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路街道退伍军人防控“疫”线勇担当

在迎宾路街道,有这样一群人:穿上军装,他们是保家卫国最可爱的人;脱下军装,他们是遇险逆行最勇敢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他们虽已卸下戎装,但依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铮铮誓言,诠释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听党指挥、乐于奉献的责任与担当,义不容辞坚守在防控战“疫”一线,为抗击疫情筑起“钢铁长城”。

  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

  “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每天,年近半百的退役老兵杜世林和“90后”退役新兵李浩波、焦增雄驾驶着橙色宣传巡逻车,举着移动大喇叭,在迎宾路街道辖区的大街小巷,用特殊的方式向居民“问早”,用最通俗的语言宣传着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尽最大努力做到人人知晓防控、人人配合防控。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站在防疫一线,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健康、安全、和谐、幸福。”退役2年的李浩波,从正月初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以来,整日以单位为家,一日三餐以泡面为主。即使这样艰苦,他都义不容辞辗转于防疫宣传工作一线,发放宣传单、喇叭喊话、驱散聚集人群……

  当好疫情防控值守员

  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后,各村、社区、居民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控,一个村组、一个居民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在每个出入口检查点上,总能看到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戴着一只普普通通口罩,却依然默默坚守在岗位上。

  “我在部队当过哨兵,观察点值守岗位我最适合不过了。”80后王矗主动请缨,他以一名退役老兵的身份,第一个站在观察点的值守岗位上,从高速路口接送医学观察人员到深夜值守,数日来,虽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却不曾回家,在疫情面前,他舍小家、为大家,叫人心生敬佩。

迎宾路街道退伍军人防控“疫”线勇担当

  “外来人员禁止入内,需要给你的亲人送什么,给我就好,我来转交”“你只是暂时在这里观察,不要急躁,回家自行隔离一旦出现症状,对你的家人和社会也是不负责任的……”26岁的王卓也是观察点上一名值守人员,他每日都重复着这样话语,一边维持着观察点的秩序,一边为隔离人员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观察点人员杂乱,我尚未成家,让我上吧。”29岁退役军人李治兵主动申请参与值守,承担起观察点人员体温监测、生活用品购置、轮岗值守、出入登记等任务。

迎宾路街道退伍军人防控“疫”线勇担当

  当好疫情防控督查员

  “在特殊时期,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保证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新婚不久的任小帅主动申请加入了疫情防控专项督查组,同其他督查组成员参与巡回查看各村组卡点值守、居民小区出入人员和车辆登记及体温监测等疫情防控工作,舍小家为大家,用坚守阐释着军人本色,用担当践行着军人的誓言。

  十几天来,他早出晚归兢兢业业,从不缺勤从不喊苦,针对督查中发现的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并主动帮助商户张贴标语,耐心驱散聚集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是一个兵,退伍不褪色”的铿锵誓言。

  当好疫情物资搬运工

  在疫情防控的战“疫”中,防控物资的调度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消毒液是疫情期间消耗量较大的一种防控物资,且腐蚀性强,因此防控物资管理需要认真谨慎,同时每天需要搬运也是一项体力活,我年轻,我来承担。”今年26岁的崔静恳切地说。连日来,他主动承担起了迎宾路街道日常管理防疫物资的工作,每次将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的一批批物资如数清点、登记造册并搬回仓库,一箱又箱、一桶又一桶,百十来斤的消毒液对崔静一个人来说,确实很吃力,但他却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非常时期,物资管理第一线就是我的战位,吃点苦受点累根本不算什么!”在发放消毒液时,他会按照使用说明,主动将消毒液按比例配兑好,并反复叮嘱领取人员注意事项,更好地做好防疫消杀工作。

迎宾路街道退伍军人防控“疫”线勇担当

  防控物资管理工作之余,崔静又“兼职”当起了“快递员”,每日为医学观察点的值守和观察人员送上爱心早餐,与防疫一线的战友并肩作战。

  “时刻不忘军人使命,疫情不退我不退,全力以赴守好神木南大门,坚决守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退役军人内心深处的呐喊,更是基层一线干部最忠诚的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伍的誓词,彰显了军人“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精神,继续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战线上尽心、尽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谢美利

  编 辑:王林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