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就想建“重庆影都”,能媲美500亿青岛影都吗?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首先搞清楚,重庆影都有两座,一座白沙古镇,一座两江影视城。一个在重庆江津区,一个在重庆两江新区。重庆江津区白沙古镇为千年古镇,至今保留着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吊脚楼沿江而建,依山而筑,形成了规模最大的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群。古镇有老街老巷65条,保存完好的有38条约8.5公里,有川江地区唯一酷似老朝天门码头的朝天嘴码头,被称为“老重庆”的城市缩影,留住“重庆记忆”的必选之地,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重庆两江新区国际影视城主要景点由抗战胜利纪功碑、亨达利钟表行、中法大药房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以民国时期、巴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青岛东方影视产业园,位于青岛东方影都北端,是中国首个为全球电影制片人提供制作服务的影视产业园,占地166万平方米,共40个摄影棚,包括1万平方米的摄影棚、室内外合一的水下摄影棚、影视服装道具加工厂及影视后期制作工厂等,周边建有2000座大剧院、大型舞台秀、高端度假酒店群、国际医院、国际学校、游艇码头和会所等配套设施。

10亿跟500亿之前的可比性完全没有。如果纯粹只为了数字没有必要比较。这会伤了两座城市的和气!虽然我是重庆人,但是两座城市我喜爱!











重庆骏林


地方“电影热”,靠钱很难解决本质问题。<strong>

重庆影都。 王健林在青岛西海岸1670天的“填海造陆”建成了青岛东方影都。而近日,在距离重庆解放碑近100公里外的白沙镇,重庆影都项目举办了签约仪式。 但比起青岛东方影都500亿总投资的体量,由一家并不知名的民营影视公司投资的重庆影都总投资额仅有10亿人民币。这个计划2023年建成的项目包含了摄影棚、置景棚、灯光库、道具库以及配套的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看上去,从拍摄到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东方影都无异。

但是重庆影都并非是重庆市影视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而是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的一个组成部分。<strong>除了重庆影都外,此次重庆影视城还包含了电影小镇、教育基地等项目,总投资额为27.5亿人民币。 投资额的大小并不是衡量影视产业项目的唯一标准,但确实是评判影视产业项目未来的重要标杆。“小体量”的重庆影都背后,实际上也是重庆影视产业更进一步的渴望。 新崛起的江津白沙和武隆以及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共同组成了重庆“影视梦”。但是,重庆真的能发展好电影吗?

1

“重庆影都”:大名字的小布局

又一座“影视城”。 11月8日,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举行了授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其中,重庆影都仅仅是其中一个项目。 据介绍,重庆影都由温州新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虽然总投资仅仅为10亿人民币,但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影视剧拍摄专业所需的摄影置景、服化道等必备用棚外,还有相配套的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电影博物馆、影视文旅综合商业街等影视产业项目。 有趣的是,距离重庆影都1800公里之外的青岛东方影都,总投资额达到了500亿。双方过大的投资额差距,让人感到非常困惑。毕竟重庆影都在计划建设上,除了地产项目之外,其余相关配套也非常完善。 除了10亿投资的重庆影都外,怡海集团计划投资17亿元打造“白沙·1945电影小镇”。此电影小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文旅项目,而是主要建设白沙影视旅游教育产业基地——怡海影视旅游职业教育学校、问梅书院、影视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及配套商住用地。

此外,由影人视界文化娱乐集团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重庆白沙影视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电影研学)”项目,专门为中小学生提供影视赏析、影视表演、影视创作、影视节(周)活动而打造的一站式影视实践教育(影视研学)服务平台。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超过3000人开展影视实践教育活动。 所以,此次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7个总计27.5亿的投资影视产业项目在整体的定位上还是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究竟是发展专业的影视拍摄还是电影文旅亦或者人才培训,实际上在这次签约的27.5亿的项目中并无法看出来。 每一个项目似乎都有一个“高概念”的名字,但是与同类相比在整体的定位上又有些不同,整体的投资额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规划用地面积共6651亩,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按照一平方米等于0.0015亩换算,重庆影视城的规划用地面积甚至比青岛东方影都的占地面积还要大。 但是双方投资额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也是让外界对重庆影视城未来感到不解的重要原因。


