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WI智慧課堂-繽紛學生的心靈

ESWI智慧課堂-繽紛學生的心靈

浚縣科達中學 張軍鋒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顧學生成績的提高,很少顧及到學生內心的成長。成績固然重要,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更重要。如何將二者有效的統一起來,為學生的成長助力,這種問題在我內心中一直很糾結,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隨著學校逐步推行教育信息化,將教學過程和德育過程融入平板教學,並形成我校具有特色的“6131”智慧教學模式,慢慢的讓我糾結的內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和欣慰。

下面將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一、 拉近距離,關注個性差異。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只注重在課堂上給學生傳輸知識,卻忽略他們了的接受能力和個體的差異,以及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內心的波動。在熟練使用信息化智慧教學模式後,作為老師,我們從課堂上解放了出來,使自己有時間去關注更多的學生,關注他們在課堂上的變化和內心的成長。我可以俯下身輕聲問他們這個知識點學得怎麼樣,哪裡沒學會,還存在什麼樣的疑問……

我們班有一名學生性格內向,課下從不愛多說話,平時課堂上也很少發言,老師對他掌握知識的程度也就很難把握,有時我自己也很無奈,在精力有限的課堂上老師不能因一個學生而忽略更多的學生,但在這種新的學習模式下,課堂上我就時不時走到他身邊問他學的怎麼樣,會不會,還有哪些方面沒有掌握住或者不甚理解。一開始他總是點頭說會,但通過他的表情,我明顯感覺到他還是不太明白,一次兩次甚至多次的關注和耐心的講解,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臉上露出了笑容,對自己多了份自信,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害怕老師,願意與老師交流自己的疑惑和不解。而我自己看到付出有了收穫,心中甚是欣慰,更重要的是看到孩子們有了這麼大的變化,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那一刻真心覺得做老師很幸福,也從內心感謝這種學習模式在實踐中的成功,它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利於學生學習也利於老師教學。

二、 差生有信心,優生更優秀。

我們做老師的都知道,任何一個班級裡面都存在學生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如果老師長時間不關注這個問題,就會導致差生更差甚至會淪為問題學生,最後影響整個班級的班風;而程度較好的學生成績也不能拔尖,總覺得老師講的太簡單了,沒什麼挑戰性和新鮮感,久而久之會厭煩老師,反感課堂,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而結合平板的6131學習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這種學習模式,需要老師在課下就將學習包製作好並結合本班級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在製作學習包的時候,老師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階梯性習題的設計,學生則根據自己不同的學習程度和接受能力選擇不同的習題。

這種模式在課堂更能展現出它強大的優勢。教師在課堂上來回巡視的過程中就可以明顯發現:程度好的學生進行的非常快,已經做到拔高題,而且興趣盎然;程度差的學生在反覆聽微課,老師偶爾還可以俯身給學習困難的學生做針對性的輔導。每當看到學困生露出笑容點頭會意時,我是無比的高興。差生看到了希望,內心自然也就逐漸陽光起來,也不會覺得老師偏心,內心也不會思考問題過於偏激,覺得老師還是關注、關心、關愛他們的;優生也覺得自己在學習上要謙虛,學不完的知識,更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優等生可以吃得飽,學困生也能吃得好,學生踏實了,老師輕鬆了,共同分享著教育信息化的“紅利”,真正做到了每一名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收穫。他們的內心會是明淨的,開朗的,繽紛的。

三、 心的獨白

通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逐漸學會了自主學習,不再畏懼學習,每一個孩子都努力嘗試著把學習當做一件樂事,以苦為樂,重要的是孩子們心態的改變,他們能感受到老師與他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與他們站在同一戰線的戰友,有著共同的憂愁和快樂,他們的心扉自然會向老師慢慢打開,訴說內心的喜怒哀樂。這樣老師就能及時瞭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給他們做適時的心理輔導,真正把每一個孩子放在心上。

在學校,我們的學生學了很多知識,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知識而不是能力,更不會轉為工具,而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智慧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時間進行思考,有時間進行探索。我相信會學習的學生內心是敞亮的,肯打開心扉的學生內心是純淨的,於是他們的世界是充滿活力的,是有色彩的。這樣我們才將教書與育人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才能夠教育的根本目的,這也是我作為老師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總之,教育信息化理念下的6131教學模式是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利於增進師生學習和情感交流的。它讓老師從真正意義上盡到了自己的天職——教書育人,同時也給學生繽紛的心靈,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