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一支50人組成的搶險救援隊始終堅守在核反應堆附近工作,成為阻止福島核電站局面繼續惡化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被稱為“不懼死亡的福島50人”
這50個死士有8位直接是死在了核洩漏的地方,有6位在撤離的途中核輻射發作死亡,有2人在抵禦地震帶來的海嘯的時候喪命,有2人在處理核洩漏的時候失蹤了,最後22個人受到核輻射的傷害受傷……
在歷史上,還有一次事故比福島核洩漏來得更慘烈。
1986年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洩漏事故被定義為最嚴重的7級。當年4月26日,位於今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8噸多強輻射物洩漏。這次核洩漏事故使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27萬人因此患上癌症,9萬人因此而死去。
前蘇聯為了挽救這次史無前例的災難,花費了180億美元,動用了50萬軍民……
盤點整個事故,這裡面既有翫忽職守的工作人員,更有為了挽救災難而不怕犧牲的幾十萬軍民。今天我們就來複盤整個事件,反思那些不可饒恕的過錯,銘記那些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而敢於犧牲的“逆行者”。
隱瞞和疏忽,造成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
①.事故發生36小時後,總統才知道事情嚴重性
1986年4月28日,蘇聯莫斯科的瑞典大使館,大使接到了來自瑞典外交部的緊急專線來電。
電話那頭的官員告訴大使,瑞典當地的核監察器,檢測到了大量的只有核反應才會生成的銫134同位素,瑞典當局嚴重懷疑這些放射性汙染物來自於蘇聯的核電站。
消息通過外交途徑傳至總統戈爾巴喬夫那裡,作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他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而不是下面人說的是一個小小的安全可控的火災事故而已。
而此時,距離切爾諾貝利核爆炸已經過去36小時了。
②.事故的起因:膽大粗心的工作人員
事情源於一次失敗的試驗。
試驗的目的是測試反應堆在緊急斷電後能否確保正常運行和安全性。
關鍵點有兩個:反應堆和控制反應堆功率的控制棒。但控制棒有個 BUG,開始插入時反而會增大功率,然後再逐漸降低。
試驗開始了,為了確保試驗的安全,反應堆功率進行了大幅度降低。但由於操作員操作過急,功率降得太低,反應堆沒法正常工作。
正常情況下,需要等待反應堆逐步恢復功率。估計是試驗有時間限制,在現場的副總工程師迪亞特洛夫不想等待,下令操作員提高功率。
可是工作人員無論怎樣操作,反應堆始終停留在一個很低的水平。
作為核電站建設的早期參與者,行業的專家。此時的迪亞特洛夫完全忘記了核反應堆的危險性 ,置安全規章於不顧,將211根控制棒拔得只剩下6根,反應堆徹底失去了控制。
雖然儀表上的數據沒有變化,但反應堆的功率實際上已經提升了幾十倍。
反應堆產生的高溫蒸汽讓地面開始震動,但有著良好抗震隔音的主控室並沒有感受到。
正好有其他工作人員路過廠房看見了異常的反應堆,連忙告知了主控室的操作員。
主控室的工作人員嚇壞了,趕緊把控制棒插回去。
如前面所說,控制棒有個BUG,開始插入時反而會增大反應堆功率。
就在此時,達到極限的4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而安裝反應堆的廠房並沒有保護殼,巨大的能量衝破7000噸的頂蓋,巨量的核聚變產物衝上雲霄,如同火山噴發……
至此,一切再不可挽回。
傾盡了全力的前蘇聯政府
第一批進入現場的消防員奮不顧身地爬上4號反應堆樓頂,拼盡全力向裂口噴水,最後全部戰死疆場,比之日本的“福島50人”更是慘烈。
就這樣結束了?不,這才開始。
爆炸發生後不久,核電站管理方就在凌晨致電了蘇聯總理,當天上午蘇聯就成立了應急委員會。
蘇聯軍方動員了十幾個作戰師,奔赴現場救援。連阿富汗戰場的精英們都被緊急調回搶險。
他們駕駛著直升機,冒著生命危險向4號反應堆投入各種減緩反應功率的物質。
控制棒的原料碳化硼、沙子、鉛塊,最終投入超過5000噸的物質才讓4號堆的反應停下來。
為了防止反應堆融入地下,汙染地下水源,軍方召集了上萬的礦工,每天向地下注入25噸液氮(後來改成了混凝土),以凍住反應堆下的泥土。
這場救援前後有超過24萬名官兵參與。
最終,在蘇聯幾十萬軍民和國際社會的助力下,1986年底,一個巨型石棺蓋在了4號反應堆上。
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被定為世界第一個7級事故,目前只有福島核洩漏和他同屬這個等級。
那些值得永遠紀念的英雄們
有的真相也許永遠不能大白天下,但逝去的人應該得到尊重
①
克里姆林宮在凌晨五點得到的消息只是切爾諾貝利的核電站發生了火災。爆炸以後的八小時莫斯科仍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
附近的普利皮亞特城的居民因此遭受到正常值15000倍的輻射量。
爆炸發生以後36小時後,軍方開始疏散普利皮亞特的居民。為了避免恐慌,軍方隱瞞了核洩漏的真相。個別拒絕撤離的老人,幾周以後,就發現了他們的屍體。
三個半小時後,43000人全部撤離,普利皮亞特城成為歷史。
48小時後,普利皮亞特城只剩下軍隊和科學家。
爆炸後一個星期,方圓30公里內的人被遷走,13萬人從此離開家園。這30公里以內的範圍,從此被稱為“切爾諾貝利禁區”。
②
在爆炸當晚,消防員很快到場,不瞭解情況的他們向4號反應堆噴灑了大量的水試圖澆滅大火。