2

重庆的“电影热”

热门打卡地和西部大开发。 重庆在今年的电影市场,成为了被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城市。目前在影市上映的《受益人》和《少年的你》,均在重庆市取景拍摄。

重庆成为重要拍摄“网红地”由来已久,据悉2018年就有近100个剧组在重庆拍摄。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吸引大量剧组前来拍摄制作,这必然会催生重庆加快影视产业建设的想法。而处于西南地带,也能够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产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除此之外,作为全国十大票仓之一的重庆市,整体的观影热情也非常可观。 2012年,因为电影《一九四二》选址拍摄,重庆市投资7亿建立了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而重庆两江影视城,在2018年也启动了三期项目,继续扩展。 2016年底,重庆在武隆计划开建“一带一路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城”,由中银汇金产业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国丝路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伙同国内外多家影视文化企业共同投资兴建。项目由“一带一路友谊小镇”等十大板块构成,计划总投资150亿元,计划用地约12000亩。 2018年,重庆又出台了“扶垚计划”,用于支持重庆本土电影工业发展和本土电影摄制,每年超千万元资金扶持本土电影的发展。 2019年,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举行授牌。
可以看出来,重庆对于努力发展电影产业还是耗费了极大的精力<strong>今年在重庆市电影局召开的2019年全市电影工作会上,明确了三大电影基地。以两江国际影视城为中心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以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等为主的渝东南生态外景拍摄基地;以江津白沙、巫山三峡等为主的长江沿线自然风光外景拍摄基地。 而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必然催生出重庆的“电影热”。


3

地方影视的“短板”

抛开补贴靠什么? 重庆武隆距离重庆市中心近200公里、重庆白沙镇距离重庆市中心近100公里。

除了“远”这一地方影视的通病外,重庆自身的交通也并不便利,下午早早的就成为了“堵城”。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距离北京和上海都是“短板”。中国内地影视产业发展具有很明确的发展特性,超过90%的影视投资集中在北京。那么,纵然重庆因为奇特地貌可以吸引剧组取景拍摄,但本质上还是拍完即走的“快餐模式”。 “快餐模式”其实并不利于产业发展,缺乏本土大企业的留存很难激活当地的影视产业布局。其实无论是重庆还是青岛、厦门等地,在吸引影企方面往往选择优惠政策或者补贴。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影企或许会注册公司方便影视制作,但想要留存当地的难度极大。 那么一旦当地优惠政策期结束,实际留存的比率极低。其实这一点,目前也被很多注重影视产业发展的当地政府所关注。很多当地政府开始倾向于鼓励本地影视企业的发展,而不再通过粗暴的优惠或者补贴吸引大公司前来注册。 但本地企业本身的体量,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当地影视产业布局的时间成本。<strong>这也是目前,地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两难选择。
像江浙一带之所以能在影视产业布局上比较稳健,关键在于上海当地影视大公司的辐射以及类似于总部建立在杭州的华策影视等上市影视公司驻扎。但除了这一带,其余地方发展影视很难有同样的“产业便利”。 重要票仓、热门取景地的重庆,是否适合产业发展以及如何进行产业发展,实际上还需要重新去寻找,起码单一的“标准化配套”可能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青岛有青岛的美,江津有江津的好,不应用投入资金简单比较。重庆影都未来完全大有可为。一方面,江津白沙影城过去十年其实就有了,江津区委宣传部部长曾说过:过去十年的是1.0版本,现在要开启2.0版本的新征程。他不是一个完全的新生事物,而是要以打造“1+N”(白沙+周边)模式影视为引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国际化影视城。另一方面,重庆有自己的历史厚度,也有很多的代表性作品,比如大轰炸,范稳老师的长篇小说重庆之眼,还有那部著名的电影疯狂的石头等等,白沙是文化古镇,近十年吸引了《雾都》《开罗宣言》等影视剧作到此取景拍摄,重庆的过去和现在都证明,能够支撑影视业发展。再一方面,重庆同时也是个现代化的都市,甚至可以说是网红城市,今年十一国庆节,重庆还因为包容态度对待外地游客上了热搜。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具备守正创新思想的城市,毕竟是网红,更加自带流量。最后,联想到横店影视城,它取得的巨大成功并不能简单取决于投资和建筑物,更重要的,是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和服务。一个剧组也好,一个影视公司也罢,来到这里,是不是可以拿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是不是可以顺顺利利拍摄完成一部戏,是影视人更加看重的。目前重庆市区各级都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江津已出台《江津区影视产业发展扶持试行办法》,在江津注册的影视企业以第一出品单位的身份,发行的作品登陆城市院线且票房达到3000万元以上,可获得100万元奖励。“从空间规划到政策出台,从专业到技术,从资源到服务,致力于构建完整的影视产业生态圈,为前来取景拍摄制作的剧组提供真正‘拎包入住’的优质服务”,白沙镇的这一推介个人觉得非常受用,也值得期待。



