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部緊急叫停網絡授課,並說明原因,各位家長怎麼看?

何謂高人


疫情如此嚴峻,教育部門的“停課不停學”招來了廣大網友的吐槽,被諷為“蹭熱度”、“添亂”。

1.我們試著梳理一下“停課不停學”口號的由來:

最早應該是一些線上培訓機構提出來“停課不停學”。

假期是線上培訓機構的黃金期。所以,在大年初一初二,就有機構對疫情做出預判,併為了搶佔市場先機,投放了一部分免費課程。於是,其他機構也不甘落後,紛紛推出免費網課。

這裡有一個證據:

1月26日晚上,與我有課程合作的某機構工作人員,在微信上與我溝通,詢問是否可以將合作的課程免費投放。我當然也是同意了。

然後,“停課不停學”的口號迅速蔓延,線下的學校這次反應也很快。

對於我們這個河南的縣城來說,1月30日,部署“停課不停學”的文件已經下達,各學校開始進行準備工作。按照我們縣教育局的工作計劃,2月2號(正月初九)就要開始網授課程,連課程表都排出來了。

於是,“停課不停學”就開始迅速發酵。

老師被要求下載樂教樂學、希沃白板、數字教材、釘釘等各種APP,一片忙亂。我們班級組建了釘釘群。

結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全國學生給釘釘打一星好評的事件。學生紛紛吐槽“把我的假期還給我”“憑什麼不到開學時間就要上課”......

很快,教育部做出反映,禁止各地在原計劃開學日期前組織進行網上授課活動。

於是,到了2月10號(正月十七),原計劃的開學時間到了,學校開始按照計劃上網課。

2.其實,教育部並未叫停網課,而是針對各地上網課表現出來的一些亂像,進行了更細緻的指導和要求。

比如,幼兒園不得上網課;小學一二年級不得硬性要求;不得硬性要求學生每天打卡;不得要求學校每位教師都上網課等等。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日前做出回應。表示“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而是一種廣義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地方、學校現有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沒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師去錄播課程。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通過增大休息間隔、做視力保健操、強化體育鍛煉等方式,保護視力,增強體魄,保障身心健康。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免費供各地自主選擇使用。

3.可見,文件的上傳下達、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偏差。這也反映出目前教育的普遍狹隘性——默認學習就等同於課堂知識的學習。

教育部的初衷是什麼?並不是要折騰學生、折騰老師和家長,而是基層對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給學生一定挑選的餘地。

但到了基層,往往會出現“用力過猛”的現象。

比如,學校會要求教師和學生打卡上課,會將課表排得很滿,會要求班級每位任課教師都去製作網課等等。以至於被網友吐槽“求求教育不要再來添亂了”。

而且,基層很多學校領導的教育觀其實是比較狹隘的,他們所認為的學習,就是上課,就等同於書本知識的學習;除此以外的學習,與成績的關聯不大,都是無關緊要的、可以忽略的。

還有一些學校將開展網上學習形況製作成美篇等宣傳資料,發佈在當地教育管理群中,據說作美篇的多少也會關係到學校的量化考核分數。

不知道這些是不是受畸形的“教育政績觀”的影響?

教育,早已經被“分數”綁架,學習等同與分數的觀念,是如此理直氣壯、自然而然。

尤其是在農村和縣域內的教育,沒有分數,就什麼都不是。

所以,農村學校的線上課程,就只會講課,只能是講課。別的什麼生命課程、文藝呀,都被認為是作秀。

要我說,像語文課,要求學生看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百家講壇這樣的文藝節目不也是挺好的嗎?按部就班照著課本上課,效果怎麼樣?相信老師心裡都有數。

所以,“停課不停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其實質就是教育內部的問題和矛盾在特殊時期集中暴露。

唯有教育健康發展,這樣的問題才可能會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我是“初中語文戚老師”,感謝關注、閱讀。


初中語文戚老師


如果教育部真的緊急叫停網絡授課,肯定也是無奈之舉。疫情當下,很多家長已是“人人皆兵”,有家長反饋“再不叫停網絡授課,父母、孩子、學習等都會“亂成一鍋粥”了。

官方並沒有發佈緊急叫停網絡授課的消息,只是對“停課不停學”提出了相關指導建議。

從“停課不停學”到家長們覺得網課效率不高來看,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從全國疫情防控方面看待教育問題

