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陝西、甘肅、山西人天天吃麵條且很少炒菜?

不忘初心146812166


說白了,

經濟和生產力水平決定生活習慣和質量。物質水平越低的地方,飲食越容易湯湯水水的,能填個水飽,麵食也便宜,食材不需要太豐富,而如果炒菜,就必然需要消耗更多更豐富的食材。久而久之反倒被譽為一種習俗和特色了。其實,之所以這種特色還存在,沒有被自然淘汰,只是因為當地的經濟水平還比較落後而已。

比如從國內來看,大部分東南地區菜系往往感覺做法更加精緻細膩一些,如今,隨著物流的發達,食材也更加豐富了,飲食以炒菜和米飯居多。即便吃麵,對面的加工和做法也更講究、細膩,配菜也更豐富。

西方也是一樣,比如,在一些反映近代之前社會的電影中,往往看到平民家庭成員圍坐在一起,主食是麵包,沾著湯吃,最後要用麵包把湯碗擦乾淨,甚至舔一舔。

如今,都換成盤子和刀叉了,湯只作為開胃前餐,做的也更加精緻美味。其實這跟炒菜是一個道理,盤子盛不了湯湯水水了,物質水平提高,飲食習慣變化,餐具和容器也跟著變化。

羅宋湯就是一個例子,提到它往往聯想到俄羅斯和東歐,與中歐西歐的關聯就少了。其實,羅宋湯是歐洲人“共同的回憶”,簡單的土豆胡蘿蔔就很開胃。當然,如今一些地方的羅宋湯裡的內容更加豐富了,加入了圓蔥、牛肉、香葉等,可能人們已不承認當初的“羅宋湯”是羅宋湯。

扯遠了,不過相信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


飀飀娛樂


為什麼大部分陝西、甘肅、山西人天天吃麵條且很少炒菜?

我愛人是山西晉城人,我和他回去過幾次山西,發現他們那裡的人,對於麵條的偏愛,真的是天天吃都吃不膩,第一次去的時候,反正我是驚呆了😂

至於陝西和甘肅,我沒去過,也不瞭解,就來說說相對了解的山西吧



山西人天天吃麵條且很少炒菜,這個在我愛人的老家,真的是這樣,我去過那麼多次,也沒見過炒個菜,最多是米飯配燴菜。

燴菜就是多種蔬菜切成小丁,放在一起炒,然後加水,直至湯汁變少,菜熟,燴菜也就成了。



我是理解是:

其一,那裡盛產小麥,容易得到麵粉,取食方便,受地理環境影響,麵條就成了主要食物。就好比南方盛產水稻,那裡的主食就是以稻米為主一樣。

大概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

其二,山西盛產煤炭,而居民主要燃料自然就是以煤炭為主了,我婆婆家是最近兩年才改用燃氣的,以前都用爐子燒煤炭做飯。



過年的時候去他們那裡,我負責炒菜,本來準備做七八個菜,但事實上,往往做了五個菜的時候,炭火的火力就逐漸變小,變弱,完全炒不完菜。

再加新的煤炭,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燃起來,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前面幾個菜都涼了,後面幾個菜還沒下鍋🤣

總結下來,可能這個也是一個因素吧,以前的家庭,家裡人口偏多,炒菜炒一盤兩盤肯定是不夠吃的,用煤炭又是做飯又是炒菜,估計菜還沒炒完,火就沒了,很不方便也不實用。

但是做麵條,不論是燴麵,拉麵,扯麵,餄餎面,還是湯麵,做起來都比一個一個的炒菜要快速,可以用爐火順利做完。



有時候習慣是很可怕的東西,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改變,習慣吃麵條,習慣麵條做起來快速,省事,可能就會逐漸天天吃麵條且很少炒菜吧。

這個是我自己通過一點經歷的總結,如有不對,歡迎補充說明哈。

豆子的食物日記


說起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一個校友,大學兩年,我和他住對面宿舍,因為不是一個系,我那時有很靦腆,所以一直沒說過話,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兩年中,每到下課,這個同學就在宿舍門口支起煤油爐,燒一鍋開水,開始揪面片,聽說他是甘肅會寧人,非常苦的一個地方,他這樣做飯,第一是可以省很多錢,另外也是他的生活習慣。


北方的甘肅、陝西、山西,都在黃土高原上,不適合種水稻,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土豆,就拿甘肅來說,很多地區非常缺水,吃的是窖水(水窖在夏季收集的雨水),農作物基本靠天吃飯,所以也孕育出了北方特有的美食,比如酸湯麵,下好的麵條,加點醋,放點鹽,再來上一勺油潑辣子,就是一頓飯,這讓南方的朋友難以相信。

至於菜,在以前品種就更少了,主要品種土豆、白菜、茄子、西紅柿、蘿蔔、豆角,現在由於塑料大棚的推廣,蔬菜的品種增加了很多,小的時候,一到冬天,多多土豆、大白菜、蘿蔔,父母想盡辦法,變著花樣給我們做著吃,土豆絲、土豆片、土豆塊、白菜豆腐、醋熘白菜、白菜醃的酸菜……所以,北方人愛吃麵是因為地域原因養成的生活習慣,現在生活好了,南北方差異越來越小了,北方人除了偏遠地區,現在什麼都吃得到,這都要感謝政府。我是金志南,同不同意我的觀點呢?


