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好壞?

朝陽天天


好的上市公司有好的護城河,長期營業收入好、利潤率高。對於投資上市公司,不僅要辨別是好的公司,還要辨別有好的價格,而且有好的管理層。

全球玻璃龍頭舉例,無疑是護城河很高,價格用市盈率計算也比較便宜,行業不怎麼樣,可是龍頭公司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吃掉行業份額,這需要好的管理層了。福耀玻璃的管理層做事情聚焦主業,決策前瞻性好,越是行業低迷,優秀的上市公司越是有好的價格。

這體現在經營效率高於同行業,週轉速度快資產利用率高,而且主營產品是行業細分市場龍頭,重大決策失誤概率低,經營質量高資產質量好。福耀玻璃是車用玻璃這個相對附加值高的領域的細分市場龍頭。符合這些特徵。

同樣,還有重點服務高端客戶的招商銀行,零售業務做得好,也是行業龍頭。

這些龍頭公司所處的行業不能太差,太差是指毛利率低的行業,即不掙錢的行業,如紙業、煤炭、航空行業。拿航空行業舉例,原油價格上升成本高導致虧損,原油價格下跌,成本低又競相降價。所以,這些行業不容易出現好的公司。相反,白酒行業不僅有好行業好公司的貴州茅臺,也有躺賺的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等上市公司。白酒行業毛利率高,管理層不出大的問題,管理層的決策不出大的問題,這些公司基本上能夠穩紮穩打,都是成為好公司的。在市盈率合理的情況下,未來成長性好的公司會有好的回報。

總之,好公司最好是行業龍頭,只要不是太差的行業,行業龍頭有潛力吃行業存量,這樣的好公司會有好的價格。好的行業裡面的行業龍頭公司,一般的價格成長性好,只要價格沒有泡沫,也是非常值得投資的。根據好公司、好價格、好行業、好管理層的平衡,可以辨別出好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


指數基金


辨別上市公司好壞,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上市公司年報重要財務指標來了解,上市公司年報反應了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經營狀況及現金流的狀況,年報主要包括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

上市公司年報重要指標主要有:


一、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在資產總額中債權人提供資金所佔的比重。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在40%~60%。但處於不同行業、地區的企業對債務的天都是有差別的。


二、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指對企業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衡量企業償還短期債能力的指標。其中應收帳款週轉速度的快慢、存貨週轉速度的快慢對其影響最大。通常企業的流動比率應維持在200%,表明流動比率較高,企業償債能力較強。


三、應收賬款週轉率

應收賬款週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銷售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餘額之比,它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週轉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標。 公司的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公司的應收賬款如能及時收回,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


四、淨資產收益率

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平均淨資產×100%,它是股東收益的直接體現,是企業自有資產盈利的表現,該指標是一個靜態的指標,最好選取連續3-5年淨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的公司,30%則非常優秀。


五、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綜合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2、稀釋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淨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3、每股收益扣除

每股收益扣除是指每股股票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值。由於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的營收穫利主要依賴於主營業務,因此對公司的投資價值評價也更多地參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收益這一指標。

4、每股收益分析

  對投資者來說。每股收益是一個綜合性的盈利概念,能比較恰當地說明收益的增長或減少。此指標越大,盈利能力越好,股利分配來源越充足,資產增值能力越強。


六、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獲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則企業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強;每股股利越小,則企業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弱。

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間關係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股利發放率,即每股股利分配額與當期的每股收益之比。藉助於該指標,投資者可以瞭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


七、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市盈率是估計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一方面,市盈率越高,意味著企業未來成長的潛力越大,也即投資者對該股票的評價越高,反之,投資者對該股票評價越低。另一方面,市盈率越高,說明投資於該股票的風險越大,市盈率越低,說明投資於該股票的風險越小。同時結合使用PEG作為衡量股價是否合適的標準,即用市盈率除以利潤增長率再乘以100,PEG小於1,表明該股票的風險小,股價便宜。


八、每股淨資產

每股淨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總股數的比率。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淨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每股資產價值越多,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禦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每股淨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每股資產價值越少。通常每股淨資產越高越好。一般而言,每股淨資產高於2元,可視為正常水平或一般水平。

分析每股淨淨產可結合淨資產收益率來分析。淨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所有者權益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九、每股公積金

每股公積金分資本公積金和盈餘公積金。

資本公積金:溢價發行債券的差額和無償捐贈資金實物作為資本公積金。

盈餘公積金:從償還債務後的稅後利潤中提取10%作為盈餘公積金。

兩者都可以轉增資本。


十、市淨率

  市淨率是每股市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對於投資者來說,按照市淨率選股標準,市淨率越低的股票,其風險係數越少一些。

一般來說,市淨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反之,則投資價值較低。當然在判斷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還要綜合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等因素。


十一、每股未分配利潤

每股未分配利潤,是指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每股未分配利潤應該是一個適度的值,並非越高越好。未分配利潤長期積累而不分配,肯定是會貶值的。由於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的是公司歷年的盈餘或虧損的總積累,因此,它尤其更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歷年滾存的賬面盈餘或虧損。

