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处世,涵泳咀味之,自得其旨趣


古人论处世,涵泳咀味之,自得其旨趣


不曾识面早相知(清•赵翼《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不足为外人道(晋•陶潜《桃花源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常恐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唐•刘禹锡《视刀环歌》)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打狗要看主人面(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诚无垢,思无辱(汉·刘向《说苑·敬慎》)

打开天窗说亮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持身贵严,处世贵谦(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唐•李白《客中行》)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多行无礼必自及(《左传•襄公四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

法不传六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恭敬不如从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贵人多忘事(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

古人论处世,涵泳咀味之,自得其旨趣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宋•林逋《省心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

寒夜客来茶当酒(宋•杜耒《寒夜》)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郁离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杜甫《客至》)不贪最先,不恐独后。(汉•刘安《淮南子》 )

话不投机半句多(元•高明《琵琶记》)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唐•高适《赠任华》)

吉人自有天相(元杂剧《泣红舟》

交易不成仁义在(清•俞樾《七侠五义》第二十四回“受乱棍范状元疯癫 贪多杯屈胡子丧命”)

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

仁者寿(《论语•雍也》 )

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酒逢知己千杯少(元•高则诚《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

拒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礼多人不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改营规观察上条陈 说洋活哨官遭殴打”)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唐•柳宗元《驳复仇议》)

古人论处世,涵泳咀味之,自得其旨趣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男女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宋•邢俊臣《临江仙》)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敦古谊集腋报师门 感旧情挂冠寻孤女”)

却之却之为不恭(《孟子•万章下》)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明•陆九渊《与傅全美》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清•徐时栋《烟雨楼笔记》)

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明妃曲》)

人生何处不相逢(宋•欧阳修《归田录》)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人心隔肚皮(清•钱彩巜说岳全传》第四回“麒麟村小英雄结义 沥泉洞老蛇怪献枪”)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士为知己者死(《战国策•赵策一》)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邶风•击鼓》)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眀•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同心自相知(晋•傅玄《何当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礼记•曲礼上》)

古人论处世,涵泳咀味之,自得其旨趣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文字缘同骨肉深(清•龚自珍《杂诗》)

闻名不如见面(唐•李延寿《北史•列女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无事不登三宝殿(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五百年前是一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心有余而力不足(《论语•里仁》)

惺惺惜惺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一客不烦二主(眀•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英雄所见略同(《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藩司卖缺兄弟失和 县令贪赃主仆同恶”)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巜论语•学而》)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明•张载《正蒙•中正》 )

有眼不识泰山(晋•刘伶《酒德颂》)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汉•刘向《说苑•杂言》)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上•伊川语录》)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长者赐,不敢辞(《礼记•曲礼上》)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南朝•宋•范晔巜后汉书•孔融传》)

古人论处世,涵泳咀味之,自得其旨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