疫情防控雖然已經取得重大進步,但是仍是很不明朗,昨天全國確診病例15000多人,僅武漢昨天一天新增病例13000多人。



所以在疫情拐點還未到來的情況下,誰都不敢說疫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結束,所以網絡授課到底還需要多長時間,一樣得不到明確答案,到底3月開學還是4月開學一切都是未知數。



二:從學校方面看待網絡授課

每個地區網課模式不同,大體分為:視頻授課、文檔解讀、直播講解三種授課方式。

就目前來看,所有學校網絡授課都是“趕鴨子上架”,應急情況下的下下策。

網絡設備方面:

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同,設備高中底段參差不齊,釘釘、微信、QQ還有各種網絡“雲軟件”。因為都是突發情況,所以我們網絡授課基本是“無準備之仗”,肯定會經常出現很多卡頓、語音不清、反饋不及時等各種問題。

網絡設備提供商肯定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全國統一網絡授課,所需的服務器配置、同時間IP容納量等等都是問題,遇到卡頓、掉線問題也就不難理解了。


老師授課準備方面:

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沒有預料到“有一天我也會當直播達人”,沒有過直播或者線上教學的經驗,直播上課時也就會有很多老師出現緊張、頭腦空白、思路斷線的問題。

特別是年齡較大、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相對電子產品授課方式開始,他們更擅長課堂講課。很多功能都不會使用或者不懂該如何操作,比如如何網絡批改作業、題型頁面轉換等等。

年輕老師能用電子產品,但是相對來說教學經驗欠缺,這是一個矛盾問題。

時間緊張,很多學校和老師在“好大喜功”的情況下,課件準備倉促,知識點內容不全面、易錯題型不準確等等。



家長學生方面:

孩子們自控能力欠缺,如果家長全方面監督的話,還能保證一定的學習效率,但是家長們都有工作,讓家長全方面監督孩子學習是不現實的,所以很多孩子會借“網課”噱頭,玩手機、遊戲、看小說等等。

起不到學習的目的,反而加大電子產品的依賴性,對視力也有很大的損傷。

很多家長給我反饋說,網課監督孩子學習,比上班還累,家裡一上課就“雞飛狗跳”,這也是能理解的。



綜上所述,建議各階段學生網課量減少,增加趣味性課堂,如果全面取消“網課”光讓孩子自己在家學習,也是不合理的,各年級不能一刀切,因為初中高中的孩子面臨升學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合理減少網課量,其實是最科學有效的方式。

畢竟學習看到是效率,而不是單靠時間堆積。

我是上善李老師,專注於青少年成長教育問題,歡迎您的評論轉發和關注,謝謝。


上善李老師


教育部緊急叫停網絡授課可謂及時,如果再不干預可能會引發很多矛盾,為什麼教育部先提出“停課不停學”後來又叫停網絡授課呢?下面我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教育部最初提出停課不停學,完全是一個倉促之舉,根本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

正如疫情防控一樣,如果領導們不親臨一線去坐鎮指揮,恐怕很難下達有效指令,結果是隻能聽下面的彙報而後做出決策,但是這樣的決策往往摻雜著不可靠的信息。教育部也一樣,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突然就來個停課不停學,並且還是在沒有試點的情況下,就貿然下發了通知,而各省教育廳,各市教育局,只是做了一個傳話筒,貿然就讓下面的學校貫徹所謂的不停學了,結果是一團亂。

第二,教育部發現問題後,雖然下發了通知,不允許學校和教師網絡上授課,但是卻沒有能阻止住。

在這次疫情非常嚴重的大背景下,教育部下發停課不停學通知後,實際上很快就發現絕大多數中小學校都紛紛開設了新課,但是受網絡擁堵的影響,授課效果非常差,結果導致教師們有苦難言,導致家長們非常焦慮不安,導致學生們花去了不少時間聽課卻學習效果很差。在硬件和網絡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網絡授課最終導致非但沒有能正常教學,反而是麻煩不斷。於是不在第一次糾正之後,不得不第二再下發緊急通知,不允許搞網絡授課。

第三,為什麼各學校不能實事求是地安排停課不停學的內容,而必須要由教育部統一組織?

