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板块国外已涨十年,A股却刚启动

近期,受武汉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损失严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却表现良好。这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云计算,很多人认识到远程办公、云游戏等的底层逻辑都是云基础设施。云计算的估值有望在疫情的背景下,被一次性拔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市场最终也能接受PS估值的方法。下面先为大家介绍下云计算,具体相关产业链后续再开专栏。

云计算到底是干什么的?

云计算可以简单分为两层:

一 . 基础设施层 :

你如果想建设一个网站,在云计算时代之前,你自己要先去租个机房,去浪潮那买个服务器,或者你找一个IDC提供商租用他的服务器,都是比较麻烦和费时的,在进入云计算时代之后,你只需要动动鼠标,去阿里云或者腾讯云 上传一下网站代码就可以轻松搭建一个网站。基础设施层都是云计算的大佬玩的,这个行业市场格局已定,绝对的集中,国内基础设施层的云计算层面龙头公司是阿里巴巴和腾讯。

二. 应用软件层 :

你如果想在淘宝开个网店,淘宝会给你提供一个网店模板,你只需要上传商品,这个网店模板本质就是云计算应用层软件。

你如果想在微信的公众号开一个微店销售产品,没有云计算应用层软件之前,你需要自己招聘两个程序员,自己通过腾讯开放的开发接口进行开发,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之后,你不需要招聘程序员了,你直接向应用软件云计算提供商购买软件即可,拿来就可以使用。

中国和美国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在过去10年都经历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中国面向企业的产业互联网相比美国发展的非常慢,美股oracle +sap+saleforce 市值达到4500亿美金,中国至今没有一家面向企业的公司市值达到200亿美金。中国的云计算SAAS行业刚刚萌芽,前景非常广阔。

产业链上包含哪些细分行业?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了解下(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作为股票推荐)。

这个板块国外已涨十年,A股却刚启动

那么,上中下游的关系又是如何的?

这个板块国外已涨十年,A股却刚启动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中下游除了正常的传导顺序外,PaaS和SaaS服务商以及用户也会使用IaaS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用户也可以使用PaaS服务商提供的服务。

搞清楚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你就基本能知道不同位置上的企业,该怎么投资。

比如说上游企业中的光模块、服务器、IDC机房,产品是硬件形态,且他们与下游是一种线性对应的关系,那么这样的企业你如何预估它的业绩,它的业绩拉动力在哪里,成本花费在哪些地方就知道该怎么研究了。

很显然,上面说的这类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显然与下游的SaaS类企业截然不同,后者与前者相比资产模式较重,业绩属于非线性增长模式(特别是工具类软件,相对标品,每多一个用户,成本并不明显增加,非常的规模经济)那么对应的估值方式也不一样。

有没有新的机房产能对IDC类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SaaS类的Adobe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同样的,IDC企业接一个客户就赚一分钱,虽然可能毛利率低点,而像Adobe这样的SaaS企业,当它新研发一款软件并且卖出的数量和使用年限不够多没达到一定规模时,从客户手里收来的这点钱可能是研发费的九牛一毛,尽管它毛利率可能比前者高很多。

再者,即便同样是SaaS企业,做工程预算的广联达,做ERP的用友网络,和服务于移动电商及全渠道新零售商户的有赞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支点也是有较大差异的。

比如在“服务标准化”这一维度上,广联达就比不上有赞,光这一条,就显著影响估值,因为后者可能扩张更快,且更省成本。

总结来说,云计算产业链很大,不同环节上的公司也众多,不同细分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市场空间、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市占率提升的难易程度,都显著影响当下的预期,而这会反应到估值上,同时不同细分行业里的企业,它的投资逻辑支点也是不同的,这个要在买股票的过程中多加斟酌。

近期在疫情的影响下,云视频会议等板块走强,云计算相关板块也累计了较多的获利盘,短期介入性价比相对较低。但中长线上依然看好云计算板块,这是一个值得长期跟踪的板块。我们认为云计算中上游的设备端确定性相对强,中游的SaaS服务发展空间及产生牛股的概率相对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