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推應該怎麼做,注意哪些問題?

隨性的薇薇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閆達銘。

首先我們坐在平板能一端,雙腳踩實地面,腳尖兒方向要一致,小腿要保持垂直於地面。骨盆中立,腰背部挺直。這個時候,我們順勢往下躺槓鈴杆兒在眼睛的正上方。雙手全握槓鈴,臥距是肩寬的1.5倍,這個時候將槓鈴推至肩部上方。腕關節保持中立,肘關節伸直,不能鎖死。肩胛骨收緊,肩帶下沉。腰背部略微弓起。這個是起始位置。

吸氣,將槓鈴杆下放到貼衣衫,但不觸碰身體。腕關節保持中立,小臂垂直於地面肘關節平行於肩關節或者是略低於肩關節,大臂與身體的夾角是45°到75°。呼氣,胸大肌發力,將槓鈴杆兒向上推舉至起始位置。

這個時候我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雙腳要採踩實地面。力生於足如果雙腳的腳尖兒方向不一致的話,會直接影響我們在做臥推時胸大肌發力不均勻。

為什麼要肩胛骨收緊,肩帶下沉。這樣會更好的讓胸大肌收縮在一個正確的體位進行,我如果出現含胸聳肩這種情況,胸大肌受力會比較小,這樣在訓練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損傷。

什麼是腕關節保持中立?槓鈴杆始終垂直於我的小臂。

練臥推時的注意事項,第一不能含胸,第二不能聳肩,第三,腰背部不能反弓過大

小夥伴你學會了嗎?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們,然後後臺私信哦~

耗時三年乾貨累計,25.6G健身乾貨資料包免費送~關注並私信回覆“資料包”,免費領取25.6G健身資料包!

如果你足夠努力,這個資料包絕對能讓你從小白變身“大牛”!快來領取資料包吧!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臥推,其實有非常多的種類與變式。——今天,我們只講槓鈴臥推。

就拿平板臥推舉例,其實就有健美式(增肌訓練)與力量舉式的區別。

由圖可見,左邊的力量舉式臥推會採用一種叫“起橋”的技術,因為這樣會縮短力臂,藉助更多下肢的力量把重量舉起來。——這是一種把很大重量舉起的技巧,並不考慮訓練效果,因為力量舉要求就是把重量舉起就好了,這種技巧考慮的是“省力”。我在早期看見這種動作都會皺眉,這樣把腰反弓這麼厲害對腰椎真的好麼?然而,力量舉運動員會有針對性的提高腰部的肌肉厚度,來達到保護脊柱的要求,但是,並不建議一般業餘健身愛好者採用“起橋”的技術。

右圖是我們常見的健美式臥推——背部基本貼緊臥推凳,手臂走的位移更長。胸部肌肉要訓練增大,需要更長的力臂,不借助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簡單來說,你要增大胸部的肌肉,那麼你就要想辦法讓動作更“費力”——讓你用更輕重量也要做得很辛苦。

大部分人,訓練臥推是以增長胸肌為目的,那麼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健美式臥推的要點:

1. 握距

※握距看個人喜好;

※太寬握推通常用於一種叫“斷頭式臥推”的技術,一般人並不推薦這種臥推,肩外展90°,對於胸部刺激多;(但是這種方式對於訓練握推力量不是太適合,肩部壓力比較大);

※如果握距太窄,胸部的刺激會減少;(但是,窄握舉臥推是標準臥推的一種很好的輔助練習);

2. 良好的臥推姿勢:

※在動作底端,上臂和身體成45°角;

※在動作底端,手腕正好垂直於地良好的臥推姿勢;

※這樣的姿勢,有利於力量的輸出,而且肩部壓力小,“肩部友好”;

3. 肩部肩胛骨

※肩胛骨的位置常常被忽視,同時,肩胛骨的位置也是非常難保持的,需要學習很長一段時間;

※肩胛骨下沉和後縮(retract and depress);

※動作過程中,肩胛骨不要前探(protract),或聳肩(shrug the shoulder);

※動作過程中不要圓肩(shoulders roundforward);

※挺胸(chest up);

這裡提示,如果,你無法鎖好你的肩胛骨,那麼你要好好鍛鍊你的菱形肌的穩定性,大部分人會出現圓肩的動作,這樣會讓你的肩胛下肌與前鋸肌代償過多,無法達到讓胸大肌獲得更好的刺激。——但是,力量舉運動員舉起槓鈴可能會藉助其他肌肉的力量。

橫杆的活動軌跡(bar path)

最後要注意一下手腕的姿勢與腳的姿勢。

儘量不要讓手腕伸展,保持在中立位置。

左邊是最常見的髖關節儘可能外展,雙腳自然下放,一般健身業餘愛好者推薦:右邊是力量舉式的,髖關節儘可能的外展,膝關節屈曲,甚至於只用腳尖點地,並不推薦一般業餘健身愛好者使用。

最後附上一些槓鈴臥推的變式:

斷頭式臥推

地上臥推

窄距臥推

參考文獻:

Rhea et al. 2002;Simao et al. 2005; Spineti et al. 2010;Candow & Burke 2007;Arazi & Asadi 2011;Judge & Burke 2010;Candow & Burke 2007;Arazi & Asadi 2011


餘冠鋒Gordon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ki。

今天要叨叨問題是:臥推應該怎麼做,注意哪些問題?

