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會發現:大比例的安全感幸福感、家庭和諧都來自於存款”,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句話很正確,其實也從另一方面透露出當代人的無奈。

996的職場生活,不夠旺盛的精力和身體條件,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孩子長大後需要的學費、興趣班等高昂支出,還有老人要照顧。

中年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如果公司老闆壓榨你,有存款還可以在離職後勉強維持一段時間去找一份稍微輕鬆愉快的工作,並在多出的時間裡進行某些副業的起步。

如果沒存款,沒積蓄,就只能被動地給公司打工,縱然心裡千般抱怨,你也沒有說走就走的勇氣。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中年時遭遇婚姻危機,如果女方在家裡當全職太太,突然有一天,因為某種原因丈夫要與你離婚,如果你真的是身無分文,這麼多年一點積蓄都沒有的話,失去經濟來源的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很難生活下去,因為沒有人養你了,但你像保姆一樣任勞任怨地在家裡幹活的辛苦付出,沒有人會感念你的這些好。

沒有存款,無法幫你度過危機和意外。

父母生病,公司裁員,如果一直月光下去,當突如其來的事件來臨時,你會頓感自己的無能為力,抱怨自己,如果當初存點錢,或許還能為當下的局面做些什麼,只可惜,人生不能從頭再來。

存款,讓你可以有多餘的財力投資自己,做你想做的事,學習一門語言、心血來潮時來一場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

總之,有存款讓你更有底氣一點,不再處於被動的狀態,給自己多一些選擇,多一些備用方案,更從容地應對生活帶來的暴擊。

所以,有空還是存點錢吧。


紅蓮苑苑


只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家裡真的窮得揭不開鍋了,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引發一場家庭戰爭。

 

但是,有錢人有有錢人的苦惱。

 

我認識一家人,老公有好幾個企業,老婆不上班在家,做全職太太。家裡有菲傭。生活也是相當的舒適。但是這位太太,經常有事沒事跟老公吵架,老公覺得她無理取鬧。後來她自己出來開了一家小的工作室,負責代理名人字畫,生活反而過得充實。家庭幸福指數飆升。

 

後來這位太太說,她以前在家也是閒得慌,每天對著孩子和房子,沒事就是美容、護膚、減肥。就是盼著老公回家聊幾句。

 

但是老公要是心情不好,她就容易想東想西,所以越焦慮越容易吵架。現在可好,她自己忙得很,平時也跟文化人士來往,長了不少見聞。好不容易跟老公有個時間吃飯,也會聊些形而上的話題,老公反而對她刮目相看了。

 

所以說,有存款,肯定不是家庭和睦、幸福指數高的前提。

 

有人發現,其實小富即安的家庭最幸福。可能夫妻雙方都是小中產,有一份待遇不錯但也沒高到離譜的工資,平時能做一些小投資為財產增值。有個燒錢的娃,貴族學校是送不起,但也能讀上中等的學校。動不動出國遊學的還夠不上,但平日裡的課外補習班的費用還是掏得起。

 

這種家庭,通常夫妻雙方都比較平等。要麼一人主內一人主外,要麼兩人雙雙拼職場。但由於雙方實力相當,彼此尊重,凡事有商有量,不至於為芝麻蒜皮的小事吵架,所以家庭和睦。

 

由於自知實力一般,也沒有那些高大上消費的幻想,反而小日子過得踏踏實實。這種家庭的幸福指數才是最高的。



小魚的樂讀時光


夢想不管多美好,都敵不過現實生活的殘酷,沒錢,寸步難行。我們家本來是個飲食無憂的家庭,老公律師,我會計,兒女出息,我們夫妻二人都已經退休。由於我老公痴迷上了攝影,花巨資買攝影器材,全世界旅遊,把我們的養老積蓄全部用光,他說過幾年走不了了,錢就會沒處用了。平時在家裡如同困獸,一出去就開心。由於十多年都如此,原本殷實的家庭變成了窮光蛋,平時過著緊衣縮食,夫妻感情也到了崩潰的邊緣。美好的生活一地雞毛。真想棄他而去。可惜了我們那麼漫長的夫妻感情!沒有錢,我再也不能淡定過生活了。