從教育管理體系來看,我們屬於層級式的,任何教育教學行為都必須得到上級的授權之後才能進行,這就導致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在往下傳達的時候,只要沒有明確到可操作的細節,就會出現被下面將精神異化現象。就如這次停課不停學,對教育職能部門來說,就單純認為是開設網絡在線授課,並且是講新課。試想,只要一講新課,所有的學生家庭都會做好配合工作,可現實是根本就聽不成課,這不就造成家長的恐慌嗎?因此,這次停課不停學暴露出的問題,需要教育職能部門好好反思一下,不能亂指揮了。

結束語:網絡雖然很便捷,但是目前應用在網絡在線授課上,通過這次全國大範圍的檢驗,最終看出根本不現實。因此,最好還是迴歸到家長在家裡自行安排孩子進行復習或預習性學習,老師們適當給家長一些建議或指導就行了。


寒石冷月


國家教育部緊急叫停網課,並說明原因,各位家長怎麼看?今年忽然間出現大規模的網絡直播授課,跟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很大關係。事出緊急,教育部門緊急叫停網絡授課,對廣大老師,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一、筆者遇到的線上教學的尷尬

先來看看筆者遇到的情況吧。本人是一名中學老師,孩子今年五年級。寒假開始前就在網上給孩子報好了網絡寫作付費課,加上孩子的寒假作業,每天要練的樂器,還有走親訪友這個假期,本來已經安排的井井有條,滿滿當當。

1.原定計劃打亂

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從大年前開始,1月13號湖北武漢因為疫情控制的需要實行封城。此後我們當地的防控形勢節節升級。

大年三十開始,幾乎大多數人出門都要戴口罩了,幾天功夫,各種防控措施也越來越嚴格。我們報名的付費網課也開始了。

由於教育部針對疫情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網上各種各樣的中小學網絡直播課鋪天蓋地而來,很多都打著免費的旗號,免費的課上還是不上呢,讓人難以選擇。

2.學校要求在家上網課

原本的開學時間是2月10號,本人當地的教育部門對開學時間做了兩次調整,第1次是調整到2月17號,幾天後根據疫情控制情況再次延後到3月初。

教育部門不僅調整了開學時間,也安排佈置了,“停課不停學”的實施,老師和學生從2月10號開始要全面進行網上授課,網上學習。到了2月10號,看著網上鋪天蓋地的各種評論吐槽感想,才知道原來全國各地都開始了這種網上教學。

3.線上學習遇到尷尬

因為本人是高中老師,按學校要求,2月10號開始要在網上授課,組織學生每天按課表上課。教學計劃是學校教研組統一制定的,教學內容也由學校統一選定了網上錄播課。比起那些直播的老師,要輕鬆太多了。

麻煩的是,孩子五年級2月10號開始也要往上上課。每天的課程從早上9:00~11:00多,排的滿滿當當。

一個要組織學生在線上課,雖然是錄播課,但也要在群裡及時提醒學生上課,瞭解學生學習狀況,為學生答疑解惑。一個要對著電腦,聽老師講課,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喊大叫讓大人過去看。有時家裡亂成一團了,非常尷尬。


二、怎樣看“叫停網課”

針對這幾天網絡教學出現的各種問題,2月12日,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對“停課不停學”工作提出明確意見,對網絡教學中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並且命令禁止以下幾種情況。

  • 按照課堂教學模式,排課表上課。
  • 強制學生每天上網打卡學習。
  • 每天要求學生完成作業,並上傳。
  • 強制學校老師錄課,並給本班學生播放。
  • 講授新課內容。
以上五條禁令,有針對學生的,也有針對老師的。對家長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減輕網課負擔和壓力的舉措。家長和老師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

1.減少了形式主義

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深受形式主義的困擾,各種各樣的打卡做資料令人不勝其煩。

2.減輕家長和學生負擔

學生每天晚上上課,也要各種打卡,各種留存證據,上交各種作業資料,很多事情孩子是不會做做不了的,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小學生。花樣百出的作業,苦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學生家長。

3.切實減輕教師的負擔

網上明明有很多優質的在線課程和錄播課程,但是有的學校領導偏偏怕老師偷懶佔便宜,明確要求教師必須自己錄播或直播上課。於是就出現了類似湖北仙桃的那位物理老師,上課時因為電腦中毒而播放不雅音頻的教學事故。

其實國家緊急叫停網課,並不是學生不能在家通過網絡學習,而是要切實減輕,因為各種各樣的形式主義帶給老師家長和學生的額外的壓力。


【小結】

當前全國上下萬眾一心,舉全國之力,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停課不停學”也是在這種形式和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教學策略。