有趣的喵姐


王健林在青岛西海岸1670天的“填海造陆”建成了青岛东方影都。而近日,在距离重庆解放碑近100公里外的白沙镇,重庆影都项目举办了签约仪式。

但比起青岛东方影都500亿总投资的体量,由一家并不知名的民营影视公司投资的重庆影都总投资额仅有10亿人民币。这个计划2023年建成的项目包含了摄影棚、置景棚、灯光库、道具库以及配套的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看上去,从拍摄到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东方影都无异。

但是重庆影都并非是重庆市影视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而是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重庆影都外,此次重庆影视城还包含了电影小镇、教育基地等项目,总投资额为27.5亿人民币。

投资额的大小并不是衡量影视产业项目的唯一标准,但确实是评判影视产业项目未来的重要标杆。“小体量”的重庆影都背后,实际上也是重庆影视产业更进一步的渴望。

新崛起的江津白沙和武隆以及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共同组成了重庆“影视梦”。但是,重庆真的能发展好电影吗?

“重庆影都”:大名字的小布局

又一座“影视城”。

11月8日,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举行了授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其中,重庆影都仅仅是其中一个项目。

据介绍,重庆影都由温州新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虽然总投资仅仅为10亿人民币,但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影视剧拍摄专业所需的摄影置景、服化道等必备用棚外,还有相配套的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电影博物馆、影视文旅综合商业街等影视产业项目。

有趣的是,距离重庆影都1800公里之外的青岛东方影都,总投资额达到了500亿。双方过大的投资额差距,让人感到非常困惑。毕竟重庆影都在计划建设上,除了地产项目之外,其余相关配套也非常完善。

除了10亿投资的重庆影都外,怡海集团计划投资17亿元打造“白沙·1945电影小镇”。此电影小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文旅项目,而是主要建设白沙影视旅游教育产业基地——怡海影视旅游职业教育学校、问梅书院、影视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及配套商住用地。

此外,由影人视界文化娱乐集团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重庆白沙影视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电影研学)”项目,专门为中小学生提供影视赏析、影视表演、影视创作、影视节(周)活动而打造的一站式影视实践教育(影视研学)服务平台。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超过3000人开展影视实践教育活动。

所以,此次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7个总计27.5亿的投资影视产业项目在整体的定位上还是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究竟是发展专业的影视拍摄还是电影文旅亦或者人才培训,实际上在这次签约的27.5亿的项目中并无法看出来。

每一个项目似乎都有一个“高概念”的名字,但是与同类相比在整体的定位上又有些不同,整体的投资额也有着很大的差距。而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规划用地面积共6651亩,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按照一平方米等于0.0015亩换算,重庆影视城的规划用地面积甚至比青岛东方影都的占地面积还要大。

但是双方投资额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也是让外界对重庆影视城未来感到不解的重要原因。

重庆的“电影热”

热门打卡地和西部大开发。

《少年的你》剧照

重庆在今年的电影市场,成为了被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城市。目前在影市上映的《受益人》和《少年的你》,均在重庆市取景拍摄。重庆成为重要拍摄“网红地”由来已久,据悉2018年就有近100个剧组在重庆拍摄。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吸引大量剧组前来拍摄制作,这必然会催生重庆加快影视产业建设的想法。而处于西南地带,也能够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产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除此之外,作为全国十大票仓之一的重庆市,整体的观影热情也非常可观。

