瞧,难道这不是真迹?!惊叹,叹服!工匠精神是艺术探索的态度,我国古代人民做事的方式,请我们保持、传承!






书法传密


文无第一。非得排出第一第二,是不可能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有现在的历史地位,原因有三。

第一,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彻底成熟的里程碑。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第一人。王以前的书家,今天都要释读了,王开始的书家,写的字,你我都认得。

第二,兰亭无真迹,募本皆大家。褚遂良虞世南等等,本身也是一代俊杰。

第三,华美不可方物。兰亭序信手挥洒,光彩照人。

最后补充一句,今天是书法的,昨天就是工具。顺手一挥,便条,草稿,一代书圣,写的兰亭序,不过是涂涂抹抹的头便稿。认真你就输了。

王羲之东删一块西抹一条,他想过要传诸两千年么?木有。

(全文完)


李牧


兰亭序的版本太多了,我们常见的有冯承素的神龙本,虞世南本,褚遂良本,传欧阳询的武定本。真迹相传被带入昭陵。这无人可考。

兰亭序说不捧也不对,兰亭序被大家知道离不开唐太宗的捧。我们现在看到的冯承素的神龙本,虞世南本,褚遂良本都是唐太宗的支持的。

在古代一个皇帝这样推崇一本帖是不多见的。并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并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推荐给大臣们。这也是被定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原因吧?

但是捧出来了没有真材实料是会被历史遗忘的。 兰亭序的用笔的丰富,收放自如,方圆自然,平和之中见奇纵,神形兼备,正如孙过庭所说:“不激不励,风规自远”。


墨海书童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被吹捧出来的。我的理解,“吹捧”有善意和因某种原因而不得已而为之的,善意的吹捧有鼓励的意味。大多被人们真正吹捧出来的东西,更多的是过眼云烟,时过境迁,便会烟消云散。

能够经过数千年历史的大浪淘沙,即便是仍然被人们吹捧不休,也自然有过人之处,非同一般。就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即便是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鲜有匹敌的。



就王羲之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书法史的发展特殊阶段,出现王羲之的天下第一,是完全有可能,只不过王羲之的机遇、天赋更加得天独厚而已。也或许更多的人们会认为王羲之书法大行其道,至今长盛不衰,得宜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体力行和大力倡导。实际上李世民只不过是璞玉的发现和雕琢者而已。如果不是王羲之书法自身的艺术出类拔萃,即便是唐代的如何大力吹捧,也根本不可能延续之唐代以后的历朝历代。这让我想起了和氏璧的故事。


《兰亭序》的确是美奂美轮的,这是毫无争议的。

我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度,最关键在于书法史的发展至晋代,具备了逐步成熟,尽善尽美的重要时期。就审美情趣和意象上看,就是由无意与书法进入了自觉追求书法,崇尚自然审美时期或书法艺术的觉醒期。正是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历史选择了王羲之,也造就了王羲之。

晋以前书法、书体的丰富和技法的日益接近完善完备,也为王羲之成为晋以前书法风格和技法的集大成者,创造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在以后的书法发展中,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的重要原因。法度的完备,书法神韵的至高无上,丰富的艺术内涵,成就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和书法的“神品”之誉。


翰墨书道


说起《兰亭序》,就不可避免的要提一提作者“王羲之”。

魏晋之际,门阀名士们组成了许多类似今天的“朋友圈”,如“竹林七贤”、“三谢”、“四庾”、“六郗”、“八王”等。其中支撑东晋王朝的王、谢、庾、恒四大名门在书法上有成就的就不少。这些“官二代”或“富二代”们或重“玄学”或好酒或喜“磕药”或善音律,但于书法却是共同的爱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就是他们“圈内”较量比拼的“小众艺术”。

在手机里随便翻到几张图片,虽榻印不是很精,但大家或许可大概对当时的书风有个比较


最底这张是王羲之的,是不是也没有太突出的地方?从以上看,大家的水平可以说都在伯仲之间。又据虞和与陶弘景称:
王羲之于少壮在临川时写的字,既不足观,也没有可取的地方;现在看到他所有好的作品,都是在永和十许年中写的,也就是王羲之五十出头左右。

《兰亭序》等书作就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到此时可见他书风为之一变“裁成新体”已获成功,名声也在此时而“大噪”。

这里姑且不论唐太宗对他的人为“宣扬”,起到的作用。临习过《兰亭》的书友们也就能体会到:这期间虽结体变化很大,但于笔法还是保留了以前的“底子”,还是普遍流行的“魏晋风骨”,只是更加的遒丽而爽劲。

所以个人不知言表、五体投地地认可赵大师的:“结体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真知灼见。

抛开《兰亭序》的真伪问题,自它问世于今,已过去了1600多年,为什么还能历久弥新呢?

这在于《兰亭集序》是美文与美书的最美相映、是书法与情怀的最佳表达。。。它的高度已超越用纯技法去分析,以美轮美奂来评价的范筹,而是要用哲学思想去解释的一种现象:就是“中庸”、“中和”之美。它就像一只容器,什么都装在其中,什么人都可从中各取所需。这一特质,也许就是《兰亭序》被世人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理由吧!

拙嘴笨腮 语无伦次 希望大家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