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如何逆勢而上,尋找車企的求生之路(日系篇)

回顧: 從2018年開始,國內汽車市場消費數據出現了自 1990 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負增長,這標誌著國內汽車市場正式步入衰退期。面臨已經到來的車市寒冬,日系車企又將如何應對才不至於被淘汰呢,用商業市場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說就是“要麼強強聯合,要麼抱團取暖”。

當前形勢下,我猜想成立汽車聯盟集團是各大車企最緊要的工作了。


豐田

2019年7月,豐田與馬自達在華盛頓簽署了一份合作聲明。兩家公司將在美國阿拉巴馬州投資16億美元,建立一座合資工廠,生產一款由兩家公司合作開發的全新SUV車型。2019年8月28日,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與鈴木汽車公司(Suzuki Motor Corporation)發佈聯合公告,雙方將構築資本聯盟,加速技術研發進展,和更好地應對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的驟變局勢。豐田將收購鈴木5%的股份,而鈴木(曾經在2009年與大眾達成合作,後因雙方關係惡化於2016年告終)則收購豐田0.2%股權,雙方以此形成交叉持股。2019年9月豐田汽車增資斯巴魯,雙方將深化合作關係,更有效地投資新興領域和新技術上達成合作協議;豐田汽車對斯巴魯的持股比例由16.8%增加至20%。此次增股後,斯巴魯將轉變成為豐田汽車旗下一家股權子公司。我相信在未來的模式下,鈴木和馬自達也將納入豐田成為子公司。

車市寒冬,如何逆勢而上,尋找車企的求生之路(日系篇)



雷諾-日產-三菱

隨著“戈恩事件”的落幕,2019年3月13日雷諾、日產、三菱三家車企領導正式達成一致意見,將設立全新的聯盟運營委員會,替代現有的雷諾-日產聯盟戰略管理公司(RNBV)和日產-三菱聯盟戰略管理公司(NMBV),成為監督包括雷諾集團、日產汽車、三菱汽車在內的聯盟成員公司運營和治理的唯一機構。2020年伊始,聯盟將共同創建一種領導-夥伴式的合作模式。在市場區域方面,三家成員公司確立了在特定區域的標杆公司:聯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杆公司為日產,在歐洲市場的標杆公司為雷諾,在東南亞市場的標杆公司為三菱。在工程技術領域,合作方案將採用引領者/跟進者模式,並擴展至平臺、動力系統和關鍵技術。在特定領域,其中一家公司將負責在聯盟中帶頭開發各項關鍵技術,然後在聯盟合作伙伴之間進行分享。新聯盟的成立伴隨著一套新的發展模式,脫離了“戈恩時代”的聯盟同樣值得期待。

車市寒冬,如何逆勢而上,尋找車企的求生之路(日系篇)



本田與通用

2018年6月7日,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發佈聯合聲明,雙方將在新一代電池領域展開合作,以達成削減成本和加速推廣電動汽車的目標。幾個月後,本田選擇與Waymo談判,意在獲取自動駕駛的技術支持;與通用合作卻是一種在投資的同時獲得自主權的方式。同時,對於通用汽車來說,Cruise(通用子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現金,推動技術落地。不難看出,本田與通用的合作旨在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車市寒冬,如何逆勢而上,尋找車企的求生之路(日系篇)



結尾我想說:有人預測未來日本將只會存在這三家汽車企業聯盟,我完全贊同。汽車產業將在不斷淘汰洗牌過程中進行兼併重組,強者更強,弱者將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