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小学越办越红火,是因为教学质量高吗?

邱名幸子


我住的小区门口就是我们本地最有名的小学民办小学,我是看着它一天天壮大的,由开始的偌大的教学楼只有几十个人,到现在的几个分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的集团化发展,其中每一步我还是比较清楚,原来的校长就住在我们小区,彼此很熟,现在的校长是我上学时的班主任。

我现在公办学校,也是全市最有名的学校。两者比较,相比能够给你带来一些信息。

民办学校越来越火,不全是教学质量高。教学质量仅仅是一个方面吧。我认为之所以越来越火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父母无暇顾及孩子,而民办学校的服务满足他们的要要求。民办学校一日三餐全在学校解决,晨读,午休,晚自习安排的满满,家长只管早晨送到学校,晚上接回家即可,一天一接。如果实在太忙,还可以办理住宿,一周一接。对于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家长来说,这无异于福音,他们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解决了教育孩子的大问题。

我认识几个开饭店的老板,他们无一例外地将孩子送到了民办学校,因为实在太忙,为孩子办理了住宿。

2.注重孩子教育,但缺受到学区的限制,无法送到公办名校,民办学校成为他们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进城,但户口并不在城里,进入公办学校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那些名校。于是只能送到民办学校。有些在乡镇工作的人,很注重孩子教育,自己有没有学区房,也只能送过去,我原来在乡镇工作的时候,我的好几个同事就把孩子送了过去,本身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不满意,想让孩子从小就受到好的教育,多与城里的孩子接触,增长孩子的见识,多方面考虑,他们就将孩子送到了民办学校,一周一接,每逢周末,拼车将孩子送回家。

3.民办学校老师相对敬业,家长比较满意。相对于公办学校的老师来说,民办学校的老师更累,每项工作都不敢掉以轻心,他们非常刻苦。对待学生关怀备至,对家长客客气气的,因为学生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我认识很多民办学校的老师,每天下班都很晚,用他们的话来真是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他们很关注成绩排名,因为那就是声誉和生源的保证,有一次,全区抽测,各个学校排名,他们整晚上研究题型,内容。考虑应对策略,有一个年级获得全区第二,不满意,结果抱头痛哭。

4.公办学校自身存在局限,班额大,无法满足一些家长的要求。一个班六七十人,即使老师外神通广大,能力再强,也顾不过每一个孩子来,要求家长协助,往往招致家长的不满,矛盾比较多,于是一些家长较失望,也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

总之,民办学校的红火,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关键的因素,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差钱了,加上对越来越关注孩子教育,于是民办教育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语文在线


本人工作的前七年刚好在民办学校。后来通过招考,考到了公办学校。我想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以前,在私立学校,校长说的最多就是视质量为生命线!私立学校生存下去的根本就是它的质量。对教师的评价也注重教学质量这一块。


像对区里抽测这样的大型考试,考的好的话都直接金钱奖励。所以,在教学质量这一块,老师也很拼命。

学校的学费还是可以的。每年招生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进去的。甚至有时候送了两个孩子进去。考试成绩也是宣传的重点。因为成绩不错,所以学校一年比一年火爆。根本不愁生源。

不得不说,在考试成绩这块,私立学校是远超公立小学的。当时全凭考试成绩入学,成绩不理想孩子根本进不去。所以私立学校后劲生少。容易抓出成绩。


而且,我所在的区里,好的初中已经被私立垄断。因为中考出成绩,家长都拼了命想把孩子往里面送。每次中考,那两家私立要占到前1000的百分之八十五。

甚至很多外市的,宁愿在外面租房陪读也要在这上学。小县城,三年初中,租房8万,妈妈不上班,全程陪读。一学期学校差不多6万。三年保守40万。

当时,这些私立学校老师的工资都是公立学校的2倍。还有各种福利,所以我们这边很多公立老师也去私立教学。


因为赚到钱,背后老板又在其他地方开了好几家私立学校,现在越做越大。

而宣传的主要还是他辉煌的中考成绩。


你不懂得孩子


民办中小学越办越红火,是因为教学质量高吗?我想说,教学质量高是多年努力的一个结果,但不是原因。

以我们本地最火的民办中小学为例,来说一下。

民办学校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不行的,那时候人们都相信公立学校,对民办学校普遍不认可,刚开始连招生都困难。