教育部叫停線上學習中存在的幾種現象,對學生、老師和家長都是實實在在的惠民之策。關鍵是這些好的規定和制度能夠落實到實踐中去,切實減輕家長,學生和老師們的負擔。


西喬教育觀


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真的太及時了,解放了不少“被逼瘋”的學生、家長和老師。

教育部叫停往後授課通知摘要:

1.沒有必要普遍要求老師去錄播課程。可有專業的學校和老師進行錄製,各班老師負責在線輔助上課。

2.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

3.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

4.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5.嚴禁幼兒園參加網上教學活動。

為了應對疫情,全國多地延時開學,本著停課不停學的初衷,很多學校推出了網課,讓學生在家學習,老師被逼成了主播。

直播課這幾方面不盡人意:

1.各學校選擇教學的A軟件過多,版本五花八門,導致學生家長難以選擇,有的學生為了上網課,不得不下載多個軟件。

2.有些教學課程無視頻,主要以圖片和文字為主,特別是英語,沒有現場互動,學生沒辦法及時提問,沒有答疑解惑的作用,上課效果不理想。

3.老師辛苦準備資料,收集很多鏈接和材料,但是一股腦發給學生,在做出各項要求,學生和家長應接不暇。如果一家只有一個孩子還行,如果有兩個孩子就更加苦不堪言。

4.網絡太卡。同時上課的學生多,有些平臺不穩定,造成卡頓現象時有發生。

5.長時間盯著手機或者電腦、電視,家長對孩子的視力產生擔心。

6.自制力問題,高年級的孩子可能會好點,可對大多數低年級的學生或者貪玩的學生來說,網絡授課是個接觸電腦、手機的不錯機會,難免出現邊學邊玩的現象,家長又不可能一步不離的看著孩子。

所以說,停課不停學的初衷是好的,可能當初考慮不嚴謹,或者地方實施有點問題,造成了形式主義,好在現在國家教育部已經叫停網絡授課。


然規教育說


教育部並沒有叫停網絡授課,只是叫停了要求老師網絡直播授課的做法。

線上學習已經開始了幾天,效果如何?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一肚子話要說。對於這次線上學習,家長們開始的時候還是挺熱情的,又是準備學習設備,又是下載各種應用,有的家長還打印好了相關教材,就等著開課了。



2學10日,線上學習準時開始,開始僅一個上午家長們就紛紛在班級群中吐槽,平臺卡的要死,進去之後閃退;網上授課學生沒有學校的學習氛圍,沒有老師的監督,不是喝水就是吃東西上廁所,很難靜下心來學習。

課後自己老師倒是根據課程內容安排了作業,但是要家長輔導,於是又上演了“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一幕。

更有的學校,要求老師直播上課,於是老師們紛紛變身主播,只是,一個毫無直播經驗的人突然之間要搞直播教學,確實是有點為難,所以直播授課便成了翻車現場,有生物老師因為講了生物繁殖所以被封號了,留下學生對著屏幕凌亂;有的老師竊喜在家裡上課的好處就是可以抽根菸,冷靜一下,結果也被封了,這算是不瞭解直播規則犯的錯。



還有的老師對直播平臺不熟悉,比如有個政治老師在直播的時候居然不開麥,一個人自說自話地講了一節課。學生們不斷在屏幕上提醒,他也不會看,班主任打電話也不接,沉浸於直播的處女秀中。這樣的直播課,對學生有用嗎。

所以教育部叫停了要求老師直播上課的行為,讓學生看錄播課,雖然錄播的效果肯定不如直播,但是對老師來說,也算卸下了擔子。


網課的效果肯定不去課堂教學,等到開學以後,老師還是應該從零起點開始教學,網課就算是預習新知識,複習原來的知識吧。


周老師的工作室


在疫情發生時,鍾南山先生權威解答,新冠肺炎人傳人,為了隔離傳染源,阻斷傳染途徑,啟動一級響應,上下居家隔離,禁止走親訪友。隨之,各地方下發推遲開學通知,具體開學時間不明確。


家長們卻不願意了,孩子在家這麼長時間,小神獸在家雞犬不寧,手機不離手,還又管不了,這可真讓家長犯愁!