每股未分配利潤=企業當期未分配利潤總額/總股本


十二、每股經營現金流

這一指標主要反映平均每股所獲得的現金流量,公司現金流強勁,很大程度上表明主營業務收入回款力度較大,產品競爭性強,經營發展前景有潛力。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是由公司未來的每股收益和每股現金流量的淨現值來決定的。單從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信息來看,現金流量日益取代淨利潤,成為評價公司股票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


十三、營業收入增長率:

營業收入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100%,它可以衡量公司的增長勢頭,往往表現了公司的市場份額開拓情況,只有保持高增長才會帶來成長性,股票才有上漲的預期。該指標最好在10%以上,一般選取連續3年增長20%以上的公司。


十四、淨利潤增長率

淨利潤增長率=(淨利潤增長額÷上年淨利潤)×100%,它是企業運營產生的直接結果,也屬於成長性指標,如果公司的淨利潤增長率高於主營收入增長率,說明公司的管理非常不錯,在成本控制,企業運營都比較合理,公司會發展地更好,一般選取連續增長保持20%以上的公司。


紅牛財經一號


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好壞?


的確,在A股目前已經接近4000家上市公司的情況下,這麼多上市公司的質量實在是參差不齊的,可以說只有很小一部分上市公司可以稱得上是好公司,而大部分都應該說是壞公司!


我這裡說的好壞有幾個標準:


1、按市值來看,500億以上的公司應該算得上是好公司。然而,以這標準劃分好壞會發現,很多通過財務造假偽裝成藍籌股、白馬股的,比如康得新、康美藥業、樂視網、暴風這類。


所以,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進行過濾,並且即使是市值500億以下的也有好公司。


2、按賺錢能力來看,年營收500億以上,淨利潤達到50億以上,也就是淨利率超過10%,這一類可以歸為好公司的行列,當然更嚴格的可以要求15%、20%及以上的淨利率。


當然,這個淨利率數據不能單純的只看一年、一期,而應該看連續幾年的平均值。如果只看單期數據,就會出現有的時候非常好有的時候又非常差的情況,所以,別看10%左右的淨利率不太高,連續持續保持這個盈利能力其實也是很難的。


3、按管理層能力來看,這也是很多價值投資者最看重公司的一個因素,管理層的管理能力、財務能力、運營能力、誠實可靠等方面,特別是管理層的誠信問題,直接關係到他所報告給股東的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當然,看管理層能力本身就是一項定性的因素,無法通過定量的數據來辨別好壞,但我經常通過一個最綜合的財務指標來間接判斷管理層能力,淨資產收益率(ROE),這個指標的算法是淨利潤與淨資產的比值,詳細的過程大家可以看一下杜邦分析法,這裡就不多說了。


股神巴菲特不是說了,他只買毛利率大於40%,淨利率大於5%,淨資產收益率大於15%的公司。


在投資的時候,特別是打算長期持有隻股票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它的盈利能力、成長性,一方面最好再考慮一下它的規模及管理層能力以求投資的穩健。所以,在辨別好公司的時候最好結合以上三個方面綜合考慮。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銳眼財經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主要包括三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傑克結合十多年的技術實戰分析與財務分析策略,總結了一個極具實戰參考意義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為了方便朋友們記憶,編制了一個順口溜:一商二利三每四率。       “一商”是指商譽       “二利”是指扣非淨利潤與歸母淨利潤       “三每”是指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與每股未分配利潤       “四率”是指市盈率(PE)、市淨率(PB)、毛利率與淨資產收益率(ROE)       我們並不需要深究三張表的全部財務指標,只要看懂該懂的十大核心財務指標就能夠快速讀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在可以辨別一家上市公司業績好壞的同時,可以進一步判斷上市公司是否具備投資的安全邊際,隨著A股市場的逐步發展與成熟,價值投資將逐步成為投資主流,因此,在目前掌握看懂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關鍵技能將有助於實戰把握。


操盤教主


瀉藥。

巴菲特說:不要投資垃圾股和熱門股。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如果賺錢很困難,股價也很難漲起來。

投資一家公司,就好像國家選馬拉松運動員,是需要看體質的。公司也要體質好,才能賺錢,又長命。

買到垃圾公司,你會血本無歸!買對好公司,才能跑贏牛熊。

對於一家公司的行業,需要看10萬字的年報和研報還有雪球大v分析,你對一家公司才足夠熟悉。

但是3000家上市公司,你不可能每家都去看,所以我們需要先簡單快速判斷,做一次篩選,如何快速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爛公司?

好公司要看三個方面:行業常識、專業知識、公司的整體情況(公司的體質)

一、行業常識:

公司的行業怎麼樣?是不是老百姓必不可缺的產品,剛需、高頻、大市場這三個條件符合幾個?