民办学校好的一点就是肯投入,花大价钱从当时最牛的公办学校挖了一个副校长和一批优秀教师,有了这个底子,就开启了一步步的逆袭之路。

每个孩子的成绩都和教师的待遇挂钩,所以老师们是真拼命,早自习晚自习,批改作业,课外辅导,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过了几年,中考成绩有了起色。名气就有了,生源也好一点了,形成了良性循环,越来越好,现在已经超过了原来最牛的公办学校,排第一了。



现在也早已不是只有一所学校了,而是有10多所中小学的教育集团了。

公办学校受限较多,尤其是招生。

公办学校受的限制很多,比如教师待遇,比如资金投入等等,但是最关键的是前几年一直存在的跨区招生。



民办的学校可以提前、跨区、掐尖招生,公办学校只能干瞪眼,在片区内招生。就这样一年一年和民办学校拉开了差距,最终无可挽回。

所以说,民办学校还是胜在了灵活招生,生源好了,教学质量自然就好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超人爸爸说教育


我呆在贵州的那几年,说实话,贵州那边的小孩真的是读书很用心啊,农村乡下来城镇的娃娃他们要想上学(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公立,二是私立。先说公立吧,公立分差公和好公,差公这边纯属就是凑人头混日子学校,但是也比私立的普通学校好,毕竟国家扶贫开办的,又要每年支教老师,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有的学生成绩普普通通(稍微点拨下可以提升的)、成绩一般或者坏的学生都在一起(其实有的孩子不是因为成绩坏,而是人家没钱请不起家教啊,孩子父母得要打工赚钱养家啊,老师教的也只是课堂上的知识啊,真的是富读书穷技校)。好的公立学校你想进可以的,成绩考上去,没错,全班前几名才有机会,只是有机会啊,我没说就一定有机会能进去,差一分差很多人的,那后面的人怎么办?那就抱歉咯,你想上好的公立,有钱人的砸钱买进去,没钱的只能靠成绩,真的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踩在下面成绩差的学生一步一步走上去。请客送礼这些不用我多多说了吧?

那私立那?民办也是分好差的,差的民办其实和技校没区别,混日子,唯一好的地方就是文凭比技校好,毕竟国家社会是这么认为的。大多数的民办,我看到的,重点的也好,普通的也好,基本上和公立学费是差不多的,教学质量可能民办参差不齐多点,好的民办学校真的是花大价钱挖老师(省里面、市里面获得各种荣誉、评选优秀骨干那种,但是也只是重点的那几个科目关照,其他也就一般般了,和公立一样。所以在贵州,民办招生的简章里面,每个民办都会写着:凡是每学期期末考到全校前几名,学费全免啊,减半啊,还有各种奖励补习啊等。

总而言之,民办和公立都是差不多的,因人而异。


子陆恩惠


本人是一个县级重点中学高中教师,从农村长大出来的,父母兄弟现在也都在农村,我对农村应该还算了解。现在农村一般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一部分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部分虽然父母在跟前,但属于放养式,这些孩子的成绩家长不大关注,也无能为力,全指望老师和学校,孩子在学校学的好差全在学校和学生自己,没有像城里孩子的家长那样,在家批改作业啊,检查啊,抄卷子在给孩子做一遍,给孩子报辅导班啊等等。农村公立学校教师,也没有像城里学校那样对孩子要求很高,每月拿自己的工资就行(想出成绩也很难),最终农村学校的学生成绩可想而知。所以这时候私立学校就能弥补了这一空缺,可以多收费,多发工资与奖金,老师可以多上课,


飞杨的青木


根本原因在于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民办教育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具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一些民办学校的法人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高薪聘用一些曾经在公办名校担任过校长的退休教师以及管理团队,来进行行政管理。

以高薪挖取一些公办学校的名师来任教, 利用招生自主权,提前招生,掐尖招生, 营造高升学率的社会声誉,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让不少家长认为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争着抢着将孩子送入民办学校,以高额的收费赚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民办学校的收费实行的是市场调节,只要经过物价和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实行收费。会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招生规模,每隔几年调整一次。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收费往往呈现出上涨趋势。



严格的管理机制

由于民办学校的校舍,土地,教学设备以及后期的运营费用,都有举办者自行筹措,唯一来源就是学生的学费。

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 教师按岗定酬,按劳分配,优绩优酬。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外界干扰很少,只要工作努力,学生出成绩 ,老师的收入也会比其它公办学校高出不少。

