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文 | 美物计

2月9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了。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

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

细腻隽永的诗句,如同一剂强心剂,

抚慰了当下疫情带来的不安,

更带我们体味了人间百态。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回顾整期节目,

每一个或气质,或儒雅,

各有千秋的诗词人,

每一句或豪迈,或深沉,

各有韵味的诗词,

都令我们心醉不已。


0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在节目中,

不少人被六岁的王恒屹圈粉了。

这个和诗词大会差不多同龄的萌娃,

可能身高还没有桌子高,

却已经认识3000多个汉字,

可以背诵300多首诗、100多首宋词,

被称为“行走的中华诗词库”。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在即兴挑战“姓氏飞花令”环节,

小恒屹反应非常机敏,

包含各个姓氏的诗句张口就来,让人赞叹,

在自救环节,需要在100秒内

说出与12个关键词相关的诗句,

他更是从容淡定,对答如流。


小恒屹对诗词的爱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从2岁开始背诗,3岁时就认识2000多个汉字,

小恒屹背诗,从来不是家人强迫,

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感兴趣。

对小小的他而言,

诗词是生活的间隙,让兴趣生根发芽,

成长过程中的“间隙”被诗意点缀。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李白曾言: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诗词的滋养,

不仅让小恒屹博古通今、见多识广,

也在不知不觉中

提升着他日常生活中的谈吐和气质。


0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青春,如炽热火焰,如灿烂星河。

它是弱冠之年的李白,登庐山时写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自信潇洒;

它是青年时期的杜甫,登泰山时抒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迸发;

也是宋明糠答题时的自信坦然,

吹笛时的风流倜傥。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烟花乱,烛花红……”

热爱诗词,精通书法

吹着笛子翩然登场,

着上长衫,就是有着料峭风骨的旧时文人。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宋明糠是名正在读高二的理科生,

但他对诗词的热爱却并没有比文科生少,

小学三年级接触到国学课程,

从此喜欢上了古典文化,

不仅如此,在校时的他,

更是时常用古诗词练习书法。


在诗词大会现场紧张的现场氛围中,

他更是始终不急不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十六岁的少年尽显大将风范,

帅气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紧张。

很快,宋明糠就凭借扎实的诗词功底、

快速且淡定的答题反应征服了大家,

可惜由于分数不及场上最高分,最后遗憾离场。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离场前,宋明糠送了一句诗给大家,

“试问百人团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对宋明糠而言,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够把这份对诗词的喜爱埋在心底,

“能近在咫尺地聆听老师们讲述千百年前

诗人的故事、解读每首诗的意境、

挖掘每一句诗的内涵,

已经是我参加诗词大会最大的意义了。”


陌上谁家年少,

足风流以及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虽然宋明糠没有走到最后,

但他对笛萧乐器的钻研,

和他对诗词文化的热爱,

无疑代表着中华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


0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人说,没有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

心里总觉得有一丝疏离和陌生感,

那么彭敏的第三次“返场”,

则给大家带来最大的熟悉感。

当然,也有人对这张老面孔感到缺乏新鲜感,

但更多的观众还是被他的执着打动。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第二季的诗词大会总决赛,

彭敏惜败当时年仅16岁的才女武亦姝,

第三季的总决赛,

因为轻敌和急躁犯下低级错误,

彭敏在决赛中被当时的“外卖小哥”雷海为5比1横扫。

时隔两年,两次与冠军失之交臂的他,

怀揣着对诗词的热爱,和对夺冠的信念,

再次回归诗词大会的舞台。


如果说时间是一剂良药,


那么这个男人应该在一剂药中学会了沉稳。

在总决赛的赛场上,

彭敏没有因为对手比自己小25岁掉以轻心,

也没有在比分落后时急躁不安、孤注一掷,

而是一直稳扎稳打,

最终成功卫冕冠军的宝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五季诗词大会,三季征程,终夺冠军,

彭敏在诗词大会上的征程,

正应了那一句名言: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0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

还有一个人,同样值得我们流连,

那就是王立群老师。

他的镜头相较其他人来说不是很多,

说话时的语调也没有高亢激昂,

然而他对诗词的点评,

却往往一语中的,尽显大家风范。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他点评崔郊的《赠去婢》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时

说:有一种遗憾叫不得不放手,

有一种痛苦叫有情人难得再见

短短两句,就营造出悲欢离合的诗词境界,

让人立即领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一壶酒、一阙词,一生诗意。

沉浮的历程,决然的师心,

凝聚多年的苦难,

还有对学术豁达开放的态度,

对每个参赛者的尊重,

这是王立群老师的气度,

也是每个诗词人应有的气量。


05


网上有人提问:“行走的诗词库”,

就是我们观看《诗词大会》,推崇诗词人的原因么?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说:当然不是,真正感染人的

是诗歌带给他们的那种从内散发出的美。


有句话说: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远的梦想,

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诵千年,

感染着一代代中国人,

带来诗词美学的同时,也增添着灵魂的力量。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结束: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

在诗词中感悟生命,

在诗词中蕴养灵魂,

在诗词中遇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