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二胎政策放開已經有將近四年的時間,政策放開時的出生的頭胎,很多已經晉升為哥哥或者是姐姐,但她們最大的也就四歲,由於她們和她們的弟弟妹妹間隔不超過三歲,在相處起來就相當於兩個小寶寶,肯定會狀況百出。畢竟,四歲的寶寶在獨生子女家庭也還屬於小寶寶。

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這不最近不少同事反映了同一個問題,二胎出生後,一開始老大有個姐姐或者哥哥的樣子,可慢慢的她們不再承認自己是姐姐或者哥哥,她們也突然變成了小寶寶,一位同事家的孩子本來在兩歲時就不尿床了,只要晚上睡前尿完尿夜裡睡著後就一直到天亮再尿尿。可是自從有了二胎,不知怎的突然又開始尿床。為此爸爸媽媽沒少訓他,可是仍舊沒有起色,依舊尿的我行我素,本來夜裡需要照顧小寶,這下加上老大尿床,一晚上小兩口忙活完小寶還要忙活大寶,根本休息不好,很是狼狽!

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本以為好好教育一下大寶就可以了,沒想到大寶卻越來越變本加厲,竟然發展到喝水也要用奶瓶,吃飯也不自己吃了,要媽媽喂。數次說教不見起色,爸爸差點就要動粗。然而沒有任何改觀,老大依然在花式胡鬧,每當看到媽媽照顧小寶,他就開始生事。本來已經說話說得很好的老大,也學著小寶一樣哭,說話也變得奶聲奶氣……最近竟然連睡覺都要吃著奶睡!媽媽不答應就一頓哭鬧,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那個聽話懂事的大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心理學上,這是典型的“逆齡行為”。一般發生二胎家庭中,是因為家中小寶寶的到來,讓大寶有危機意識,生二寶後,大寶感覺平時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的父母,突然對自己視而不見,轉身去照顧小寶,讓他失去了安全感,於是他就會出現“逆齡行為”也叫“退行”,就是變回到小時候的狀態來博取大人的關心。

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早期兒童心理學研究提出: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禦機制,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人格發展有五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生殖期。當一個人在一個階段受挫時,就會主動退化到低級階段去尋求心理安慰和滿足,這就是“逆齡行為”。

小寶出生後,大寶也變成了嬰兒,奶聲奶氣竟然還要奶睡


​所以當大寶出現“逆齡行為”時,家長不要急於幫孩子改正,而應該從自身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因為二寶的到來而忽視大寶的訴求,一定要抽時間對大寶進行高質量的陪伴,還要讓大寶參與到養育二寶的任務中來,讓他明白二寶也是他的,讓他在照顧二寶中獲得成就感。生活中,確保安全情況下給兩個孩子獨處的機會,讓兩個小傢伙建立濃厚的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