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人很自私,作为子女你会和上了年纪的父母计较吗?

用户5030107120298


有人说人老了会自私,也有人说父母对孩子都是无私的。在这里我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年前在公交车上无意中听到俩个女人的聊天。其中一位说起自己的父亲,姊妹几个,过年过节都给父母送东西。包括亲戚串门带的礼物,像油啊、米面的,有时广油父母那就能收个5~6桶。老俩口怎能吃的完。当妈妈的说分给几个孩子,老头都不让。

有时收的鸡蛋就几十斤,老太太怕放坏了,就偷偷的分好,等孩子们去了,孩子们以买菜或者仍垃圾为由事先把东西放到车上,别让老头看见。要不就会骂老太太一顿。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老人大有人在。他们从小受苦受惯了,特别是经历过60年自然灾害的老人更是被没吃没穿的日子吓怕了,他们愿意屯粮屯菜,如果都给了孩子们自己心里没了安全感,会感到恐慌。对子女而言,他们宁可放坏也不愿意给孩子的的做法表示不可理解。

我们父母这一代小的时候,孩子多,家庭困难,有限的东西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有些弱小的孩子心里会产生扭曲,比较自私,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人会比较自私自利。但是这样的老人对自己的孩子精神上的爱是满足的,可能物质上的付出稍有不足。

我到认为,父母这一辈过得不容易,就是有些自私,他看中的也就是自己眼里这一点点东西。作为儿女不必太计较。他们的目的是节省,不愿浪费。你看看所谓自私的人,对被人自私,对自己也很吝啬。

对这样的老人做儿女的应该理解,适当的劝说。辛苦一辈子了,应该想开点,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有些老人岁数大了偏执孤僻,像个老小孩似的,把自己的东西看的很重,做儿女的更应该多跟老人沟通,多交流。

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爱心,让他们踏踏实实的感到生活的幸福,让每位老人安心的度过晚年,这才是儿女们应该做到的。


行者813


计较有用吗?自私的人变老了,又是为人子女,子欲孝而亲不在,姑且忍了吧。我有个朋友结婚后对她公婆的做法很费解,比如一家人聚餐吃火锅,她公公端起肉盘全倒在自己前面,她小叔子很生气,你一个人把肉吃完?我们吃什么?我朋友没有说什么,她老公也没说什么。我超级佩服她,她叹口气说习惯了。她结婚时公婆没有给一分彩礼,她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想不要老人的钱自己白手奋斗就好。她怀孕时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她亲妈给她买了苹果,她公婆空手去看她,看见苹果挑了两个最大的吃了。她公婆给她看孩子时,她发现小孩子的辅食吃的特别快,孩子的湿巾啥的消耗很快,直到有天她撞见婆婆在吃孩子的零食,看见公公在用孩子的湿巾,她无奈只得降低零食的规格买多点放家里。当她和老公沟通这种事情的时候,她老公火冒三丈,咋的,吃你两个苹果怎么啦!他们是我父母,他们一辈子都这样。我就想他们过好的生活,不就是两个苹果吗?至于吗你?她说我老公肯定心里清楚自己父母的为人,但是不允许别人说,为人子女也是没有办法。


黄黄66336


我爸妈在我们三兄妹之间会一碗水端平的。可能有时候也会出现倾斜的。但我从来不会计较,我的两个哥哥也很疼爱我。我是我爸妈只要高兴怎么做都好!我的原则就是不让我爸妈着急!生气。爸妈不开心我心里难受!爸妈给我带来这个人世间就是来报恩的。


贤惠151688966


老人再自私他们毕竟是父母啊,如果计较吵架那不乱成一锅粥了么,而且有的老人越老越像小孩闹脾气,作为理性的子女还是要多包容多理解些,毕竟我们小的时候不懂事,父母也是这样一路包容过来的,但包容归包容,有些理儿该讲还是要讲,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我一个朋友生下二宝后身体不太好,父母就去帮她照顾,朋友怕他们累又找了一个保姆,可他们嫌花钱就让保姆走了,朋友定期给他们买菜钱,还给他们买衣服,定期掏钱让他们出去旅游散心,老爷子还有退休金,然而有一天老爷子对老伴说请保姆要花好几千,女儿是不是也得给他们发工资啊,大家说老爷子的要求合理么?


