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一晚上增加一万多病例?为什么?

蒙山沂水老林


这就证明国家各个地方的社区,村委工作人员排查工作得很好,目前爆发期,把疑似病例排查出来了


深刻电影


你好,我是黄志艳大夫,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一晚上增加一万多病例?为什么?

13日,一早,湖北卫健委公布的昨日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14840例,相信这个数字吓到不少人。比起前几日已经有下降趋势的数据而言,突然的骤增让很多人感到很疑惑。

事实是这样的,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按照新的标准,一大批之前没有确诊的患者,现在都确诊了。

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统计,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做法,既能加快患者收治,又能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用更短时间切断传染链条。

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很重要,这是好事,相应的疑似病例也在大幅度下降,该确诊的加快确诊,有助于更好的控制疫情的扩散传播。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黄志艳大夫


2月13日以前,国家卫健委网站疫情数据公布都是在上午9点左右,但今天公布累计到12日疫情数据时,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挂网!

12日湖北新增确诊14840,武汉13436(均含临床诊断病例),全国15152病例;而11日湖北新增确诊1638病例,全国也就2015病例!

两个方向思考!

一是应收尽收患者“清零”、全面排查“清零”、疑似检测“清零”!这是武汉彻底排查的反馈,为武汉所有坚守一线,挨家挨户摸排的工作人员致敬!

二是统计口径调整,“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诊早治,落实好湖北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工作,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对湖北省以及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病例诊断标准进行了区分,湖北省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分类,对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确定为临床诊断病例,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相关要求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目前,湖北省报告的13332例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统计,正加强病例救治,全力减少重症,降低病死率。”(来源国家卫健委)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做出最新判断。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湖北是举国战“疫”的重中之重!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


诗歌茶酒花


湖北一天猛增14840确诊病例?别恐慌!其实是诊断标准变了!

实际上是把许多没有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的疑似病例,通过临床诊断给纳入确诊患者的范畴了。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今天(2月13日)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靠核酸来进行确诊病例,但试剂盒有限,很多患者几乎可以肯定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排不上队,就确诊不了,这就需要引入“临床诊断”的概念。

我们在看病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能够拿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切证据(也就是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要靠临床诊断。从临床思维和临床医生的临床路径角度来说,增加临床病例的诊断,有益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多一个判断。

实际上按照我们临床诊断的标准,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可以成为确诊病例的,而这将近一万五千例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心里很清楚这些患者肯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由于没有经过核酸检测(试剂盒不足),所以不敢说“确诊”,只敢说“疑似”。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诊断:

第一,如果病人在湖北或者在武汉地区,那肯定是已经有流行病学史了;

第二是发热、呼吸道咳嗽、憋气的症状,这是临床症状;

第三是临床有体征,查体检查;

第四个是肺CT影像。

具备以上标准,不用非要拿到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我们就可以临床诊断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

这也是因为,很多地方和医院,已经出现了多次核酸检测阴性,最后确诊的病例,所以作出临床诊断,更符合抗击疫情的实际需要。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实际上能拿到阳性链球菌的比例以及培养的比例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是靠临床医生来对临床病例下一个临床诊断。

怎样认识核酸确诊和CT确诊的价值?

经常会有人讨论,化验重要还是CT影像重要。

很多放射科的专家也强调CT影像的重要性,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都是要有依据的。

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临床化验、CT,都要分析,所以说这些对临床医生来讲都不可缺少,需要做综合判断,综合分析。

我们不能强调核酸的重要性,也不能强调CT的重要性。

我们临床医生要会分析核酸相关的化验,对CT影像也要会分析、会看、会读。作为一个抗击疫情一线的医生,一个临床危重症医生,我们要仔细地去询问病史,发现临床的蛛丝马迹,通过临床的查体手段,还有先进的检验技术。其实读CT影像,既是放射科医生的看家本领,也是临床医生的看家本领。做疾病综合诊断的时候,化验和CT影像,我们要综合分析,不能强调某一个的重要性。