當天晚上就犧牲兩人,接下來的幾個月又有28人喪命。
可悲的是,他們的犧牲不但沒能拯救危機,反而讓反應堆變得更加危險。
③
爆炸後第三天,莫斯科派安託區金將軍率領80架直升機艦隊前來滅火。
第一天110架次,第二天300架次。
在120度到180度的高空溫度下,飛行員頂著3500倫琴的輻射量(致命量的9倍),用人手從爆炸區域上方往下扔沙包。
飛得最多的飛行員,一天飛了33次,他們每去一次,就吸收5-6倫琴的輻射。幾次任務後,就開始嘔吐、腹瀉。
27名從阿富汗戰場召回的前蘇聯最頂尖的飛行員,就這樣很快倒在看不見的敵人手裡。
④
4號反應堆的裂口被6000噸沙土所覆蓋,但並沒有熄滅反應堆的火焰,在反應堆的底部,195噸核燃料還在燃燒。
如果這些鈾和石墨的混合物和消防員救火時形成的水坑相遇,會引發比第一次爆炸更加強烈的爆炸。
第二次爆炸如果發生,將會產生300到500萬噸的爆炸威力,300公里外的明斯克將被夷為平地,整個歐洲大陸將會寸草不留。
這個時候,救災行動已不僅僅是蘇聯的事,而是事關世界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
緊接著,蘇聯做了兩件事:
一是派遣大量的消防員把反應堆底部的水抽乾。
二是派遣直升機投入2000噸的鉛進入反應堆,降低了溫度和輻射。
這兩項措施,避免了第二次爆炸,挽救了整個歐洲。參與行動的數千名消防隊員和600個飛行員因此遭受了致命的輻射汙染,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此死去。
⑤
在初步控制了局面後,克恰多夫研究院的專家團隊進入反應堆內部檢查情況,反應堆的火焰已逐漸熄滅,但岩漿卻在繼續向下滲透。
如果汙染了地下水源,後果不堪設想。
蘇聯召集了一萬名礦工,在4號反應堆的下方挖出一個巨大的房間用來放置一套液態氮冷卻系統。
高強度的工作,空氣不流通的地道,高達50度的溫度,沒法穿防護設備,隨時會倒下。有人當場犧牲,有四分之一的礦工在四十歲前死去。
如此犧牲所挖出的空間,並沒有裝上那套冷卻系統,而是填滿了水泥,以起到穩固隔離的作用。
⑥
事情到此結束了嗎?沒有,爆炸後留下的放射性碎片、灰塵無處不在。
達拉卡諾夫將軍指揮10幾萬地面部隊,加上蘇聯各地支援的工人、工程師、護士、醫生和科學家一共超過50萬人,來負責清理爆炸造成的放射性塵埃。通過飛機作業,挨家挨戶的清掃,殺死輻射區內的所有動物,拆除掩埋汙染區內的建築物,翻開並用水泥填滿核電站周邊30萬平方米的土地,盡一切手段消滅放射性物質並阻止他們繼續入侵土壤。
⑦
在輻射最嚴重的區域,4號反應堆上面,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鋼筋混凝土罩子將反應堆罩起來。
4號反應堆屋頂佈滿了爆炸留下的鈾棒碎片,隨便一片散發的輻射都足以在一小時內殺死一個人。前蘇聯一開始派機器人上去清理,沒幾天,機器人就因為輻射而失靈了。
最後能用的,還是隻有人,軍人。
穿上重達30公斤防護設備的年輕軍人,爬幾層樓道到樓頂,卻只能在樓頂呆40秒,鏟兩鏟子就得撤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裡,數千人就像螞蟻搬家一樣,在機器人都無法生存的環境裡一點一點地清理著放射性物質。
人類啊,你是如此的脆弱渺小,又是如此的堅不可摧。
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中,數不清的英雄,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一點一點地把烏克蘭,甚至整個歐洲,從地獄帶回了人間。
1986年10月底,爆炸發生6個月後,核電站周邊的放射物清理基本結束,反應堆上的鋼筋混凝土罩子也安裝完成(也稱為石棺)。
結語
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常測試,因為節省成本而不為反應堆建造保護殼,又因為工作人員
在試驗失控時違反制度強行操作,事情發生後各級隱瞞欺騙,給相關的地區和人民帶來了滅頂之災。涉事的機構和人員對人類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們終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也給後來者帶來了深刻的教訓。
可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輕易地抹殺掉那些拼了自己的性命做出犧牲的人,因為這些犧牲的人們也一樣是無辜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所有人一樣都希望事態不要進一步擴大。
從爆炸當晚前去救火的消防員,路面巡邏的警察,檢測輻射值的部隊,空投沙包和鉛塊的飛行員和軍人,參與撤退行動的軍人,抽乾底部積水的消防員,進入反應堆內部檢查的技師團,在不通風50度高溫下毫無防護的礦工們,50萬的清潔者大軍和用血肉之軀在輻射最高點搏鬥的軍人們。
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為所有人多爭取一點時間。哪怕只有一點點。就如紀錄片中常有人說的一句話:“
總要有人去做。”這句話一次次的出現,一次次地深深刺痛觀眾的靈魂。是的,總要有人去做。我們可以不去做,但起碼我們可以尊重他們。我們的安定生活背後有太多的人在默默付出,他們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家庭,甚至生命。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能平靜的活著。
感恩英雄,永遠地銘記他們和他們做的事。
閱讀更多 大宋店小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