想想你買的公司,產品是不是我們老百姓的,

生活必需品——剛需。

每天都要用——高頻。

幾億人都要用——大市場

如果你買的公司,產品符合以上三點,那麼就很強,當然,不是三點都要符合,至少要滿足剛需。我們來次深入思考,反過來想:你可以從你每天都要用的產品中,尋找好公司,這是逆向思考,想想你每天從起床到吃飯,工作然後睡覺,每天都要用的產品,這也是彼得林奇夫人給彼得林奇的啟發。從生活中發現牛股。

然後想想身邊有多少人和你一樣用著這樣的產品,想想這個產品的龍頭是什麼?創業的人也需要選行業,產品最好也是符合剛需、高頻、大市場。

大市場的定義是:有很多人需要用,有很大的市場,但是目前產品還不夠滿足這個需求,就能產生創業的機會。

再次強調:剛需、高頻、大市場

二、專業知識

公司在這個行業是不是龍頭?有沒有壟斷地位?龍頭地位穩定嗎?投資的這家公司,是不是這個行業的老大?或者是老二?最好是老大。2/8原則無處不在,尤其是對於上市公司所在的成熟行業,市場都被分割完了。強者恆強會持續很長時間。龍頭佔據50%以上的市場資源,壟斷行業直接佔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他同行公司只能吃點小魚小蝦。

龍頭就一定穩固了嗎?不一定。谷歌是互聯網龍頭,20年前誰是互聯網龍頭?雅虎,谷歌未來有沒有可能被取代?遲早會有!互聯網行業變化太快。

有的行業,是萬年不變的行業,比如銀行和保險。萬能不變的行業,其實就像階級固化一樣,很難被競爭掉,不過,這方面的專業知識,需要深入瞭解公司,不是簡單地分析行業就好的。要找到公司的護城河。

三、財報

(用財報判斷公司的整體情況)公司的行業如果很好,專業地位很強,很難被取代,公司的整體情況還非常好(體質很健康),這就是公司的體質很好。

五大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能力、償債能力、財務結構。

1、盈利能力(賺錢能力)

賣產品,賺的差價高不高?利潤高不高? 誰賺錢?誰能賺更多錢去擴大生產?當然是賣高價的賺錢。薄利多銷,就是賣的便宜,但是要賣的多,賣得快。所以我們還得看這家公司,比如是賣牛奶的。

2、營運能力

賣貨快不快?收錢快不快?我把賺錢能力比喻成腿的長度,把營運能力比喻成走路的速度。如果一個人跟姚明一樣高,跑步速度跟劉翔一樣快。飛起來一樣。如果一個人只是白雪公主的小矮人,走路速度還和老爺一樣。那走路就跟蝸牛一樣。就像公司的賺錢能力和運營能力這兩個能力,決定一家公司能不能持續賺錢,賺很多很多錢。

可是,賺錢就足夠了嗎?不夠,發展再快,也會有黑天鵝。也會有意外。08年經濟危機,很多公司都倒閉了。包括成長快的公司。資不抵債就是:手頭上沒錢。

所以考察一家公司的體質健康不健康,要看第三個能力。

3、現金流能力

現金流能力——手頭上現金多不多?巴菲特說:現金為王。手頭上現金越多,你越有底氣。上市公司手頭上沒錢,想要建廠房,擴大生產,都得討論好幾年。現在好公司,手頭上的現金,都佔總資產的30%以上。這是現金流能力。

4、償債能力

上市公司都會欠錢的,都會有負債的,償債能力指的是什麼呢?你欠我的錢,能不能還清?(1年)能不能快快還清?(3個月)

為什麼要考察這麼一個能力?

90年代,珠海巨人集團公司因為耗費巨資在巨人大廈上,最後破產,媒體散播謠言說巨人要破產。於是很多債主,跑來跟史玉柱要錢。本來史玉柱把腦白金賣起來,還是可以賺到錢把巨人大廈建起來的。可是所有人都來要債,手頭上的錢就被拿走了。如果巨人倒閉了,債主就要不到錢了。所以更多人來要債了。也有欠史玉柱錢的人他們聽說巨人要倒閉,於是就躲起來,不還錢。最後巨人集團就被搞死了。判斷還債能力,就是要看能不能快速把手頭上的東西賣掉,拿來還債。

5、財務槓桿

一個公司的錢來自於兩個地方:債主和股東。

看一家公司的財務槓桿,如果債多股少,債主出的錢多,股東出的錢少。這就需要斟酌。如果股東都不看好,你投來幹嘛?

財務結構—— 欠錢多不多?負債高不高?股東看不看好?

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東佔總資產80%,說明股東很看好。但不代表這就是一家好公司,

五個能力要綜合來看。

這5個能力,構成了一家公司的完整運營情況。

投資,一定要投資體質好的公司。


財經鋪子


辨別上市公司的好壞,有多個方面。股市伯樂菲利普·費舍曾說“現金流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標”,在他看來,上市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流,才是好的;彼得·林奇曾說“股市贏家法則是:不買落後股,不買平庸股,全心全力鎖定領導股”,在他看來,只有龍頭領導股才是好的上市公司;沃倫·巴菲特曾說“如果你沒有持有一種股票10年的準備,那麼連10分鐘都不要持有這種股票”,在他看來,可長久持有的上市公司才是好公司。那麼,到底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好壞呢?