结束语:近几年来,在全国不少地方,由于民办学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严格管理,社会声誉逐步提升,经济效益越越来越好,成为一些地区家长为孩子择校的首选。




汇智坊


并不是说是个“民办”就一定代表着“好成绩”或者说是“好升学率”,但是在很多地方现在的民办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民办学校已经逼得公立学校进退维谷,如果不是政策的限制相信不少地方绝大多数小升初的优质生源都会集中到私立初中去了。当然了,现实中也会有人说“公立条件太多,只能上民办”所以不同地方情况可能确实是不太一样。

我这里就只能以我们本地的情况做一个分析,我想我们的情况应该不是唯一的,很多地方可能会跟我们的情况差不多。

并不是所有的民办初中都好,但是最好的初中是民办

这里所谓的“好”指的是中考的普高率。

毕竟这才是很多家长选择初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教学质量”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其实也往往是以这个指标为参考依据的,比如你说我们是“素质教育”,但是如果你的普高率很低,那么根本没人在乎你的素质教育有多大的意义——连个普高都上不了的素质教育你也好意思拿出来宣传?

我们本地的情况是每个区教学质量最好的初中都是私立初中!而且差距非常的大!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大到它一家中考考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几乎比全区的所有公立初中加起来的人数还要多,而且这还是在“指标生”、“自主招生”等一些政策的保护下才出现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些,只是单纯的拼“裸分”,公立初中会“死”的更难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私立初中成绩都一定排在最前面,也有比较普通的私立,这种私立往往都是新建的,由于还没有往届毕业生,所以更多家长会保持观望。

私立初中为什么普高率、重点率高?

这点都不是什么秘密,原因无外乎学生、家长和老师(学校)的合力结果。

1、学生。

<strong>优质生源对于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样的老师备同样的课在优质生源的班级里讲和普通生源的班级里讲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感觉。这份痛苦可能比“王者”带“青铜”还累,因为它要带三年。


优质生源即成绩好的学生,而成绩好的且还能选择私立的学生我们不管他们的天赋如何,他们的吃苦精神绝对是超出其他人很多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毅力会远高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圈子里学习,说真的,自己努力的轻了都可能会有“负罪感”!

2、老师。

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老师的作用往往还不在于他们的业务能力到底有多强,即还不在于他们的专业能力是否是最强的(比如必须是高学历、名师什么的),而是在于他们的“牺牲精神”!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私立学校的老师往往受到工作性质的影响(学校对成绩的看中以及各种待遇等受成绩的影响)他们往往投入到教学、教育的精力会比公立学校的老师更多、更专注!这不是说公立的老师不行,而是公立学校的老师总是会被各种事情所干扰,关于这点稍微了解点的人应该都会认同我的说法。

还是用实例说话:以我们这里最好的私立学校为例,大部分学生的作业要写到晚上10-11点,个别会拖到12点甚至更晚,但是无论你什么时候在群里“打卡”老师都在线!学生辛苦,老师只会比学生更加辛苦,因为学生休息了老师们孩子准备课程、资料、批改作业……

不过也别觉得这就能够把老师们的精力全部“榨干”,事实上这边私立的很多老师还都在外面代办、补课,这点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是情。

3、家长。


私立的家长和公立的家长最大的的区别是什么?

绝对不是“更有钱”!

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在于私立初中的家长们“目标”更明确!他们把孩子送到私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让孩子吃苦的准备、就已经做好了权利配合孩子和学校做好各种保障工作。

公立学校的最大问题是,虽然也有不少这样的家长,但是几乎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这边不绝对,但是真的很普遍)都有那种并不想让孩子辛苦的家长,最讨厌的是——他们自己不想孩子辛苦也就算了,竟然也不想让别的孩子努力!!!<strong>

还是举一个我们这里年年都会发生的例子:

如上所言,私立学校的作业量很大,那么公立学为什么不能也多布置点呢?

问题是私立学校的孩子家长们宁愿替孩子写作业、宁愿陪孩子熬夜写作业他们也不会因为作业多这件事情去举报、投诉。但是公立则不然,超过九点半你试试,百分之百学校里就会有家长投诉说什么作业太多影响孩子睡眠之类的。除此之外,对于购买资料、组织各种活动等等,私立学校的家长基本上意见统一的非常快,但是公立则不然,他们会对很多事情各种评论各种争议……

诸如此类事情,让那些只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的家长真的怕了,真的不想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受这样的家长(学生)影响。

不是公立的老师们不行,而是多数的公立学习氛围从学生到家长真的是太差了!

