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不變的身份 特殊的“契約化”服務

“招募志願者通知:因下午要對31戶家庭張貼溫馨提示和拉警戒線,特招募10名黨員協助工作。我們中午將名單和溫馨提示寫好,黨員們2點到社區。明天繼續以小區為單位,分上午、下午兩班,每班四人到各小區大門入口值班。請大家踴躍報名!”2月8日中午,椒江區葭沚街道明珠社區居委會盧愛紅主任在社區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群中發了這麼一條信息,緊接著,椒江區人民法院3名黨員幹警在群裡回覆自己的意向崗位進行“擇崗”,隨後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完成對應的志願服務。

自1月30日以來,椒江法院天平志願服務隊的76名黨員幹警以這樣的方式在全區13個社區完成了650餘件次特殊的“契約化”服務,服務的項目包括參與居家隔離人員“二對一”全天候管控、村居卡口體溫檢測、巡邏執勤、張貼告知單、拉設疫情防控宣傳橫幅、為隔離戶採購物資等。

椒江:不变的身份 特殊的“契约化”服务

對於“契約化”服務,椒江法院的黨員幹警們已經不陌生了,2018年開始,在椒江區委組織部、椒江區機關黨工委的倡導推動下,椒江法院與轄區範圍內所駐星洲社區、桔園社區開展的“契約化”共建工作逐步引向規範和深入,作為椒江區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契約化”共建工作是椒江區區級部門將機關黨建融入全區發展大局,參與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參與城市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平臺。

年初,院機關黨委與村社協商簽訂年度“契約化”共建項目清單,約定本年度的共建項目和黨員服務項目,年末,院機關黨委需對年度“契約化”共建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統計,系統回顧總結已完成項目,剖析未完成的情況與原因,同時對機關在職黨員進村社志願服務情況進行梳理。據統計,2019年,椒江法院95名在職黨員全部進社區報到,參與服務活動280餘人次,服務群眾810餘人次。

椒江:不变的身份 特殊的“契约化”服务

以往,結合自身業務專長,他們與社區簽訂的服務項目和內容集中在開設法治課堂進行普法宣傳、為特殊人群提供法律諮詢、組織庭審觀摩進行現場教育、參與多城同創工作等。而這次,伴隨著疫情的來勢洶洶,在椒江區委組織部、區機關黨工委、區民政局的一聲號召下,除去因特殊情形暫需居家隔離的人員外,椒江法院76名在職黨員第一時間趕赴居住地社區報到,投入到緊張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這次,“簽約”的時間變了,年初的固定時間“簽約”變成了疫情突襲背景下的臨時“簽約”;“簽約”的形式變了,事先商定項目清單變成了黨員視情選取社區提供的待服務清單;服務的對象變了,由轄區結對社區的居民群眾變成了居住地社區的居民群眾;“契約”的項目變了,從黨員幹警們擅長的法治宣傳教育變成了協助社區開展聯防聯控工作;“履約”的方式變了,從單位有序組織服務的方式變成了黨員幹警自發對接開展服務。

“前天選取的社區服務項目是為華景小區觀察戶派送食品,今天,我在金域華府門口檢測進出人員體溫,每天社區會根據實際下發服務清單,我們可以自主選擇,作為機關黨員,疫情之下為社區群眾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們的使命所在。”椒江法院黨員葉華斌說。

椒江:不变的身份 特殊的“契约化”服务

2月9日,椒江法院又接到區防指通知,需抽調18名機關工作人員定向協助椒江區白雲街道3個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與前期服務不同的是,本次服務,時間更長了,要求更高了,紀律更嚴了。半天時間,以黨員為主的18人志願服務團隊已經集結完畢,踏上又一輪全新的服務征程。

“機關和社區之間雙向聯繫、雙向服務、雙向認領是‘契約化’共建的實質,籤諾、亮諾、履諾、評諾是‘契約化’共建的工作機制和實施途徑,這次特殊背景下的在職黨員服務社區行動,變的是籤諾的方式,不變的是黨員的身份,變的是履諾的過程,不變的是為民的初心。”椒江法院機關黨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