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英語定為中國官方第二語言,中國會不會更好的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國外?

植言職遇


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看看美國的影響力是怎麼擴散到全世界的。可樂是美國的一個文化符號,它現在行銷全球各個地方,連阿拉伯地區的清真也接受。

美國人學阿拉伯語了嗎?學漢語了嗎?學日語了嗎?學韓語了嗎?沒有!

可樂是隨著美國大兵的腳步走到了全世界。

由此可知,不是你會講英語就能把中國文化講給西方世界的。即便你能講清楚,也要人家願意聽。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你實力強大了,人家願意主動來學你,來了解你。


昆華健康說


我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對我們說過:“我知道你們不喜歡英語課,其實我也不喜歡英語,但我們還不能不學,因為中國貧窮落後,需要學習別人的東西。我相信我們國家一定會強大起來的,那時候我們就不需要學外語了,因為那時候各國都會學漢語的!”

所以,關鍵的問題是自己要足夠強大。


百善孝為先6200


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我不知道是哪位先生的提議,這是絕對不可以做的。漢語有其獨特之處,是世界最偉大的語言之一。漢語的偉大之處有二,一是漢語是流傳最久的文字,而是唯一把文字成為藝術的文字,就這兩點是世界上沒有一種語言可以比的。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個不妥之處,請大家多提建議,謝謝。


用戶95373591698


英語絕對不能成為中國官方語言。[微笑][微笑][微笑],你見過英國美國把漢語當成官方語言嗎


火111炎


這不僅沒必要而且不合時宜。中文代表中國的文明與文化,搞個英語對中國教育分散很大的資源。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增加西方不得不使用中文來滿足中國的客戶。世界上誰發展的先進誰的語言就會成為主導。中國在未來的三五十年影響力將成為世界主流,中文被接受的程度就迅速提高。本世界內中國完全有可能超越英文。


james1953


把英語作為中國的第二官方語言,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就英語現在在中國的普及程度而言,基本上冠絕所有外語之上。做為一個悠久成熟,沉穩自信的泱泱大國,我們的文明有個很好的特質,那就是從不拒絕先進文明。中國近代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愚蠢地拒絕先進思想和優秀外來文明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們勇敢地擁抱全球溝通世界後,事實雄辯地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任何拒絕與世界先進文明融合的想法都是愚蠢的。所以,對於可以溝通世界的橋樑——語言。我們的態度是開放的,任何有志於學習任何語言的決定在現代的中國都是被鼓勵的,英語做為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我們的漢語也會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也會被許多各國人民學習的。


幽他一默415


胡說八道。

學習英文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外國的科學技術。中國文化的載體是中文,要傳播中國文化必須用中文。中國文化翻譯成英文很多內涵都丟失了,很難準確表達。

以前我們科技落後才要學習英文,來讀懂科技資料。當我們科技超越之後,我們的技術資料就要用中文來寫。想學我們的技術就要學中文。我們的高壓輸變電技術,我們的即將建造的空間站都實現了中文主導。

語言承載了文化,中文表達的是中國文化,英文表達的是西方文化。學習英語必然會多瞭解西方文化。要傳播中國文化必須要使用中文,必須推廣中文。


豬頭巧克力


英語變官語,既出賣民族文化,又使翻譯人群失業,


用戶4690549271254


漢語是聯合國常用語言,你如果不會英語,在聯合國演講用漢語就行。我們現在的縱合國力,我們的人口到全世界去,將來說漢語是非常有用的。現在正是漢語熱,說什麼英語來中國通行。


用戶7296498902475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播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應該是首先對漢語言文字進行推廣才對啊!如果對中國的漢語言文字沒有學習和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何得以傳播?

英語作為我們國家的第一外語語種其根本的原因是英語在國際交往當中的“第一語種”的地位,這當然包括文化方面的國際交流,但是即使把英語當做“第一官方語言”也不會給本民族的文化傳播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印度的官方語言就是英語,但是印度的傳統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極其有限。

在任何文化體系當中,語言文字都是這種文化的基本載體,沒有了語言文字的基礎,那麼這種文化本身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英語本身並不能解決讓世界瞭解中國瞭解並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文化得以傳播和被廣泛接受,最實質的因素是這種文化本身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體現在文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的影響。

英語之所以被國際公認為“第一語種”,是與英國在人類的文明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分不開的,源自於英國的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工業文明”時代,而以工業文明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藉助其語言迅速的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除了英國的“殖民政策”之外,其文化的先進性更加重要。

作為越來越開放的中國來講,除了本國的漢語,學習一門外語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首先要從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開始,我們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自信,何來傳播?

可惜的是,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唱衰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就一直沒有斷過,並且隨著開放不斷的加大,尤其是在精英階層,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自信甚至是自毀的趨勢似乎是越來越大,精通英語的精英們似乎並不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而醉心於西方文化的輸入甚至是“植入”。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並非是簡單的“輸出”,況且“輸出文化”這種事情並不是文化交流的目的。我們不一定要強求傳播,一個先進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對於全人類都會有無法抗拒的魅力,其實更主要的這種文化能否造福本民族以及全人類。

當中國的實力和貢獻讓全人類矚目並推崇的時候,中國的傳統文化自然就會得到世界上最廣泛的認可。

讓世界瞭解中國,應該是從讓世界願意掌握漢語言文字開始,而不是所謂的“消滅漢字”或者“把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