金志南


很好的一個問題,被某些自媒體帶成地域黑了。

本人甘肅人,陝西、新疆都生活過,沒沒去過山西哈,目前生活在四川。

我們看題,樓主說北方人喜歡吃麵條。這裡想表達的應該是面,南方人覺得面只能做麵條吧,不是無知,而是確實南方吃麵基本上就是麵條。比如我剛來四川,去飯店吃飯,不能說上米,必須是打飯,米是生米,飯是熟米。每個地方叫法不同。

確實,陝西,甘肅,山西都是吃麵大省,要說哪裡好吃,千張嘴,千個地方。這個標準答案應該是家鄉的面,媽媽的面。

言歸正傳,為什麼幾個地方吃飯炒菜比較少,咱們北方某些人不要死犟,去南方生活一下,七碟子,八碗的隨隨便便十幾個菜,北方可能只有家庭聚會或者辦事才會這麼多菜。

為什麼桌子上菜少呢。因為地裡面菜少。種菜,需要大量的水,溫度。沒有水,菜活不了,沒有溫度,菜長不了。北方氣候都是缺水,晝夜溫差大,天然的環境使的北方蔬菜品種少,產量也少,那餐桌上菜肯定就少嘍。雖然近些年大棚技術的推廣,冬天不像以前缺少蔬菜,但多少呢養成的習慣,北方人不會,也不可能像南方那麼吃菜。

面為主,菜為輔的飲食習慣是受地理氣候多重因素下的飲食習慣。不是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的地域歧視。況且,確實南方人富有這個也是事實啊,北方人認清事實,努力發展經濟是實,而非呈口舌之利


副班長看世界


我是甘肅人,從小生活方式是每天一頓米,一頓面,饃是餓了隨時就可以吃的,小時候覺得餅乾比饃好吃,現在覺得任何零食都比不上饃的香,我們確實吃不上新鮮的海鮮,最多就吃魚,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除過海鮮我們隨時想吃什麼肉都能買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曾經去三亞玩了半個月,海鮮沒有見過的魚吃了三天我就開始想念我家的飯菜,十天之後我瘋狂想吃家裡的飯,自己從小養成的口味是任何美食都無法替代的。

分享幾張我家的家常便飯。


佳音48


吃麵條還要吃炒菜,那這麵條豈不沒有靈魂了?

陝西和甘肅我不太瞭解,只聽說陝西的面花樣繁多,吃法和講究是比較多的,當地老百姓也習慣了吃各種麵食,而且陝西名吃當中,也是以面為主,什麼扯麵油潑面腰帶面之類的,讓人傻傻分不清,在我的印象當中,就是寬與窄的區別。

對於山西人的吃麵,我是領教過的,以前在部隊的時候,我帶過一批兵,他們就是山西的,來自大同地區縣市的,其中有幾個兵特別喜歡吃麵條,而且還是那種早中晚吃麵條都不煩的人,再就是特別能吃醋,也是那種能把醋當水喝的作風。我們部隊的一日三餐,常規是早上是饅頭、中午晚上吃米飯,只有週三和週五有一頓麵條,這可把幾個喜歡吃麵條的給整鬱悶了,每到吃麵條的時候,整個眼睛都是綠的。

以前不像現在,可以叫個外賣,想吃啥吃啥,那時候哪有外賣啊,沒辦法,他們就去買方便麵代替,晚上熄燈之後偷偷躲在庫房裡下泡麵,然後拿出從外面買的醋倒上,算是解解饞。我記得當時單位裡有一個河南的軍官,也是一日三餐都吃不夠麵條,他每到開飯的時候,就端著碗到各個連隊轉悠,看到哪個連隊吃麵條就去蹭。

對於吃饅頭長大的山東人來講,我是吃不慣麵條,我感覺麵條不像飯,不管吃多少都吃不飽,即便是吃飽了很快也會餓。


元芳有看法


其實提問者問的基本算是實情,這只是想對南方來說,但是卻引起了公憤,都各自闡述自己老家的情況以證明不是這樣的!

說說我的情況吧!老家山西運城人,目前在西安生活,媳婦家延安的,在漢中待過兩年!沒去過甘肅,但有個夥計他媳婦甘肅的!一個一個說!

