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育儿过程中和另一半产生各种分歧引发的家庭矛盾?

Model控


这个很难避免,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存在吧?以前也会为了爱买零食吵起来,今天又为了买各种玩具鞭炮生气。上次买零食气的把零食扔垃圾桶,下次再买冲天炮的话打算也直接扔掉。

小孩学习上太严厉的话,也会被说。咯噔君认为,现在对小孩子的教育也是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也只能在分歧的过程中帮助小孩一起成长。


咯噔糊涂心


  孩子是夫妻爱的结晶,夫妻二人都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但是由于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性格特质、价值观存在差异,在教育孩子时会往往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有些家庭常常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产生争吵,那么,该怎么处理呢?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为您解读。

  “孩子两岁了,我希望我的孩子独立,乐观,自信,让她自己自由玩,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我老婆则嫌这里脏,那又危险的,不让孩子尝试,搞得孩子很胆小。有时候她还说我不关心孩子,不在乎她的感受,经常因为孩子的事情跟我吵架,很烦,怎么办?”

  “我和老公经常为怎么管教孩子争执,他不听我的,我也不能接受他的方式。他对孩子比较严也很凶,经常对孩子大声呵斥。我觉得他这样对孩子不好,我很不能接受,孩子也不接受,基本不跟他爸说话。现在,我们家的氛围很压抑,我不敢跟他说孩子的不好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了又会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他,怎么办?”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解读:

  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分歧、有差异,这很正常。夫妻二人或许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性,但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个人性格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双方在对待很多问题上往往不能形成一致的看法。但育儿观念上的不一致,不仅会影响夫妻感情的和谐,更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值得重视。

  一、教育观不一致带给孩子的伤害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谁是谁非。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孩子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利用父母不一致的意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这不仅使教育力量抵消,家长的威信受到损害,也容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利用家长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

  而且,在有些家庭中,当发生分歧之后,一方完全主导,另一方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这样孩子很容易感到压抑,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见到困难往往感到无力而选择逃避。

  二、伴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育观?

  没有人教过我们该如何做家长,我们只能从生活中去模仿,模仿我们的父母或周围的人。

  面对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家长们通常会用这样的两个理由为自己辩解:我父母当年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我现在不是挺好吗?别人家的父母也是这样教孩子的,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很多父母觉得别人在做的一定是对的,父母曾经做过的也一定是对的。面对这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教育专家感慨道:改变孩子其实很容易,改变家长更难!

  一个父亲严厉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对待的。他只学会这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甚至有些人会认为这就是爱的表达方式,而不曾学习真正的爱,不曾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真正的需要。一个从小不被自己父母关爱的母亲非常溺爱她的孩子,她不想自己的孩子重滔覆辙,但因为这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而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当父母发现自己或伴侣对孩子爱的方式存在偏差,或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父母修通过去的创伤,真正看到孩子的需要,学会正确的爱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观有分歧该怎么处理?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避免正面冲突,但这不是意外着撒手不管,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夫妻关系要和谐。父母相互抱怨并认为只有自己的方法是对的,这不是教育,是发泄不满。夫妻两人关系不协调时,夫妻两人把自己的意见、包括对彼此的不满和抱怨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同仇敌忾”,从而达到“赢了”的目的。

  父母一方如果不同意另一方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争执,而是事后夫妻两人私底下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共同商讨。

  其次,积极解读对方的教育方式。在孩子面前要尽可能合理化对方的行为。如孩子向妈妈抱怨爸爸太严厉,妈妈可以说:“那当然了,爸爸是想你长大以后有出息嘛!”同样,若孩子向爸爸炫耀妈妈说可以玩,爸爸可以说:“妈妈是怕你学累了,玩的时候要好好玩,玩完了在好好学。”这样,孩子不容易在父母有分歧的教育中钻空子,使得父母皆失去权威。

  再次,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才是教育的重点,夫妻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来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件物品,随意塑造。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与孩子沟通,征询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一起来解决问题。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提醒: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这很正常,夫妻两人需要相互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但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庭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应保持一致(包括态度、要求、方法),即使有矛盾、有冲突,也要避开孩子,共同商量以求一致。