孫麗7384


我也是人到中年,深有同感。

有人說,有大筆存款,家庭也不一定和諧幸福。那讓你手裡沒有存款試一試,你活著都沒有底氣,沒有安全感,還談什麼家庭幸福和諧。

講一個真實例子:鄰居李哥開家商店,妻子是小學老師,孩子上大學,父母是退休工人,家庭小康。一家人進出總是有說有笑的。去年,妻子檢查出患了乳腺癌,做了手術,後期化療,營養也要跟上。花了很多錢💰。為了照顧妻子,李哥只好停了生意,細心照料他。屋漏偏逢連夜雨,前陣子,老媽下樓不小心摔傷了腿,又住進了醫院。看到李哥,他頭髮一下全白了,衰老了很多。他說妻子營養、老媽有病、孩子上學都要用錢,自己生意又停了,沒有收入,存款見底,壓力太大,要扛不住了。看著一個大男人無助的表情,我的心沉的谷底……

人到中年,多事之秋。你沒有經歷過那種危機,你就沒有發言權。但是手裡的存款,可以幫你在意外發生時,不會手忙腳亂,手足無措。讓自己鎮定下來,平穩度過危機。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我不是愛存款,而是愛存款帶給我的安全感。





指尖抒情


沒辦法呀,現實社會就是這麼現實,沒有存款,基本上等於無法生存,矛盾就會隨之產生。

說一件我身邊的事。

沒有錢,他打了一巴掌父親

幾個月前,我一個同事來找我喝酒,我很好奇,平時滴酒不沾的他今天突然叫我陪他去喝酒。

又是晚上,我打車轉了好幾圈才在一個偏僻的大排檔處找到了他,第一眼看到他我就知道他有心事。果然,他也不避我,直接和我說他把他爸打了,現在很懊悔。憑我對他的瞭解,他平時絕不是這樣的,開朗,成熟穩重,怎麼也和打人扯上關係,而且打的居然還是自己去父親!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了?”他說:“我爸說我大學畢業啥本事沒有,錢也沒有掙到,白花了他的錢!”“那也不至於打人呀”我說道。他沒有說話,沉默了一會,抿了一口茶,說:“打他我承認我不對,可是他不應該說那樣的話!”“什麼話?”“很難聽的話,難聽到換你也會打他。”我沒有說話。



其實,這一切都是錢惹的禍,誰不想一畢業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賺很多的錢?但現在大學生這麼多,社會競爭又這麼激烈,養活自己都算不錯了,我覺得不能全是我同事的錯。那晚,我和他聊了很多,聊以後的路怎麼走,聊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有錢。

我知道,就目前來言,這麼多的話也只是彼此的相互安慰罷了,我也比他好不了哪去。

錢,才是你立足社會的資本

你們也沒必要笑我這麼現實,談錢傷感情之類的,錢,真的是你立足社會的資本,我們不是馬雲,做不到對錢不感興趣。生活中,吃、雖然、住、行哪樣能離開錢?出門就得花錢!沒錢,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沒有安全感,幸福感,家庭的和諧也會受影響!



我同事後來主動向他老爸認錯,並承諾一年給他五萬塊作為養老,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事情,但他們父子心裡藏著的那份隔閡我想這是永遠也難以釋懷的了。

一切都是錢惹的,或許有一天他成了億萬富翁,他老爸才會笑顏逐開吧!


海底的魚


我贊同題主的話。

年輕的時候曾認為,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就是每天喝水也感覺甜。

現在我經歷了中年的種種苦,才知道,沒錢何來幸福,何談感情?