我們運城人一直以麵食為主,家裡不太做刀削麵,一般以手工面,餄絡面,面片為主!饃也是個重要的主食!如果吃麵條,都會炒一兩個菜作為臊子,和麵伴著吃!但是提問者可能是南方人就覺得沒有炒菜!如果吃饃,也不會炒很多菜,一般都是一兩個菜,因為北方人菜量實在,所以不會一頓弄那麼多花樣很正常!但是現在條件富裕了,每個家庭習慣和條件不一樣,吃飯也就差別大點!比如本人愛吃米飯,那當然就得多炒幾個菜!

在西安尤其麵食更甚,所以花樣更多!但是習慣和我們老家差不多!至於延安,我的印象確實不怎麼炒菜,想對封閉一些,就像我媳婦家常年早上喝小米稀飯,麵食大多時候以土豆為臊子,老年人晚飯不吃!漢中雖屬於陝西,但跟南方差不多,以大米為主,自然炒菜就多!

甘肅沒去過,但夥計他媳婦剛嫁過來時,天天土豆,我夥計都快瘋了,一天兩頓三頓的土豆,還不是土豆絲,真把人吃瘋了!後來慢慢的也就跟西安一樣了!

綜上所述,提問者說的只是一個風俗,或者說是一個整體印象,是想對南方人我們炒菜少,可讓大家聽了好像笑話人吃不起菜似的[捂臉],其實沒那麼大計較,現在商品流通強,什麼都可以買到,各個家庭條件不一樣,口味不一樣,想吃啥還不是自己做!有一段時間喜歡吃火鍋,經常聚一起買菜做著吃,如果你那段時間跟我們在一起,難道會跟人說山西人愛吃火鍋嗎[捂臉]


靜言思之奮飛


本人河南人,我們老家中午也經常喝麵條,我本人也非常喜歡喝麵條。

曾經在甘肅蘭州呆過20多天,特別喜歡吃牛肉麵,經濟實惠而且特別好吃,我當時去的時候是2015年年底,整個蘭州城到處的牛肉麵館,大家好像統一了價格,當時都是6塊錢一碗,聽朋友講現在價格基本也沒有怎麼漲,在濟南這邊一般牛肉麵就是10塊錢一碗,感覺沒有蘭州那邊味道好(沒去蘭州之前在其他地方也吃過蘭州拉麵,確實不好吃,跟正宗的牛肉麵是兩回事)而且有個特點,蘭州人早上吃牛肉麵(我們老家一般都是中午吃麵條)

言歸正傳,我們老家喝麵條一般也很少單獨再炒菜,因為我感覺麵條裡面就已經有菜了,味道也挺好的,如果感覺味道不太霸道,可以多加點辣椒或者吃點蒜,那簡直是美味(可能南方的同學無法理解)

另外我也喜歡吃陝西的褲帶面,還有山西的刀削麵,當然我也喜歡喝老家的燴麵和安徽的牛肉板面,






小陳減肥Vlog


我是陝西人,我們這裡的人幾乎都是以麵食為主,我個人認為還是太窮了,如吃米飯就得炒好幾個菜,而且還得有肉爸,按我家6口人炒5個菜,回禍肉,蒜薹炒肉絲,土豆絲,青菜麻婆豆腐,簡單的西紅柿雞蛋湯,一斤肉32蒜薹一斤8元,一斤多土豆4元,雞蛋豆腐青菜一頓飯下來至少得40/50三頓飯就上100了。吃麵食的話炒一個菜就可以了5元就能搞定,我家兩人掙錢6個人的費用,在縣城給私人老闆打工沒有任何福利毛收入4500~5000元,上有老下有小 ,沒辦法吃麵食省錢,米飯嗎一年也就只能吃一兩次 ,吃不起啊,這是我個人情況不喜勿噴


劉哥1626


你想吃炒菜,關鍵是你得有菜啊!

我是甘肅人,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家裡吃的最多的就是酸菜,一到秋天家家戶戶都要搞上幾大缸酸菜,要能吃一年才行。

象我的家鄉,只生產小麥,沒有水稻,也就沒有大米,也不種油料作物,所以就沒有吃的油,掏錢買,又沒有錢,那就只能吃麵了。

其實我們吃麵食也是變著花樣吃,行面,幹拌麵,轉撥刀,搓魚子,窩窩子,揪片子,羊肉香頭子等等,還有鍋盔,滷盔子,涼州大月餅,高莊饅頭,肉夾子等等品種繁多。

在我小的時候,由於水果奇缺,我們就把西紅柿當水果吃,不是用來炒菜用的,當時我們叫洋柿子。

儘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生活習慣,將會一直流傳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