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郑国国力如何?

淡晚6


说到郑国,还得从郑国的创立者说起,郑国建国比较晚,和齐国、晋国、鲁国、燕国、宋国比起来差很多。

郑国的首位得封地的是郑桓公,他是周厉公的庶子,周宣王的异母弟。直到周宣王二十二年,才被周宣王封在郑地,这个地方在周王室附近,虽然离都城近,但是到了周宣王之时,周王朝的西方和西北方向已经被很多的少数民族占领了。连年都会有少数民族侵扰,周宣王更是连年出动军队攻伐这些外族,所以的这块封地看着很好,但是实际对郑桓公的后人发展很不利。

但是再怎么样,也比没有的强,正是这样的情况,郑桓公慢慢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到了周幽王即位后,这个周王真是一个昏庸无道、暴虐百姓,只知道花天酒地。郑桓公看着周朝这样的乱局,忧心忡忡,周朝的命运他是无法改变的了,只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找出路了。没事的时候经常找太史评论讨论当时的时局,主要是想另找一块地来搬迁封地。

于是在太史的建议下,利用自己在周朝的地位和带上财物向虢国和郐国借地,这两国就借地给郑桓公,就这样郑桓公就把家族迁到这个新的地方,后来郑国这个地方也叫新郑。

郑桓公借到了地,但是真正管理是他儿子掘突后来的送武公,主要是郑桓公在周朝为卿士,分不了身,更重要是有这样一个职位,也有利于郑国的发展。

郑桓公去世后,郑武公即位,郑桓公在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事件中为周朝捐躯了,郑武公更是协助周平王东迁,也立了大功。

很快也继承了郑桓公在周朝的爵位,利用当时各诸侯国不来朝拜周天子的名义,带领着军队打着周天子的名义攻伐郑国周边的小国,占领了就并进郑国的版图。随着郑国周边的小国消失,郑国也很快壮大起来了。

到了郑庄公时期,更是兵强马壮,加上郑庄公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君主。“郑伯克段于鄢”这个事件中的郑伯就是郑庄公,可见其既有智慧更有图强之野心。

手下能征善战的武将如云,有勇有谋的人也不少,侍奉郑庄公的祭足更是智勇双全,能力过人。祭足在世一天,就连已经上台的齐桓公,有管仲辅佐也不敢对郑国动武,祭足死后,齐桓公才敢开始走称霸之路。

所以在郑庄公之时,他敢直接出兵和周王开战,还到周王的地去收割粮食。就算是同时期强大的齐国的齐僖公也不得不低着头与郑国结盟一起谋事。

为了能和春秋这个小霸王郑国长期结盟,齐僖公更是连续几次都亲自向郑庄公的太子提亲,要把自己那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女儿配给郑太子。

所以说从郑桓公到郑庄公这段时期,郑国的国力是最强的,在整个春秋初期来说,也是最强。

郑庄公之后,本来郑太子要是答应了齐僖公那门亲事,郑太子有齐国这个大靠山,也不至于后来郑国走向内乱,走向衰弱的局面。






百粤天话史


  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国君为姬姓,伯爵。

  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跟随周平王东迁到虢郐之间(今荥阳市东京城遗址公园),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到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有争议),公元前395年,建都郑(今河南新郑),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郑国名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名相子产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人列子淡泊名利,创造了《列子》这一恢宏的史诗。

  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同母弟王子友(一说宣王子)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三十三年,西周王室30世周幽王任命桓公为司徒,掌握教化国民。他努力使周朝百姓和睦相处,黄河、洛水流域的人民都思念他。次年,因幽王宠幸褒拟,朝政日益荒废,问题积重难返,有些诸侯背叛了幽王。桓公见王室日非,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只有"济(济水)、洛(洛水)、河(黄河)、颍(颍水)之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恒公听从了太史令的建议,于周幽王十年(前772),将他的族人迁移到洛水东部,居住在虢(今河南密县东南)、郐(今河南荥阳北)献出的10座城邑,也成为了后来郑国的基础。

  郑国的东面就是鲁、宋,西北就是成周、卫、晋,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正如《国语·郑语》所说:"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周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公。庄公知道后,责问平王,平王竭力否认,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并进行战争。周天子的权威已扫地殆尽了。

  郑伯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国,还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逃到了卫国。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谋杀祭仲。事泄,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而后公子婴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南方的楚国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齐国则实行了改革,齐桓公开始称霸。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七穆执政时期,只有子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前712年,郑、秦、晋三国伐许,许国战败,退居原许国东偏。前697年,东偏的许国趁郑国内乱,夺回故地,之后郑国于前665年和627年两次伐许,再之后郑国于前588年、前577年和前576年三次伐许,许都以割地请和。前576年,许国长期为郑国所逼,只好远离旧许,迁至楚方城外的叶,寻求楚的保护。之后许虽然在其他各国帮助下复国,但是最终于前504年为郑国所灭。