一、基本面是利器:

我認為如果想要辨別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最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這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情況。基本面是什麼呢?從正面解釋來講,指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策略、公司報表的分析。在股市中所談論的基本面,通常被投資者所理解為基本財報面、基本情況。

也就是說,辨別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優劣,就是辨別上市公司的好壞。彼得·林奇曾言“公司的狀況與股票的狀況有100%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公司實際運營的好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基礎。那麼,應該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優劣呢?

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項目有很多,如果全面看待一家上市公司,沒有三五個小時是分析分析不完的。而股市如今有著3700多家上市公司,用總時間來計算,特別耗時、耗工。所以,就需要簡化基本面的分析。

1、淨資產收益率是辨別上市公司好壞的利器。淨資產收益率,是淨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淨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

為什麼說淨資產收益率是辨別上市公司好壞的利器呢?因為,我們要知道一家公司的資產是多少、利潤又是多少,要知道通過淨資產所創造的利潤價值。那麼淨資產收益率能很好的反應出一家上市公司關於利潤與淨資產之間的關係。通常以15%為分界線,並且通過長時間的考量,能辨別出一家公司是否能有效利用資產創造效益以及是否能長久保持創造價值。

2、現金分紅股息率能很好辨別上市公司好壞。現金分紅股息率,也就是每年上市公司向股東派發的現金股息。有什麼作用呢?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沒有上漲甚至還有著下跌,又沒有現金分紅股息,那麼這家上市公司到底因為什麼沒有上漲甚至下跌,又沒有股息呢?難道在公司良好發展的基礎上,出現這般情況?顯然,是不會的。

一家好的公司,往往有著不錯的現金分紅股息率回報股東。

3、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保持長久穩定的正增長,才能充分說明一家上市公司是良好的。利用這項財務指標,能清晰的對比出一家上市公司的優質還是劣質。一家公司業績不穩定,時常出現負增長,說明這家上市公司跟隨市場、行業的變動成分較大,經營不穩定;一家公司業績常年呈現負增長,說明這家上市公司有著倒退,說明公司步入下坡路。而一家公司的業績常年保持正增長呢?

經濟學中有句話話是“價格隨著價值波動”。一家常年保持正增長的公司,說明其價值在不斷的升高。而價值不斷升高,上市公司撐得上是好的。

我認為辨別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可以通過辨別基本面的優劣來判斷。

二、公司經營的“賽道”,辨別上市公司的好壞。

很少有投資者在辨別上市公司好壞的時候去關注公司經營的“賽道”。這裡的“賽道”,指公司經營的產品、品質、方向。

雖然,這一點有些模糊。但是,在分析上市公司好壞時,我認為是著實存在的。怎麼講?一個行業具備趨勢性,那麼較其他不具有趨勢性的行業,肯定“賽道”要更寬一些,其中的發展潛力也就更大一些;一家上市公司的產品,被市場廣泛認可,並且擁有提價權,那麼公司的“賽道”也就足夠充分;一家上市公司在擴展市場,又有穩定的經營、模式,具有好的提量業績。我認為好的“賽道”,才能更好能體現上市公司的好,並且具有抗風險能力。

投資者之間在交流上市公司分析的時候,常有“護城河”產品形容一家上市公司的好,或者充分的抵禦風險的能力。“賽道”從某方面來講,就是“護城河”,但要更廣泛,不僅僅是一個產品,而是從行業出發、從產品出發。具有良好的行業“賽道”、具有良好的產品“賽道”,才是好的上市公司的表現。

如何辨別上市公司的好壞?我認為利用基本面的優質程度、公司經營“賽道”能有效的辨別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


厚金說


其實,辨別上市公司好壞與否,無論對於誰而言,很簡單,能不能讓股民賺錢,就這一條。

a股裡面股票很多,能不能吸引資金進入,資金是否選擇進入決定著股價會不會上漲。

簡單從下面這點出發即可:行業龍頭,這麼說很籠統,說個例子就明白了,格力電器、三安光電這種行業龍頭,特別是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領導下,是能掙到錢,而且是敢分紅的企業,這種企業就是好股票,因為每年的分紅非常可觀,其實,這也是資金對企業領導人認可的一種表現。可以不用多考慮的,格力電器的三大報表數據都是非常好的,比如,應收賬款少,或者沒有,這一點,筆者曾經在一個上市公司工作過,那就是海螺水泥,這家公司就沒有所謂營收賬款,我想即使有,也是很少,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們採取的是,先打款後發貨,這是這類企業的經營模式的品牌效益,因為得到市場認可,可替代性非常低,在公司現金流這塊做的很好,可以去看看這個股票,股價不斷創新高,一方面是環保促成的競爭對手滅掉,一方面是品牌的效益和經營模式。