人生離不開錢。人到中年,更能體會生活中處處離不了錢。年邁的雙親要用錢去消除病痛,要用錢去延長生命;上學的孩子要用錢去完成學業,典定人生的基礎;家庭每天吃穿住行要用錢去維持;朋友之間的人情往來要用錢去交換……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恨不能把錢分成幾瓣花。

有錢並非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沒有錢,眼看著父母生病卻去不了大點的醫院,看著他們受罪心如刀割;沒有錢,孩子在學校不敢吃貴點的飯菜,不敢像有錢的孩子那樣灑脫;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之間為父母的醫藥費,孩子的學費,生活的開支,房子的簡陋,……經常吵架,吵得沒了感情,吵得身疲心累,吵得家庭沒有了歡樂。

有了錢,很多事情都好辦。可以給父母買高檔的營養品,可以住高檔的醫院,可以請高明的醫生;可以讓家人享受更好的生活;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更好地發展事業;可以房子更大些,車子更好些……

錢是人的膽。沒錢的日子揪心。

錢是幸福和諧生活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上班路上,南來北往的行人早出晚歸,都是為了掙錢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錢。

當然,我們要不掙昧心錢,錢要花在該花的地方。


曾是傻姑娘


認同的。

我老公二姐現在正值中年。一個35歲。她說的最多的是怎麼賺錢,錢都花去哪裡哪裡了?想要租個好點的房子,會因為經濟能力夫妻兩個人的觀念不同而發生爭吵。每天嘮叨在嘴邊的是今天花了多少錢給孩子買課程,明天花了多少錢家裡買生活用品,要開學了孩子的學費怎麼出,是刷信用卡還是藉藉唄?基本聽不到她們抱怨自己的老公會不會不體貼她,自己的老公不浪漫介不介意。根本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

經常聽到二姐唉聲嘆氣錢花的如流水,這個月又花光光還欠了信用卡,內心的焦躁,內心的愁都溢於言表。

沒有存款,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總要算好了來過確實好累,每天都要花時間去想那些柴米油鹽的事情,哪裡買東西省錢一點,哪天超市搞活動多屯點日用品,雙十一來了,要提前算好怎麼買東西下單最划算。。。。很累。

一個人整天圍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轉悠,被動的去生活,趕鴨子上架,怎會有幸福感,家庭怎會和諧,安全感從何而來?

到了中年就知道了,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也萬萬不能。



青萌柳樂


有大存款當然是好事情了。辦什麼事情不會為錢發愁。只要想幹,分分鐘的事情。比沒錢的人顯然是佔優勢的。

但沒錢的人一樣擁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們家就屬於沒錢的人家,掙的錢大部分都供孩子們上學讀書了。也沒有什麼存款。生活清貧,十分儉樸。但老公很勤勞,我也很知足。遇到花錢的事情,就看你怎樣解決。

前幾天,我女兒去大學讀書了。學校要交的學費和各種雜費1.1萬,一個月的生活費2000,一共是1.3萬。

學校有零利息的入學貸款政策,每個學生最多可申請8000元。老公和女兒都嫌麻煩,不想去申貸。我說為什麼不呢,有機會咱就利用。將來要是讀研究生也還能享受政策。你能保證現在能拿出錢,未來的幾年裡也能拿出嗎?

再說了,兩個小的也馬上要讀高中,上大學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開學那天,8000元直接轉到了學校的賬上。刷了3000元的信用卡,還剩2000,老公用手機給女兒轉了過去。

不費吹灰之力,事情完美解決。是不是很輕鬆呢?以前,因為沒錢,兩個人老是吵架。現在我們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怎樣解決問題上了。兩個人的感情反而越來越好。

我的父母親更是明智的人,母親心梗做支架還有糖尿病,父親腦出血。得了病後,都很自律,樂觀。公公80多歲了,身體依然硬朗,院子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每天推著小車到集上去賣。

就在上個月回老家,母親硬塞給大女兒1000元,讓她上學用。公公硬拉扯著塞給我2000元,讓女兒好好學習。當時,把我羞愧的無地自容,說什麼也不要。都那麼大年紀了,本應該多孝順他們的,反而讓他們接濟我們。