李建学心理咨询


想听真实答案?此题无解。你去看育儿专家,育儿书籍,都会告诉你,好好沟通,求同存异。为什么你看过就忘记了?因为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实践和练习,付出太多才能得到一丝丝效果,都是普通人,放弃的占大多数,有毅力的都是新闻人物。作为过来人,我想说,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得上溯到择偶。姑娘你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找个三观接近的啊,后续育儿矛盾的苦恼就少很多,因为三观接近,彼此沟通成本很低,哪怕有一些小摩擦,最后都能通过沟通朝着一个地方走。如果三观不一致,一个喜欢让女儿学弹钢琴,一个认为女儿就该长大多挣钱以后一边抠脚丫一边付费听别人弹钢琴,你说这种,怎么避免矛盾嘛!


欣姨说


这问题无法避免,因为你没选对另一半。不管对方是否真心爱孩子,所采取的方法不同,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截然不同。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

会告诉你要尽力沟通在孩子面前意见一致,沟通了就一定会意见一致吗?这就是个官方回复,场面话。成年人看事情得从实际出发。道不同不相为谋呐。


心有猛虎温暖向阳


我认为在育儿的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矛盾,还是要看是什么问题,不过双方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所以我一般我是理性分析,讲解利害,在孩子面前主要是讲道理,有时我和我老婆讲不明白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的,私下会聊,假如她还是说她有道理,我也会让着她的,你想一下,小俩口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不就是相互理解,谦让么,希望我的一点小看法,能对你有点帮助。




陈小小磊


  • 育儿最怕的就是父母双方意见不一致,这样弊端极大。

1,家长教育专家乐善耀以他几十年来的研究心得告诉我们,父母教育不一致对孩子造成的最严重、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

2、孩子也会有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会进行选择,会利用父母对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去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也就是说,谁护着自己,他就倾向谁。

3、使父母的威信降低,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

父母一方先行教育,另一方指责批评,孩子会认为前者不对,自己是对的,那么孩子就不那么相信父母的权威,以后管教起来也会变得不易。

4、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时,双方容易发生争执,甚至争吵,使家庭气氛变得紧张。孩子会以为是自己导致的这一切,因此变得自责、胆小。充满指责、争吵的家庭,孩子怎样自信阳光的成长?

  • 那么如何避免父母双方教育方法不一致呢?

1,我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

爸爸爱妈妈,会尊重妈妈,家庭关系和睦,其乐融融。孩子看到了爸爸的表现,学会了担当和爱;妈妈有了爸爸的爱和尊重,心情自然会好起来,妈妈的心情觉得着一家人的情感基调。孩子在有爱的家庭中长大,自然也不乏爱, 有了充足的爱,他才会去爱别人 ,才会温暖阳光。

2,父母双方约定,当一个人在管孩子的时候,无论对错,另一个人不要插手

养育孩子不是父母一方的事,两方都要付出。两个人出现意见不一致很正常,但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出来,尤其是指责的态度 。指责从来都不会让人心悦诚服。

不一致的意见可以等事后私下里再沟通,这样给足了对方面子,双方更容易交流,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3,

夫妻双方关系要高于亲子关系。

孩子不是有着一颗“玻璃心”,不是说爸妈教育方法一时不当 孩子就毁了。他们也要学着在挫折中成长,也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状况,不要因为孩子教育毁掉夫妻感情,毕竟都是为了孩子。

4,夫妻双方要一起学习育儿知识,这样有利于双方达成共识。

育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说有了孩子就佩做个合格的家长,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夫妻双方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一起商讨育儿中面对的问题,相互鼓励、相互肯定、达成共识。

养娃不易,任重而道远,加油(ง •̀_•́)ง


伴娃成长1234


每个家庭当中,父母双方在育儿理念都会存在多多少少的分歧。但是,在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出现分歧时,我们该怎么去沟通与解决呢?