還有一種就是二級市場炒作:節前的星期六;網紅經濟造就的奇觀怪景,很難說會不會對企業的業績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市場預期可以,但這是一種明顯的炒作方式,看看就行。

其實,判斷上市公司好壞,最簡單的就是要看業績,看市場地位,經營模式,好的上市公司標準一定是通過股價來定義的,股價很穩健,甚至一些基金的前十大股票,意味著值得投資。

短炒,其實不用看上市公司好壞,看資金流行即可。


財金品鑑張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一個上市公司是好還是壞,其實有很多標準和維度。如果從股價增長的角度,可能很多投資者覺得A股就沒幾家好的上市公司;如果從業務發展的角度,也有很多的指標可以選出好的上市公司,比如原有業務的增長率,新業務的開發力度等等。但是個人認為隨著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投資理念的不斷成熟,一個好的上市公司必須能真誠的善待每一個股東,並持續為股東創造回報,而不是淪為大股東實現個人利益的工具或者平臺。

好的標準個人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能最大程度的真實的進行信息披露,確保股民的知情權,而不是遮遮掩掩,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把真實情況告訴廣大股民,生怕影響了自己的股價,從而影響大股東和高管的利益。二是能夠持續的為廣東股民創造回報,對內做好管理,控制成本,對外最好業務發展,兩者的目的就是確保公司賺錢,為股民創造良好的回報。

一、信息披露的態度是否真誠

中國股市只有短短不到30年的歷史,監管的思路方向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都在不斷的完善。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上市公司對外的態度也在慢慢的發生轉變,但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者高管保留以前沒上市前民營企業粗暴、野蠻生長的思維,也就是習慣了自己“一言九鼎”的作風,上市後也不想,也不情願接受監督。

因此一個好的上市公司應該在信息披露方面足夠的重視而且做到真實、完整、準確的披露,簡而言之就要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及時告訴廣大股民,至少從這個層面能夠說明大股東和董監高敬畏遊戲規則,能夠進行規範治理。但是依然還是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後依然無法擺脫“適應”或者說不想“適應”監管環境,總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因此只能想盡辦法通過選擇性的披露掩蓋其真實意圖,表現在各個方面就是對股民的不真誠,還有就是對信息披露工作的不重視。所以一個好的上市公司一定是信息披露工作做得比較得體和妥當,而差的上市公司則總是不按規矩出牌,因此總是受到處罰。要觀察一個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的態度和對股民的重視程度,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了解。

1、信息披露是否有被監管機構認可

隨著監管制度的不斷升級,現在證監會和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這一點從交易所不斷出臺的信息披露制度就能夠看得出來,而且現在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監控也是非常嚴格的。如果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得不到監管機構的認可,那交易所可以通過問詢函和監管處罰措施對上市公司進行處罰,同時也會公佈在監管機構的網站和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投資者可以通過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問詢函及監管措施中瞭解上市公司的目的和動機,從而判斷該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的態度。

(1)交易所的監管類函件

現在的監管層的態勢就是要持續加強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監管,加大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特別是對上市公司董監高及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他們明顯具有優勢地位,如果不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威懾,將難規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從個人現在瞭解到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監管的第一道防線就是交易所,也是其直接的監管機構。上市公司公佈的重要事項如果交易所的監管員認為有瑕疵或者有信息披露不完整、不準確的地方,都會與上市公司進行溝通,或者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對相關的內容進行補充修改,或者要求上市公司的董秘對其說明,如果認為有必要,還需要進行補充公告。如果公告還不能說明情況,那交易所就會向上市公司發監管類函件,監管類函件是股民瞭解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窗口。因為通常交易所會把上市公司想要隱藏或者沒有披露的內容都在監管函中予以提示,並要求上市公司進行說明。

監管函件主要包括監管函、問詢函和關注函。關注函也屬於問詢函件的一種,表示交易所對相關問題表示關注,希望上市公司就相關問題作出答覆,表明情節較輕,說清楚就可以。問詢函則是要求上市公司補充相關信息,核實相關問題,進行更全面的信息披露。監管函一般意味著上市公司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且情節較為嚴重。

投資者可以通過交易所的官網或者巨潮資訊網進行對相關公司的這一類監管函件進行搜索,從而通過一個上市公司的監管函件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質量和信息披露的態度進行全面的瞭解。一個上市公司如果對待監管機構的態度都是忽悠了事,那對待股民就更加不重視了,這種公司就不是一個好的上市公司。特別是當一個上市公司總是收到各種的監管函件的時候,投資者就要更加小心了。


(2)交易所或證監會的行政處罰

不過當一個上市公司真的不要臉的時候,它是完全可以不理會交易所和監管機構的,吃相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畢竟監管都是事後的監督,無法在事前進行阻攔,除非是違法違規的成本很高,否則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這些都是紙老虎。而如果上市公司依然屢教不改,我行我素,那其極有可能會受到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嚴重的還會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甚至觸及刑法。