假期作業也完成了,延長時間孩子們在家沒有作業也不行啊,上級主管部門考慮到假期延長,下學期的教學時間就短了,教學任務能完成嗎?於是就呼籲開展“線上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全國上下,一呼百應,正月十七全部網上開課,老師當主播,家長各種慌。各種情形都有,家長大人忙個不停其他軟件,平臺崩潰,網絡不給力,直播黑屏,上課了,家長孩子都在電腦跟前靜候多時,可老師就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不願露相。

學生更是分心,終於有了理直氣壯玩手機,老師講課,學生電腦前刷評論,趁機同學之間加好友,網聊,精力完全不在學習上。


有了網絡平臺,教師一廂情願,要求學生每天打卡提交作業,教師每天網上批閱評價,在群裡對完成不好的學生點名批評。惹得家長學生滿腹牢騷。

本身網絡授課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成為一種強制手段,關鍵“網上授課”制約因素較多,技術沒支撐,設備不到位,網絡不給力,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如何保證“網絡授課”正常開展呢?湖北仙桃一中教學事故更應該給我們帶來深刻反思!


教育採擷


我是一名高職生。現在也是上網課。今天已經第四天了。我想說,我是真的崩潰了!

我真的堅持不住了,太煩人了,一天到晚,不是上課就是上課。之前說不要天天玩手機的老師呢?現在都不見了!

一天好幾個小時盯著手機,眼睛真的受不了啊。而且我真的受不了,這種上課方式我是真的受不了,早上起床一直忙活到中午,臉沒洗,飯沒吃。開始上課忙到中午!中午都不敢睡覺,我真的崩潰了。昨天晚上我下午2點到晚上5點,中間無間斷的上課,廁所我都不敢去,你不連麥就和你家長打電話,記你名字,我真的要崩潰啊!好不容易下課了,去完廁所,我就沒來得及吃飯,好歹寫寫作業,6點繼續上課,一直到晚上9點多!還有那麼多作業。半夜忙完了才能睡覺,早上都不夠睡的不說,連飯都吃不上就弄這玩意的,一弄弄一天。一天天的,寫作業,寫作業,寫作業,我真的受不了啊!時間都不給你調一下。一節課一個半小時,你算算,你看看!你試試!教育局不是說不讓弄嗎?真的沒有質量啊!身在網課心在手機,眼睛天天盯著看,這個時候你不聽了,我要瘋了![大哭][大哭][大哭]



鈴藍淼


教育部緊急叫停網絡授課,這做法太明智了。

今天是我們縣城線上授課第四天。我們學校是縣城周邊,學校根本不可能實現網上直播。為了給學生上網課,老師們是18般武藝,樣樣都使出來了。

就拿我們班來說,我上語文課,兼班主任。每天早上早早地就要把當天的學習任務發佈到群裡。因為學生基礎比較差,想上其他的課很難實現互動,於是我就讓學生進行古詩詞背誦。但是學生手上沒有教材,每天只能把要背誦的古詩發給他們。把需要講的重點內容在群裡用語音反覆強調,然後讓他們把筆記做好,包括註釋、譯文以及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拍張照片發給我一個一個檢查,再讓學生進行背誦用語音發給我。因為學生理解能力不同,背誦的時候參差不齊。一天下來,晚上還有三四個同學沒有背。

數學老師和音樂老師利用樂教樂學平臺為孩子進行授課。網絡很多時候又很擁堵,家長們根本就登陸不上。寫作業的時候有家長監督的同學完成速度就比較快。這就導致家長啊,很多時候是一天要守著孩子。

值得慶幸的是,我家孩子已經上大學了,不需要每天讓他進行學習。不然我們要做家務,要管孩子,還要監督學生,真是分身乏術。

結束語:雖然我我們學校在排課表時已經考慮過孩子們的體育鍛煉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比如讓他們幫家人做飯,進行文娛活動,但是在實際操作卻有點難。特別是對於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根本就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所以老師累,家長累,學生也累。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感覺網上教學還挺好的,自從兒子學校開通免費釘釘網上教學以來,兒子早上比我起的還早呢,六點多七點準時起床去書房讀英語,背課文等等,我也按時給孩子做好早點送到書房,他邊吃邊讀,非常用功。按時上課,按時下課,勞逸結合,挺好的。兒子按時完成作業,不會的問我,和學校上課沒有啥區別。我認為挺好的,沒有白白浪費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