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笑容,是最貼心的防護措施,記西安市碑林區曹家巷社區齊容容

你的笑容,是最貼心的防護措施,記西安市碑林區曹家巷社區齊容容

現代保健報訊 (通訊員 陳皓 劉國柱 馮瑜)“王師傅,今天出入門的居民都測體溫了吧?”“阿姨,今天家裡派您出來買菜了?帶上出入卡了嗎?”“李伯伯,體溫正常,您要需要什麼就給我說,這幾天可別出門啊!”……

“容容,你的胳膊還沒好,天天來回跑小心著點啊。”“容容你放心,我聽你的話不出門。”……

西安碑林區曹家巷社區的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每天都能看見一個胳膊吊著支架的工作人員,笑呵呵地和每個人打招呼。她的名字叫齊容容,是曹家巷社區一名普通的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住在曹家巷的居民們,幾乎都認得這個整天笑呵呵的80後女孩。“容容和她丈夫都在抗疫一線,自己又摔傷了胳膊,撐著支架天天給我們操心,我們都心疼她。”

你的笑容,是最貼心的防護措施,記西安市碑林區曹家巷社區齊容容

胳膊骨折:卻一點都不心疼自己

每天一大早,她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社區辦公室,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因為胳膊上吊著支架,行動不方便,同事們幫她穿上防護衣,她戴上口罩、護目鏡,拿上體溫計和一堆卡片就出發了。“這個卡片上有超市的二維碼,我上門測體溫的時候,誰要是需要買菜啊生活用品啊,就掃這個二維碼,自己下單,快遞送到樓下,我們再取了給送到家裡。有了這個簡單多了,之前只能是大家需要啥寫在一張紙上,我們按圖索驥去超市買。”一路上,齊容容不住地介紹說,“這個小冊子是我們自己編的宣傳材料,大家都挺喜歡的。這個是……”可當問起“你和你老公多久沒見了?兩個小孩現在誰照顧呢?”諸如這些問題,她總是一擺手就想笑著躲過去。“現在這個時候,誰還把自己家的事當回事?都這樣,沒啥。”

架著支架: 壞了就來個“五花大綁”

齊容容是碑林區東關南街街道曹家巷社區的工作人員,她的丈夫尚曉是東關南街街道衛計辦的一名黨員幹部,兩人有一對可愛的女兒,大女兒9歲,小女兒剛剛2歲。大年三十的晚上,接到單位通知,齊容容和丈夫雙雙奔赴防控一線。“我老公在街道防疫指揮部,比我忙多了,幾乎沒回過家。兩個女兒都很乖的,就送到我爸媽身邊,拜託老人先帶一段時間。都怪我自己不小心,年前把胳膊摔骨折了,不能用電腦,領導照顧我,讓我就負責好排查這項工作。”一次,她走到一棟家屬院樓下,正好碰到一位快遞員送貨。“我看是誰家?這是住五樓的兩個小夥子,前兩天從湖南迴來,按規定要居家隔離14天,不能讓他們下來取。我給送到樓道里,讓他們‘不見面’拿東西。”說罷,齊容容一下子拎起兩大袋子,順手還要去拿兩箱牛奶,嚇壞了一起排查的碑林區婦聯副主席韓丹,“容容,你別拿那麼多,你忘了你那胳膊上的支架才修好!”齊容容嘿嘿一笑,“對,再壞了主任也修不好了。”齊容容胳膊上的支架用鐵絲和透明膠粘著,手法看上去比較業餘。原來是每天跑來跑去,支架的螺絲掉了好幾個,實在沒時間去醫院,社區主任柏榮驊乾脆自己上手,給齊容容的支架來了個“五花大綁”。

你的笑容,是最貼心的防護措施,記西安市碑林區曹家巷社區齊容容

距離老百姓:最近最貼心的防護措施

採訪中,齊容容一個勁地說,“我乾的都是最普通的工作,社區裡每個人都很辛苦。我們社區主任柏榮驊本來今年1月份就退休了,因為防疫,啥話不說衝到一線就帶著我們幹……我們副主任趙成鳴每天揹著滿滿的大桶84消毒液,一天三次大消殺,肩膀和手上都磨出了泡……柳豔麗有一個5歲的女兒,想孩子的時候她只能連視頻,聽娃奶聲奶氣地叫‘媽媽’……還有張琳的愛人突發心臟病了,她給送到醫院安排完住院,都沒陪護就回來上班……”在防疫一線,像齊容容一樣的無數社區工作者們,做著測體溫、送蔬菜、查出入證這些看似簡單又繁瑣的工作,卻是距離老百姓最近最貼心的防護措施。

一路笑容:這是你戰“疫”最美的標誌

“容容,你看這是我出入證,兩天出一次門,不必要的時候我不出門,你說的話我都記牢了!”“王阿姨,回去要認真洗手啊!按照我教你的那樣洗。買大件東西你叫我們,別自己逞能扛。在社區的每一名名居民心中,齊容容的笑容成了最明顯的標誌。“要說為啥群眾這麼配合我們社區的工作,我覺得是因為平時的工作做紮實了,咱社區的老百姓還是信任我們的。他們把我們當家人,家人說的話當然要相信。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最好良方!”


你的笑容,是最貼心的防護措施,記西安市碑林區曹家巷社區齊容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