一般來說,如果性質不是很嚴重,交易所會對公司及相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如果性質嚴重,會被證監會進行立案調查,如果查實卻有違法違規的,會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但是從被立案調查到出處罰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投資者是可以從上市公司的公告中瞭解到相關的進展。

但是上市公司從被交易所點名批評到證監會立案調查有個過程,我們可以密切通過上市公司的公告瞭解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如果一個上市公司不斷收到交易所的監管函件,然後受到交易所的點名批評,那投資者就要注意了。其實現在監管部門的監管已經非常嚴格,這些措施就是為了給廣大投資者做提醒,但是很多投資者並沒有進行關注。

近年來交易所和證監會加大了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根據證監會公示的文件顯示,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共處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170件,罰款金額總計20,161萬元,市場禁入人數總計80人次,追責對象涉及董監高、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共計1202餘人次,共有113名責任人員被處以頂格罰款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9起,極大的震懾了這些違法違規者。同時新的證券法的出臺,加大了對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的懲罰力度,未來上市公司將會受到更為全面和嚴格的監管。

所以,如果一個上市公司頻繁的收到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文件,那這個上市公司肯定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嚴重的瑕疵,連最基本的信息披露都做不好,那就更不值得我們投資者託付信任了,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的上市公司。

2、對待小股東的問題是否足夠重視

這一點要求上市公司在開股東會和在回答小股東的問題時,對待股民要有足夠的尊重,而不是覺得小股東的問題就都是刁難或者小股東就“不應該”提問題。就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2019年5月13日晚邁瑞醫療股東會上,年薪400萬的董秘李文楣在股東會上怒懟小股東,發表的如下言論,包括“你們散戶”、“今天有好多股東,只有100股也來參加股東大會,不知是何居心”等。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家創業板市值排名第三的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毫無疑問這個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迅猛,但是高速增長的背後,也表現出上市公司存在的業務和管理脫節的問題,特別是在對待監管的態度上明顯存在問題。

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通過上市公司E互動上,股民對董秘的提問回覆中進行了解。這是監管部門建立的方便股民對董秘進行提問的平臺,雖然這個平臺很多上市公司的回覆都比較官方,畢竟有信息披露的限制,在沒確定前也不能回覆太大,但是對於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很多回答還是比較有質量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去結合其他進行交叉炎症

最後就是打董秘的聯繫電話,看是否能夠就相關的問題與董秘或者證代進行電話溝通。很多不重視投資者關係管理或者不在乎小股民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找不到董秘或證代,其長期出差,根本找不到相關的人員進行了解。如果一個上市公司對信息披露足夠重視,那肯定會配備足夠的的董秘辦工作人員,並且對所有的涉及信息披露的渠道進行覆蓋。

所以綜上所述,一個好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必然是一個遵守市場規則,尊重股民的玩家。因為信息披露的質量直接表明這個上市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是否完善,這是一個好的上市公司的前提條件。

二、公司的回報是否豐富

一家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規範,尊重股東那還不能稱得上是一家好的上市公司,這隻能拿到一半的分數,另一半的分數在於上市公司是否能夠為股東創造豐厚的回報。公司存在的意義就在於盈利,就必須為股東和債權人創造價值。如果僅僅是規範,那不賺錢,那就沒理由投資這個公司了。在評價一家上市公司的回報方面,主要看是否有賺錢的能力和賺到錢是否有分給股東。

1、足夠高的淨資產收益率(ROE)

要衡量一個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市場上最通用的就是淨資產收益率,ROE。因為這裡是從股東的角度去判斷,所以就沒用投資回報率,而至於這個指標為什麼可以衡量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我們可以參考股神巴菲特對於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的表述。在2019年5月4日晚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透漏未來將加大對中國公司的投資,選擇標準有兩個,一是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的公司,二是穩定增長的公司。

東方財富的一份報告對2016-2018年ROE超過20%的股票進行了數據統計,符合標準的有78只股票,他們的的股價過去三年(2016-2018年)中的平均漲幅高達117%,而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9.3%。這些股票主要分佈於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及傳媒行業。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曾說過,長期來看,股價年收益率等於淨資產收益率,根據數據統計,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肯定是與其ROE密切相關的,因為這代表了這家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所以一家好的上市公司至少要有一個足夠優秀的淨資產收益率,否則為什麼股東要把錢投到公司?為什麼不去購買其他的理財產品?放眼國內優秀的上市公司,其長期收益率都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包括貴州茅臺、海天味業等等。

2、足夠高的股息率

一個上市公司有優秀的盈利能力還不行,還要得能拿到現金,並且願意和股東分享他們的回報,最典型的就是願意給股東分紅。要知道很多上市公司雖然賬面上賺錢,但是都拿不到現金,這也是為什麼產生那麼多鐵公雞的原因。這一點監管層也注意到了,並且加大了對於現金分紅的支持和鼓勵。在2017年,證監會對連續3年具備現金分紅條件而未分紅的24家公司及其國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進行了約談,向上市公司傳達倡導現金分紅的理念,督促其儘快研究推出現金分紅方案,並要求上市公司國有股東扛起督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責任,支持上市公司履行現金分紅義務,通過實際行動切實回報投資者。