同窗生71


在齐桓公崛起之前,郑国、楚国、齐国是春秋三小霸。郑国是三小霸之首,国力一度排在春秋之初的前列,在襦葛之战中以一敌四,大胜周天子。周天子经过此败,威望更不如前,鲁国小宗取代大宗,自立为君,也不用请周天子册封了。此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自家臣出,以下克上成为常态,春秋乱世自此而始。

(春秋初期郑国疆域位置)

郑国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册立的诸侯国。在西周末期,司徒姬友感到了王朝的末日危机,经常忧心忡忡。这个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姬静的弟弟。周宣王即位22年,封小弟于郑地(今陕西凤翔,一说陕西华县)。

姬友被封在郑地33年,百姓都喜爱他。后来周幽王即位,姬友被征召做了司徒。因为眼见幽王宠爱褒姒,朝迁政事废弃不顾,问题积重难返。周幽王不励精图治,反而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日益激化,有些诸侯背叛了幽王。姬友忧心家人族眷,预感到西周王朝将要发生变乱,于是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

姬友询问道:“王室灾难深重,我怎么才能死里逃生呢?”太史伯回答说:“只有洛水东、黄河南可以安居。”姬友问:“为什么?”太史伯回答说:“那一带邻近虢国、郐国、虢国、郐国的国君既贪婪又喜好占小便宜,百姓不顺从他们。现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热爱您,您如真的请求住在那一带,虢国、郐国国君看到您正当权,会很容易地分给您土地。您如真的住在那一带,虢国、郐国的百姓都是您的百姓了。”姬友说:“我想到南边的长江流域住,怎么样?”太史伯回答说:“过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劳甚大,但他的后代在周朝也没有兴盛起来,楚国就是他的后代。周王室衰弱,楚国一定兴盛。楚国如果兴盛,对郑国绝对没有好处。”



姬友又说:“我想住在西方,怎么样?”太史伯回答说:“那里的百姓既贪婪又好利,难以久居。”

姬友说:“周王室衰弱,哪国将兴盛呢?”

太史伯回答说:“齐、秦、晋、楚吧?齐国,姓姜,是伯翳(伯夷)的后代,伯翳曾辅助尧掌管仪制度。秦国,姓嬴,是伯翳的后代,伯翳曾辅助舜使很多部落顺服。至于楚国祖先,也都曾为天下人建立了功业。周武王战胜纣王后,成王把唐封给叔虞,那里山川险阻,凭这些有德的后代与衰弱的周室并存,晋国也一定能兴盛了。”

姬友于是向幽王请示,把他的百姓迁移到洛水东部。虢、郐国国君果然向他贡献出10座城邑,他也终于在河南中部建立了郑国。没过几年,西周王朝便发生了“犬戎之乱”。犬戎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姬友也为国捐躯。郑人拥立的儿子姬掘突袭位,这就是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攻灭了虢、郐二国,建立了新的郑国。

由于郑国在周王室东迁时出了大力,郑武公成为周王朝的卿士,类似于宰相之类的职位。郑国因为有优越的政治地位,因此在郑武公时,郑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周平王看到郑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就反悔把虎牢关以东的土地赐给郑国,以至于郑武公不得不迁都。可是此时的郑国已经广辟土地,与周王室的实力相差无几了。

周平王去世后,他的孙子即位,是为周桓王。此时,郑国也换了当家人,郑庄公成为君主,也世袭成为卿士。周桓王不满郑庄公的骄傲,因此没有以礼相待。郑庄公也有样学样,不把周桓王放在眼里。两国互相对抗的结果就是爆发了一场争夺麦子的战斗:襦葛之战。此战中,兴师动众的周桓王带着三个诸侯国却没有打赢郑国,周桓王甚至肩膀上还中了一箭。郑国经由此战而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中原地区诸侯国的霸主。



可是,郑国顽固地执行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在庄公时就有叔带之乱,这即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庄公去世后,立刻又发生了政治动乱,继位的姬忽最后也被家臣杀死。郑国的动乱持续了几十年,国力中衰,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开始,郑国开始沦为二流国家。后来郑厉公时,由于得到了虎牢关以东的土地,郑国复兴了一段时间。可是由于郑穆公的七个后代都有分封,导致卿大夫势力超过了国君,郑国由此陷入了长久的内乱。