菊一刀李医生


湖北一天确诊病例劲近一万五千人,这确实比较吓人。

但其实不是疫情严重了,而是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

以前确诊的方法是要检测病人的核酸,需要把病人的核酸送到实验室,检测为阳性才能确诊。

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弊端。主要问题是检测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很多确诊病例要检测好几次才能显示为阳性。而且当前检测试剂的产量还是不足,没办法提供这么多的检测。

现在的确诊方法是增加临床判断也就是说医生看着这个人的病情特征符合就可以确诊。

这样一来好处有二。

一是这些人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分配到更好的医疗资源有助于他们的病情,早日恢复。二是这些人的隔离措施将会升级。家人们身边的人不用再担心被传染了。这将防止了疫情进一步的在社会中蔓延。

所以大家不必恐慌。这个确诊方式的改变,从长远来讲是好事。因为会阻止病毒从这些疑似病例扩散到家人亲人当中。使得疫情的扩散被更有效的阻隔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做的就是尽量少出门,勤洗手,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现在不生病就是最大的帮忙。

天佑中华!



疯狂的兔子t


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一晚上增加一万多病例?是确诊病例的标准放宽了,是疫情在控制、在好转!不用担心,不是疫情暴发增加。下面几个数据图会告诉你真实的情况。

1、不包括湖北省,全国疫情形势:

不包括湖北省,全国的其他重疫区的新增病例只有313例,占全部新增病例的2.066%。说明疫情在全国已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从下图明显可见确诊病例的趋势在下降。

包括湖北在内全国虽然累积确诊病例在增加,但全国的疑似病例在显著下降,说明越来越多在病人得到了确诊并进行了隔扇防护与治疗,意谓着潜在的传染源也越来越少。

2、湖北情况:

湖北新增病例为14838例,占全国所有病例的97.934%。

武汉市新增病例13436例,占全国所有病例的88.68%。占湖北全省病例的90.55%

这些病例是在湖北封城以后的最新数据,说明二个问题:一是更多的病例被发现隔离防护并治疗了,这意谓着他们的健康,有更大的保证了,说明全国对湖北援助起效果了。二是这些有传染的病人及时得到防护隔离与治疗,意谓着危及全国人民的传染病,得到了更好地控制。

3、为什么湖北一下子多了哪么多确诊病例?

因为确诊病例的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官方报道的数据里出现了一个“临床诊断病例”的概念。使得统计的口径变得更宽了。在2020年2月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就已经把湖北省和湖北省外地区的诊断标准做了区分,湖北省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就是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可以不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确诊病例。随着全国各地的医疗支持到位,这个工作目前在武汉得到了落实,运用这一新标准,武汉的确诊病例数所以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天就增加到了13436例。如果湖北其他地区工作也同时得到落实,或许以后的临床确诊人数还会增加,但其实道理一样,只是说明疫情得到了更好地控制,大家的健康安全有更大的保证了,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最后,我们还是再看看我们的全国疫情图,疫情是在好转中,比如西藏已经没有病人了。



普外科李家大夫


  一大早看到湖北省最新通报,数字大幅增加。

  湖北最新通报:新增确诊14840例含临床诊断13332例

  就在一天前,湖北的新增病例还只是1638例,一夜之间翻了将近10倍。

  为什么?

  在通报里,有一段说明——

  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按照陶然笔记了解的情况和理解,谈几点看法。

  首先,数据变化是因为确诊标准发生了改变。

  此前,患者是否确诊,主要参考指标是核酸检测结果,还需要结合CT影像,咳嗽等症状来综合判断。

  随着疫情防控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累积,有个新情况逐渐凸显出来——

  由于核酸检测的时间较慢,一些患者无法确诊收治,但是病症的临床表现又高度疑似新冠肺炎。

  如果不改变认定标准,这部分患者就难以得到有效救助,对整个疫情防控也造成负面影响。

  这次主要变化,就是将临床诊断纳入确诊范围。

  其次,数据变化体现了实事求是,表明“应收尽收”在加快推进。

  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统计,是实事求是的转变。

  这种变化对救治患者和疫情防控来说是有利的,将对加快患者收治,加快疫情防控带来积极影响。

  同时还要看到,数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确诊、疑似患者的新增分类上,数据总量并未快速增长。如果收治工作落实到位,相关数据也会迅速降下来。