所以一個優秀的上市公司必須要有回報股東的投資理念,而不是賺了錢都捨不得分配給股東。因此個人認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要有現金分紅的能力和意願,也就是具有足夠高的股息率。

上面就是個人篩選出來的近5年平均股息率最高的前20家上市公司的數據,最低的股息率也去到5.636%,要知道現在一年期固定收益的產品也打不到這個水平。如果我們是打算長期持有一家優秀上市公司的股票,那每年還能拿到這麼高的股息,這是多麼讓股東開心的事情啊。因此,很多價值投資者就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他們重倉持有認為優秀的上市公司,每年可以拿到豐厚粉紅的同時,還享受著股價逐漸爬坡的過程。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要有規範治理的意識,要敬畏市場,尊重投資者,知法守法,這是優秀上市公司的必備條件;其次,在這個基礎上,這家上市公司還得有足夠優秀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足夠高的ROE。而且在賺了錢以後,還要懂得回報股東,每年為股東分紅。相反,一家壞的上市公司我覺得就是好的反面,投資者要警惕有這些現象的上市公司。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亞特斯


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好壞?


這個問題,我相信非常多的股民朋友都非常關心的。那如何來判斷上市公司好壞呢,其實我覺得還是很簡單的。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一些心得,當然儘量是簡練一點,用好股票分析軟件的F10,但要很完整的闡述,恐怕要寫一本書才夠。

第一、公司的行業是不是有前景,這是第一位的,邏輯分析高於選股。比方來說,未來進入小康社會,那消費升級,醫藥,國家新興產業應該是高景氣的行業,反之很多傳統的行業,成長空間非常有限,甚至是在存量博弈。那可選的上市公司就比較有限,只能選龍頭股,還要看估值水平。

第二、行業中是不是處於龍頭地位,市場份額大不大,有沒有定價權。這也是評估一個公司的重要條件,如果在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或者領導地位,成長性穩定,市場份額穩中趨升,那說明公司的競爭力比較強,如果還能有行業定價權,那龍頭地位就更加明顯。因為沒有定價權,公司的業績波動會比較大。很難保證淨利潤的穩中有升。

第三、過去幾年,財務狀況是不是健康,毛利率是不是穩中有升,淨資產收益率能不能超過12%以上。財務狀況好不是評價一個人的體檢報告,我們能通過各項指標的分析,初步確認公司是不是出於健康水平。那大的指數就是毛利率是不是穩定,甚至是趨升的。而淨資產收益率不能太低,我一般是要求15%以上,越高越好。說明公司的賺錢能力很強。這正如投資大師說的,如果財務指標降到只有一條,那就是淨資產收益率。他建議是20%以上。我覺得可以適當放寬一點,能把一些潛在的成長型的上市企業選入股池。

第四、有沒有派息能力,能不能派息率達到一年定存以上,越高越好。分紅金額能不能超過融總金額,也是我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蠻多次新股,如果有派息能力,分紅總額能達到融資額一半以上,而且穩定,且趨升,也是蠻重要的。畢竟派息是假不了的。簡單粗暴的指標,能剔除很多鐵公雞式的上市公司。對股東負責的態度之一就是要能派息,而且派息率達到3%以上,越多越好。

第五、公司滬城河深不深。是不是不可替代或者有競爭優勢。這是要求上市公司有沒有獨到的產品,或者技術優勢,或者營銷優勢。但我覺得技術,跟營銷,都跟人有關。我很希望靠獨到的產品優勢,好比雲南白藥,片仔癀,馬應龍,貴州茅臺這種上市公司,有著不可替代性,誰來管理都沒事。這種就決定了上市公司的護城河比較深。

第六、主營業務是不是夠專注,行業最多不能涉及兩個以上。我非常看重主營業務的狀況,最好是能用5個字以內總結,比方說,白酒,牛奶,房地產,休閒食品,藥品等等。我非常反感那種,主營業務繁雜的公司,一件事都做不到龍頭,那我覺得做幾件事更難,我一般都不會選擇。

總之、一家上市公司好不好,健康不健康,我們一面通過歷史數據去分析,另一方面,我們要假設未來能實現預期的概率有多大。如果能一眼看穿未來的公司,那是最好的公司。但畢竟經營是一個相對動態的過程,這需要我們適當敬畏競爭性強的行業。

以上涉及到的案例只是舉例,沒有推薦的意思,謹記。


謙秋說


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好壞?其實就要從所謂的基本面下手!辨別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我們可以從基本面裡的許多數據和指標來判斷,從而得出一個較為靠譜的結論。

但必須記住的是綜合分析和評判,不要僅僅從單一的角度。

這就好比,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肥胖,你不能僅僅靠體重,你還得從身高、年齡、體脂、性別等多項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才能夠得到一個有效的結果,判斷上市公司也是如此!