然而即便如此,郑国由于位处中原,被齐、秦、晋、楚围在中间,民众的危亡意识很强,因此郑国锋军事实力一直不弱。楚国把河南中部的诸侯国都收入囊中,唯独郑国,楚国三番五次攻打,都无果而终。围绕着郑国,晋楚两国常年发生战争。郑国作为战场,经济无法发展,国力无法再次复兴。可是郑国仍有雄心壮志参与诸侯争霸,与宋国发生了十四年战争,国力进一步削弱。到战国初期时,又与韩国发生了75年战争。郑国的好战与好强可见一斑。

最后,郑国怎么灭亡的呢?公元前376年,郑国得知楚国要来攻打自己,因此提前出兵先发制人向楚国发起了攻击,结果中了楚人的埋伏军队主力被围歼。郑国国内此时再次爆发了政变,国家一分为三,各自为政,互相攻打。韩国见有机可乘,立刻发兵灭郑。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延续了432年的郑国至此灰飞烟灭。

(韩国灭郑持续了半个世纪)

郑国之所以国力一度强大,继而中衰,是因为地处中原,无地可拓。郑国又盲目执行分封政策,使得国内变乱丛生,影响国力增长。正如围棋中的天元位置一样,郑国虽然一开始兵锋凌厉,可是始终没有根基。当周边各国把土地占完后,郑国后继乏力,只能在与周边各国的外交中获得发展的机会。这也是在子产做执政卿时,郑国的情形一度好转的原因。可是,随着战国兼并战争的越发激烈,郑国在大国之间作为缓冲地带的作用也不存在了。最终,郑国被韩国所灭。


而知而行的历史


郑国是春秋初期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号称春秋小霸。

公元前806年,开国国君郑桓公建都于棫林(陕西凤翔),第三任国君郑庄公将国都东迁到河南新郑,国土范围在郑州一带。郑庄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在位期间重农兴商,攘外安内,远交近攻,使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称霸诸侯。

社会稳定,商业繁荣

郑庄公在平定国内胞弟叔段的叛乱之后,攘外安内,郑国处于稳定的社会环境。郑国地处南北东西的交通中心,北有周、卫国、晋国,南有陈国、蔡国、楚国,东有宋国、曹国、鲁国、齐国,西有秦国等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郑桓公在立国之初就与商人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以支持商业发展。郑庄公继续执行了之前宽松的兴商国策,大力支持和保护商人交易,使得郑国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更提升了郑国的经济实力。

军事强劲,千乘之国

郑州被称为千盛之国。春秋时期,国家强弱都以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郑国有十万军队,其中六万屯集于国都。

挑战周王朝权威

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保障,郑庄公实行了积极的军事外交政策,开疆拓土。郑国先伐卫,又与齐结盟伐翼、伐宋、侵陈,俨然以小霸自居。郑庄公的激进作为引起了周王室的不满,两者关系不断恶化。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免去郑庄公朝中司徒之职,亲自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双方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市)展开战斗,战斗开始一段时间后,蔡国、卫国、陈国的军队开始败逃,周天子的军队因此也混乱,郑国的军队便从两边会拢进攻周军,周军大败。郑国大将祝聃发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但周军败而不乱。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的权威大大受损,周王室的地位衰微。战后,各诸侯国竞相争霸,征伐不断。

郑庄公之后,诸子夺位,郑国陷入内乱,国势大不如前。而在此时周边诸侯崛起,郑国夹在大国之间忍辱偷生,终在战国初期被韩国所灭。


时光山人


郑国,周朝姬姓诸侯国,主要版图在今河南郑州一带,建都郑(今河南新郑)。郑国在春秋国力达到鼎峰时为郑庄公时期,郑庄公治理郑国43年,使郑国成为了春秋最早的霸主!
春秋初年,郑国已有三军,《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军队已达二百乘。


另据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郑子展、子产带车七百乘伐陈,车数与城濮之战晋军车之数相等。哀公二年,晋郑之战,晋将见郑军很多害怕起来,自投于车下。可见,郑国的兵力从春秋初年到春秋末期始终不弱,为千乘之国并非虚言。
在郑庄公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以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郑国南边为楚国,北界为晋国,东边为齐国,郑国夹于大国之间且无险可守,因此列强争霸常常将郑国作为战场,郑国也很无奈加之受伤呀,于是在对外政策上只有骑墙上关,时而亲晋,时而亲楚。后期子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喘息,国力有所恢复,但子产之后郑国如旧,已没有什么大可为了,只能苟延残喘罢了。