咱們就以平板槓鈴臥推為例,叨叨一下這個動作。

這個動作的原理是利用的胸大肌使大臂在肩關節處(水平)內收對抗阻力向前做向心收縮。

目標肌肉自然是胸大肌,這個動作主要訓練的是胸大肌的厚度。

輔助發力的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

簡單叨叨一下動作要領:

仰臥在平板凳上,躺下去的時候注意不要碰到腦袋,最好抱著頭,眼睛在槓鈴的正下方,ki的習慣是略微再向上鼓秋鼓秋。

目視前方,下顎微收,腦袋放正,肩帶縮回下沉(收緊肩胛骨),收腹挺胸,腰背挺直(腰椎可以稍稍離開墊子),髖關節保持中立(就是大胯),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腳尖衝前,膝蓋和腳尖保持相同方向。手臂向身體兩側打開,反手全握槓鈴,握距是肩寬的1.5倍。

吸氣準備,呼氣將槓鈴推到胸部前上方,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此為初始動作,吸氣胸大肌發力控制手臂向身體兩側打開,屈肘下方槓鈴至肘關節呈90°,小臂垂直地面,大臂平行或略低於背部水平面,胸大肌有拉伸感。呼氣,胸大肌發力,帶動手臂將槓鈴推舉到初始位置,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胸大肌有收縮感。重複動作,呼吸速率2~4秒。

以上基本就是動作的過程了,也就是動作怎麼做。

然後要注意的問題,其實挺多的,ki叨叨幾個,可能不全面,湊合看吧。

1力線問題

任何訓練動作,力線都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即使是躺著也要保持身體力線一致,身體躺正,腳尖和膝關節力線一致。

臥推的時候,手腕、肘關節、肩關節力線一致。

包括頸部也不要扭著頭。

力線一致不僅能夠提升訓練效果,最重要的是安全。

2關節不要鎖死

臥推的時候,肘關節承重較大,推起來的時候,如果鎖死關節會給腕關節帶來額外的壓力,增加受傷的風險。

3過度含胸

臥推的時候,很多人為了讓胸大肌更好的收縮,或者為了找到胸大肌的收縮感,會通過含胸,增加收縮程度,這點對於新手來說是非常錯誤的。

如果你本身臥推沒有感覺,就算含成皮皮蝦,照樣沒感覺,從動作本身出發,去糾正動作,不要想一些歪門邪道。

現在人都怎麼了···

4肩關節問題

肩關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臥推的時候,一定要收緊肩胛骨,保持肩甲的穩定。

再有一些人在做臥推的時候,會出現肩關節卡壓,下放受限的問題,這種情況多是肩關節活動度不足導致的,訓練前進行拉伸能夠緩解,平時經常拉伸能夠逐漸改善。

拉伸鬆解,都可以,不行就去大保健。

98的都長這樣了,298的不得起飛咯~

ki的意思是去正經的地方進行鬆解,能夠緩解肌肉緊張。

那個···你去哪,捎著我唄。

5身體搖晃

臥推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身體搖晃的情況。

這種多是因為深層肌肉力量和穩定性不足引起的,建議是降低訓練重量,循序漸進。

也可以增加一些穩定性的訓練。

那個,你剛大保健出來不算,因為啥,自己心裡沒數啊。

最後叨叨幾句,臥推出現的問題非常多,如果全部整理出來,十幾二十個都不一定打住,但是對於普通訓練者來說,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問題,也不需要注意所有的問題,不然你還推不推了。

你要做的只是調整好動作,然後解決掉自己的問題,這就夠了。

以上就是KI健身關於您“臥推應該怎麼做,注意哪些問題?”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家之言,難免偏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KI健身


動作詳解

  1.躺在平凳上,保持臀部觸及凳面,使用略寬於肩的握距,正手抓握槓鈴,從架上推起並舉到最高位置。 這將是你的起始姿勢。

  2.吸氣的同時,從起始位置開始慢慢落下,直到手肘呈直角(適合新手)。FitTime建議肩部肌腱沒問題的訓練者可以把槓鈴落到胸部上。

  3.呼氣推槓返回到起始位置。 把注意力集中到胸肌。在頂部的位置穩定你的手臂,收縮你的胸部,保持一秒鐘,然後再慢慢開始下落。(提示:在理想的情況下,落下的時間秒數應該是推起的兩倍。)