首先,在孩子面前意见保持一致,不然很容易引发争吵,在孩子面前争吵可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行为,孩子见到父母吵架,心中会感到恐惧,很容易留下心理阴影的。所以说,不管父母双方的意见再不统一,这样会造成孩子困惑与纠结。打个比喻,在周末的时候,父亲想要带孩子出去散步运动,而母亲却想带孩子出去看海底世界,这样不就造成孩子困惑了吗?有时候孩子可能会想,“我跟爸爸出去玩,妈妈会不会不高兴啊!”又或者说“我跟妈妈出去玩,爸爸会不会不开心?”这时候家长可能就会以一个诱惑诱使孩子做出选择,比如说一个玩具啊,糖果啊什么之类的,这样孩子就学会钻空子,拿着一个玩具说,“这是妈妈给我吃的”、“这是爸爸让我吃的。”

不能从小就让小孩子学会钻空子,所以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沟通好,而且两人还要共同制定规则,必须让孩子学会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家长应该第一时间跟孩子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家长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然这规则定下来也没有什么用。

育儿理念的不同,很大程度可以互补父母双方的缺陷,所以这时候,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分歧难免升级为争吵,争吵并不是向对方撒气,而是应该冷静的想对方客观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在父亲眼中,孩子应该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并在游戏中可以学到动手能力,与其他孩子进行游戏的同时,你将会发现组织起一群孩子的人,他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在孩子的团体中,其实跟大人的团体当中很相似。话又说回来,在你不认同对方之处时,不要打断,而是去理解对方在这个行为中正确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担心之处,从而一起改正。

当双方静下心来谈彼此的教育理念,这样可以更好的效果,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比较双方的利弊之处,选出一个合适的来执行,如果双方都有不足之处,那就融合双方观点,各让一步,适当的做出调整,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好,该妥协的还是得妥协。也不要盲目的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不需要太先进,也没有必要盲目的听从他人的意见,毕竟自己的家庭情况自己也知道,对于孩子只要选择最合适的就可以了。

在孩子面前,给彼此一个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能把孩子拖进夫妻间的矛盾中,有一说一。即使对方真的有什么不是,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只是为了撒气的诋毁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一个孩子生活在乐观、宽容的家庭环境比生活在抱怨中的压力要少的多。

其实在家庭中,中心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孩子。父母最重要的是经营好夫妻间的关系,在感情级别上,夫妻间的关系是要高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是很爱你的,且会为你做许多的事情和保护你的安全,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你父亲(或母亲)!以孩子为中心是有道理的,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以为整个世界是围绕他转似的。当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家长很容易患有焦虑情绪。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家长会帮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扫清障碍,这样孩子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当孩子自己遇到困难时,不会自己解决麻烦,而是向父母寻求解决的方法。所以,父母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有分寸、有原则。既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也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需要保持自己的理性和掌握好分寸。社会是复杂的,而孩子早晚要成为一个社会人,过多的限制和没有原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孩奴!”


豆妈育儿路


意见不统一违背了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原则,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并且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见风使舵,爱撒谎,爱做表

面文章的不良人格,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意见一定要统一,可以提前沟通,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你说东,我说西,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

互相指责数落,时间长的话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这样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困难,如果实在有分歧,我建议你们当面不说背着孩子咱们去沟通。


中国式家教


有分歧很正常,如何找到平衡点,避免吵架

第一、要经常沟通交流,把不同看法说出来,千万不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一次性爆发。

第二、牢记初衷,以和为贵

即使是吵架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扩大问题。遇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对事不对人,不翻旧账,不破罐子破摔。

第三、表达不满的时候,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多陈述客观事实、或者谈个人感受,少抱怨指责,尽量不要用带攻击性的词语和个人评判性的话语

比如:你怎么总是这样?看你把孩子带成什么样了。。

这句话充满了指责,抱怨和评判!

应该改为表达感受的话。

第四、不攀比、不拿别人比较,不要总是说,你看谁谁谁老婆多好,谁谁老公多好。之所以你们选择对方结婚,他自然有强于别人的地方。

第五、分工明确。

哪一些事务谁负责?小事不计较、大事有商量。

请记住,所有的协商和争执都是为了更好的养育孩子,只有相处好了夫妻关系,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