这种事情没有遇到过的人可能想象不到,真的遇到过了的都会知道会有多无奈。

综上,在这样的“三方合力”之下,你说私立学校能不出成绩吗?

其实换成谁这么个学法都能出成绩的啊,问题是这种学习环境我们往往是很难在公立初中里找得到的——再说一个让大家可能意外的现象:我们本地最好的一家教育机构,按学生比例来看公里学校的学生人数绝对多于私立学校,但是按班型(即辅导班的难度)来看的话,高端版型里私立的学生远远多于公立的……

民间反对私立初中的最大“理由”

我们这里常年都有一些家长极力反对私立初中,当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主动放弃私立的还是因为没被录取所以才恼羞成怒的。这些人常年会在论坛、各种群里不遗余力的说私立的各种不好,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私立教育的模式是“透支教育”,私立的而学生升入高中之后就会“后劲不足”……这些人的理由是因为他们认为私立学校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教育(包括上课、作业、大量的练习和考试等)”而缺少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等等。

<strong>我承认,他们说的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长期的依赖于“听”、“刷题”、“背诵”等被动学习的方式的确是会影响学生们的其他一些学习能力——比如说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自主规划学习的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更加灵活地学习方法等等。

但是这些人想过没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50%的普高率(我们本地常年稳定在这个比例),我的第一目标是希望孩子能够“上高中”,然后我的期望才是“上重点高中”,至于在高中阶段能否“成绩优秀”说真的,有点“遥远”了。我宁愿到时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也不想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啊!!!


以我家学区内的公立初中为例,普高率最低的一个只有2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你谈“学习能力”不觉得太奢侈了吗?你是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去培养那些所谓的各种“主动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是说你更希望有个认真负责的老师赶紧带着你的孩子往前跑,不要被淘汰?

为什么我会了解这么详细?

原因很简单——

我孩子今年下半年也要面对小升初选择去私立还是在片区内电脑派位的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那所常年普高率稳定在20%多点的垃圾公立初中的存在我或许根本不会纠结,毕竟其他几所都能够达到40%左右。

其实我们害怕的不是只有“20%”的这个比例,我们害怕的是“为什么这所学校这么多年在电脑派位的情况下还是能长期保持垃圾的普高率呢?”,我根本就不信任这所学校的教育!

所以,为了躲避它,我放弃了派位“碰运气”,而选择可控的私立……<strong>

另外,还有一个“经济账”,虽然我们这里的私立初中每年的学费已经涨到了3.5万-4万的样子,而且每年还在涨,可是如果我家孩子去公立的话,每年花费的补课费、辅导费也不止这个价的,尽管去了私立之后还是要上一些的,但是因为校内学业的负担,注定了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校外各种班上,肯定还是以校内为主的。

<strong>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教育资源的现状,为了孩子我们只能选择被动的去接受和适应……

所以,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选?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以前说起“民办”,总给人不入流的感觉,但是近年来,“民办学校”发展迅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家长热衷于把自家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学习。因为在家长看来,“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普遍比公办学校要好一点,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是,那原因何在?


01:生源质量,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的是划片招生,如果是片区的学生,哪怕成绩再差,学校是没有权利拒绝的,所以造成公办学校生源质量良莠不齐,班上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是没有权利开除学生的。也就是说,哪怕学生成绩再差,再顽劣,也必须让他接受完义务教育。

民办学校招生比较自主,很多民办学校采用掐尖招生,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招生,甚至花重金,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优质生源;对于一些成绩确实太差,太过顽劣的学生,民办学校可以进行劝退,有权不收,在生源质量上,民办学校优势明显,这就好比种庄稼,在种子上就领先了一步。


02:师资力量,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来源于政府招聘录用分配,虽然老师都是正规院校毕业,但素质,性格,能力,业务水平也有差距,学校对老师只有管理的权限,一般没有辞退的权利,如果老师业务能力不行,水平不够,工作态度不认真,公办学校领导只能批评,调整岗位,不能辞退。

民办学校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大肆从公办学校挖走优质教师,前两年,江西临川一中二中和南昌的民办中学因为“挖墙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禁止民办学校到公办学校挖墙脚才算平息。不过现在临川一中,二中自己办起了实验学校(民办),也算是肥水不落外人田。对于不合格的,业务能力不行,工作态度不认真的老师,民办学校随时可以解聘。优胜劣汰之下,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民办学校在师资力量又领先一步。