2012年,因为电影《一九四二》选址拍摄,重庆市投资7亿建立了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而重庆两江影视城,在2018年也启动了三期项目,继续扩展。

电影《一九四二》剧照

2016年底,重庆在武隆计划开建“一带一路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城”,由中银汇金产业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国丝路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伙同国内外多家影视文化企业共同投资兴建。项目由“一带一路友谊小镇”等十大板块构成,计划总投资150亿元,计划用地约12000亩。

2018年,重庆又出台了“扶垚计划”,用于支持重庆本土电影工业发展和本土电影摄制,每年超千万元资金扶持本土电影的发展。

2019年,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举行授牌。

可以看出来,重庆对于努力发展电影产业还是耗费了极大的精力。今年在重庆市电影局召开的2019年全市电影工作会上,明确了三大电影基地。以两江国际影视城为中心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以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等为主的渝东南生态外景拍摄基地;以江津白沙、巫山三峡等为主的长江沿线自然风光外景拍摄基地。

而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必然催生出重庆的“电影热”。

地方影视的“短板”

抛开补贴靠什么?

重庆武隆距离重庆市中心近200公里、重庆白沙镇距离重庆市中心近100公里。除了“远”这一地方影视的通病外,重庆自身的交通也并不便利,下午早早的就成为了“堵城”。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距离北京和上海都是“短板”。中国内地影视产业发展具有很明确的发展特性,超过90%的影视投资集中在北京。那么,纵然重庆因为奇特地貌可以吸引剧组取景拍摄,但本质上还是拍完即走的“快餐模式”。

“快餐模式”其实并不利于产业发展,缺乏本土大企业的留存很难激活当地的影视产业布局。其实无论是重庆还是青岛、厦门等地,在吸引影企方面往往选择优惠政策或者补贴。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影企或许会注册公司方便影视制作,但想要留存当地的难度极大。

那么一旦当地优惠政策期结束,实际留存的比率极低。其实这一点,目前也被很多注重影视产业发展的当地政府所关注。很多当地政府开始倾向于鼓励本地影视企业的发展,而不再通过粗暴的优惠或者补贴吸引大公司前来注册。

但本地企业本身的体量,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当地影视产业布局的时间成本。这也是目前,地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两难选择。

电影《火锅英雄》同样取景重庆

像江浙一带之所以能在影视产业布局上比较稳健,关键在于上海当地影视大公司的辐射以及类似于总部建立在杭州的华策影视等上市影视公司驻扎。但除了这一带,其余地方发展影视很难有同样的“产业便利”。

重要票仓、热门取景地的重庆,是否适合产业发展以及如何进行产业发展,实际上还需要重新去寻找,起码单一的“标准化配套”可能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大小馋猫


不要以为你花的钱多就比别人建的好!你完全是仿造建筑,而重庆白沙本身就是一个数百年的江边古镇,抗战时期有多少文化名人居住在此,有可比性吗?


李东升133


北沙沱镇那个影城早已存在,增加10亿元投资,实际上是增加一些项目而已。

而且主城这边还有一个老重庆的影城,这两个影城之间是互相补充的。白沙沱那个在江边有江景,方便需要重庆江边取景用。而两江新区的影城,则是着重打造老重庆城内的景象景物,他们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我就搞不明白,北沙沱镇那个影城增加一点儿投入 ,增加点景观补充,关青岛影城什么事?刺激到了青岛什么毛病,也跳出来在这里凑热闹,真是不明白楼主脑子是不是有病啊,该去看医生了。


云中一击


胳膊拧得过大腿,50倍的资金差距啊!除非占尽了天和,人时,地利。


永不服输的创业者


数值上的差别很大,青岛有它的美,重庆有重庆的壮丽,不管是在哪只要在我们国家,本人都支持。


不忘记XX


青岛是从无到有造一个影视基地,重庆市依托现有设施进行完善改建,两者难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投资差距大也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