第一個方面:持續的時間!

1、公司成立後持續的時間

時間是一個好東西,它無聲無息,但是它卻能夠證明很多東西。一家上市公司成立的時間越久,往往表明它的實力越強勁。

所以,我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參考公司成立的時間和年份,時間越久往往說明公司的實力越強。這個可以通過炒股軟件裡F10界面,裡面的“公司概括”中得到答案。

一般對於成立悠久的企業,都會在公司簡介里加以闡述,因為這是體現公司實力的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

2、業績、利潤

業績和利潤就是表示公司強弱與否,好壞與否的重要指標。但是對於這樣的指標來說,我們一定要以一個大週期作為判斷的依據,這個週期的長度短則3年-5年,長則5-10年。

舉個例子,就好比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一直是時虧時贏的,那麼就算在某兩個季度裡出現了連續盈利,也不能說明它就是優質的公司。

相反的,一家上市公司3-5年都是穩定盈利的,業績也是非常不錯的,突然因為某個突發事件導致某個季度的業績大幅下降,這其實不能說明它的壞。

所以,業績和利潤的持續性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第二個方面:抗風險能力!

一個企業到底強不強,好不好,抗風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當一個黑天鵝,當一輪大級別的熊市到來,哪些企業有足夠強的抗風險能力度過“最黑暗的時刻”,那麼哪些企業就是優秀的!

而我們其實可以從這幾點來總結一家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1、在“特殊”週期裡的主營業務收入,以及主營產品的收入佔比

這個主營業務的收入主要是從兩方面去參考:

①主要收入必須是公司的主營產品,就好比你是酒類的企業,那麼你的收入就必須是賣酒為主體;

②特殊週期裡,主要收入產品依然有護城河的特性,就好比在熊市週期裡,你的產品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供貨收益,並不會因為金融熊市而影響,其他特殊週期也類似。你的產品護城河能力越強,那你的抗風險能力就越強。

這個我們可以在軟件F10裡的經營分析中找到“主營構成分析”,其中主營收入佔比有具體的數據顯示,一般來說大於70%為較不錯的企業!


2、負債率、淨利潤和現金流的關係;

①對於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來說,一定要保持一個合理的負債範圍才是安全的,並且才是優質的。過低的負債會導致企業發展速度的放緩,而過高的負債率則會加重企業的風險。

所以,上市公司的企業負債率基本維持在30%~60%為最佳!

②淨利潤和現金流也存在著一個重要的關聯,如果說淨利潤反應的是現狀,那麼現金流就一定反應公司未來對抗風險的能力。

只有保持一個充足的現金流+淨流入的穩定模式,才能夠表明企業正在健康發展;

如果現金流和淨利潤其中的一項指標出現了偏差,甚至出現了缺損,那麼企業就會發生經營困難;

而當兩項指標都不佳的時候,基本企業也就面臨倒閉了;

所以,觀察一個企業是否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也需要參考一下它們的負債率、淨利潤和現金流的關係。

第三個方面:公司一些指標!

最後,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所謂的指標數據來進行輔助,選出更好的、更優質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

1、ROE

ROE是巴菲特非常喜歡的一個指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指標,因為ROE表現的是公司盈利的能力!

ROE就是淨資產收益率,他的計算公式:

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產

淨資產是什麼呢?資產-負債

所以,ROE持續保持一個較好的範圍,往往能夠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強,有優質上市公司的潛質。

這裡就一定要強調兩點:

①穩定、持續的ROE;

②10%~15%的持續ROE為績優,15%~25%的持續ROE為優質;

也就是說,能夠維持3-5年穩定10%~15%的ROE上市公司往往比較績優,而能夠維持3-5年穩定15%~20%的ROE上市公司則是相當強啊!就好比伊利股份近5年的ROE基本都是維持在20%以上,公司的價值就不用多提了吧?

2、市盈率

為什麼我要說市盈率呢?其實市盈率並不是衡量一家公司好壞的指標,而是衡量一家公司知否值得買入,判斷出股票估值的指標。

而在我的投資理念裡,判斷上市公司的好壞,就是看它能不能給你帶來利潤。所以,在其他基本面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市盈率處於歷史平均值之下,就是低估,值得買入,就是好公司,而市盈率處於歷史平均值之上,就是高估,應該賣出。

同樣拿伊利股份舉例,從市盈率和股價的表現來看,我們很容易從中找出低估和高估,以及買入和賣出的位置,這就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好壞的指標(判斷價值的指標)

結論:

我認為可以從以上幾點基本面和數據下手得出上市公司的好壞,而分辨上市公司的好壞就好比你挑選豪車之前你得看看車子的發動機什麼有沒有問題啊,如果有問題,那就算是法拉利、蘭博基尼、保時捷,你都不能要!因為修的錢可能比你買的錢更貴。

只有確定了上市公司質地沒有問題,基本面等各項指標都OK,我們才能夠進入下一步考慮,確定一個投資的時機,以及制定自己的投資策略。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