是的,我們雖然沒什麼錢,但大家都彼此關心,家庭生活其樂融融,多了些人情味。




往後餘生ZCX


我們對於幸福和家庭的認識和見解都隨著年齡經歷的增長在不斷地完善和深化。從之前單純地認為:兩情相悅的愛情足以戰勝一切困難。到如今現實教會了我們:貧賤夫妻百事哀。正如電影《小時代》顧裡的經典臺詞: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會是一盤散沙。

我有位同事今年33歲,去年9月生了個二寶,陡然加重的生活負擔讓都是拿“死工資”的夫妻倆有些吃力。於是我的這位同事利用自己所有的業餘時間做起了微商,也的確掙到了一些外快,補貼些家用。否則如果僅僅靠著夫妻倆人的工資來養活一家四口,恐怕他們每月都要活在“家用即將見底”的危機感中了,心裡就只剩下努力賺錢的慾望和極力想擺脫生活困頓的迫切感了,哪裡還會有幸福快樂的生活體驗呢。

另一個故事,我熟知的一對夫妻已經結婚了幾十年了,這些年間他們因為家裡存款總是會見少的原因而時常發生爭執,男方的無度揮霍總是會讓家裡女方好不容易省吃儉用留下的存款被花費得所剩不多。在他們的婚姻生活裡,日子拮据的佔比很大,生活若是隻滿足於柴米油鹽的基本需求,而忽略更高品質的生活追求,那麼積攢而來幸福感只會有減無增。在他們的生活裡就連外出旅遊,衣櫃裡多幾件高品質服裝,置辦精美首飾等都像是無法觸碰到的奢求。也許曾經的美好的感情就這樣被“單薄存款難以承載幸福慾望”的現實悄無聲息地消磨掉了,最後只需要一個導火線就能完全燒燬這個家庭,結束這段婚姻。

所以,家庭婚姻就像一棟在建的高樓,深埋紮實的地基宛如基礎支撐——物質條件,鋼筋水泥就像是依託在經濟基礎上,夫妻們不斷創造出的浪漫幸福橋段。最終高樓建成,夫妻倆在高處眺望,回味著人生當中的幸福時光。


天降的餅君


大家好,我是小陳打工生活記。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我今年32歲,算是一箇中年人啦!下面我說一下我家的情況:

我和老婆常年在外地打工,家裡還有我爺爺、我爸、我媽、還有我6歲大的女兒。

我爺爺今年94歲了,常年需要人伺候。我爸媽就在家裡伺候老人,家裡還種著7-8畝地。我爸今年67歲,外出打工肯定沒人要,就在老家養點兔子,補貼家用。我媽就負責我女兒的上下學接送。可以說家裡3個老人外加一個孩子,平時開銷也不小。

三位老人再不怎麼花錢,一個月1500元不多吧,孩子每天零食10元不多吧,另外孩子上學的學費(現在的幼兒園學費高的嚇人)外加報個興趣班一月200元。我們還在老家按揭買了房子,每月還貸3100元。在外地打工租房子,房租+水電費1000元每月,還沒有算其他生活費。


以上只是初步的一些花銷,像我這個家庭,收入不多。

1、我和我老婆在外地打工收入

我和老婆一個月加在一塊也就一萬多一點,出去房租、房貸還有生活費外也就是剩4000多。



2、老家種地的收入。

大家也知道,現在農民種地基本上是不掙錢的,現在種地成本太高了,而且糧食價錢又不高,種地等於白種,我們村已經好多人都把土地承包出去了!



3、養兔子的收入。

現在養殖也不容易,不能做到旱澇保收。年景好的時候賺一點,倒黴的時候一場瘟疫基本上就要賠個底朝天。


如果我和我老婆失業了,家裡再沒點存款維持,我想,想都不敢想會發生什麼?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啥也不說了,努力掙錢吧!

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想用事實說明人到中年,如果沒有些存款的話,真的不行。



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存款沒有錢的話家裡早就要亂套了!更不要談什麼家庭和諧,也不要談什麼幸福感了!正是由於有點存款,目前所有的生活可以有條不紊,如果沒有存款,就如那無根之木,倒塌遍在一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