张小四的小茅屋


春秋时期的郑国只是一个面积百里的小国,为何郑庄公能称霸中原?在现代的人们经常会问在春秋时期的郑国也只是一个方圆几百里的小国家,又属于中原地区这块地方,向来是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很多势力都会虎视眈眈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当时第一个能够称霸中原的却是郑庄公。为什么在当时郑庄公称霸中原的时候,齐楚秦晋这四个大国家都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没有插手?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当时中原的霸权落到了郑庄公的手里。

原因说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最主要的是当时这四个国家并不是不想插手,而是他们根本没有那样的实力。楚国在当时刚刚崛起虽然当时有了一点实力,但是在它周边却有非常多的国家还根本不听从他的指挥,还时不时的就在楚国周边骚扰几下子。在这个时候如果楚国想要争霸是根本没有机会的,要么就是自己国家出兵的道路走不通,或者是自己一旦出兵很可能就会有人在背后偷袭。连自己的国家都走不出去,自然没有能力去争霸了。

秦国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实力强悍的大国家。在郑庄公称霸的时候经过,秦国也仅仅发展到陕西,并且在当时还依旧听从着周平王的命令。秦国所占据的地盘还是从第戎手里争夺的岐山地区。当时秦国还和这些地区的游牧民族打得十分热闹,想要进入关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郑庄公称霸的时候当时的晋国发生的内斗,国内两个势力正在争夺当时晋国的控制权,这两方势力经过多年的战争,根本顾不上当时的中原地区。

在当时这四大强国里面,也只有齐国能够对郑国造成威胁。但是在齐僖公之前,齐国也是经历了好几代的内乱,虽然到了齐僖公的手里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个时候他考虑的并不是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而是想要再一次捡起来他的祖先的荣光,再次获得曾经拥有过的特权。其实在当时周王室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如果齐国想要拿到这个权力,仅靠着自己一个国家是不行的,所以在朝廷当中还必须有人能够在周王室面前替自己说话。

这样一来当时的齐国就看上了郑庄公,因为在当时郑庄公不仅仅还是一个诸侯,并且也是当时朝中的一个大臣。他的职务主要是管理周王朝的朝政,正是因为这一点,齐僖公才会想要邀请郑庄公加入自己的盟会。在郑庄公这个方面虽然当时他在周王室当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但是自己的国家实力还比较虚弱。想要在中原地区争霸,还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看上了齐国。这两个国家就这,一拍即合,两个人成了非常好的盟友。

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结盟之后,在周边的很多国家纷纷受到了威胁,最后也是让郑国非常容易的就取得了中原的霸权。由此可见在当时郑庄公飞速发展的时候,其他四个国家情尽处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到,同时齐国也因为自身的原因不得不和郑庄公结盟,因为这样的机会,在第一次诸侯争霸当中郑庄公就称霸了中原。可惜的是他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就结束了。

但后来郑庄公离开人世,郑国留下的很多公子开始陷入了争权的混乱当中,郑国内部陷入了20多年的内斗。这20多年的混乱彻底将当时郑庄公攒下来的基业败了个精光。当时郑国恢复过来的时候,天下间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时候的楚国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南方霸主,楚国已经开始北上,从这以后也开始很成为当时很多中原诸侯的十分可怕的敌人。这时候的秦国依然在陕西地区发展,还是算不上一个强大的国家。

晋国不仅结束了原本国内的宗族内斗,还在晋献公的领导之下,让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更是加快了对于东西各个地区的征伐,郑国当时和其他国家的实力相比,真是差得越来越多了。齐国在当时郑国因为内乱消耗得十分严重的时候,齐桓公上台了。在这时候的齐国是十分强大的,郑国不要说和齐国结盟,就连说句话也都是非常难的。郑国称霸中原的日子就这样快快的结束了,同时因为郑国处于中原的枢纽只也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在后来的战役当中不管是齐国还是楚国或者是晋国秦国,谁都想在中原地区获得自己的利益。并且因为郑国的实力实在是够弱,所以其他四个国家也都是纷纷在他身上捞取利益。


方大杰


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是郑国,郑国本身实力并不弱,只是郑庄公一死,儿子厉公驱逐太子自立为君,因此郑国大乱,从此郑国日益衰落。


佳君说


我们看这些历史事件其实可以这样看,那就是在历史文献中出镜率高不高,出镜率高不敢说好,但最起码有些存在感,出镜率低的没存在感,说明实力也不强,那么也就是说并不强大。郑国其实就是后者,在历史中出镜率不高,也就是实力一般。


明发不寐


郑国在春秋时期只能算是个二等强国,国力和影响是比不上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大诸侯的


跃生活ing


郑国实力仅次于春秋五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