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后,餐饮行业之路该如何走?

赍志


知行创优®原创经营问答系列(588)

我是黄翰德,国家高级营销师,实体经营实践17年!




★ 问题所问: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后,餐饮行业之路该如何走?


问题关键词:餐饮行业之路该如何走


餐饮之路该如何走:以餐饮为职业的人生道路



★★ 经营者对待餐饮行业的两种态度:


如果你只是把餐饮行业之路当成赚钱的生意来看待


我建议你歇业(停止经营)


因为生意就是买卖


买卖不赚钱


自然也就没有继续的道理!


如果你把餐饮行业之路当成事业来看待


我建议你改变经营策略


重新启动!




疫情对餐饮最大的伤害不是对需求的消灭,而是对诉求的变革


国内餐饮业态林林总总


究其本质,就两种


通俗点说:


一种就是消费“讲究”


另一种就是消费“极简”


前者愿意把钱花在大家眼睛可以直接感知的物质上!(以他人的评判为诉求中心)


包括:


舒适的环境


高品质的食材


有逼格的服务


它不追求个体的满足,只追求他人的认同


“花钱买面子”就是这种写照!


后者追求自我的满足,他人感知与自己无关!(以自我诉求评判为中心)


包括:


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


不需要花费过多金钱


能够用较少的代价获得自己需要的享受(充饥/品味/自在)


西方国家把这种思维定义为“极简主义”


国内把这种思维定义为“修行主义”


疫情发生后


对餐饮最大的冲击在于改变市场“消费认知”


怎么说呢?!


举个例子


以前我们聚餐


不会意识到“聚餐”是一种危险行为


吃吃喝喝,开怀大笑,皆大欢喜,这些似乎就是我们聚餐所能满足的诉求!


却不知道聚餐的同时,也是人际传播病毒的源头!


原来在欢笑的背后,隐藏着死亡的阴影!


再举个例子


社交年代,年轻人彼此交流的地方不再是“图书馆”,也不再是“电影院”


“图书馆”给人感觉“呆滞”,与浪漫相距甚远


“电影院”不私密,也就不存在“交流的畅快”


那么


什么样的地方可以满足浪漫与私密呢?!


首屈一指的就是各种“轻餐饮”


火锅、烤肉、麻辣烫等等。。。。。。


花费不多,促膝相坐,甜言蜜语


FEELING不错!


Bingo!


却不知,各种病毒也就随着共用的餐具(锅、铁板、锅底)进入到彼此身体!!


成为引发疾病的源头!!


我长期在市场一线奔波


发现很奇怪的现象


无论街头


还是地铁


甚至飞机上


对自身健康防御最到位的就是“年轻人”


基本都是一色的“3M”、“N95”


严严实实的


好似一个穿着“铁浮屠”的战士


哈哈哈哈哈


相反


40出头的人却大大咧咧,毫无防备


原因何在?


就是个人观念的区别


90后,00后更加具有健康的理念


对外界的感知更加敏感


殊知餐饮市场的未来就是为90后,00后服务


他们就是餐饮未来的服务对象


疫情会加剧他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防范


也会在餐饮消费诉求上采取更加保守的方式


这一点将倒逼“以他人认知为核心的餐饮业态”变革


不变革,就淘汰!!



拥抱疫情,自我变革


变革方式是怎样的呢?!


我个人总结


就四个字


哪“四个字”


“ 关 停 并 转 ”


1)关


如果你现在从事的属于“合餐”业种的


臂如


火锅、烤肉、麻辣烫等等


请立即关闭(土豪店主除外)


2)停


如果你从事的属于“社会餐饮”业种的


臂如


湘菜、川菜各种以后厨人力密集型的


请立即“歇业”


3)并


如果你从事的属于“半成品加工堂食+配送”业种的


臂如


烤鸭、叉烧、烘焙等等


请立即“合并”(把业务合并在某一店)


4)转


有两种理解


其一:“转让”


适合经营状况一般,业态也是“合餐”形式的


其二:“转变”


适合具有一定口碑(品牌形象),店面位置优异的


等待经营业态的调整




★★★ 外界总是缺乏自我对市场的研判(立足实际解决问题)


别人开始重点进行外卖服务


你就如法炮制


这种方式


我是很不认同的


每家店的经营业态以及经营业种都不一样


为何如此简单粗暴呢?!


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态度!!

翰德经营每一篇 赋能成长每一天!


知行创优黄翰德


你要深信每一次重大疾病和天灾人祸都是暂时的,所有的困难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次疫情确实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它实体行业也好不到哪里去,国家没有忘记在困难中挣扎的个体或民营企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帮助个体和民企渡过难关。

深信,风雨过后的各行各业都会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餐饮行业,但在这次疫情期间,作为餐饮行业的老板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以后的运营模式和提高服务客户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危机才有转机,保持良好心态,很多小企业都是在大危机中逆袭成长成了大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