pzl雪地的小妖


不计较,我是独生女,家里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老公家有个小姑子,住在另外一个市,离得远也没那么多事,公婆有点难相处,看在老公的份上能忍则忍,忍不了就去河边散散心,没什么过不去的坎,那些做儿媳妇的问我为什么不会跟婆婆吵架,我说要是吵架天天有的吵,但是吵完之后坐一起吃饭不尴尬吗?大不了左耳进右耳出就行了


居家小馒头


如果计较,真的吵不完的架。从来没想过和婆婆公公正面冲突,但是大姑姐跟我说话太难听,而且说的我一脸懵,我不可能忍着的。于是我就跟我公公说了,你看看你闺女说的是人话吗?让我和你儿离婚,是不是我们离了她跟你儿?


其实我还好163989810


老人自私或者不自私,邻家老冯认为:有几种情况可以区分。

第一种老人自私。

这种老人自私,他不是叫老人自私。而实质是,以前自私的人,现在变老了。

这种人,年青时就是自私。光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特别是对家庭,莫不关心,自顾自己活得潇洒,过得快活。

这种人虽然不多,但确实存在。这种人长期养成自私自利,人变老后对家庭,特别是把子女当成提款机。要吃要喝的,还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给子女增加了很多负担和麻烦。

第二种老人自私。

就是老人辛苦一辈子,养家糊口,上敬长辈下爱儿女。现在年龄大了,该敬的孝也敬完,儿女长大成人也成家立业了。

这时候,老人选择自私一点,我觉得这才是老人明智的选择。学会该放下的时候放下,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过份包办,实际上对子女没有好处。

老人过自己喜欢的老年生活,为自己的老年多作按排,自己做好自已的事情,也是为子女减轻负担。

第三种老人自私。

这种老人,主要是没有经济收入,特别是农村的老人。他们在年龄不大时,可以出卖劳动力,在外打工挣钱。除了自己开销外,还可以帮助子女。

现在年季大了,身体无法承受打工的劳动強度。不能打工就挣不到钱,这时只能选择不管子女。

以上三种情况,在社会上都存在。每个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情况,肯定都心中有数。我觉得作为子女,做子女的本份,把自已这个家搞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老人自私与否,很难作出判断。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老人和子女双方,都要学会相互谅解。每个人都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位,那这个家庭肯定不会太差。


邻家老冯


伙计你的这个说法有欠妥之处。老人很自私还是跟子女之间不讲厚道。这就有点奇怪啦。

你要是说你身边的人有的很自私就不奇怪,

我认为凡是结婚成家育子的人都应该有切身的体会。

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奉献的榜样。

在退一步说有的未成年人都懂得长大要报达父母的无私扶养。

我真不知道你对你的父母很自私的评价是如何讲出口的?

或许是你父母的子女多财产分割不均?

或许是你好吃懒做啃老成性你父母保生活留后路?

或许是你怕媳妇比新冠肺炎还怕的胆颤?你父母担心你媳妇把财产全划拉走吧?

总之,若是父母的财产他她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是合情合理合法权益,无可厚非。

若是子女亲戚朋友给他们的,别人也尽量不责怪,但善意的提醒和劝阻另当别论。

胡来瞎造不行。

老人自私的事儿有点言重啦。

我们都会老的,先给个理解吧否则时过境迁你在说怨枉父母恐怕为时已晚。


用户黑4605098342099


有的老人很自私,绝对不能同上了年纪的老人记较。人老了就同小孩一样,自私本成为天性,有时甚至还胡说,让人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多理解老人的难处,同老人多沟通,多体谅老人。

首先要对老人多理解多关心多交流。

我这有个现实例子共大家分享。我有个伙计他的父母都在七十多岁了,现在两人都有病,他对父母的照顾和理解大家看看怎么样。

他父亲是一位退休工人,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兄妹三人,他为长子在城里工作,年轻时因为一些事,父母和他合不来,偏向弟妹,他也不在乎,过年,过节都回家看父母。谁知父亲锰然高血压反了,留下了后遗证,行动也不方便了,他立极把父母接近城里,经常去带父母逛公园,有时间就推着父亲领着母亲出处转转,散散心,只要老人开心就行。可谁知天不幸他母亲也高血压后遗,而且两人都不愿在城里生活,要回乡下老家。由于他们兄弟都要工作,只好请人在家照顾老人。