  最后,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还是那句话,干系重大,敷衍不得、懈怠不得、退缩不得。





陶政聪


昨天一天,新增病例达1万5千多,从数据来看,绝大部份是武汉。毕竟武汉是疫情传出地,千万级人口大城市。数据统计加入了临床诊断病例数,这个诊断标准不需要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所以可以理解确诊病例数总数的增多。

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中,既往的确诊标准一直是要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病毒基因测序,临床最常用的是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要求的标本是血液或者咽拭子,临床多用的是咽拭子。

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

一是病毒核酸检测覆盖不完全,因为病毒检测实验室的要求,很多实验室不能够(达标)开展检测,所以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检测。

二是有假阴性的问题。首先任何一个检测方法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诊断准确,这种病毒核酸检测也是一样,本身就会有假阴性(漏诊)的可能。再加上病人出现病毒核酸阳性的窗口期不一样,比如就有连续3次阴性后才阳性的患者,这样,如果只检测1次、2次就容易漏诊;或者病人已进入康复期,病毒已经转阴,也检测不出来了。采样也可能有问题,比如就有咽拭子阴性而肺泡灌洗液阳性、咽拭子阴性而肛拭子或者粪便阳性的病例;或者采样操作本身不够规范也可能检不出,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漏诊病人。

而如果漏诊了还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就又可能造成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扩撒。

所以,现在按照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施行第五版 修正版)的诊断标准,对于湖北省有流行病学史或没有(湖北就是疫区),有临床表现(症状、血象改变)的疑似病例,加上肺炎的影像学改变,就可以做出新冠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断。这也是前期不少临床专家根据临床实践提出来意见建议的

这样就不同于之前要求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才算确诊的标准,可以根据临床诊断,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病毒核酸检测、或者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纳入了诊断病例。

这样,临床诊断的数量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诊断病例数会激增。




小骞达


为什么疫情经过一个晚上爆增了一万多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d023f09c87b4a1ea9be134181970818\

阿峰的工作生活日志


这个问题真心不能随便回答,让我来通过官方公告告诉您:

【解惑】湖北新冠肺炎病例一天新增一万多,为什么反而让人有一点点放心了?

2020.2.13

湖北最新通报:2020年2月12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一天前,湖北的新增病例还只是1638例,一夜之间翻了近10倍。这个数字看起来吓人,但为什么有人看到反而感到有点欣慰?

湖北省卫健委今日公布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给出答案: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这说明,湖北终于真正深入排查了,统计数据也做到了实事求是。把“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是正确的做法,以便患者及时得到收治,堵塞了疫情传播的漏洞。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中作了具体解释:随着对新冠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

同时,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全球健康系主任向浩分析称,湖北省“疑似病例”标准已放宽: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两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只要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向浩解释,这意味着,疑似病例只要拍CT,有新冠肺炎肺部病变的特征,在没有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就成为临床诊断病例。

而在此前,患者是否确诊,主要参考指标是核酸检测结果。但由于核酸检测时间较慢,且频频出现假阴性,一些患者无法及时确诊收治,但患者的临床表现又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如发烧、咳嗽、肺部出现磨玻璃状阴影等。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临床诊断病例”就是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也表示,“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靠核酸来进行确诊病例。实际上按照我们临床诊断的标准,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可以视为确诊病例)的。”如果不改变认定标准,这部分患者就难以得到有效救助,疫情就无法完全控制住。

一天新增一万多,说明最近的严格排查,应收尽收政策已初见成效,把许多疑似病例排查了出来,确诊了,收治了。数字多不可怕,只要应收尽收,彻底切断传染源,相信疫情早晚能被控制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杨功焕表示,“看到这个数目,我们反而应该稍微有一点点放心,因为这说明把一些传染源真正找到并隔离起来了。”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湖北省卫健委、央视新闻、长安街知事、陶然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