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生夫妻“不约而同”支援武汉:同一医院工作 见面只能靠“偶遇”

四川医生夫妻“不约而同”支援武汉:同一医院工作 见面只能靠“偶遇”

2月7日下午6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六病区结束了8个小时繁忙的工作后,徐珊玲拿出手机,看到了一条来自丈夫白浪的信息:“我们下午出发,武汉见!”

看到这里,徐珊玲的眼睛红了。原来,夫妻俩都“瞒着”对方各自报了名。

徐珊玲是四川省肿瘤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作为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她于2月2日抵达武汉,率先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现在,她的丈夫白浪也来到了同一家医院,但由于工作繁忙,两人的见面只能靠“偶遇”。

夫妻只在上班途中偶遇

早在1月底,徐珊玲就毫不犹豫地在医院报名支援武汉。“我是ICU的医生,我相信我能够发挥作用。”做出这个决定时,她没有跟丈夫商量。

到达武汉后,2月6日晚,徐珊玲从别人口中才知道,丈夫也已经报名了,并作为四川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前往武汉。

徐珊玲给丈夫打电话求证时,白浪平静地回答说:“我不想让你担心,想到了武汉之后再告诉你。”

白浪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到达武汉后,他与妻子在同一家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工作。

“尽管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是因为驻地不同,楼层不同,工作时间也不同。所以,他到武汉后,我们一直没见面。”徐珊玲说,直到2月12日,她和丈夫在上班途中偶遇,这才第一次见面。

看到患者出院

“所有的艰辛都值得”

在武汉的工作忙碌,徐珊玲所在的病区负责收治重症患者,她已经连续几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6点。

2月4日,一名36岁的男性患者被送到医院。该患者病情危重,血氧饱和度很低,徐珊玲和其他医护人员迅速给病人启用了呼吸机。这是一项暴露风险很大的操作,任何失误都可能让自己感染。幸运的是,医护人员全部平安,患者经过持续抢救,也已经渡过了难关。

2月9日,徐珊玲所在的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治疗的首位患者康复出院,她说:“所有的艰辛都是值得的。”

徐珊玲的女儿15岁,今年将进入中考。“去武汉前,女儿脱口而出‘可以不去吗’?当时我对她说,这是妈妈的职责所在。女儿最终释然了。”

徐珊玲说,自己出发前往武汉当天,到了机场,女儿专门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妈妈保重!”这让她感觉平日里懵懵懂懂的孩子,在那一刻长大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