03:教学硬件设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经费来源是政府的拨款,每个学生每年几百块,用于保证学校的运转,对学生是不允许收费的。如果需要添置教学设备,新建教学楼等大项开支,必须寻找政府支持,争取项目资金。所以一般情况下,公办学校的经费是用于保运行的。

民办学校是自负盈亏,实行的是高收费,高服务,一个学生学费动辄一万甚至几万十几万,学校不差钱。高收费换来的是优质的服务,教学环境,教学管理都会比较规范,对学生的服务也会更加到位。


总结语:原来的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补充,让一些有较高教育需求的家长有更好的选择。现在看来民办学校更像是竞争对手,甚至是搅局者,跟公办学校抢生源,抢老师,在很多地方,公办学校招生寥寥无几,民办学校却是门庭若市,一位难求,此消彼长之下,义务教育会不会变成空谈呢?


周老师的工作室


民办中小学越办越火,是因为教学质量高吗?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自己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为什么民办中小学会越办越火?

大家都知道现在各地方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民办中小学教育,出现这个现象也是有原因的。现如今,农民工越来越多往城市聚集,他们拉上老婆孩子一起常年落脚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这就难免就会出现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该上学读书的年纪了。当然,有些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硬朗,能够照顾小孩子的话,父母就会让孩子回老家上当地的生源地中小学。

还有其他情况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在了,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好,那么他们的父母就会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在城市如何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了!办公中小学首先都是先考虑解决生源地孩子的上学,然后再看看还剩多少名额给外来务工的家庭,当然这对于我们国家这么庞大的打工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地就涌现出来很多民办中小学,这也很好的缓解了外来务工家庭孩子上学难的压力,因为能够让孩子可以上学,而且民办中小学如今教学设施齐全,课程丰富,这也就使得此类学校越办越火了。

第二,民办学校如今越来越火,是因为教学质量高吗?

现在的民办中小学和公立学校已经不是以前互补了,越来越多的就是有竞争关系。这是因为,现在民办中小学开始加大对老师招聘时的福利待遇,也有福利补贴,周末双休,五险一金等等,为了从公立学校招些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民办学校也会开出相对丰厚的工资水平,这也导致之前有一小部分公立学校教师资源的流失。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走出去的教师还是会选择回到公立学校,因为他们老了之后至少会有份保障!如今,我们也可以看到公立学校对招聘老师的要求是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越来越多高质量人才会选择公立学校,所以在师资这块,有些民办中小学还是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公立学校!

前面我也回答到民办中小学越办越火,这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了,他们父母送入民办中小学,寄宿在学校;城市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教育送入民办中小学校也相对容易些,这也为他们解决了孩子的受教育问题!

我回答了民办中小学越办越火,是因为教学质量高的原因吗。谢谢~


教育领域菌


这样你也相信。人们很喜欢说民办中小学拥有优质教学资源。

很老实地说,要是有好的学生,有好的老师,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丝,就可以教出北大清华生,他们所说的优质教学资源,无非就是那些高大的建筑,高科技的投影机,还在吹捧有什么名校毕业的优质师资。

这些我们都已经领教过了。现在的民办中小学是越办越火,但质量就越办越差。

几年前我去区重点中学交流,有个广州民办贵族学校的老师过来代课,她说之前她就在天河区一间民办初中教,8000元左右工资,做不好的就扣,最后到手就6000多一点吧。这是二三线的民校,就这待遇。

你如果相信他们的谎话你就错了。公办学校是不可能消失的,因为公办学校接收的是全国8成的普通生,这些学生智力一般成绩一般,这境自然也一般,不可能有钱去读那些民校,现在民校的学费已经是公价6万-12万一年了。其实民办有他们的潜规则,有人竟然还荒唐到提出这样的疑问:"要是民校真那么差,为什么家长还扎堆送孩子去读。"

这句话就是没文化的表现,不是扎堆去做的事就是好事,当年的油荒和盐荒难道也是好事?民校之所以能够运行下去,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尽了公办学校都被认为的违法违规的事情,掐尖收生,高价学费。国人最不堪的一种做法就是,只要有人说好的东西,他们就会冲着去扎堆去,到他们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孩子就已经烂得无可救药了。你没听过著名民校培养出的后层完全没有作为,还不如读农村中学的学生?只是有些人,孩子失败了,没脸出来说话罢了。所以,不要被这些假象糊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