  4.重複上述動作直到規定的次數。

  5.當你完成後,將槓鈴放回在到架上。

  注意:

  如果你是新手,請在有人輔助的情況下訓練。或者使用保守的重量。

  另外,在臥推過程中不要讓槓鈴前後移動,要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

  不要讓槓鈴砸向你的胸部,再利用反彈推起。 在任何時候,你應該完全控制重量。

  動作變化:

  窄握距可加強胸大肌內側部和肱三頭肌的鍛鍊。

  寬握距可加強胸大肌外側部的鍛鍊。

  臥推是一個複合動作,既涉及到多個關節的動作,參與運動的有肩關節和肘關節。臥推的下半程會帶動肩關節的運動。而肘關節的運動是由肱三頭肌來帶動,發生在上半程。所以在做臥推時不應將注意力放在手臂上,而應集中注意力體會胸肌發力推起槓鈴的感覺,感受胸肌收縮的過程。此外,新手一開始必須學會集中體會肌肉的收縮和伸展,而不是盲目的往槓子加重量導致動作變形。


小雜毛2


哦吼~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撒~

關於臥推,我是這麼記著的~

以平板槓鈴臥推為例,首先我們應當平躺在平板凳上,雙腳自然地放在地上。調整身體的前後位置,使眼睛位於臥推架上槓鈴的正下方。保持身體仰臥中立位,挺胸沉肩,握距肩寬的1.5倍。將槓鈴下放至中胸上2到4指的距離,上推至上胸前方,過程中小臂要保持垂直於地面,向上推時呼氣,向下放時吸氣。

運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是,肘關節不能鎖死,腕關節要保持中立位,保持挺胸沉肩~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你~



健身吧小妹兒


臥推作為力量訓練的金牌動作之一,幾乎是每個訓練者必須完成的必修課。

然而健身房能把臥推做完美的人並不是太多。

尤其很多新人完成後胸肌無感,肩膀和胳膊卻痠痛,一般就是動作不夠標準。

我提示幾個關鍵點,對大家的臥推訓練會有幫助。

1.必須學會夾背

臥推不會夾背,則槓鈴的重量會被三頭肌和三角肌分散很多,訓練效果不好。

那麼什麼是夾背呢?看圖

當你躺在臥推床上的時候,背部肌肉應該是這樣的。

努力向脊椎方向夾緊。

這樣做的目的是鎖定你的肩胛骨,叫手臂活動幅度減小,那麼胸肌鍛鍊更加充分。

2.必須學會沉肩

沉肩指的是在臥推的過程中,你的肩膀,要向下沉向地面方向靠近。

即便是槓鈴被推起來的狀態下,肩膀仍然有意識的保持向下的動作。

這個細節的目的是為了將你的肩胛骨收緊,從而將加固的活動範圍變小。

於是三角肌的活動範圍也就減小了,發力減少,更多的力量由胸大肌發出,訓練效果自然好。

圖上左邊就是正確的沉肩動作。

3.學習用啞鈴臥推訓練

槓鈴臥推的手臂活動範圍有限。

因為槓鈴觸碰到胸口後,動作就不能繼續了。

然而啞鈴臥推雙臂的活動範圍更大,胸肌的肌纖維被拉長很多,因此生長起來後,形狀會更飽滿。

希望有幫到你!


虎山行不行


想要增大胸肌和手臂肌肉臥推可以鍛鍊到這兩個部位的肌肉。只要你的力量訓練之間安排了充足的休息,就能很快看到成效。除了胸大肌之外,臥推還可以刺激前三角肌、內側三角肌以及肱三頭肌。

躺在臥推凳上,身體呈自然放鬆狀態。


雙臂在身體兩側伸直,然後彎曲肘關節,抬起手抓住橫杆,雙手與肩同寬。

在推大重量之前先用空杆熱身拉伸一下。


將橫杆放回架子上,增加重量。

進行大重量訓練的時候確保有訓練夥伴保護你。


舉起橫杆,慢慢降至胸骨上方,用盡全力向上舉一個。


注意;
呼吸在臥推中很關鍵,槓鈴下降的時候吸氣,推起槓鈴的時候呼氣。如果有幫助的話,可以將呼氣想象成你的推力。
試著在下降槓鈴的時候將槓鈴放在肋骨底端,胸肌下方。
握距過寬會訓練到你的背部而不是胸部,與之對應的,握距窄會更多地刺激你的胸肌中部。