老人回家后所有的费用他一人承担。老人有退休工资,可工资卡不准任何人拿,自行保管,看病买药以及给保母开工资都不准用,若谁要问他工资卡他就说,"你们不用给我顾人,我也不吃药…"弟,妹都很生气。他就劝弟,妹不要生气,老人吗有他的想法,工资不让动可能是给自己心里有个保障,理解万岁。

自从老人回家居住,他每星期都要回老家看望父母,母亲有病后很卷恋他,每次回家都拉着他的手,不准他走。每次走时他都要对母亲说很多好话,才能依依不舍地去上班。有此他回家看望父母连同给一亲戚行礼,同父母少呆了会。他母亲就说他是为了给别人行礼,不是为了看他们,而且是见人就学说。他知道后非常难过,真想哭,但在父母面前还不能说,假装不知到。用他的话说:只要父母高兴,想怎么说都行,人老了,心就多了。

下来在对老人关心的同时,多包荣,更不能计较以前的矛盾和不足。

我这朋友在这方面做的也很不错,听我给大家说说吧:

他父亲人老了不但性格自私而且脾气暴躁,没事爱找别人的错。因而好几个保母都被他撵走了,这可急坏了我伙计。弟,妹他都在上班不能分神,最后他想妻子即将退休,只能做妻子工作,让妻子提前退休协同保母在家照顾父母。

他妻子是老师出身,在与人沟通,处理问题,由其同老人交流上都有不寻常的能力。他知到妻子在内心里对母亲是有怨恨的。

咱先说说这个事,这得从他们生小孩时说起:那时他同父亲在外面工作,妻子在村上教学同母亲在家,弟,妹都在上学。八十年代农村生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家中找个接生员。八四年妻子在临月时,有一天他母亲的娘家有事,他母亲去了娘家晚上没有回来,留她妻子一人在家。可突然知觉了,妻子一人在家晚上待产非常害怕,求别人给他打了电话,晚上又没有公交,他提自行车赶回了家,母亲还没有回来,只有妻子的闺蜜请来了村里的接生员在。事后他很生母亲的气,可妻子内心生气,嘴上还劝他说事出有因,不要计较。他知到这件事是母亲做的不对,不该把妻子一人留在家中,妻子嘴上不说,内心定受到伤痛。

可如今母亲卧病,他苦口婆心劝妻子辞去工作,妻子便提前伸请退休,单位看他们家确实困难,批准其内退。妻子辞去工作回家照顾他父母,这份情,这份议,他非常感动。他感恩妻子的通情达理,对整个家挺的关爱和理解。

我想他们二人对待老人问题的处理,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所以我想说老人因为生活环境,有他们的个性,自私也吧,不讲理也好,胡说八道也行,我们做为子女,多理解,少计较,要想想老人的好和不容易,人老了就跟小孩一样,我们要同他们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里,知到他们需要,我们才能知到怎么对他们好。老人们老了都不会忘记自己当年的勇敢和不容易,我们不要打击老人,夸夸他能力,说说他对家庭的贡献,老人会很高兴,千万不能说老人的不足,那样他会很不开心。总之同老人多交流,让老人感觉到我们把爱送给了他,我们都很爱他。

最后我想我们以后也会成为老人,与下一代的思想也会有代沟,我们善待老人,也是给自己辅路,给后辈做好磅样!也就是善待自己!


田野情


你认为有的老人很自私,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可能把钱都攒起来,存折藏起来,房本收起来,就感觉老了,即便没人管,也饿不死,也不至于流落街头。以前过的日子苦,总觉得有备无患,这样才安心。尤其是有几个子女的,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帮谁管谁经常惹其他子女挑理,索性也就少管,等以后再说。

遇到这种情况,做子女的应该反思,对老人无条件地付出,别老指望老人帮你买房子,帮你带孩子,你已长大成人或已成家,老人已没有义务再帮你,何谈什么计较!

有的老人胸中有大爱,自己却生活十分俭朴。不久前,屯昌一位七十多岁老人不留姓名为防疫捐了二十万,你能说他不把钱留给子女是自私吗,宁波90岁老人王春文三十多年捐款千万元,自己却用着破旧的家具,他的子女们也都事业有成,从不认为父亲自私,支持并效仿他乐于做公益。理解并尊重老人的选择,才是真的孝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