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朝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他的收藏也讓後世咂舌。
《清史演義》第四十三回中,在談到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被查抄的贓物時,特別提到查抄到了11個滿綠(祖母綠)翡翠翎管和835個各色翡翠翎管,總計846個翡翠翎管。
常見清劇中的官員身穿朝服,頭戴官帽,寶石鑲頂,帽後翎管下,必有一枝羽翎微微顫動。
如今,要說金銀珠寶,一般人大概還知道個價,唯有這翎管,大多數人已不知其為何物了,更不知道和珅收藏這麼多翎管幹什麼。
前幾年,北京翰海曾拍出一件清代滿綠翡翠翎管,拍價高達93.5萬元人民幣!
國際聞名的ROCS拍賣行近年拍出一個清代滿紅翡翠翎管,價值7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0萬元)!
以當今一個滿綠清代翡翠翎管價值100萬元人民幣計,僅和珅的11個滿綠翡翠翎管就已價值千萬元人民幣了。
可想而知,846個翡翠翎管該值多少錢啊?!
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產物,是隨著冠制的改革而誕生的。
清代伊始,便徹底改變了從宋、元、明一直流行的高冠或帽翅之制,而以禮帽代替。
禮帽分兩種:一種為暖帽,圓形、有一圈簷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以黑色居多。
暖帽最高處都鑲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由紅、藍、白、金依次紆尊降貴。
二為涼帽,無簷、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外裹綾羅製成,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翎管是清代官員禮帽上插飾花翎的飾物。
清代官員以及宗室成員,如有功勳,皇帝都賜以花翎以示榮譽。
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
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誌,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
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僭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
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
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鎮國公、輔國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得用白玉翎管。
故在清代,佩帶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徵。
古代文貴武賤,品級高的文官才可佩戴翡翠翎管,而同等級的武官只能佩戴白玉翎管。
頂子、翎管加上羽翎,便是此人全部身份地位的標誌了。
翎管整體呈圓柱形,中間空膛,頂端為半圓形鈕,中一穿,碾工精緻,拋光精良。
它採用上等天然老坑種翡翠精雕而成,材質幼滑,瑩透純潔,惹人喜愛。
翎管表面主體紋飾為淺浮雕盤柱龍,龍頭微微上揚,雙目圓瞪,鬚眉清晰,龍身宛轉,線條細膩流暢,雕工精湛入微,形神兼備。
首都博物院則藏有鑲金翠翎管、白玉翎管、青玉翎管,對比之下更顯氣派。
和珅是乾隆年間最大的貪官,他的宅子就是今天的恭王府。
恭王府還在,但和珅這846個翡翠翎管的最終去向,卻在史書上沒有任何交待。
俗話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和珅的贓物後來都成了嘉慶皇帝的寶貝,想必這846個和珅私藏的翡翠翎管也被嘉慶皇帝收歸己有了,也許有些被嘉慶皇帝和以後的皇帝們賞授給了以後的當朝一品大員了。
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7人。
被賜雙眼花翎的約20餘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嘉慶當朝是1796年至1820年,以後又經過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和宣統等歷朝100餘年,一品文官應當有百餘人,想必這846個翡翠翎管是賞授不完的。
那麼,餘下的幾百個和珅私藏的翡翠翎管到哪去了呢?
翎管是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在清朝滅亡後,餘下的翡翠翎管有沒有因戰亂而流失到宮外的?
有多少還保存在今天的故宮裡?
這,恐怕是個難解的歷史之謎了!
閱讀更多 富三哥說翡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