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清流哥”用行动给予你“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

前几天,武汉连夜抢建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其中一张照片迅速走红网络:众多床位中,有人在躺着玩手机,有人在聊天。唯独一位年轻人正专心致志地看书,彷佛身边的纷繁嘈杂都与他无关。他又被网友们戏称为武汉“清流哥”,一个用行动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人。

武汉“清流哥”用行动给予你“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

“清流哥”今年39岁,是一位留美博士后。春节归家不幸“中招”,在这种环境下,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从容淡定地翻着手中的书本。

这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在看一本书,而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对于学习渴望的生活状态。


各大学校都由于疫情而延期开学,各位同学你们有多少人真正是在家学习的呢?恐怕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整天手机、平板电脑不离手了吧。

英国作家毛姆写过一本书,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大概就是给自己营造了一座避难所。在书中可以暂时忘却世界中的痛苦,令生命被无限延长。

学会阅读给予我们清醒的大脑

犹太人有句俗语: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在他们看来,读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诗歌、文学、艺术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重要。

在犹太人家庭中,书柜一定要放在床头,而且,书损坏了一定要修补。犹太人刚刚开始教孩子读书的时候,会放一罐蜂蜜在旁边。孩子读一句书后,让他舔一口蜜,即“书中自有甜如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对比之下,去年中国的人均阅读量仅为7.99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犹太民族的人口只占世界的0.2%,但却获得了近30%的诺贝尔奖。


我们都常说:谣言止住智者。但我们却很少提及如何增“智”。

前段时间的“吃鸡蛋”谣言与几年前非典时喝绿豆汤的谣言又何其相似。

读书可以让人认识这个世界,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减少内心的傲慢,对真理更有敬畏。同时也让我们增加智慧。


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吧,多读一些就会让你更清晰的知道读书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