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融“汇”贯通

钣金行业越来越趋向小批量、多品种,客户定制已是常态,为更好地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点,于是,公司从2012年开始就进行了新一轮的数字化管理之旅,放弃了ERP在生产订单处理模式、生产计划及排产方面的做法。相信有很多企业还处于把ERP软件当作进销存在用,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生产管理还游离于系统之外的。长此以往,企业要想获得高效增长就会困难重重。

制造企业必须把产品的实现过程管理解决好,痛定思痛,我司开始用数据平台进行企业的生产制造的全流程管理。而且,还是通过公司自己的管理团队来负责设计的,走的是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企业数字化之路。


管理认知

管理无定式,但却是有特点和规律的。建立流畅的,有源头且有过程管控的业务流程就成了公司由传统的信息化转身数字化的一大变化,个性化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一个不可能回避的要求。

首先,订单是源头,就必须在订单环节把所有与交付产品相关的信息都要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因为客户众多,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就必须要做到订单的个性化设计。

其次,计划也是有其灵活性的,如果按所有的数据都要齐备再进行计划的话,那可能是生产都已经结束,数据还没有得到,这是万万不可以教条的。

各部门岗位间的数据流程建立也是企业想提高管理效率所必须解决的,软件不只是记录数据和查询数据的,而必须在操作过程可以得到任务和决策相关的数据,而这又必须是个性化的。

任何强人都无法包办一切,能把计划做到百分百准确的系统都离不开人来执行操作,因此,要避免通过系统来束缚岗位员工的创造性,需要建立一套可以供岗位人员进行自助管理,同时,又能受监督的体系,这是确保生产系统得以高效执行的保证。


具体做法

以下是我司运用“中文表格编程”数据平台进行数字化建设的一些经验,有效地实现了从订单接收到产品交付的过程管理,通过数据流让信息与产品实现过程融“汇”贯通。

订单处理流程

我司订单处理流程见图1,从订单接收,订单录入,计划编制,到销售计划,主计划,生产计划,车间派工,班组汇报,再到检验入库,最后出库发货,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信息化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融“汇”贯通

图1 订单处理流程


信息化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融“汇”贯通

图2 实现系统自动导入功能



执行流程

在订单处理中,通过与客户携手创新,将PDF格式转变为Excel格式后,利用自主设计平台,实现系统自动导入功能(图2),将订单录入错误率降到了“零”,且提高录入效率(原8小时,现3小时),完美实现了信息无缝对接。仅仅杜绝录入错误及提高录入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再次通过表单将订单合并录入,使同一物料、不同订单合并投产,从而减少多品种、小批量的情况,使产品相关所有环节产能得以释放,效率得以提升。

交期确认时,物料计划信息、库存情况、发货波动以及加工工艺等信息会自动提取(图3),使计划快速全面掌握产品特点,达到缩短交期确认时长的目的。产能负荷的自动提取提示,使主计划产能评估有了参考,使任务合理疏导分流(图4),使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

同样,生产计划的输出、车间派工、班组汇报、检验验收,以及出库发货流程,均制定了有效的防错措施,通过采取数据自动导入的方式,将各环节信息无缝关联,实现了作业数据化,数据自动化。


信息化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融“汇”贯通

图3 信息自动提取


信息化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融“汇”贯通

图4 任务合理疏导分流


进度跟踪

通过信息化自动提取功能,我司实现了生产全程严密跟踪,实时掌握当前生产状况、用料状况,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进度不明、实物状态不明的情况,及时有效的向客户汇报生产进度(图5)。


信息化与产品实现过程的融“汇”贯通

图5 向客户汇报生产进度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当今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最直接的原动力是管理需求,只有当企业真正感觉到管理问题需要并有可能通过实施信息化得以解决,深刻理解信息化的作用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的问题。


管理效益

随着数据平台应用,企业建立起了一个管理平台,并且,打造了一个有强大学习力的团队,这个团队就是公司管理不断改善的基础,也是通过数据平台建立而逐步形成的。因为,所有的管理功能需求都出于公司对管理团队成员日常业务处理中的不断完善要求。

从2016年以来的几年时间里公司的业务增长达30%以上,而人员的增加只有9%以下,充分显现出管理系统在降本增效上的巨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