將槓鈴下降至胸腔下部可以更多地刺激胸肌下部。如果你將槓鈴下降至胸肌中部,你刺激的就是胸肌中部。

不要忘了拉伸背部肌肉,背部肌肉在訓練中也非常重要。

找準握距。保持槓鈴杆平衡,放慢速度保證技術動作正確。

隨性的薇薇


很多專業運動員空杆臥推好幾月,到後面正式訓練都會受傷,更遑論我們普通人。

臥推受傷普遍發生在肩部,我們聽慣了臥推時肩胛骨要後縮下沉,具體要怎麼做?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有一部分人還不是很清楚。

一、肩胛骨後縮下沉的做法

肩胛骨後縮,就是先挺胸,然後後撤肩膀,在這個過程中體會肩胛骨凸起靠攏的感覺。

你可以在堅硬的地板上嘗試這個動作,如果感覺肩胛骨明顯硌得慌,就說明你這動作完成了

肩胛骨下沉,就是讓肩胛骨往腰部靠攏,伸長你的脖子,不要聳肩,必要的話可以反弓腰。

二、肩胛骨後縮下沉的作用

肩胛骨是如何減輕肩部代償的呢?我們的胸大肌連接著肱骨,肱骨前後開合由胸大肌控制。

肩胛骨後縮,讓肩胛骨頂在臥推床上,可以減輕肩胛骨負擔,這是俯臥撐所不能達到的。

而肩胛骨下沉,則是調整肱骨位置,讓胸肌更好發力。所以在挑戰大重量的時候,一般會起橋發力,那不是腰部借力,那是胸肌更好發力。

以上就是關於臥推時姿勢問題的討論,請指教。

強硬健身,


核心怪E


一般掌握一個動作起碼兩個多月!而複合型訓練,一兩年都可能還沒掌握!所以,不用想著臥推動作標準能夠一步到位!

我講一下,入門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一,腿踩穩,踩在地上,別學人抬起來!

二,腹部收住,不要反弓,尤其在上斜的時候更要注意!

三,初期,你只需要的是控制住槓鈴軌跡一致性,而不是犧牲動作,盲目上重量!軌跡做到一致,速度坐到勻速慢上下,身體胳膊沒有明顯抖動!

四……不寫了,細節實在太多了,講不清楚!


Edward781929


因為臥推動作不復雜,效果也很明顯,所以這兩個項目一直都是健身房中的大熱門,臥推架經常要排隊大家都習以為常啦。



臥推與深蹲、硬拉並稱為力量訓練的三大黃金動作,它的鍛鍊效果的確是非常顯著,是鍛鍊胸肌的主要項目之一。

但是有一個健身知識點我們必須要知道:對所有的負負重的訓練一定要慎重對待。



臥推作為一個最高負重可達兩三百㎏的項目,訓練者失誤導致重傷甚至死亡的事故也時有發生,至於傷病疼痛之類的更是數不勝數。

先說正確的臥推姿勢:

動作準備

①仰臥在平凳上,雙目剛好在槓鈴杆之下。


②雙腳平放在地面,雙手抓握槓鈴杆,兩手之間的距離略寬於肩,掌心朝前。握杆姿勢如下圖:

③收腹,肩部往後壓,背部肌肉往脊椎收縮。

動作步驟

①將槓鈴取下,置於胸部上方。

②吸氣,將槓鈴緩緩下放直到手肘彎曲至九十度角。


③呼氣,然後慢慢推舉槓鈴直到手肘伸直,注意肩部別撐起來。

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新手應該先用史密斯機訓練臥推。雖說史密斯機一直被高手們吐槽,難度不夠,鍛鍊效果不夠,運動軌跡固定,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新手不可能遇到的,相反,正因為有這些特性,才更適合作為新手臥推的第一選擇。

使用器械輔助的臥推,可以很好的感受發力的感覺,難度小,不容易受傷,動作的注意事項也少了很多,可以放開來練。



練到一定程度時,再去嘗試自由重量臥推,效果更好。

②訓練臥推時,不要盲目加大重量,要有規律,有計劃的提升。一般是使用同一重量訓練一週後,身體適應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增加一點點重量。儘量做到慢提升,少增加,切勿心急想要快速提升。


③臀部不可以離開平凳。臥推時可以起橋,即腰部拱起以更好的發力。但起橋時,臀部絕對不可以離開平凳,不然會錯誤發力,腰部要過度承受重量。

④握杆姿勢一定要正確,手腕與手掌是承受槓鈴重量的第一防線。而且手腕關節又是極其精細,特別容易受傷。請用正握的姿勢握杆,並且手心與手臂要垂直,別讓手腕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